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背景]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 Protein,CagA)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重要的效应蛋白,CagA的多态性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目的]比较幽门螺杆菌临床分离株的CagA结构差异,探讨不同CagA对胃上皮细胞形态及功能的影...  相似文献   

2.
【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其分泌的细胞毒素相关基因A蛋白(Cytotoxin associated gene A,CagA)是目前已知唯一能被H.pylori注入胃上皮细胞并模拟细胞内蛋白发挥作用的癌蛋白,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目的】比较H.pylori东亚株和西方株CagA结构差异,初步探讨H.pylori-CagA对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对H.pylori东亚株和西方株CagA的核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含东亚株和西方株cagA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转染胃癌细胞AGS,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gA蛋白的表达,用CCK8法测定细胞的生长曲线,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H.pylori东亚、西方菌株CagA的核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均存在特征性差异。构建了含东亚、西方菌株cagA基因的表达载体[命名为GZ7/cagA(东亚株)和26695/cagA(西方株)]。与空载体组比较,GZ7/cagA和26695/cagA转染组均表达CagA蛋白,两组比较表达量无显著性差异,GZ7/cagA转染组细胞生长显著增加,而26695/cagA转染组细胞生长显著降低(P0.05)。GZ7/cagA转染组、26695/cagA转染组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7.23±0.96及9.17±1.40,均高于空载体组(5.03±0.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亚株与西方株CagA之间有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东亚株CagA能促进细胞增殖,而西方株CagA却抑制细胞增殖,但两者均能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研究幽门螺杆菌毒素相关蛋白A(Cag A)不同分型对胃上皮细胞AGS形态及IL-8表达影响的差异。方法:设计、人工合成并优化不同cag A基因型,构建相应表达载体,转染胃上皮细胞AGS后观察不同型Cag A对细胞形态及IL-8表达的影响。结果:转染后每6 h进行细胞形态观察,于24、36 h对形成蜂鸟状细胞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型Cag A均能引起发生蜂鸟状改变的细胞数量增加;较空载体对照,Cag A的6种型别皆有非常显著差异,Cag A ABCCC与其余5种Cag A型别有非常显著差异。同时于转染后12、36 h对细胞分泌的IL-8进行检测,统计分析表明,转染后12 h,转染各型Cag A细胞的IL-8表达量开始出现差异;转染后36 h,较空载体对照,Cag AABD、Cag A J-Western、Cag A ABDD和Cag A ABCCC存在非常显著差异,Cag A ABDD和Cag A ABCCC分别与Cag AABD、Cag A ABC存在非常显著差异。结论:幽门螺杆菌Cag A可引起转染后的AGS细胞发生蜂鸟状改变及IL-8表达增加,EPIYA基序C数目的增加与细胞蜂鸟状改变呈正相关,EPIYA基序C和D数目的增加与IL-8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检测不同部位和不同组织类型中胃癌组织中幽门螺杆菌(H.pylori)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基因),探讨H.pylori、CagA基因与胃癌的关系,以及H.pylori、CagA基因导致胃癌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革兰染色及血清H.pylori CagA抗体检测胃癌患者H.pylori,应用PCR检测胃癌组织中H.pylori CagA基因。结果胃癌组织中随活检部位不同,H.pylori检出率也不同,以胃窦部检出率最高为76.9%,与胃体大弯侧、胃角和贲门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5),胃体大弯侧、胃角与贲门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5),胃底与贲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窦部癌的CagA检出率(85.6%)最高,与其他部位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05),胃角胃癌CagA检出率显著高于胃体大弯侧和贲门胃癌(P0.005)。高分化胃癌H.pylori检出率为73.1%,低分化胃癌H.pylori检出率为44.1%,二者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肠型胃癌H.pylori检出率为76.7%,弥漫型胃癌H.pylori检出率为33.3%,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分化胃癌CagA检出率为26.3%,低分化胃癌CagA检出率为80.0%,二者相比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0.01)。肠型胃癌CagA检出率为80.4%,弥漫型胃癌CagA检出率为57.1%,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不同部位和不同组织类型中胃癌组织中H.pylori和CagA基因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异性,对探讨胃癌的发生及胃癌的防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幽门螺杆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在致病过程中对宿主细胞蛋白质表达的影响及其与CagA磷酸化的相关性,分别用野生型cagA质粒和磷酸化位点突变型cagA质粒转染人胃腺癌上皮AGS细胞,应用表面加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分析细胞蛋白质组的改变。结果表明,在可捕获的400多个蛋白质中,野生型CagA可使AGS细胞质荷比为4229、4714、4728、5129、6546、6657、8162、9084、13803、14021的10个蛋白质表达上调,质荷比为2013、4286、8563、9952、11085、11645的6个蛋白质表达下调。突变型CagA只能使质荷比为4714、4728、6546和6657的蛋白质表达上调。这些结果提示,这16个差异表达蛋白质可能参与了CagA的致病过程,其中质荷比为4714、4728、6546和6657蛋白质表达的改变与CagA的磷酸化作用无关,而其余12个蛋白质表达的改变则都依赖于CagAEPIYA重复序列酪氨酸位点的磷酸化。这些发现为进一步探讨CagA的致病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Hp)为革兰阴性、螺旋形的微需氧杆菌,它在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肿瘤的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不同菌株的致病性不尽相同。细胞毒素相关基因(cagA)是第1个被发现的存在于致病岛(cagA PAI)的毒性基因;而存于cag PAI外,但与cag PAI特点相似的基因区,可能是潜在的致病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和临床观察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对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超微结构的影响,从细胞间隙连接角度探讨H.pylori致癌机制.将不同H.pylori菌株与BGC-823细胞共培养24h或48h,用原位固定与原位包埋法透射电镜观察细胞间隙连接超微结构变化.对70例胃癌患者,用快速尿素酶试验、碱性品红染色和14C尿素呼气实验检测H.pylori,PCR法检测H.pyloriCagA基因,及透射电镜观察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未加H.pylori组BGC-823细胞可见较多细胞连接及连接复合体,加H.pylori各组细胞的连接数、单位周长连接数与单位周长连接长度均小于未加H.pylori组,而细胞间隙最小宽度大于未加H.pylori组(P〈0.001或P〈0.005),且CagA+的NCTCJ99组、临床株GC01组和NCTC11639组细胞连接数、单位周长连接数均小于CagA-的NCTC12908组(P〈0.001或P〈0.05),NCTCJ99组与临床株GC01组细胞单位周长连接长度短于NCTC12908组(P〈0.001).胃癌患者H.pylori感染组细胞连接数、单位周长连接数与单位周长连接长度均小于无H.pylori感染组,细胞间隙最小宽度大于无H.pylori感染组(P〈0.001),且CagA+H.pylori感染者细胞连接数、单位周长连接数与单位周长连接长度均小于CagA-H.pylori感染者,细胞间隙最小宽度大于CagA-H.pylori感染者.上述结果表明,胃上皮细胞间隙连接改变与H.pylori感染,特别是CagA+H.pylori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及其热休克蛋白60(H.pylori-HSP60)感染与胃上皮细胞表面DEC205受体的关系。方法:分别用H.pylori、H.pylori-HSP60及E.coli LPS刺激胃上皮细胞KATOⅢ,利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观察KATOⅢ细胞表面DEC205蛋白的表达变化,再利用RT-PCR技术,观察细胞中DEC205mRNA对上述抗原刺激后的变化。结果:H.pylori、H.pylori-HSP60及E.coli LPS的刺激明显引起细胞表面DEC205蛋白的表达以及细胞内DEC205 mRNA的产生。结论:H.pylori感染与胃上皮细胞表面的胞吞受体DEC205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幽门螺杆菌(Hp)感染呈全球性分布,多数地区感染达50%,细胞空泡毒素(VacA)及细胞毒相关蛋白(CagA)在Hp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不同Hp菌株的VacA和CagA存在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研究Hp的vacA和cagA基因及其产物对于进一步阐明与临床的关系、Hp感染疾病的防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LHPP(phospholysine phosphohistidine inorganic pyrophosphate phosphatase)在人胃腺癌组织和胃腺癌细胞系,以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正常胃上皮细胞系后的表达水平,评估LHPP表达及LHPP与胃腺癌的关系。方法 (1)使用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数据库和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的胃腺癌基因表达数据,分析LHPP在胃腺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2)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5月行胃部分切除术或全胃切除术的41例胃腺癌患者,取胃癌组织及匹配的正常胃黏膜上皮组织,应用免疫组化检测LHPP在胃腺癌组织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3)取常规传代培养的第三代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和胃腺癌细胞系AGS,qRT-PCR检测两组LHPP基因表达差异。(4)应用H.pylori P12标准菌株以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50感染GES-1细胞系6、12、18和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各个时间点LHPP和H.pylori毒力蛋白CagA表达量。结果 TCGA数据库中的LHPP表达数据表明LHPP在胃腺癌中表达下调(t=7.064,P0.0001),来自GEO数据库中GSE65801表达数据的芯片测序结果得到相同的结论(P=0.001)。免疫组化证实LHPP在低分化胃腺癌中低表达,且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χ~2=5.559,P=0.018),而与性别(χ~2=2.304,P=0.129)、年龄(χ~2=0.001,P=0.986)、浸润深度(χ~2=1.007,P=0.316)、淋巴结转移(χ~2=0.693,P=0.405)及肿瘤分期(χ~2=0.003,P=0.953)不相关。LHPP在胃腺癌细胞系AGS中表达低于正常胃上皮细胞系GES-1(t=10.38,P=0.005)。H.pylori感染GES-1细胞后LHPP表达随着感染时间延长总体有升高趋势。结论 LHPP在胃腺癌中低表达并与腺癌分化程度相关,有望成为胃腺癌诊断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1.
DNA-PKcs作为DNA依赖性蛋白激酶(DNA-PK)的催化亚基在DNA双链断裂(DSBs)的非同源末端重组(NHEJ)通路中起重要的作用。本实验以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F为研究对象,通过siRNA技术抑制细胞内DNA-PKcs的表达,用50cGy137CS照射细胞,测定细胞生长曲线以确定细胞对低剂量辐射(LDR)的敏感性,同时检测DNA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的变化,旨在探讨DNA依赖蛋白激酶(DNA-PKcs)基因沉默对人乳腺上皮细胞株MCF10F低剂量辐射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结果显示:转染特异性siRNA可使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F)DNA-PKcs基因沉默,增殖受到明显的抑制;50cGyγ射线辐射可使乳腺细胞内DNA-PKcs、Ku80、ATM、P53等DNA修复相关蛋白表达增多,但DNA-PKcs基因沉默细胞(MCF10Fpk)中,这些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MCF10Fmock)。以上结果提示,DNA-PKcs基因沉默可引起乳腺细胞对低剂量辐射敏感性增加,其原因可能与相关DNA修复蛋白表达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非侵入性检查方法对儿童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4年10月至2005年12月在梅县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154例慢性反复腹痛患儿进行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A)血清(H.pylori)抗体(HP-Ab)及产细胞毒素相关蛋白(CagA)、H.pylori检查测验,并对CagA阳性患者于短程三联抗H.pylori干预治疗。结果154例患儿中H.pylori阳性33.8%(52/154),CagA阳性61.5%(32/52)。H.pylori阳性及CagA阳性者以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多于H.pylori阴性患者,但它们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H.pylori阳性及CagA阳性与H.pylori阴性者病程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CagA阳性干预治疗后4周临床症状消失达90.6%(29/32),HPSA转阴率为87.5(28/32),结论H.pylori阳性及CagA阳性与否不能以临床表现作为判断标准,H.pylori及CagA的检测可作为对儿童特别是幼儿诊断H.pylori感染及治疗后复查,简便,患儿易接受,特别适用基层的一种非侵入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梁钧  龚岷 《Virologica Sinica》2002,17(4):336-339
幽门螺杆菌cagA基因克隆到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 pBlueBacHis2A转移载体中 ,将重组质粒 pBlueBacHis2A CagA与亲本病毒Bac N blueDNA共转染Sf9细胞 ,以空斑法纯化获得的重组杆状病毒。经PCR法鉴定后进行扩增培养 ,SDS PAGE和Westernbolt检测结果证实所表达的蛋白为CagA蛋白 ,间接ELISA分析表明 ,表达产物可与Hp感染者血清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4.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胃部环境pH改变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本研究探究了不同pH环境对胃上皮细胞系GES-1蛋白质组的影响。将GES-1放置在酸性(pH 6.8)、碱性(pH 9.4)和对照(pH 7.4)培养基中,培养7 d后收集细胞沉淀,进行串联质谱标签(tandem mass tags, TMT)定量蛋白质组学测序,选择差异表达蛋白进行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胃上皮细胞GES-1最适生长pH为7.4,在强碱环境(pH 9.4)中细胞能保持较好的状态,在弱酸环境(pH 6.8)中难以维持正常细胞形态。与对照组相比,136个蛋白在酸性(pH 6.8)样品中显著差异表达,其中96个蛋白上调,40个蛋白下调。KEGG富集结果显示,差异蛋白与胆汁分泌、丙酮酸代谢、抗原加工呈递、铁死亡等103个生物学过程相关;与对照组相比,15个蛋白在碱性(pH 9.4)样品中显著上调,1个蛋白显著下调,差异蛋白被富集到47个生物学过程,包括霍乱弧菌感染、补体与凝血级联、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蛋白质输出等。本研究揭示了GES-1细胞响应pH环境改变的蛋白质组特点,为探究因环境pH变化引发的胃部病变提供了新...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32和43表达的影响,探讨与Cx32、Cx43表达异常有关的H.pylori菌株类型。方法将临床培养分离的不同H.pylori菌株类型包括东亚型CagA+H.pylori、西方型CagA+H.pylori及CagA-H.pylori与GES-1细胞共培养24 h及48 h,对照组不加H.pylori培养24 h及48 h。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IIF)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检测GES-1细胞Cx32、Cx43表达。结果对照组24 h和48 h及加H.pylori各组24 h GES-1细胞Cx32、Cx43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东亚型CagA+H.pylori组48 h Cx32、Cx43表达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CagA-H.pylori组和西方型CagA+H.pylori组(P〈0.05);对照组24 h和48 h Cx32、Cx43绿色荧光位于细胞膜,西方型CagA+H.pylori组和东亚型CagA+H.pylori组24 h和48 h Cx32绿色荧光大部分位于细胞膜,少部分位于细胞浆,Cx43绿色荧光大部分位于细胞浆,少部分位于细胞膜;东亚型CagA+H.pylori组和西方型CagA+H.pylori组24 h及48 hCx32、Cx43表达强度低于对照组和CagA-H.pylori组(P〈0.05),且东亚型CagA+H.pylori组较西方型CagA+H.py-lori组减弱更明显(P〈0.05)。结论 H.pylori下调GES-1细胞Cx32、Cx43表达,以CagA+H.pylori菌株特别是东亚型CagA+H.pylori菌株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6.
侯艳  王炜  陈卫强  刘卫  李继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9):5618-5620,5625
目的:通过细胞培养的方法,初步研究了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在氧化应激相关的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中的作用.方法:首先是用双氧水(H2O2)刺激A549细胞建立肺泡上皮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hrelin及普通培养基培养A549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从蛋白水平检测上清液中IL-8的含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炎性细胞因子IL-8mRNA的表达.结果:H2O2可以使A549细胞IL-8蛋白的释放及IL-8mRNA的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用Ghrelin干预后IL-8的释放及IL-8mRNA的表达被抑制,明显低于单纯H2O2刺激的模型组(P<0.05),且随着浓度的增加Ghrelin的这种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结论:分别从蛋白水平和基因水平证明了Ghrelin能够抑制H2O2诱导的肺泡上皮A549细胞中IL-8的产生,由此推测Ghrelin可能能够抑制以COPD、支气管哮喘为代表的氧化应激相关的肺部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DYS)、胃癌(GC)组织幽门螺杆菌(Hp)和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基因、P53、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探讨Hp、CagA基因、P53、iN-OS与胃癌相关性及其参与胃癌形成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革兰氏染色和血清HpCagA抗体检测Hp表达,用PCR检测HpCagA基因表达,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上述组织的突变P53蛋白、iNOS表达。结果 CSG、CAG、IM、DYS、GC组织中Hp检出率分别为46.7%、67.2%、70.0%、75.3%和53.8%,相应组织中HpCagA检出率分别为34.3%、59.0%、65.7%、69.1%和76.8%,GC组Hp感染率与DYS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CAG、IM、DYS组与CSG组Hp感染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IM、DYS、GC组CagA+株感染率则高于CSG组(P<0.01-P<0.05),GC组CagA+株感染率则高于CAG组(P<0.05)。从CSG到GC胃粘膜演变中,CagA基因阳性组中的突变P53、iNOS表达逐渐升高;除CSG外,CAG、IM、DYS、GC组CagA基因阳性组突变P53表达明显高于CagA基因阴性组突变P53表达(P<0.005-P<0.05);CSG、CAG、IM、DYS、GC组CagA基因阳性组iNOS表达均高于CagA基因阴性组iNOS表达(P<0.005-P<0.05)。结论 Hp特别是CagA基因与胃癌形成有关,Hp、CagA引起iNOS表达增高,P53基因突变,在形成胃癌中发挥作用,但P53基因突变在胃癌形成中属于较晚期事件。  相似文献   

18.
何丛  谢川  吕农华 《微生物学报》2014,54(12):1391-1396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是一种广泛定植于人胃黏膜的革兰阴性菌,与多种胃部疾病密切相关。近年来H.pylori感染与细胞自噬的关系受到广泛关注,人们发现H.pylori感染影响胃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自噬过程,其中H.pylori的毒力因子和宿主自噬相关蛋白发挥关键作用。而且,细胞自噬在决定H.pylori的胞内存活状态中扮演重要角色。本文就H.pylori感染对不同细胞自噬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万秀坤  刘纯杰 《微生物学报》2016,56(12):1821-1830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导致从胃炎到胃癌等一系列胃相关疾病的主要病因,但具体的致病机制仍不是很清楚。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ytotoxin-associated gene A,Cag A)是幽门螺杆菌编码的一种重要毒力因子,且作为细菌来源的唯一癌蛋白被大量研究。Cag A蛋白是由幽门螺杆菌Ⅳ型分泌系统介导并注入宿主胃上皮细胞内,一旦进入细胞,Cag A能够与多个分子发生相互作用,扰乱细胞正常的信号通路,引起细胞病变和转化,而动物实验也证明了Cag A蛋白的致癌特点。本文重点对Cag A蛋白的序列特征,转位方式及致病机制等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了综述,希望能进一步阐释Cag A介导的幽门螺杆菌的致病机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一定的方向和指导。  相似文献   

20.
腺病毒 5型早期区 1 A( Ad5E1 A)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个肿瘤抑制基因 .其产物 E1 A蛋白是多功能转录因子 ,它能从正、负 2个途径调控多种细胞基因的转录 ,具有降低体内致瘤性及抗转移等活性 .为了探讨 E1 A基因对代表肺癌癌前病变的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是否具有抑制作用 ,构建了在真核细胞高表达 E1 A基因的重组质粒 p CEP4- E1 A.通过脂质体介导将 E1 A基因转入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第 1 68代 ( MP1 68)中 ,经潮霉素筛选 ,获得稳定表达 E1 A的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 ( MP1 68- E1 A) .结果表明 :E1 A基因的稳定表达抑制了 HER- 2 / neu基因的表达 .转染细胞 ( MP1 68- E1 A)回复扁平形态、恢复细胞生长的接触性抑制 ,细胞群体生长缓慢 (倍增时间是 MP1 68- vect细胞的 1 .41倍 ) ,细胞周期 G1期阻滞并出现凋亡 ,软琼脂集落形成抑制率达73.86% .结果说明 E1 A基因的稳定表达明显抑制了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生长 .该作用可能与 E1 A抑制 HER- 2 / neu基因的表达及诱导永生化人支气管上皮细胞凋亡有关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