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恒河猴B病毒感染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恒河猴红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思义  朱家新 《动物学报》1993,39(2):185-188
本文应用花环法测定了健康恒河猴红细胞上C_(3b)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数量。恒河猴红细胞上C_(3b)受体花环率的数量为12.83±1.95%,免疫复合物花环率为6.37±1.25%。研究结果表明恒河猴的红细胞,除了具有携氧、运输气体等功能外,还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表皮生长因子对肝细胞醋氨酚急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韵  王智 《生理学报》1994,46(1):8-16
本工作采用无血清培养的小鼠原代肝细胞制备了醋氨急性肝损伤模型,然后利用该模型观察了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如下:(1)小鼠原代肝细胞无血清培养液中加入终深度度为20mmol/L的醋氨酚培养12-14h后,培养液中GPT和GPT的活性明显升高,可作为一种适当的肝细胞损伤。(2)提前1h加入不同剂量(50,100,500,1000ng/ml)的EGF可减轻醋氨酚相起的肝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6.
恒河猴静脉内皮细胞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胶原酶对恒河猴血管内皮细胞进行消化,以9.92±3.34×10~3个细胞/cm~2的接种率接种于35mm培养皿中原代培养,体外培养7.7±1.82天,细胞增长了7.39±5.04倍,以1:6及1:2比例分别传第一代、第二代共历时13.89±1.36天细胞增长了147.93±88.68倍。对原代及传代细胞进行染色体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免疫荧光检查,证实所培养的细胞为内皮细胞。通过检测培养上清中vWF和PGF1α的含量,原代、第一代与第二代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7.
人工饲养恒河猴、食蟹猴的繁殖性能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北京地区人工饲养恒河猴与食蟹猴的繁殖性能,为温带地区猕猴的人工饲养和繁殖方式提供借鉴。方法对军事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中心饲养的317只恒河猴繁殖群(30只雄猴,287只雌猴)和78只食蟹猴繁殖群(8只雄猴,70只雌猴)近两年的繁殖性状进行观察和统计分析。结果恒河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60.73%、54.45%和96.89%。食蟹猴母猴妊娠率、繁殖率和成活率分别为79.86%、56.12%和75.00%。结论食蟹猴和恒河猴可以成功的在温带地区饲养和繁殖,但人工饲养食蟹猴的妊娠率与产仔率较恒河猴高,而仔猴成活率则低于恒河猴。  相似文献   

8.
B超对恒河猴全妊娠过程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B型超声波,跟踪观察了单笼饲养、定时交配的178只妊娠恒河猴的全妊娠过程。测量了各孕周的妊娠囊长径(GS)、胎猴顶臀径(CRL)、胎猴双顶径(BPD)、股骨长径(FL)。得出了3~25孕周胚胎发育的正常值,为恒河猴的妊娠诊断和胚胎发育监测提供了超声学数据。  相似文献   

9.
恒河猴五种组织染色质化学组分的对比研究钟叔平,温博贵(汕头大学医学院生化教研室汕头515031)关键词恒河猴,细胞分化,染色质,非组蛋白,基因调控COMPARABLESTUDYONCHROMATINCOMPOSITIONOFFIVETISSUESFR...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恒河猴麻疹病的诊断、治疗及防制方法。方法隔离病猴,采集猴血清,环境消毒,对病死猴进行病理学观察、抗体ELISA和病毒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以及治疗。结果病猴被确诊为患猴麻疹,隔离发病猴3只,其中死亡1只,康复2只,未出现麻疹病的进一步扩大流行。采用头孢曲松钠、地塞米松、利巴韦林等治疗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结论预防是控制麻疹病的关键,运输及环境改变是致病的诱因,快速诊断、科学用药和综合防治是减少损失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姚建初  潘汝亮 《兽类学报》1995,15(2):113-117
本文是猕猴(Macacamulatta)7个亚种130个头骨的牙齿比较研究结果。在22项变量中,有12项表现出明显的性二型,对另外10项不等于22项的单因子方差分析表明,除M_2近中远侧距离(LM_2MDL)外,其余变量在7个亚种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判别分析结果说明,其中6项变量虽对亚种的划分具有显著性贡献,但各亚种间的总判别率仅为32.56%,亦即牙齿结构在猕猴各亚种间的变异较小。6项变量组成的星状图表明,印度指名亚种与中国各亚种的牙齿形态有较大差异。在中国猕猴各亚种间,指名亚种mulatta(China)与福建亚种littoralis和西藏亚种vestita与川西亚种lasiotis表现出较大的相似性。猕猴的牙齿结构随纬度不同呈现出梯度性变化。各亚种间的牙齿差异主要表现在大小或形状方面,这与不同亚种的个体大小相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心血管系统研究的进展和猿猴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猴主动脉弓分支的情况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张胜泉等(1974)对猕猴的心脏冠状动脉的解剖学作过调查,但有关主动脉弓分支的资料很少。为此,我们进行了本题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了恒河猴(Macaca mulatta)日需蛋白质量的实验研宄。四组未成年恒河猴(共36只)分别饲喂蛋白质含量为15%、20%、24%的配合饲料和玉米加蚕豆,为时90天。四组动物的平均增重依次为0.3、0.6、0.6和0.2公斤。猴子日食蛋白质含量力20%的饲料,氮在体内的平均沉积率是57±13.5%。实验期间,各组动物血红蛋白,血清总蛋白和血总脂的含量无显著变化。以上结果和在本所试用的饲养效果表明,在我们的饲养条件下,配合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20%较有利于恒河猴的生长发育和节约费用。  相似文献   

14.
短尾猴和猕猴在中国安徽省南部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短尾猴(Macaca thibetana)和猕猴(Macaca mulatta)在安徽省的分布见于长江以南,短尾猴限于海拔600-1500米的山地,而猕猴则从平地一直分布到没有短尾猴占据的较高山地。短尾猴所选择的栖息地海拔高度较高,并决定于是否有悬崖和常绿阔叶林。两种猴的分布区,都因人类的严重干扰而缩小。但是,如果其栖息地得到很好的保护,它的种群密度可以接近黄山的水平。两种猴之间的分布界限也反映了它们生态关系的一般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滇、川、湘鄂猕猴(Macaca mulatta)肩胛骨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是中国滇、川、湘鄂猕猴肩胛骨和肩关节形态结构对环境适应性的比较研究结果。多变量分析结果表明,肩胛冈长、肩峰长、关节盂仰角和三角肌止点对猕猴种下分类有重要作用。川西猕猴较大的体重和体型明显不同于湘鄂(华中)和滇南猕猴,表现出更多的地上四足型运动的适应特征。华中和滇南猕猴具有更相似的肩胛骨形态结构,且有更多的树上活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一种改进的阴茎电刺激采精法,用脱脂棉和铝箔作为电极,以避免直接用金属电极可能对阴茎的损伤,并运用这一方法对猕猴(Macacamulatta)、藏酋猴(M.thibetana)和熊猴(M.assamensis)进行了电刺激采精及其精液特征研究。电刺激采精模式为连续刺激和间断刺激方式。在采精过程中没有发生阴茎损伤。对初次接受电刺激采精的动物以间断刺激模式效果较好。猕猴、藏酋猴和熊猴的射精体积分别为2.0±0.1、6.3±1.1和3.2±0.6ml;液化体积分别为0.7±0.6、2.1±0.4和1.7±0.3ml;精子浓度分别为12.6±1.2×10~8、45.6±5.6×10~8和11.5±0.9×10~8/ml。3种动物精液的液化率分别为:猕猴36.2±0.9%,藏酋猴34.0±1.4%;熊猴51.8±1.2%。3种动物的精子总数与射精体积和凝块体积没有相关性(r~2=0.079;0.016;0.094和r~2=0.064;0.020;0.072)。上述结果表明:1)改进的阴茎电刺激采精法适用于猕猴,特别是阴茎表面较为粗糙的藏酋猴和熊猴;2)藏酋猴的射精体积和精子总数是迄今已报道的非人灵长类中最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跟骨的功能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形态描述和统计入手,对短尾猴(macaca arctoides)和猕猴的跟骨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跟骨变量无论数值大小还是几何图形结构都存在一定差异。特别是跟骨最大宽、跟长、后距骨连结面长、跟骨高度及相对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水平。猕猴跟骨变量间的相关关系比短尾猴的表现得更为紧密。据其形态与功能的关系,我们认为:与猕猴相较,短尾猴更适应于地栖生活。这似乎与短尾猴具更大的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和印度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颅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中国云南中南部和印度的猕猴(Macaca mulatta)两个种群的颅骨形态以及等位基因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面宽、颅的形态大小和等位基因频率均存在较大差异。这些差异也分别存在于印度种群(M.m.mulatta)与西藏亚种(M.m.vestita),川西亚种(M.m.lasiotis),泰国种群和越南种群之间。在20个血蛋白等位基因中,仅约8个是各亚种或种群共有的,代表共同的离征或祖征。因此,云南中南部标本既不是印度指名亚种,也不是泰国的siamica亚种,其亚种名应重新厘定。大陆型分布的猕猴区域性种群之间的遗传异质性大于同质性。上述差异可能是随机遗传漂变的产物。  相似文献   

19.
肖赛  魏振年 《动物学报》1989,35(1):53-57
本研究为探讨甾体避孕药能否对卵泡细胞产生直接的抑制作用。实验用猕猴13只,分单给18甲、单给PMSG、合并给以上二药和空白对照四组。给药前后对动物活体抽取卵泡液、外周血和卵巢静脉血,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中的E_2、P_0、A和18甲水平。结果提示甾体避孕药18甲似能直接进入卵泡液,并影响卵泡颗粒细胞甾体的生成。  相似文献   

20.
海南岛南湾半岛野生猕猴的繁殖研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1981-1985年,在海南岛南湾半岛开展了对野生猕猴种群繁殖的研究。猕猴的发情交配期为11月至次年3月,产仔期为4-8月,怀孕期约177天。3年中,有70%的性成熟母猴每年产1胎,其它的产2胎或1胎。在连续两年中产仔间隔294-441天,平均362±16天,自1978年以来,年均繁殖率为53.8-100%,平均77.8±13.85%。雄性成熟年龄为3-4岁;约38%的雌性在3.5岁时开始怀孕,4岁产仔。低等级的雌性生育较少,雄性猴离群,无任何雄性终身在群内称王,这些都可避免种群衰退,利于种群生长和发展的极好生物学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