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2.
高产优质藕莲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家荣;.倪学明;.周远捷;.於炳;.许承鉴;.陈战鸣 《武汉植物学研究》1990,8(4):355-364
本文对我国现有野生和栽培藕莲品种进行了广泛的实地调查、引种栽培及生物学特性的详细观察,分析了我国当前藕莲生产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品种品质差,产量低,病虫害严重等。1979—1989年作者进行了藕莲的无性系优良单株的选育研究,从85个号中逐级选择,通过单株培育,小区试验,大田示范试验,现已选育出一个平均亩产2410.3kg,最高单产3000kg的‘武植二号’新品种;其成分为淀粉工3.5%,全糖4.09%,还原糖1.03%,分别高于对照的10.3%,3.7%和0.95%。水份为76.27%,粗纤维为2.63%,分别比对照低81.56%,4.26%;维生素E是对照的6倍。在连续10年的栽培中,未发生一期病害;证明‘武植二号’是一个适合于江汉平原湖区推广种植的优良藕莲新品种。 相似文献
3.
4.
更新已衰退的子莲种群,是当前植莲生产上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作者通过应用除莠剂消灭莲群的试验,基本上解决了这个问题。莲荷对苯氧乙酸类除莠剂相当敏感。每亩用0.15-0.25市斤的72%2,4-滴丁酯乳油作茎叶喷雾处理,就可彻底“灭荷绝藕”,且对鱼类及其食料生物无不良影响。从子莲进入营养生长盛期起,至盛花期(结藕前)止,均为施药适期。本法对劳力少,且需大面积彻底更新子莲种群或清除野莲的植莲单位,最为适用。 相似文献
5.
6.
7.
黄花倒水莲(Polygala fallax Hemsl.)为远志科远志属灌木或小乔木,以根入药,有健脾利湿、活血调经的功能。为更好开发利用黄花倒水莲资源,综述了其生物学特性、栽培与育种、组培快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以及提取工艺等方面研究,并对黄花倒水莲丰产开发技术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 相似文献
8.
强优势杂交小麦产量结构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99-2001年选用的9个性状差异较大的品种(系),按完全双列杂交(正交)组配成36个杂交组合,用一种新的分组法-Nair单性状水平分组法将杂交组合的各性状进行了分组,按产量分组结果对产量与各性状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产量水平的升高单位面积穗数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弱化,穗粒数对产量的作用逐渐增强,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间的相互作用构成限制产量的主要因素,千粒重对产量的作用较稳定;千粒重与单位面积穗数的负相关性较弱、与穗粒数无明显的相关性;在7500-9000kg/hm^2水平下,产量结构模式为:504.0-607.5万穗/hm^2,33.6-41.3粒/穗,35.7-42.3g/千粒重;在9000-10500kg/hm^2水平下,产量结构模式为:525-645万穗/hm^2,36-50粒/穗,37-45g/千粒重。 相似文献
9.
10.
通过新疆分布的3种甘草属植物——乌拉尔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光果甘草(G.glabra)和黄甘草(G.eurycarpa)的人工杂交试验,比较了杂交结果率、杂交种子的萌发参数、幼苗成活率等指标,并对杂交授粉后花粉管萌发、生长过程进行荧光观察,旨在探讨3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杂交亲和性及杂交后代种子活力。结果表明:(1)种间杂交结果率最高为96.67%,最低为55.62%,说明3种甘草种间杂交配子亲和性较高;(2)荧光显微观察表明,各杂交组合在授粉后0.5~2h内花粉均可在柱头上大量萌发,在授粉后48h内花粉管均可到达子房与胚珠受精,说明三种甘草种间杂交不存在配子隔离障碍;(3)杂交种子萌发率、发芽指数、平均萌发时间和幼苗成活率与自然结实种子无显著差异,种间杂交种子活力较高,幼苗成活率均为75%以上。以上结果表明3种甘草属植物的同域分布区,在相同传粉途径下,这三种甘草属植物的种间隔离机制不完善。有发生自然杂交并形成杂交区的可能。 相似文献
11.
转bar基因水稻在杂种优势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3个美国转bar基因水稻抗除草剂品种Bengal Hu-10、Cypress PB-6和Gulfmont为父本,分别与三系、两系不育系及人工去雄恢复系杂交。考种结果发现:这3个抗性亲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不明显。通过杂交将抗除草剂亲本中的bar基因转移到常规恢复系,已经培育出3个抗除草剂恢复系明恢63-B、测64-B和特青-B;且已选配出5个抗性杂交组合,它们能保持原组合的产量水平。还讨论了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面临的问题和转bar基因水稻抗性亲本在杂种优势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荷花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了荷花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 1.Q型聚类分析有助于揭示品种间的亲缘关系。2.R型聚类分析说明了性状间的生物学距离。3.主成分分析初步反映了各性状所占的信息比例。 相似文献
13.
14.
湖北、河南、安徽三省大别山区地理新分布植物何家庆(安徽大学生物系合肥230039)关键词大别山区,种子植物,地理新分布THENEWGEOGRAPHICALDISTRIBUTIONOFSPERMATOPHYTEINDABIESHANTHEREGIONS... 相似文献
15.
样本对小麦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10个小麦品种和按双列杂交配制的45个组合为材料,研究了样本容量和样本的数据结构对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1)当样本容量较小时,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为不相关;随着样本容量的增加,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有由不相关,到Y=axe~bx(a>0,b<0),Y=ax~be~cx(a、b>0,c<0)相关的变化趋势.(2)当样本的数据结构较差时,需较大样本容量,才能真实反映遗传距离与产量杂种优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17.
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分布区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讨论了分布区的概念和分布区周界的划定方法,认为邻近距离平均法(mean propinquity method)对划定分布区的周界具有较大的科学性和可用性。根据247幅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分布区图及其属内各种在属分布区范围内的分布情况,我们将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划分为5个分布区类型。本文还对中国种子植物特有属分布区与地形和气候条件的关系,以及与植被和植物区系界线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制约分布区形状和大小的主要决定因素,并指出种在属分布区内的分布规律的研究对次一级植物区系分区或植被区划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莲幼胚子叶细胞造淀粉体DNA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德兰 《Acta Botanica Sinica》1990,32(5):355-360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幼胚子叶细胞造淀粉体和分离的造粉质体上均呈现强烈的 Feulgen 反应物质。经 DNA 酶处理后,在子叶细胞造淀粉体上呈 Feulgen 负反应。将分离的造粉质体用特异性的 DNA 荧光染料 DAPI 染色,造粉质体显示蓝色的荧光。实验证明,莲幼胚子叶细胞随着发育时期的增长,造粉质体 DNA 的含量逐渐增加,显示出有规律的动态变化过程。在电镜下观察,造粉质体 DNA 区域外无膜结构存在,故具有原核生物的特征。这种质体 DNA 的纤维丝直径大约为25。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