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蝴蝶兰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蝴蝶兰 ( Phalaenopsis)属热带气生兰 ,多产于热带亚州 ,其株型美观、色彩艳丽、花期持久 ,在热带兰中有“兰花皇后”之美称 ,是兰科植物中栽培最广泛、最普及的种类之一。它的原生种只有 2 0多种 ,观赏性较差。商业上用于大规模生产的品种多为杂交种 ,其品种繁多 ,易栽培 ,深受人们的喜爱。但由于蝴蝶兰是单茎性气生兰 ,很难进行分株繁殖 ,常规情况下种子发育不完全 ,极难萌发 ,因此世界上多采用组织培养来繁殖种苗。台湾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对蝴蝶兰进行了工厂化生产 ,并出口欧美获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1〕。近年来我国从国…  相似文献   

2.
象鼻兰     
象鼻兰是中国浙江特产的兰科单种属植物,1970年首次被采到标本,1989年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兰科专家吉占和定为新属、种,发表在《植物分类学报》上。象鼻兰发表10年来,一直以其形态特异、分布区狭窄而著称。目前,该种仅见于浙江西天目山(模式标本产地)、昌化和宁波的山林中。象鼻兰只附生在罗汉松、泡桐及苦谏等乔木上,花期短暂,末开花时株形十分低矮,很不引人注目,所以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使植物学工作者有相见恨晚之感,甚至至今许多同行想一睹其芳颜而不可得。笔者1997年在西天目山一棵罗汉松上发现不少附生兰,但未见…  相似文献   

3.
国兰是中国的传统名花。目前,国兰通常被认为包括墨兰、建兰、春兰、蕙兰、寒兰、莲瓣兰和春剑七种,共有数千个品种。至2010年12月31日止,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RHS)登录的以国兰为直接亲本的杂交种已达227个。国兰在我国已有2 500多年的栽培历史,但我国大陆在国兰杂交育种方面研究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且进展缓慢。杂交国兰由于超亲的生长优势、丰富的花色花姿,清香的气味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我国国兰新品种选育和杂交育种的现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我国国兰杂交育种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国兰兰艺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兰是兰科兰属中的部分地生兰。传统的国兰有五大类:春兰、墨兰、建兰、寒兰和蕙兰:我国兰花的栽培历史久远,何时开始很难考证,在宋朝就有关于兰花欣赏与栽培的专著问世:国兰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文化:它具有植物的各种特性?它的生命活动,性状表现均受基因决定:基因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自然界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会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性状的改变。在兰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许多多性状变异.有些变异经过人们的评品推敲,栽培固定.成为兰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兰艺,包括叶艺(也叫线艺)与花艺、兰艺内容十分丰富,只论述了其中一些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卡特兰(Cattleya)又常译作嘉德丽亚兰,是兰科多年生附生植物。是世界上栽培最多、最美丽并且最受人们喜爱的洋兰之一。是洋兰的代表种类,一般的兰花爱好者一提到洋兰首先想到的是卡特兰。它的花形美丽、色彩鲜艳,并具有丁香型的香味。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品种开花,花朵寿命长,一般品种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开放2—3周或更长。生长势强健,抗逆性强,比较容易栽培成功。是珍贵而又普及的盆花,也是重要的高档切花。 该属植物约有65个原生种,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哥伦比亚和巴西野生最多。均为附生植物,多附生于林中大树的枝干上。卡特兰有假鳞茎,假鳞茎的大小因种类不同有较大的变化。小的只有3厘米长,大的可长至40厘  相似文献   

6.
兰属植物(Cymbidium)是重要的观赏花卉。该属大多数种类生长在适度荫蔽的环境中,但附生型的西藏虎头兰(C.tracyanum)却能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良好生长。为了探究西藏虎头兰适应强光的生理机制,研究选取同属的地生型墨兰(C.sinense)与其进行对照实验,测定了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P700氧化还原态。结果表明,在强光下,西藏虎头兰光系统I和II活性的下降程度比墨兰小,而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程度更高。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有助于增强西藏虎头兰在强光下的光保护,而墨兰因环式电子激发程度较低,使其不能适应强光。由于附生环境更容易出现间歇性的直射光,西藏虎头兰的这种适应强光的能力可能有助于它更充分地利用附生环境中的光照资源。  相似文献   

7.
兰属植物( Cymbidium)是重要的观赏花卉。该属大多数种类生长在适度荫蔽的环境中,但附生型的西藏虎头兰( C?tracyanum)却能在阳光直射的环境下良好生长。为了探究西藏虎头兰适应强光的生理机制,研究选取同属的地生型墨兰( C?sinense)与其进行对照实验,测定了这两种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和P700氧化还原态。结果表明,在强光下,西藏虎头兰光系统I和II活性的下降程度比墨兰小,而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程度更高。环式电子传递的激发有助于增强西藏虎头兰在强光下的光保护,而墨兰因环式电子激发程度较低,使其不能适应强光。由于附生环境更容易出现间歇性的直射光,西藏虎头兰的这种适应强光的能力可能有助于它更充分地利用附生环境中的光照资源。  相似文献   

8.
叶片性状能够反映植物对环境的适应.认识喀斯特地区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适应意义对其科学合理的保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本文于干季与雨季研究了广西雅长兰科植物自然保护区内落叶、常绿地生、常绿石附生三种类型共19种野生兰科植物的叶片性状及其相互关系,并比较了不同类型兰科植物之间的差异.其中18种兰科植物为C3植物,仅棒叶鸢尾兰(Oberonia myosurus)为CAM植物.相比于落叶兰,常绿兰具有较高的比叶重( LMA)和叶片碳氮比(C/N),但其叶片氮、磷含量较低.在常绿兰科植物中,石附生兰的叶片Ca含量与δ13C高于地生兰.石附生兰的叶片磷含量在雨季要高于干季,而地生兰的叶片δ13C在于季要高于雨季.该地区常绿兰科植物的N/P值>16,表明其可能受到磷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1 学术交流工作1 .1 开展学术活动促进经济发展2 0 0 2年 2月在四川省彭川市举办了第十二届中国兰花博览会。有我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日本、韩国、德国等嘉宾 1 80人出席。参观博览会的兰友达 1 0万人之多。兰博会期间举行了兰花研讨会 ,主题为兰花市场和贸易前景 ,以及国兰的产业化问题。代表们认为在活跃兰花贸易的同时一定要着力保护兰花资源 ,加大对兰花濒危物种的保护力度 ,把野生兰花的保护、开发、利用纳入法制轨道。洋兰已成功地进行产业化生产取得了经济和社会效益 ,国兰不能仅仅依靠野生资源的优势 ,必须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手…  相似文献   

10.
四川黄龙沟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由于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中国兰科植物具有附生与地生种类数目大致相同的特点,同时是世界上地生兰科植物种类最丰富的地区。因此,地生兰科植物的保护是中国兰科植物保护的重要内容,而确定多样性中心对制定就地保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四川黄龙寺自然保护区内的黄龙沟长仅3.5km,海拔为3100–3569m。通过对沟内兰科植物种类、生境、居群状况以及繁殖情况等的综合调查,我们发现该地共有兰科植物19属30种。这些兰科植物生长于明显不同的两类生境:一是林分稀疏、透光性好的疏林或灌木丛,通常有钙华滩流贯穿其中,有20种兰科植物生长;二是林分较密、透光性差的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无水流,只有10种兰科植物分布,包括黄龙沟内仅有的4种腐生兰。黄花杓兰(Cypripediumflavum)、西藏杓兰(C.tibeticum)、无苞杓兰(C.bardolphianum)、广布红门兰(Orchischusua)、二叶红门兰(O.diantha)及少花虾脊兰(Calanthedelavayi)等3属6个种,以其极高的数量及成片的分布组成黄龙沟兰科植物的主体。它们在种下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而且花期存在重叠与交替现象。如此多的地生兰聚集在一条狭窄的沟内,并且部分种类在沟内形成优势草本群落,这种现象无疑是十分罕见的。可以说黄龙沟是我国地生兰多样性中心之一。考虑到人为活动(旅游  相似文献   

11.
茂兰的兰花     
茂兰,顾名思义,到处生长着茂盛的兰花。位于黔桂交界的茂兰,有优越的水热条件、良好的森林植被,加之独特的喀斯特地表生境,为兰花的生长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因而这里的兰花种类丰富、类型繁多。据调查,茂兰现有野生兰科植物32属85种。 在茂兰,既有广布我国的兰属的一些种类,即我们常说的兰花,如春兰、蕙兰、多花兰、兔耳兰、建兰等地生兰花;也有常附生在岩石表面、树枝上的附生兰种类,如石槲、羊耳蒜、石仙桃、隔距兰等;既有属于热带的附生兰花,如多花脆兰、鸢尾兰、万带兰、馥兰等;还有常分布于温带的一些种类,如杜鹃兰、白芨、珊瑚兰、对叶兰、角盘兰等。 走进茂兰,你就会为茂兰兰花的繁多所惊叹。在浓荫蔽日、阴暗潮湿的漏斗洼地里,生长着端庄秀丽的虾脊兰、花大艳人  相似文献   

12.
兰花快速无性繁殖的研究及花芽分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兰科植物约有450属:15000~20000种,其中可栽培的约2000种。中国兰花属于兰科(Orchidaceae)兰属(Cymbidium)。Morel-(1960)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兰花茎尖分生组织诱导形成原球茎并分化成植株,导致兰花栽培技术变革,建立了兰花工业。(Rao 1977, Arditti 1977)。国外商品化生产的兰类主要是气生兰类。我国的蕙兰是价值很高的观赏植物,但目前仍采用古老的分株繁殖法,在盆栽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共有兰科植物68属,178种,3个变种(吉占和,1995),其中石料属兰花有10余种。石砌属是兰科中的大属,均为附生兰,其花形、花色、花姿艳丽、悠雅,观赏价值较高,又是名贵的中草药“石搬”的原植物,因此该属的野生种类是十分宝贵的植物资源,应该在积极保护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造福于人类。海南产的野生石觎兰,蕴藏在山地雨林中,附生在树木或宕石上。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7种。华石规(Dendrobiumsinense)是海南的特有种,花白色,唇瓣带有红黄色的彩纹,显得光彩夺目。每年5月开花,花期约20余天,分布在海拔1000米以上的…  相似文献   

14.
兔耳兰     
黄广宾  俸宇星   《广西植物》1993,(4):296-295
<正> 兔耳兰(Cymbidium lancifolium),又名宽叶兰,为英国学者虎克于1823年发表在《外来植物志》(Exot.F1.1:t.51)上 分布于广东、广西、四川、云南、贵州、台湾和西藏等省区、日本、越南、尼泊尔、印度及马来西亚亦产。兔耳兰为地生或半附生草本,一般见于海拔2200米以下的林内,或附生于树上,岩石上。属名Cymbidium源自希腊文 引喻该属植物具舟形的唇瓣,种加词lancifolium意为“具  相似文献   

15.
天鹅兰是一类原产于热带中、南美洲的兰科植物。其形态高雅、奇特,开花时一朵朵淡黄绿色大如手掌的花朵,犹如一只只展翅欲飞的天鹅,让人叫绝。天鹅兰的花瓣和萼片纷纷向后张开如天鹅的翅膀和尾羽;唇瓣向上翘起,有一略弯的“柄”相连,形如天鹅飞翔时向上昂起的头;更绝的是它的蕊柱细长而弯曲,就像天鹅曲颈回首的动人姿态。如果在居室中栽培一株或几株天鹅兰,定会使人产生一种蓝天、碧水的纯情。天鹅兰是附生兰,具有长长的假鳞茎(约长20厘米)。叶片长椭圆形,3至8枚,冬季休眠时脱落。每年在生长季节,天鹅兰开两次花,每一花…  相似文献   

16.
气生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及研究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桂灵  李鹏 《生物学杂志》2009,26(5):56-58,62
气生植物是指不需要土壤,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可以全部来自空气的植物。它既不同于附生植物.也不同于具有气生根的植物。主要包括地衣、苔藓、蕨、凤梨科和兰科植物中的某些附生类群。它们没有根或者根不发达,仅起固定植株的作用。因为气生植物直接从空气中吸收水分和养分,但空气中的水分和养分毕竞是有限的,所以这些植物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利用水分及养分的能力,很多植物已经成为有效地检测环境变化的“指示生物”和去除环境污染的修复植物。另外,因为这些植物具有忍受恶劣环境条件的生理基础,还可能成为适应空间环境的先锋植物,在空间植物学研究中将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观赏凤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起凤梨科,人们首先想到的是著名热带水果凤梨(菠萝),然而,殊不知凤梨科还有不少植物可供栽培观赏,其多彩的叶片,美艳的苞片和花朵,富有很好的观赏价值,是一类很有潜力的花卉资源和有待普及的观赏植物。凤梨科植物共有约46属2000多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高温高湿的热带雨林地区至多崖礁的海岸林带,可分为陆生和附生两大类,栽培观赏的凤梨科植物大多数为附生凤梨。这类植物大多无茎,叶狭长带状,通常基生,莲座状排列,叶片颜色丰富多彩,并常有色彩相间的纵向条纹或横向斑带;花通常两性,3基数,组成项生的穗状、头状或圆锥花…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蝴蝶兰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地的花展和花市上。她的花朵大、色彩绚丽、花姿优雅,花期长达l-2个月,素有“兰花皇后”的美誉。蝴蝶兰(PhaL比"opshspp)属兰科植物,是“洋兰”的一个类群。其叶互生,表面有蜡质光泽。花茎修长,花朵形如蝴坡,故而得名。人工栽培蝴蝶兰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由于蝴蝶兰属单茎性兰,只有一个生长点,又不易通过分株来繁殖,在自然条件下,种子难发芽,所以蝴蝶兰显得弥足珍贵。进入本世纪80年代末,蝴蝶兰可以通过生物技术进行大量复制,可以生产出众多性状一致的幼苗,使得工厂化生产蝴蝶兰成为…  相似文献   

19.
热带香荚兰[Vanilla fragrans(Salisb.)Ames syn.V.planifolia Andr.]由于是食品工业上一种极为理想的天然香料植物资源,果荚经加工芳香独特而被人们所重视,有“食品香料之王”的盛誉,价格昂贵。它在国民经济中对于促进食品和香料工业的发展,特别是对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减少外汇支出,增加财源收入是有很大的经济意义的。因此,有关部门对香荚兰的引种、栽培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一直很重视。据国  相似文献   

20.
《生物学通报》2012,(9):34-34
近日,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科研人员范旭丽等人发现,附生兰科植物多花脆兰的雨水传粉机制不同于兰科植物中已知的自交机制,是有花植物中第1例真正意义上的雨媒植物。该发现回答了学界一直以来对“雨媒”这一传粉形式是否存在的质疑。相关研究成果目前在线发表于《植物学纪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