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叶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红叶藤[Rourea microphylla(Hook.et Arn)Plan ch.]茎叶中分得11种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光谱分析及化学方法鉴定为槲皮素-3-O-α-L-鼠李吡喃糖甙(Ⅰ)、金丝桃甙(Ⅱ),槲皮素(Ⅲ)、落新妇甙(Ⅳ)、β-谷甾醇(Ⅴ)、β-谷甾醇-β-D-葡萄吡喃糖甙(Ⅵ)、大黄素甲醚(ⅦI)、红灰青素(Ⅷ)、硬脂酸(Ⅸ)、软脂酸(Ⅹ)和正九烷(Ⅺ)。其中化合物Ⅰ、Ⅱ、Ⅲ、Ⅳ、Ⅵ、Ⅶ、Ⅷ、Ⅸ、Ⅹ和Ⅺ为首次。从红叶藤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2.
沙旋复花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沙旋复花[Inula salsoloides (Turcz.)Ostenf.]地上部份分得12种成分。根据其理化性质,化学反应及波谱分析,其中9种成分鉴定为蒲公英醇(Ⅰ)、蒲公英醇醋酸酯(Ⅱ)、蒲公英醇软酯酸酯(Ⅲ)、胡萝卜甙(Ⅳ)、木犀草素(Ⅴ)、豆甾醇(Ⅵ)、β-谷甾醇(Ⅶ),蜂花酸(Ⅷ)和泽兰内酯(Ⅸ)。这9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Ⅲ)和(Ⅸ)具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3.
通光藤甙元甲的化学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光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为云南民间抗癌药用植物。从其藤茎提取的粗甙经水解、皂化后得到一个新的主要甙元,称通光藤甙元甲(tenacigenin A)。通光藤甙元甲分子式 C_(21)H_(32)O_5,熔点255—260℃,属 C_(21)-甾体化合物,能用常法制得二乙酰化合物(Ⅲ),三乙酰化物(Ⅳ)需在剧烈条件下才能得到。三个羟基中有两个可被氧化成六元环酮(Ⅵ)。另两个氧原子则以环氧的形式存在。通光藤甙元甲用醋酐和对甲苯磺酸于100℃加热30小时后得到3β、12β、14β-三乙酰-5α-甾烷-7(8)、9(11)-二烯-20-酮(Ⅸ),后者用铂黑在醋酸中氢化得(Ⅹ)。据上述化学反应和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数据,作者提出通光藤甙元甲的结构为(Ⅰ)。  相似文献   

4.
三七花蕾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从云南名贵药材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花蕾中分得10种化合物,经化学和光谱方法确定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胡萝卜甙(daucosterol),三七皂甙-Fe(notoginsenoside-Fe),绞股蓝皂甙-Ⅸ(gypenoside-Ⅸ),人参皂甙-Rc 和人参皂甙-Rb_3(ginsenosides-Rc和 ginsenosides-Rb_3)。其余4个微量化合物尚待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5.
裂冠牛奶菜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裂冠牛奶菜(Marsdenia incisa P. T. Li et Y. H. Li)的粗甙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2个已知的C_(21)甾体甙元——肉珊瑚甙元(sarcostin, Ⅰ),青羊参甙元(qingyangshengenin,Ⅱ),和一个新的C_(21)甾体甙元,命名为裂冠牛奶菜甙元A(incisagenin-A,Ⅱ)经光谱分析和化学反应,证明(Ⅲ)的结构为12-β-氧-顺芷酰去酰基萝藦甙元。  相似文献   

6.
贵州苗药黑骨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色谱技术从黑骨藤(Periploca forrestii Schltr)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α-香树脂醇(I),α-香树脂醇乙酸酯(Ⅱ),27-羟基-α-香树脂醇(Ⅲ),β-香树脂醇(IV),β-香树脂醇乙酸酯(V),熊果酸(Ⅵ),β-谷甾醇(Ⅷ),β-胡萝卜甙(Ⅷ),大黄素(Ⅸ).化合物Ⅰ,Ⅲ,Ⅳ,Ⅴ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华中冬青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华中冬青(Ilex centrochinensis S.Y.Hu)的叶片分离到9 种黄酮类化合物:1 种新化合物鉴定为3,5,5,7-四羟基二氢黄酮,命名为华中冬青黄酮(Ⅰ);8 种化合物鉴定为柚皮素(Ⅱ)、橙皮素(Ⅲ)、异樱花素(Ⅳ)、枸柑甙(Ⅴ)、橙皮甙(Ⅵ)、洋芹素(Ⅶ)、紫云英甙(Ⅷ)和野漆树甙(Ⅸ)。它们皆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8.
香薷中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香[Eltholtzia ciliata(Thund.)Hyland]中分出14个化合物,用波谱和化学等方法确定为6-甲基三十三烷(Ⅰ),13-环己基二十六烷(Ⅱ),β-谷甾醇(Ⅲ),棕榈酸(Ⅳ_a),亚油酸(Ⅳ_b),亚麻酸(Ⅳ_c),熊果酸(Ⅴ),5-羟基-6、7-二甲氧基黄酮(Ⅵ),5-羟基-7、8-二甲氧基黄酮(Ⅶ),5、7-二羟基-4′-甲氧基黄酮(Ⅷ),5-羟基-7、4′-二甲氧基双氢黄酮醇(Ⅸ),β-谷甾醇-3-β-D-葡萄糖甙(Ⅹ),5-羟基-6-甲基-7-O-α-D-半乳吡喃糖双氢黄酮甙(Ⅺ),刺槐素-7-O-β-D-葡萄糖甙(Ⅻ)。其中化合物Ⅺ为新化合物,除(Ⅳ_b)和(Ⅳ_c)外,其余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9.
云南匙羹藤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云南匙羹藤(Gymnema yunnanense Tsiang)的粗甙酸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C_(21)甾体甙元。其中一个新甙元,命名为吉马甙元(gymnemarsgenin),经光谱数据和化学反应证明其结构为12-β-氧-苯甲酰-20-氧-肉桂珊瑚甙元。  相似文献   

10.
胀果甘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从甘肃产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中分出12种成分,其中8种为黄酮类化合物,即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a A.),甘草查尔酮乙(licochalcone B),甘草黄酮(licoflavone),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芒柄花甙(ononin)和4,7-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另外3种为三萜类化合物,即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和11-脱氧甘草次酸(11-deoxyglycyrrheti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sitosterol)。其中除甘草查尔酮甲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得,4,7-二羟基黄酮和芒柄花甙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1.
胀果甘草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从甘肃产胀果甘草(Glycyrrhiza inflata Bat.)中分出12种成分,其中8种为黄酮类化合物,即甘草查尔酮甲(licochalcona A.),甘草查尔酮乙(licochalcone B),甘草黄酮(licoflavone),甘草甙(liquiritin),甘草甙元(liquiritigenin),异甘草甙元(isoliquiritigenin),芒柄花甙(ononin)和4,7-二羟基黄酮(4,7-dihydroxyflavone),另外3种为三萜类化合物,即甘草酸(glycyrrhizic acid),甘草次酸(glycyrrhetinic acid)和11-脱氧甘草次酸(11-deoxyglycyrrhetinic acid)以及β-谷甾醇(-sitosterol)。其中除甘草查尔酮甲外,其余均为首次从胀果甘草中分得,4,7-二羟基黄酮和芒柄花甙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12.
从龙胆科植物抱茎獐牙菜(Swertia franchtiana H.smith)中分得3种(口山)酮甙,1种黄酮甙和1种三萜酸,通过光谱和化学等方法,分别鉴定为当药醇甙,当药黄素,芒果甙,1-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3,5-二甲氧基咄酮(XI)和齐墩果酸,其中晶 XI 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心不甘系百合科植物橙花开口箭(Tupistra aurantiaca Wall et Backer),云南民间用其根治疗胃痛等。心不甘根的粗甙盐酸水解后、总甙元经硅胶柱层析先后得到六个甙元(A→F)。甙元A和B经红外、质谱及核磁共振氢谱鉴定分别为已知的3-epiruscogenin(1)和3-epi-neoruscogenin(2)。甙元C(tupisgenin)和甙元D(aurantigenin)为新化合物,它们的化学结构经红外、质谱、核磁共振氢谱和~(13)C核磁共振谱鉴定分别推定为(20s、22s、25s)-22,25-epoxy-5-furosten-1β、3α、26-triol(3)和(25s)-spirost-5-en-1β、3α、25-triol(4)。  相似文献   

14.
滇杠柳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从滇杠柳(Periploca forrestii)根茎中分得一个新强心甙元8-羟基杠柳甙元(3β,5β,8β,14β-四羟基-强心甾-20(22)-烯内酯(1),同时还获得杠柳甙元(2),杠柳甙(3),北五加皮甙E(4),胡萝卜甙(5)和熊果酸(6)。它们的化学结构经光谱和化学方法得以确定。  相似文献   

15.
白首乌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白首乌(Cynanchum auriculatum Roylc ex Wight),又称耳叶牛皮消,飞来鹤等,系萝蘼科鹅绒藤属植物,是常用中药,具有养血益肝,固肾益精,乌须黑发和延年益寿等作用。据文献报道其含有较高的磷脂类成分和C_(21)甾体酯甙。对其临床药理研究表明白首乌总磷酯可以明显提高正常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其C_(21)甾体酯甙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受抑小鼠有一定的调整作用。但有关C_(21)甾体酯甙成分的化学结构未见报道,我们首次对白首乌进行了化学研究,从其粗甙的酸水解产物分离得到了四个C_(21)甾体酯基甙元,经光谱测定和化学反应确定其结构分别为加加明(gagamine 1),告达庭(caudatin 2),萝摩甙元(metaplexigenin 3),凯底甙元(kidjoranin 4)。有关其配糖体的研究工作将另文发表。  相似文献   

16.
新疆菊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新疆菊参的地下部分分离得到五个成份(Ⅰ、Ⅱ、Ⅲ、Ⅳ、Ⅴ),经UV、IR、~(?)HNMR、MS等光谱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是芹菜甙元(Ⅰ)、常春藤甙元(Ⅱ)、阿魏酸(Ⅲ)、β-谷甾醇(Ⅳ)、及 2’,3,4,4’-四羟基查尔酮(Ⅴ).其中β-谷甾醇及 2’,3,4,4’-四羟基查尔酮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17.
紫茎泽兰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云南紫茎泽兰(Eupatorium aclenophorum Spreng)茎、叶中分出10个化合物,经波谱(IR,MS,~1H-NMR,~(13)C-NMR)分别鉴定为9-oxo-ageraphorone(Ⅰ),9β-hydroxy-ager-aphorone(Ⅱ),表木栓醇(epifriedelinol,Ⅲ),豆甾醇(stigmasterol,Ⅳ),正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V),β-胡萝卜甙(β-daucosterol,Ⅵ),邻羟基桂皮酸(O-hydroxy cinnamic acid,Ⅶ),阿魏酸(ferulic acid,Ⅷ),咖啡酸(caffeic acid,Ⅸ),2-异丙烯基-5-乙酰基-6-羟基苯骈呋喃的乙酰化物(2-isopropenyl-5-acetyl-6-hydroxybenzofuran acetate,Ⅹ)。化合物(Ⅲ~Ⅹ)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到。  相似文献   

18.
自头序楤木70%EtOH提取物分得6个化合物,应用光谱技术(IR,MS,(?)~HNMR,~(13)C NMR.DEPT,2DNMR)及化学方法.确定了他们的结构,分别为β-谷甾醇(Ⅰ),胡萝卜甙(Ⅱ),齐墩果酸(Ⅲ),竹节参皂甙 (?)(Ⅳ):竹节参皂甙Ⅳa(Chikusetsusapomin Ⅳa)(Ⅴ),常春藤皂甙元—28-O-β-吡喃葡萄糖醛酸(1→4)-β-D-吡喃葡萄糖甙(Ⅵ),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其中Ⅵ为一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9.
肉苁蓉中苯乙醇甙类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从列当科药用植物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中分得四个苯乙醇甙类成分,经光谱分析,确定这四个成分是海胆甙(echinacoside),肉苁蓉甙A(cistanoside A),麦角甾甙(acteoside)和2'-乙酰麦角甾甙(2'-acetylacteoside)。以上成分在该植物中属首次分得。  相似文献   

20.
从西洋梨的枝中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它们分别是正二十九烷(Ⅰ)、羽扇豆醇(Ⅲ)、β-谷甾醇(Ⅳ)、白桦脂醇(Ⅴ)、白桦脂酸(Ⅵ)、胡萝卜甙(Ⅶ)、氢醌(Ⅷ)、和熊果甙(Ⅸ)。初步药理实验表明,化合物Ⅲ、Ⅳ、Ⅴ、Ⅵ、Ⅷ和Ⅸ有一定的抑菌作用,Ⅷ对S-180有一定抑瘤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