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应用5—羟色胺(5-HT)特异性抗血清,对枕纹锦蛇(Elaphe dione)消化道内含有的5—HT内分泌细胞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5-HT细胞在消化道各部位的分布密度呈倒“V”形,以十二指肠最高,胃贲门部最低。其形态多样,上段(食管、胃)多为圆形和椭圆形,主要分布于上皮基部和腺泡上皮之间;中段(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以细长锥体形、梭形、圆形为主,主要分布于上皮基部和上皮细胞之间;下段(直肠)为圆形,分布于上皮基部。锥体形细胞常有一个长突起伸入到固有膜或肠腔,行使内或外分泌功能;梭形细胞有两个细长突起,一个指向固有膜,另一个指向肠腔,表明这种细胞可能具有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2.
3.
虎斑颈槽蛇胸腺APUD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观察THEIMMUNOHISTOCHEMICALOBSERVATIONOFTHETHYMICAPUDCELLSINTHESNAKERHABDOPHISTIGRINAKeywordsRhadbdophistigr...  相似文献   

4.
姜雅风 《四川动物》2002,21(1):29-31
本文报道了虎斑颈槽蛇的行为。虎斑颈槽蛇一般栖息在水域附近。在辽宁省西部地区,10月份陆续进入冬眠,翌年4月醒眠。以无尾两栖动物为食,采用偷袭和伏击方式捕食。有回缩、逃遁、藏匿和威吓等反捕行为。  相似文献   

5.
刘超  甄靓靓  李淑兰  赵文阁 《四川动物》2007,26(2):274-277,I0004
应用5-HT抗血清,以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究中华花龟消化道内5-HT免疫反应阳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结果表明,5-HT阳性细胞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部位分布密度为最高,胃幽门部次之,食管部最低;5-HT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上皮细胞之间、上皮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之间以及固有膜内,形态多样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以锥体形为主。认为中华花龟消化道5-HT阳性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作用途径,并且5-HT阳性细胞的密度分布可能与其食性、生活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6.
应用5-HT抗血清,以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黑龙江草蜥(Takydromus amurensis)消化道内5-HT免疫反应阳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5-HT阳性细胞从食管到直肠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细胞分布密度呈波浪式,食管、胃幽门部和回肠是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5-HT阳性细胞的形态呈圆形、椭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其中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广泛分布于上皮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及腺泡之间,有时可见于固有膜内。因此作者认为5-HT阳性细胞具有内、外、旁分泌三种作用途径并且它的密度分布可能与其食性、生活环境等有关。  相似文献   

7.
虎斑颈槽蛇小肠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虎斑颈槽蛇孵化出壳后一月内的幼蛇小肠组织结构做了较为系统的观察,结果显示,在孵化出壳的一个月内,小肠的组织结构呈现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绒毛的个数、绒毛高度、粘膜上皮细胞高度、粘膜下层厚度和肌层厚度等均随幼体日龄的增加而显著增加。其中,开口前、后(即孵化出壳后十天左右),其小肠组织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蛇类的外部形态在分类和系统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利用蛇类大量外部形态特征的统计分析来探讨广泛分布物种的种下分类问题,已被证实是可行的。本研究首次将该方法应用于中国的广布物种Rhab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探讨该种在我国的分类和地理居群分布,为R.tigrinus这一物种分类研究提供更多的形态数据。  相似文献   

9.
<正>我区地处皖南山区,气候温和,自然条件适宜蛇类生长,蛇类种群繁多。其中以虎斑颈槽蛇分布较广,在我区黄山、青阳、祁门、东至等地均为优势种之一,主要生活于山区、丘陵、平原,常出没玉米地、路边、菜地、水沟边及近水、潮湿的草地等。曾有文献报道,该蛇颈部可分泌毒液,也有临床报道该蛇咬伤人案例发生[1]。我院近年来每年收治毒蛇咬伤患者近100例,但唯一收治1例虎斑颈槽蛇毒液致伤眼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虎斑颈槽蛇多态与变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立 《蛇志》2003,15(3):20-23
目的研究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Phabodophis tigrinus lateralis (Berthold)]在不同分布地区存在的多态现象和变异性。方法在分析已经报道的有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辽宁、吉林等地野外采集到的标本,并对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色斑变异和腹鳞的多态现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虎斑颈槽蛇大陆亚种的腹鳞数目与纬度呈强正相关,与经度呈中等正相关,与年均温度呈强负相关,与体长呈弱相关关系,年均温度高产卵时间早,而孵化时间长。结论分布范围相对较窄的蛇腹鳞数目是相对稳定的,分布范围广、跨越纬度大,腹鳞的数目差异亦很大。  相似文献   

11.
采用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消化道内5-羟色胺免疫活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5-羟色胺(5-HT)细胞从食管到直肠各段均有分布,其中十二指肠的分布密度最高,空肠次之,幽门和直肠部最低.5-HT细胞形态多样呈圆形、锥体形和梭形等,根据其形态认为东方蝾螈消化道5-HT免疫活性细胞具有内分泌、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2.
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志强  吴孝兵 《四川动物》2007,26(2):294-296,I0006
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5-HT在其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胃幽门部其次,食道和胃体最低。在整个消化道中,均可见到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闭合型5-HT细胞,且主要分布于食道、胃部和直肠;开放型5-HT细胞呈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集中分布于小肠各段,在其余消化道各段偶见。本文总结了蛇类消化道5-HT细胞分布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赤链蛇的生活环境和合件.对苴消化谱5-HT细朐的分布密席讲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无斑肥螈消化道五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与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23  
用S-P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无斑肥塬消化道五-羟色胺(5-HTIR)免疫活性细胞的分布及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5-HTIR细胞从食道到直肠的消化道各段均有分布。其中,幽门部密度最高,十二指肠次之,直肠最低。5-HTIR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梭形、纺锤形或烧瓶形,梭形、纺锤形或烧瓶细胞有较长的胞突,有时胞突可见明显分叉。同时讨论了5-HRIR细胞的分点特点、形态与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应用5-HT抗血清,以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东方铃蟾(Bombinaorientalis)消化道内的5-HT免疫活性细胞(5-Hydroxytryptamine immunoreactive cell,5-HT cell)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的定位研究和形态学观察,并探讨其分布型的成因及细胞形态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5-HT细胞在东方铃蟾消化道的各个部位均有分布,其中以胃贲门部分布密度为最高:(55.73±10.67)个/mm2;胃幽门部次之:(42.99±5.25)个/mm2;直肠部最低:(6.37±4.78)个/mm2。5-HT细胞的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锥体形、长锥体形等,其中食管和直肠以圆形和椭圆形为主,小肠部则以长锥体形为主,其细长突起指向肠腔或固有膜。细胞分布于上皮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或固有膜内;胃贲门部、胃体及胃幽门部5-HT细胞主要分布于腺泡上皮之间,也有的分布于胃上皮之间;肠部5-HT细胞主要分布于肠上皮之间。提示了东方铃蟾5-HT细胞分布型的形成与各部位消化功能及其食性和食物组成有关;5-HT细胞形态与其内、外、旁分泌功能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15.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对蛇岛蝮蛇Gloydius shedaoensis 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进行研究.结果 表明,蛇岛蝮蛇的消化道中嗜银细胞分布广泛,见于其全长,主要分布于上皮细胞基部、上皮细胞之间、腺泡上皮细胞之间,也有少量位于固有膜内;胃贲门是嗜银细胞分布密度的高峰,胃体次之,食管分布密度最低;嗜银细胞形态多样,主要有锥体形、梭形、圆形和椭圆形,具有内、外分泌两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蛇岛蝮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ABC(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蛇岛蝮蛇(Gloydius shedaoensis)消化道内5-羟色胺(5-HT)免疫阳性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结果显示,5-羟色胺细胞从食管到直肠各段均有分布.细胞分布密度呈波浪式,其中胃贲门部分布密度最高(7.15±2.38),直肠部次之(4.55±3.14),食管部最低(1.2±0.71).5-HT阳性细胞广泛分布于消化道上皮细胞之间、上皮基部、腺泡上皮细胞之间以及固有膜内.形态多样,呈圆形、锥体形、梭形等.分析认为蛇岛蝮蛇消化道5-HT细胞具有内、外分泌两种作用途径,并且其密度分布可能与其食性、生存环境有关.  相似文献   

17.
应用Grimelius银染法观察北方狭口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并统计分析嗜银细胞的分布密度。结果表明,消化道嗜银细胞可分为开放型细胞和闭合型细胞,两者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20~0.49,从食管至直肠都以闭合型细胞为主。分布密度食管和胃体最高,空肠最低。北方狭口蛙消化道嗜银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和分布密度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可能与其善于穴居掘土的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