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流行病学及实验感染证明,猪蛔虫(Ascaris suum Geeze 1782)与人蛔虫(A.lum-bricoides L. 1758)有明显的不同,在形态学上是否有种的差异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鉴于此,我们用扫描电镜先对猪蛔虫的外部结构作了初步观察,以供今后与人蛔虫加以比较。  相似文献   

2.
关于蛔虫病的免疫学研究,一般认为以整个虫体,或某一部分组织作为免疫原,不能使动物产生保护性免疫。1949年Sprent和Chea用感染期蛔虫卵经口免疫小白鼠;1957年Soulsby用感染期蛔虫卵皮下接种免疫豚鼠;1960年Taffs用第三期幼虫静脉接种免疫豚鼠。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用上述方法免疫动物,可以不同程度地影响再感染虫卵孵出的幼虫在其体內的生长发育和移行。我们于1964—1965年用钻~(60)照射人蛔虫感染期虫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人蛔虫是否存在一雌多雄制的交配方式,本试验使用5个微卫星位点对5个人蛔虫家系进行研究,毛细管电泳测定母本人蛔虫及其子代的基因型。采用等位基因计数法和GERUD 2.0软件进行父系分析,并对这些微卫星位点的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在这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4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在0.506到0.816之间,表明这5个微卫星位点均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父系分析表明每个家系至少存在两个父亲,其中有一个家系存在3个父亲,两个家系存在至少2个父亲,两个家系存在至少4个父亲,且每个家系中父亲的贡献率不同。本研究首次获得人蛔虫存在一雌多雄制的交配模式的证据,这对人蛔虫的流行病学、抗药性及遗传变异研究有重要的理论依据,且有助于公共卫生控制策略的制定。  相似文献   

4.
人蛔虫和猪蛔虫同域种群DNA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蛔虫感染遍布各地,受染人数达5亿多.而在多数农村流行区,生猪饲养十分普遍,人群和猪群的蛔虫感染往往并存,且人、猪接触密切.据作者在江西省新建县蔓湖村进行的一年纵向调查,当地人群蛔虫感染率和猪群蛔虫感染率比较接近(约60%-70%),土壤蛔虫卵污染普遍而严重,并长年稳定 ( Peng, W.D. et al. 1996 Ascaris, people and pigs in rural Jiangxi, China. Parasitology 113:547~557.). 因此这些地区人蛔虫和猪蛔虫交叉感染的机会是大量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驱虫药的药理实验过去多以蚯蚓代替蛔虫,但蚯蚓与蛔虫生理状况极不相同,所得结果难以值信,自Straub采用猪蛔虫作“退避实验”後,Baldwin继之以切断的蛔首或中段在描记其收缩曲线下以检定药物对虫体的麻痹作用。胡崇家亦曾仿Baldwin方法对  相似文献   

6.
一、引 言 多精受精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问题,引起生物学家普遍的重视。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过去有过很多工作,尤其最近在苏联方面如索科洛夫斯卡娅(1945)、索列娃(1945)、利比佐夫(1950)、皮特卡宁(1953)、马卡洛夫(1953)及其他学者等证明了在一些动物内(兔、猪、蛔虫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精子进入同一卵内的多精受精是普遍的现象。在1955—1956年这段时间内,我们曾在东  相似文献   

7.
关于甲状腺形态结构的年龄变化,过去许多学者研究人体材料,曾得到不同的结果。有人就为,老年人甲状腺上皮有代偿性肥大(Dogliotti和Nizzi Nuti,1935;Rice,1936),另有人认力腺上皮萎缩(Mustacchi等,1950),而Stoffe等(1961)则认为腺上皮高度没有变化,在老年时,其功能表现为静止状态。至于有关实验动物的研究,W.Andrew和  相似文献   

8.
早年学者的研究已积累了不少有关人体两种钩虫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其中也涉及到某些不同的生态特征。但有些论断,特别是寄生期的生态,大都以临床症状加以推测。1960年后才陆续见有两种钩虫在动物体内发育和移行路线的报道。近年来,国内外一些学者从不同方面指出,两种钩虫的种间生物学差异不仅影响着它们的流行病学特点,而且与防治对策有着密切关系。为此,对两种钩虫在实验动物体内的生态习性及其差异进行了比较观察。  相似文献   

9.
蛔虫是线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 ,是学习和观察线虫动物最好的实验材料。我们在借鉴前人经验的基础上 ,经多次实验与反复比较 ,探索出了用正丁醇脱水透明 ,整染制片的新方法。现将具体操作步骤介绍如下 :1 取材 到肉联厂采集新鲜猪蛔虫 ,鉴别雌雄后 ,分别入生理盐水。2 固定 将标本取中段剪成 4~ 5cm入 1 0 %福尔马林液固定 4 0 h。自来水冲洗 2 4 h后 ,用锋利刀片将已剪成 4~5cm的标本进一步切成 4~ 5mm,入蒸馏水 1~ 2 h。3 染色 采用 Mayers苏木精液 (苏木精 2 5mg,钾明矾1 .2 5g,碘酸钠 5mg,蒸馏水 75ml) ,染 3 6~ 4 8h,染液在…  相似文献   

10.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10,(3):54-55
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研究 中国学者的文章首次登上本杂志封面,报道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取得的成果。针对澄江动物群的埋藏机制和生态群落特征问题,该研究不仅定量论证了节肢动物是澄江动物群的优势类群,还识别了两个重要的化石埋藏相,证实了同一群落经过不同埋藏过程是导致两种埋藏相内化石群落差异的丰兽原因。  相似文献   

11.
名刊封面     
《植物杂志》2010,(3):54-55
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研究 中国学者的文章首次登上本杂志封面,报道了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澄江动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研究取得的成果。针对澄江动物群的埋藏机制和生态群落特征问题,该研究不仅定量论证了节肢动物是澄江动物群的优势类群,还识别了两个重要的化石埋藏相,证实了同一群落经过不同埋藏过程是导致两种埋藏相内化石群落差异的丰兽原因。  相似文献   

12.
树鼠句(Tupaia)是一种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很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实验动物 ,其分类尚有争议 ,有人认为是食虫类 ,有人则将之列为低等灵长类 ,还有人认为树鼠句是一个独立目的 ,称为攀鼠句目 (Scandentia) [1] ,但目前基本定为低等灵长类。由于其具有体积小 ,类似松鼠 ,比较容易饲养和操作 ,管理方便 ,繁殖力高 ,廉价经济等优点 ,树鼠句存在多种自发性疾病 ,对多种病毒易感 ,而且其进化程度高 ,新陈陈谢和大体解剖与人较为接近 ,因此其作为较理想的实验动物 ,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与生物学的研究中。在病毒学方面 ,树鼠句不但被…  相似文献   

13.
西氏蛔虫(Ascaris schroederi)是大熊猫的主要寄生虫之一,感染率高达50%以上,感染强度可达千余条,影响大熊猫的生长发育,严重的可致死。为了解西氏蛔虫是否有保虫宿主或贮藏宿主,我们于1986年3~8月,用西氏蛔虫的感染性虫卵对实验动物进行了感染试验,现将结果报告于后。材料和方法实验动物是用1~1.5kg的家兔和0.3—0.5kg的豚鼠,均由本校实验动物房供应。西氏蛔虫卵取自宝兴县送来成都动物园抢救的大熊猫粪便,经循序沉淀法和尼龙绢筛过滤法分离和浓缩,然后置于玻璃平皿内,加入适量清洁自来水,在3~6月(13℃~24℃)室温下培养至感染期。感染…  相似文献   

14.
刘杉  胡林  刘艳辉 《生物学杂志》2009,26(4):58-60,92
DNA成环在生物体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生理现象理解DNA的柔韧性,成环性,及其机理非常重要。然而迄今为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过去对此有几个不同的理论,比较成熟的是蠕虫(WLC)模型。它能够解释一些实验数据。但是最近有人对这一理论提出异议,认为其并不;位确,并通过实验说明该理论有一些观点失之偏颇,因此,有必要发展一套新的、更为完善的理论;此外还发现,一些实验结果与另外的两种新的模型相吻合。这就引起了学术界的争议和研究热潮。有关DNA成环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研究热点,近年来,应用各种新技术和新方法该领域研究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ymphocytic chorimeningtis virus,LCMV)能广泛感染啮齿类动物和人,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近些年LCMV感染人的检测得到加强,在实验动物中的感染率一直控制在较低水平。我国的实验动物国家标准要求豚鼠、地鼠必需检测LCMV,小鼠只在必要时检测,而国外普遍要求对大鼠等动物也作为常规检测项目。为了提高对实验动物感染LCMV的检测意识,本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LCMV感染实验动物的情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很多学者认为从单细胞动物进化到多细胞动物,至少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群体形成和个体单细胞动物的分化。 (一)群体形成多数学者认为群体形成的理论有胚胎发育的事实根据,较为合理。赫克尔(Haeckel,1874)和兰凯斯特(Lankester,1877)都主张后生动物起源于与鞭毛虫纲的群体植鞭毛类相类似的祖先。主要根据是群体形成的各个阶段,类似后生动物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关于群体形成学说,过去学者发表过许多论点。现在主要介绍两大论点,即原阳虫学说和吞噬虫学说。  相似文献   

17.
甲氨苯脒是近年来国外研究出的一种广谱抗蠕虫新药。据报导,在动物实验中对钩虫、蛔虫和丝虫等均有效,无特殊毒性反应,且在东南亚、南美和南朝鲜临床实验,证明该药对人体两种钩虫和蛔虫亦有较好的驱除作用,副反应很低。1980年7月,我所与四川医学院协作,首次合成该药;同年9月至次年8月,我所用于驱除巴西日圆线虫和犬钩虫,现将结果报告于下。材料和方法一、幼虫来源:收集感染巴西日圆线虫的大白鼠粪及感染犬钩虫的犬粪,用双重平皿滤纸培养法培养7—9天,分离出第三期蚴备用。二、实验动物的准备:选择体重约100克的健康大白鼠27只;体重2—3公斤…  相似文献   

18.
黄跃进  何麟 《遗传》1988,10(2):13-16
蛔目(Ascaridida)是寄生线虫中较大的目,全部种类都寄生于脊椎动物,有些还是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寄生虫病的病原体。自从1883年Beneden首先研究马蛔虫染色体以来,关于蛔目线虫的遗传学研究逐渐增多。但由于蛔虫组织较难固定及染色体制片技术的限制,对某些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和形态,各作者报道差异较大[7,10],而国内的研究报告甚少[1]。为有助于弄清蛔目线虫各虫种的遗传组成,我们采集了广州地区较常见的人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 Linnaeus, 1758)、猪蛔虫(A. swum Goeze, 1782)、鸡蛔虫[Ascaridia galli(Schrank,1788) Freeborn, 1923]和犬弓首线虫[Toxocara cams Werner,1782) Stiles, 1905]进行了染色体的研究,同时我们还应用显微分光光度计对4种线虫生殖细胞DNA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测定,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动物实验表明,神经移植可重建巴金森病模型动物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的传递功能。近两年,已有人在临床上试用胚胎间脑组织移植治疗巴金森氏病,但获效不大。最近,瑞典研究者们在这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把从妊娠龄8,9周人胚获取的间脑多巴胺神经  相似文献   

20.
树鼠句(Tupaia)是一种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很有应用价值的新型实验动物,其分类尚有争议,有人认为是食虫类,有人则将之列为低等灵长类, 还有人认为树鼠句是一个独立目的,称为攀鼠句目(Scandentia) [1]},但目前基本定 为低等灵长类.由于其具有体积小,类似松鼠,比较容易饲养和操作,管理方便,繁殖力高 ,廉价经济等优点,树鼠句存在多种自发性疾病 ,对多种病毒易感,而且其进化程度高,新陈陈谢和大体解剖与人较为接近,因此其作为较 理想的实验动物,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与生物学的研究中.在病毒学方面,树鼠句不但被用作疱诊病毒、腺病毒、EB病毒、甲型和乙型 肝炎病毒、轮状病毒的研究 [2]},而且还用于流感病毒、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基孔肯雅病毒等研究.本文仅就树鼠句在病毒学方面的应用概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