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望天树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组建了我国热带雨林的重要优势种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并建立了种群结构动态模型,种群材积动态模型和种群自疏模型。结果表明望天树种群现阶段足稳定型种群,具不断扩大的潜力;种群材积约170年前符合logistic增长,170年后材积下降;种群的自疏指数约为-2.1。  相似文献   

2.
望天树种子散布,萌发及其种群龄级配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对勐腊县补蚌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 Wang Hsie)种群进行了从种子开始各龄级生长动态的分析。在自然状况下,望天树种群平均每3—4年出现一次旺盛生殖期。处于该期的望天树,胸径30—40厘米,年龄60—80年,每株可产生种子2000—6000颗。种子主要散布在离树体15—30米的环形地带内。种子萌发率68.9%,当年能发育成幼苗的种子占22.35%。幼苗中仅0.72%进入幼树阶段成为望天树种群的预备种群。能发展为稳定的上层构造种群植株的幼苗只有0.023%,大约需要种子20000颗。由于种子的集聚型散布以及各营养生长期中高的死亡率,望天树种群难于扩张。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望天树种群带状与分层格局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率法,负二项分布法,David和Moore丛生指数,Lloyd平均拥挤指标、聚块指标和分散指标,Hill格局强度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我国热带珍稀濒危及标志种望天树(Shoreachinensis)种群的带状分布和分层格局,结果表明其带状格局为群聚格局,但群聚程度、聚块尺度和格局强度随年龄增大为“小一大一小”的趋势变化。种群分层格局从幼灌层到乔A层为“群聚一随机一均匀”模式,与密度相关的群聚强度指标随年龄增大而线性下降,与密度无关的群聚强度指标呈“小一大一小”变化模式,但变幅较小。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望天树种群结构与动态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赵学农  刘伦辉  高圣义  唐继武   《广西植物》1996,16(3):225-232
本文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和相邻格子样方法阐明了望天树种群的结构类型和群落演替模式,结果表明其种群结构类型可分为初始增长型(类型I),增长型种群前期类型(类型Ⅱ),增长型种群(类型Ⅲ)和稳定性种群(类型Ⅳ).其群落演替模式遵从类型Ⅰ─类型Ⅱ─类型Ⅲ─类型Ⅳ模式,即具有更新镶嵌和循环的特点.探讨了群落演替过程中伴生种的变化规律,并就望天树种群的合理保护和群落重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不同光照对望天树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在不同光照梯度的人工遮荫和森林生境中,研究了西双版纳季节雨林标志树种望天树的种子萌发和幼苗早期生长特征.结果表明,裸地上的强光照和深度遮荫均不利于望天树种子的萌发,中等程度的遮荫有利于种子萌发.望天树种子萌发率在林窗中央最大,而且萌发迅速,林窗边缘和林下生境不利于种子萌发.幼苗株高、基径和单株叶面积等生长指标均在部分遮荫处理条件下最大;幼苗根冠比在裸地上最高,且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幼苗比叶面积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遮荫程度的增加而增大,在3层遮荫最大.除幼苗根冠比以外的其它生长参数均在林窗中央最大.讨论了环境因子(主要是光照强度和光质)对望天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闫兴富  曹敏 《植物学报》2006,23(6):642-650
在实验室内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 研究了我国重要珍稀濒危植物望天树 (Shorea wantianshuea,龙脑香科 (Dipterocarpaceae)) 种子萌发对持续光照、14小时光照 / 10小时黑暗周期性光照的反应; 同时研究了望天树种子的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反应和低温贮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论是持续光照还是周期性光照都不能提高望天树种子的萌发率, 相反, 持续光照和周期性光照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种子萌发率。光照能通过加速或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或改变幼苗活力指数和萌发指数而影响种子萌发的质量; 持续光照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 而周期性光照加快种子萌发的进程。30℃是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 虽然15℃和5℃的相对低温对幼苗活力指数影响不大, 但大大延迟了种子萌发进程, 并提高萌发率。望天树种子不能耐受5℃低温贮藏, 但具有在15℃下短期贮藏的潜力和一定程度的生理性休眠。  相似文献   

7.
光照和温度对望天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闫兴富  曹敏 《植物学通报》2006,23(6):642-650
在实验室内人工气候箱控制的条件下,研究了我国重要珍稀濒危植物望天树(Shorea wantianshuea,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种子萌发对持续光照、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周期性光照的反应;同时研究了望天树种子的萌发对不同温度的反应和低温贮藏对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是持续光照还是周期性光照都不能提高望天树种子的萌发率,相反,持续光照和周期性光照都不同程度降低了种子萌发率。光照能通过加速或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或改变幼苗活力指数和萌发指数而影响种子萌发的质量;持续光照延迟种子萌发的进程,而周期性光照加快种子萌发的进程。30℃是种子的最适萌发温度,虽然15℃和5℃的相对低温对幼苗活力指数影响不大,但大大延迟了种子萌发进程,并提高萌发率。望天树种子不能耐受5℃低温贮藏,但具有在15℃下短期贮藏的潜力和一定程度的生理性休眠。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区蟪蛄蝉求偶鸣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西郊(BX)、陕西西安(SX)、四川峨嵋山(SE)、山东潍坊(SW)、福建福州(FF)和陕西杨陵(SY)地区蟪蛄蝉鸣声都含高潮声“Zhi…”声、脉冲的单一式调幅特性和高潮声的载波主频率(6433±375)Hz等基本相同,显示种的同一性。但是高潮声的基频和主频率的品质因数(Q3dB)等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地区性种下差异。BX、SX和SE的基频相同(550Hz),都为高Q3dB,即无明显的地区差异。SW和FF的基频分别为450Hz和650Hz,Q3dB都明显降低,即呈一定的地区差异。SY不仅呈节奏变化的单次声-高潮声-尾声的特有模式,而且基频增高为800Hz,即地区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红豆树(Ormosia hosiei)是我国南方特有珍稀濒危植物,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和人文价值。为了解红豆树种群在川黔山区的生存现状及制约种群发展的原因,该文以川黔4个区域红豆树自然种群为调查对象,采用典型样地调查的方法,根据不同种群的分布特征,每个种群分别设置2个面积为20 m×20 m的具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调查,通过编制种群静态生命表、绘制存活曲线、计算数量动态指数、利用生存函数及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了川黔山区不同红豆树种群的结构与动态特征。结果表明:(1)河株村和干耳盘村种群龄级结构呈倒“J”型结构,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呈不规则“哑铃”型结构,红豆树种群自然更新能力强,但中龄级个体容易缺失。(2)4个种群均为增长型,存活曲线接近于Deevey-Ⅱ型,其中河株村、陈家湾村和绒春村种群消失率和死亡率呈“多峰型”,种群在生长中期容易受到外界干扰。(3)红豆树种群数量动态变化表现为幼龄级个体死亡率高,成熟龄级个体数量动态稳定的特点,其形成原因与山区地形特点和红豆树种子传播特性有关。(4)RDA排序结果显示,海拔和坡度是影响幼龄个体数量结构的主导因子,干扰强度是影响种群中高龄个体数量结构的主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区蟪蛄蝉求偶鸣声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西郊(BX)、陕西西安(SX)、四川峨嵋山(SE)、山东潍坊(SW)、福建福州(FF)和陕西杨陵(SY)地区蟪蛄蝉鸣声都含高潮声Zhi…”声、脉冲的单一式调幅特性和高潮声的载波主频率(6 433±375)Hz等基本相同,显示种的同一性。但是高潮声的基频和主频率的品质因数(Q3dB)等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地区性种下差异。BX、SX和SE的基频相同(550Hz),都为高Q3dB,即无明显的地区差异。SW和FF的基频分别为450H2和650Hz,Q3dB都明显降低,即呈-定的地区差异。SY不仅呈节奏变化的单次声-高潮声-尾声的特有模式,而且基频增高为800Hz,即地区差异更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中华稻蝗形态特征与地理特征的关系,选取中华稻蝗体长(LB)、头长(LH)、前胸背板长(LP)、前胸背板宽(WP)、前胸背板侧片长(LLP)、前胸背板侧片高(HLP)、前翅长(LEL)、后足股节长(LF)、后足股节宽(WF)和后足胫节长(LT)等10个性状,采用电子游标卡尺测量其长度进行比较,使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体长方差分析、各个性状在不同种群间的多重方差分析以及各性状间与海拔高度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9个中华稻蝗种群分为南方组、北方组及一个过渡种群,雌雄虫中北方种群的体长均明显小于南方种群;各性状测量值呈现出随纬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10个性状中除前胸背板长、前翅长、后足股节长和后足胫节长与海拔高度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之外,其余性状均与海拔高度呈现显著的正相关。结果表明,秦岭的分隔是造成南北方种群形态特征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体型较大、后腿股节较宽的中华稻蝗更有利于在高海拔环境生存。  相似文献   

12.
望天树林与相近类型植被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相似文献   

13.
中国繁缕(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一新变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表了中国繁缕一新变种,即缘毛中国繁缕Stellaria chinensis Regel var. ciliata C. S. Zhu et H. M. Li.  相似文献   

14.
 克隆植物的形态可塑性在基株和种群水平上分别表现为克隆构型和分株种群特征的变化。研究对象为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地、林地、沙地3种生境下的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通过对羊草根茎节间长度、间隔子长度、分枝强度、分枝角度、株高和分株密度等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对这3种不同生境中羊草的克隆构型及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羊草克隆构型相关特征,如,根茎节间长度,根茎节间长度频次分布格局、间隔子长度、间隔子长度频次分布格局,在不同生境差异较大。同时,羊草的分枝角度在不同生境间差异显著。而每间隔子所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锦鸡儿(Caragana)种群形态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以柠条锦鸡儿(Caraganakorshinskii)人工种群为对照,研究了自然分布在内蒙古毛乌素沙地各类生境(硬梁、覆沙硬梁、覆沙软梁、覆沙滩地和沙丘)的9个锦鸡儿种群的具分种意义的形态特征的变异。荚果长度在一个植株内是比较稳定的性状;但在各个种群内、种群间变异很大,覆盖了小叶锦鸡儿(C.microphylla)、中间锦鸡儿(C.intermedia)和柠条锦鸡儿3个种的范围。同一生境不同种群以及不同生境种群的比较,说明,.决定荚果长度的主要是遗传因素,环境因子如水分条件可能只起次要作用。每个自然种群荚果长度的分布出现几个峰值,说明种群遗传组成的异质性。小叶形状和被毛的资料也说明各个种群内和种群间的异质性。看来,该地区锦鸡儿是上述3种锦鸡儿的杂种带(Hybridzone).形态变异资料也说明毛乌素沙地在遗体多样性方面也是生态过渡带。  相似文献   

16.
 根据5个不同斑块的野外调查数据,分析了残存分布在西双版纳的国家一级保护稀有树种望天树(Parashorea chinensis)的种群密度与数量、 年龄结构与生物量动态, 组建了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望天树个体生长与年龄的回归模型、个体生物量模型及种群年龄结构模型, 编制了不同 斑块的望天树种群及整个种群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和年龄结构图。结果表明,不同斑块的望天树种群因种群年龄及所受到的干扰方式的不 同,其种群密度和年龄结构差异很大,不同年龄阶段的死亡率也不同。面积最小的斑块缺乏成熟个体,并出现龄级结构缺省的现象。不同斑块 局部种群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变化近似于Logistic增长,但各斑块局部种群的最大生物量以及生物量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有所不同。整个种群的年 龄结构为稳定增长型种群,1~60龄的种群个体的死亡率随林龄的增加而下降,60~150龄的个体死亡率随林龄的增加而上升,180 龄后种群呈 现生理衰退,个体出现死亡高峰。种群的生物量在180 龄前呈Logistic 增长,此后,生物量下降。部分斑块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已严重威胁 其局部种群的生存。  相似文献   

17.
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无性系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王昱生 《生态学报》1993,13(4):291-299
本文根据1985-1990年在天然羊草种群无性系的观测与统分析,在研究羊草种群性系生活周期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种群动态,建立了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的种群动态模型。通过用两种营养繁殖系数Rv1和Rv2模拟种群密度变化,发现用转移概率矩陈种群动态模型和现存种群营养繁殖系数Rv2预测羊草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18.
陕西长安及汉中两地中华稻蝗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海川  王青川 《昆虫学报》1997,40(4):374-378
通过对采自陕西长安及汉中地区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之11个数量性状进行了多元分析。在主成分分析的第1、2主轴所构成的平面上,生活在两个地区的稻蝗个体被明显分成两个集团。此外,两地稻蝗在卵囊平均含卵量、卵粒大小及有效积温等生物学特性上均有显著的差异,这意味着长期的地理阻隔(秦岭山脉)致使两地的稻蝗演化成两个地理宗。由于使用传统的形态方法无法准确区分这两个地区的稻蝗,我们为这两个居群的雌性和雄性成虫分别建立了线性判别函数,以便为今后进一步的小进化研究奠定一个基础。V(雌性)=-11.67+195.44H+1.91E/F+8.663MX+22.80F/C+0.34P一3.50MZ-102.76H/C-42.51F;y(雄性)=-17.06+30.183MZ+4.313F,这里,当v(雌性或雄性)<0时,个体属于长安县的居群,否则,属于汉中的居群。  相似文献   

19.
在 2 0℃、2 5℃、2 8℃、30℃、32℃、35℃及 75 %rh下 ,采用绿豆作饲料 ,研究比较重庆绿豆象及西昌绿豆象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差异。结果表明温度对两地绿豆象发育历期、存活率及繁殖力影响显著 (ANOVA ,P <0 0 5 )。t测验表明两地理种的整个未成熟期在 2 5℃、32℃下差异显著 (P <0 0 5 )。在 30℃、75 %rh条件下 ,研究绿豆、饭豆、蚕豆、爬山豆及大豆对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食物对产卵量的影响显著 (P <0 0 5 ) ,同一食物两地理种群产卵量之间差异显著 (P <0 0 5 )。本研究还测定了新羽化成虫体重及危害豆类后造成的羽化孔内径。由于地理隔离和豆类栽培制度的不同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 ,绿豆象两地理种群生长发育、繁殖及危害特性上已明显达到分化程度 ,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地理种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