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胚与鼠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比较人胚与鼠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差异。实验采用具有丝裂原作用的细胞生长因子。结合无血清细胞培养技术从人胚和鼠胚皮层分离神经干细胞。在连续传代过程中观察其体外培养特性,免疫荧光染色检测Nestin抗原和分化后特异性成熟神经细胞抗原的表达,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情况。结果表明:(1)使用单一生长因子即可从鼠胚皮层分离神经干细胞,但在人胚却需同时使用多种生长因子,协同使用bFGF,EGF和LIF是人胚神经干细胞体外培养的较佳条件;(2)鼠胚皮层神经干细胞在连续传代过程中增殖速度快于人胚,其Nestin阳性率和BrdU标记的阳性率亦高于人胚,表明其增殖能力明显高于人胚,(3)人胚神经干细胞较鼠胚更易分化为神经元。 相似文献
2.
在成体的许多组织中发现了多能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进行自我复制,参与组织的正常修复。神经干细胞在体外能分化为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成体神经干细胞和胚胎干细胞都能分化成成体神经系统中的各种神经细胞。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因此神经干细胞可以应用于神经损伤或者神经疾病的修复。本文概述了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方法及其生长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3.
汪亦男丛义梅张鑫淼胡魁刘忠华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1):186-188
神经干细胞用于神经学临床修复和基础理论研究的前提是首先完成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纯化并大量扩增。鼠、人、猪中都已成功分离出神经干细胞并已尝试用于动物神经系统损伤等疾病的治疗,尽管在鼠和人上的研究很多,相对于鼠神经干细胞在神经学临床应用上的局限和人神经干细胞在材料来源上的不便,猪作为神经干细胞临床应用和基础研究的模式动物有很大的潜力。但关于猪神经干细胞体外分离培养的研究非常少,本文对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兔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兔胎脑神经干细胞体外生长特性,为探讨神经干细胞的临床应用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的N2无血清培养技术,取18天龄兔胚胎脑组织,分离神经干细胞,并观察分离的细胞体外培养、增殖、分化潜能,免疫组化鉴定。结果:从18天龄兔胎脑皮质和纹状体中成功分离出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时细胞呈半贴壁状态生长,形成神经球,可传代。细胞呈Nestin免疫反应阳性;在含血清培养基中培养时则分化,分化后的细胞表达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特异性抗原。结论:来自兔胎脑神经干细胞能在体外培养、增殖并保持传代能力。无血清N2EGF、bFGF培养基有利于兔胎脑神经干细胞的存活和增殖,含血清培养基能诱导兔胎脑神经干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5.
6.
人胎儿脊髓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旨在探讨是否能够从低温保存的流产儿分离培养出脊髓神经干细胞。将14周流产儿在4℃下保存,2、6和12h后取脊髓,将颈段、胸段、腰骶段分别进行无血清培养,并用胎牛血清诱导分化。用克隆培养的方法验证培养细胞的干细胞特性;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的方法检测神经干细胞标志nestin及干细胞诱导分化后神经元标志MAP2、星形胶质细胞标志GFAP、胆碱能标志ChAT,并比较不同时间点以及不同部位分离的神经T细胞的差异。在各个时间点,从颈段、胸段、腰骶段脊髓均分离培养出具有连续增殖能力的神经球,其中腰骶段分离出的神经球数量最多,12h组各段分离出的神经球较2、6h组显著减少。各段培养中的神经球均为nestin阳性,诱导分化后均能够产生GFAP阳性星形胶质细胞、MAP2阳性神经元以及ChAT阳性胆碱能神经元。各段培养中的神经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相似。以上结果表明,从低温保存的人胎儿能够分离培养出脊髓神经干细胞,这为基础研究以及未来治疗应用提供了新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7.
8.
人皮肤表皮干细胞是具有无限增殖潜能以及多向分化能力的专能干细胞,广泛存在于表皮基底层以及毛囊隆突部位。目前,表皮干细胞在分离、纯化、培养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进展。表皮干细胞的应用主要在皮肤创面的修复、组织工程皮肤的构建以及基因治疗等领域。本文从干细胞的来源、分离、纯化鉴定、培养与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胚胎大鼠中枢神经系统神经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经济实用的神经干细胞培养方法 ,以Wistar大鼠胚龄 1 4~ 1 5天的胚胎为实验材料 ,选取中枢神经系统的大脑和小脑神经组织 ,经 0 1 2 5 %胰酶消化处理 ,在生长因子 (aFGF和bFGF)作用下 ,采用无血清培养法进行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进行观察 ,可观察到明显的干细胞的不对称分裂图像。神经干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均出现细胞团 ,细胞团贴壁后可进行分化 ,形态上表现为神经元样和神经胶质样细胞。利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对其进行鉴定 ,可检测到神经干细胞标志性蛋白-Nestin蛋白。采用此法可以分离得到具有干细胞特征和多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 ,建立了一套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的方法 ,这将对更好地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机制 ,及临床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鼠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条件,并观察其在体外的分化特性.方法采用显微解剖、机械吹打、无血清悬浮培养方法分离培养神经上皮干细胞,采用巢蛋白(nestin)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检测神经上皮干细胞,用NSE和GFAP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并计数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结果大鼠胚胎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可形成大量呈nestin抗原阳性细胞构成的神经球,经传代有血清培养后分化为NSE阳性和GFAP阳性细胞,其中NSE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47.7%,GFAP阳性细胞占细胞总数的39.8%.结论胎鼠神经管神经上皮干细胞在无血清培养中可增殖和传代,在有血清培养中可分化为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两者之比为47.7∶39.8. 相似文献
11.
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促进小脑皮质神经元的生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从大鼠大脑皮质分离、纯化星形胶质细胞,再经培养后收集星形胶质细胞的无血清条件培养液。用盖玻片培养法与快速自动比色微量分析法研究了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对小脑皮质神经元生存以及神经元活力的影响。发现星形胶质细胞条件培养液能够明显提高小脑皮质神经元的体外存活率,增强神经元的活力。表明星形胶质细胞具有神经营养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干细胞过程中,经拟胚体(embryonic body,EB)法和直接分化法的不同效率。方法人胚胎干细胞常规培养消化后,分为两组:A组,经EB法分化;B组,添加noggin和ITSFn直接分化法。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RT-PCR检测细胞各阶段标志物,免疫荧光及流式细胞仪观察两组细胞Nestin阳性细胞率。神经干细胞继续分化,免疫荧光、RT-PCR法检测MAP2、GFAP表达。结果RT-PCR检测到OCT4、nestin表达。B组nestin阳性细胞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诱导周期短于A组。神经干细胞继续分化,得到不同数量的神经元和胶质细胞,MAP2、GFAP分别阳性。结论在体外采用定向分化诱导,人胚胎干细胞不经EB,可直接定向分化为神经干细胞,且诱导效率比EB法高。因此直接分化法是一种经济实用的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方法。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早产儿(不足37周)和足月儿的脐带,分离MSCs,比较胎龄、脐带新鲜程度、分离方法和不同培养基对脐带MSCs原代培养过程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脐带MSCs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观察脐带MSCs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足月分娩,新鲜脐带,采用组织块平铺法和MesencultTM培养基,脐带MSCs原代培养成功率较高。相同条件下,早产儿脐带MSCs原代培养成功率低于足月分娩脐带。人脐带MSCs高表达CD44、CD90和CD29。结论筛选出一种人脐带MSCs体外分离培养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4.
胎肝干细胞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体外扩增培养大鼠胎肝干细胞,研究其形态、生物学特性及表面标志物,探讨胎肝干细胞的性质。方法分离培养胎龄12-16d的胎肝细胞,SABC法检测原代、传代后及细胞克隆中的肝干细胞特异表面标志物OV-6、CK-19及nestin的表达。结果原代、传代培养的胎肝细胞部分表达OV-6、CK-19及nestin;培养3d开始出现小细胞团,1个月即形成肉眼可见的细胞集落,5-7d传代一次;细胞克隆几乎全部为干细胞标志阳性细胞。结论胎肝干细胞可通过克隆筛选法进行体外扩增,胎肝内存在nestin阳性干细胞,可能是一种更为原始的干细胞,在胚胎发育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人、猪、鼠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培养与纯化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培养和纯化猪主动脉内皮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猪和鼠主动脉平滑肌细胞的方法进行改进。对其鉴定方法进行了讨论,用胶原酶或胰酶消化法,或机械法分别从猪主动脉,人脐静脉,鼠主动脉获得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进行培养,用光学相差显微镜,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相差显微镜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接种后2-3小时贴壁,继而铺开生长,在视野内形成散在细胞团,细胞呈铺路石样排列的单层,随着传代次数增多,可见核分裂,双核及多核,猪血管内皮细胞呈鹅卵石样,多角形,生长分裂旺盛时可见两个或多个核,猪和鼠的平滑肌细胞在相差显微镜下外观为长梭形,细胞生长致密时排列成束,相互平行,并且重叠生长,表现为典型的“波峰”与“浪谷”状。猪血管内皮细胞DiI-Ac-LDL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显示特征性的黄绿色荧光,人Ⅷ因子抗原免疫组化检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显微镜下可见核周胞浆呈现阳性反应,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平滑肌细胞α-肌动蛋白染色,显微镜下见细胞浆内着色,本介绍的培养及纯化猪血管内皮细胞,猪平滑肌细胞,鼠平滑肌细胞的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维甲酸和EGF对大鼠脑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RA)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对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从大鼠胚胎脑中分离神经干细胞,经RA和EGF处理后,用台盼蓝确定细胞数量,BrdU标记分析细胞生长能力,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鉴定神经干细胞和分化的神经细胞。结果 20ng/ml EGF和1μmol/LRA处理的培养细胞均显示增殖效应,但EGF处理组增殖速度明显高于RA组,悬浮细胞中有大量nestin和BrdU阳性细胞。用EGF和EGE/RA诱导的神经元分化率分别为17%和31%,而RA处理的神经元分化率显升高至89%。由EGF、EGF/RA和RA诱导的星形胶质细胞分化率分别为83%、69%和11%。结论 EGF主要促进神经干细胞增殖并主要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的生成,RA主要诱导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二无明显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7.
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鉴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且的探索小鼠胚胎神经干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并获取高纯度的神经干细胞,为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材料。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E15天小鼠胚脑皮质,制成单细胞悬液,在bFGF和B27存在的培养基中培养扩增,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神经干细胞及其子代细胞的分化方向。结果培养的部分细胞在B27和bFGF存在的无血清培养基中可以在体外分裂增殖,同时表达神经干细胞特异性抗原nestin,并在撤出B27和bFGF的有血清培养基中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结论小鼠胚脑皮质存在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神经干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在体外稳定培养、传代并自然分化,为细胞替代治疗提供了理想的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8.
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人脐血间充质干细胞(MSCs)体外培养纯化的最佳方法,为脐血MSCs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奠定基础。方法无菌条件下采集足月分娩和早产儿脐血,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比较胎龄、不同培养基、接种密度、首次换液时间对脐血MSCs原代培养过程的影响,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表面标记物的表达情况,观察脐血MSCs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足月分娩脐血,采用MesencultTM培养基,以5×106/cm2的密度接种,首次换液时间为7d时,脐血MSCs原代培养成功率较高。相同培养条件下,早产儿脐血培养成功率高于足月分娩脐血。人脐血MSCs强表达CD29、CD44和CD90,不表达造血干细胞表面标志CD34。结论优化筛选到一种合适的人脐血MSCs培养纯化条件。 相似文献
19.
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钙调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钙调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方法(SABC法)观察钙调蛋白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过程中不同时段的表达情况.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不同时段分化神经元中钙调蛋白的平均积分光密度进行定量测定.结果在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的过程中,钙调蛋白于细胞核及核周呈阳性表达,随分化神经元的生长细胞核阳性表达逐渐减弱而胞浆增强,同时可见阳性反应物伸入树突及轴突.结论新生大鼠大脑皮层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为神经元过程中,钙调蛋白的表达对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神经元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