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京栖霞山栖霞组的(竹蜓)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栖霞组原名栖霞石灰岩,它的标准地点在南京栖霞山。最初李希霍芬(Richthofen F.von,1882)把栖霞石灰岩指为五通石英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定其时代为泥盆纪。1931年,李四光将栖霞石灰岩分为3层,下部称船山灰岩,中部为臭灰岩,上部为栖霞灰岩(狭义)。栖霞灰岩(狭义)可分为二部分,栖霞灰岩下部开始为黑色沥青质富硅质和钙质页岩(Lower lydite 22米厚),向上为带微红色硅质页岩,夹燧石灰岩,再上是一层层理显著的纯灰岩,产Misellina claudiae,称claudiae带,建议以Pc表示,厚度不少于48米。再上并入栖霞灰岩上部的主体,岩性为暗蓝色灰岩夹多层黑色燧石,栖  相似文献   

2.
栖霞组原名栖霞石灰岩,它的标准地点在南京栖霞山。最初李希霍芬(Richthofen F.von,1882)把栖霞石灰岩指为五通石英岩与龙潭煤系之间的一段海相地层,定其时代为泥盆纪。1931年,李四光将栖霞石灰岩分为3层,下部称船山灰岩,中部为臭灰岩,上部为栖霞灰岩(狭义)。栖霞灰岩(狭义)可分为二部分,栖霞灰岩下部开始为黑色沥青质富硅质和钙质页岩(Lower lydite 22米厚),向上为带微红色硅质页岩,夹燧石灰岩,再上是一层层理显著的纯灰岩,产Misellina claudiae,称claudiae带,建议以Pc表示,厚度不少于48米。再上并入栖霞灰岩上部的主体,岩性为暗蓝色灰岩夹多层黑色燧石,栖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的(竹筳)化石是笔者(1981年)随同朱兆玲、齐纪抗等同志在河北省唐山市赵各庄以西的晚石炭世唐山组中采集的。含蟾灰岩有三层,位于唐山组的中、上部,唐山组与下伏的下奥陶统“上马家沟组”为假整合接触,与上覆的上石炭统开平组为整合接触,以第三层灰岩之顶作为唐山组与开平组之界线。(竹筳)主要产于第一层和第三层灰岩中,第二层灰岩只找到少数属种。(竹筳)化石经鉴定有6属19种及亚种,都是旧属种,没有发现新的分子。  相似文献   

4.
白莲洞所处的柳州拗陷在古生代为一南北向的大海槽,处于海水淹没之中,早中晚石炭世,柳州沉积了白云质灰岩、白云岩。白莲洞由浅灰—白色厚层块状结晶灰岩、生物灰岩、白云质灰岩和白云岩组成。蜓类、珊瑚、海百合  相似文献   

5.
新疆若羌地区玛列兹肯群下部Batostoma属的发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若羌地区玛列兹肯群为一套绿色绢云母绿泥石化砂岩、粉砂岩及泥灰岩,深灰色灰岩、炭质灰岩及结晶灰岩,其下与含叠层石的震旦系白色厚层大理岩平行不整合接触,顶部未见。它自下至上可分为四部分,剖面叙述见刘第墉等文(1984,155页)。苔藓虫Batostoma Hnhongshanense. Ying et Xia sp. nov.和B. altunshanense Ying et Xia sp. nov.产于该群下部的泥质灰岩内。玛列兹肯群下部除含苔藓虫外,共生的化石有腕足类、腹足类、层孔虫和头足类等化石。腕足类有Anchigonites intermedia,Gonam-  相似文献   

6.
江西玉山祝宅上奥陶统下镇组发育一层珊瑚生物层,是扬子板块奥陶纪以珊瑚为主的生物碳酸盐岩建造的典型代表,其形成的水深一直缺乏有效的限定。本文研究首次在该珊瑚层中发现蓝细菌,包括Girvanella和Rothpletzella。蓝细菌生活的水体深度不超过50 m,从而将该珊瑚生物层形成时的水体深度限定在50 m以内。珊瑚生物层的下伏灰岩地层产出大型腕足动物,但属种单调,不产任何珊瑚。本文研究在该层灰岩中发现的蓝细菌Hedstroemia和Garwoodia,是两个典型的潟湖相蓝细菌,因此推测该层灰岩中珊瑚的缺失不是因为水太深,而是因为环境的局限。该剖面下部有一套与页岩互层的灰岩,以前被认为是深水相的,但这次在其中发现了蓝细菌Acuasiphonoria,因此也应该是浅水相的。  相似文献   

7.
新疆乌恰县西部斯木哈纳边境口岸北侧边境线附近含Zdimir腕足动物群的中厚层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一直被视为中泥盆统托格买提组。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托格买提组的含义应该是分布在托格买提东一带及阿赖山东部以片岩、千枚岩、石英砂岩或以厚层灰岩为主、含腕足动物Stringocephalus,Bornhardtina和珊瑚Temnophyllum,Neospongophyllum等化石群的地层,主体时代为Givetian期。斯木哈纳边境口岸北侧边境线附近中厚层灰黑色生物碎屑灰岩与托格买提组的岩性差异较大,应另建新组名。对Zdimir动物群详细研究后证实,这套地层的时代大致为早泥盆世晚期(Emsian期)。  相似文献   

8.
黔北凤岗硐卡拉剖面下—中奥陶统湄潭组泥岩、粉砂岩中夹含一套47.5m的连续灰岩建造,是区内迄今所测得厚度最大的"中灰岩"段。中灰岩的岩石学特征显示其成分多为分异度很高的生屑、鲕粒(豆粒)和核形石等,颗粒破碎程度偏高,丰度高时可达颗粒支撑,灰泥基质和亮晶方解石胶结均有。这些颗粒堆积形成中—高能带生屑、内碎屑浅滩,纵向上略显旋回,亦见两层较薄含瓶筐石格架的生物层。这些特征皆属浅海带暖水型沉积的标志,将该剖面的湄潭组中灰岩与之同期的大湾组和紫台组中的灰岩相比较,后者形成于偏深的相带,灰泥和泥级、粉砂级陆源碎屑含量高,也缺乏典型的暖水成因标志,故可推知扬子区陆表海的灰岩沉积相存在深度控制的海水温差分异现象。  相似文献   

9.
江苏南京茨山晚石炭世黄龙组的四射珊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俞学光 《古生物学报》1989,28(3):359-375,001,T002
茨山位于南京东24km。本文有关剖面系沿茨山东坡采石公路西壁测制。此地黄龙组厚106m,岩性以浅灰色块状生物屑微晶灰岩为主夹少量亮晶灰岩、砂屑灰岩。我们于其中发现12个产珊瑚化石层,自上而下如次:  相似文献   

10.
川东南古蔺铁索桥剖面志留系兰多维列统沉积时的古地理位置处于滇黔桂古陆之北的陆表海环境。埃隆阶上部石牛栏组从下段薄层泥状灰岩形成之后,相变为上段的生屑-砂屑灰岩夹含少量粉砂质泥岩,展示海水深度变浅的过程。本文基于该剖面露头和灰岩薄片鉴定,专述石牛栏组上段生物-沉积类型并分析浅海环境指标。石牛栏组上段粉砂质泥岩中大化石稀少,而灰岩层中底栖型后生动物壳相化石具有中等多样性,少量出现能鉴定属级的大化石密集层,可识别3种不同水动力强度改造的腕足类介壳滩;该段上部赋存珊瑚-层孔海绵原地格架生长建造的小型点礁,标定了该时期最接近滇黔桂古陆的后生动物造礁群落生态域分布点。石牛栏组上段不同粒度的壳相生屑颗粒与泥状灰岩砂屑构成灰岩的重要组分;海底环境指标,特别是不同水动力强度作用主导了灰岩中颗粒与灰泥含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桂林附近的Amphipora sp.及其生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桂林附近晚泥盆世石灰岩普遍分布,成为众所周知的喀斯特地形,其中,桂林灰岩(D_3~2)含化石极多。本文打算通过其中最常见的一类化石即Amphipora sp.,论述当时此类生物的生活环境。产地与层位:该化石于湘桂一带极为常见,桂林灰岩(D_3~2)中从上到下皆有分布,特别是在富含有机质的黑色中厚层灰岩中,非常密集,每100平方厘米中约有150—210个之多。该化石在上述层位中,很少混有其他化石,它们组成平行于灰岩层面及缝合线的化石条带,一般厚约15厘米左右。这种化石条带延续甚远,  相似文献   

12.
青海互助中寒武世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所描述的三叶虫,系甘肃省地质局张有魁等同志,于1961年在青海互助县小石湾采集的。化石产于泥质灰岩内,共计6层(自上而下的顺序为SF1—SF6),各层的位置如下列剖面图所示(根据张有魁等同志):  相似文献   

13.
季强 《古生物学报》1988,(5):607-614
广西鹿寨龙江一带的晚泥盆世地层,根据岩性自上而下可分为五指山组、蜡烛台组和富和组。五指山组为一套灰色、灰白色中至厚层扁豆状灰岩,总厚约100余米。蜡烛台组为一套深褐色至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层面可见竹节石,总厚约40m,与上覆五指山组和下伏富和组均为整合接触。富和组原称富和段,系翁金桃等(1986)所建,为一套深灰色薄层灰岩与灰黑色薄层硅质岩互层的地层,标准剖面位于桂林杨堤。本文首次将富和组引用于该区,以代表蜡烛台组与东岗岭组之间的这套薄层灰岩与  相似文献   

14.
湖南新邵巨口铺泥盆纪生物礁出现在中泥盆统棋梓桥组中上部,根据沉积特征的差异,礁体分上下两部分;下部成层性明显,以厚层生物格架灰岩为主;上部以灰白色块状徽晶一亮晶灰岩为主,灰岩成层性很差,生物也较单调。礁体可划分8种沉积微相,其发展过程有明显阶段性。这些阶段性与礁体群落的发展和演替相联系。它是开阔浅海与台地浅海相变过渡带上的一种层状礁。礁体内有丰富的层孔虫,计16属近40种。该文选择了较为常见、保存较好的10属18种进行了描述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吉林二道沟羣的志留纪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所描述的三叶虫,主要为1959年至1961年长春地质学院吉林科研队和吉林区测大队于永吉县城以西约15公里二道沟附近的小绥河地区采集的。其中一部分为长春地层工作中心站苏养正同志于1960年在上述同一地点采集的。二道沟群主要为暗灰色砂页岩所组成,并含一层富产珊瑚化石的石灰岩,其总厚度约为935米。关于二道沟群的时代问题,日人矢部长克等(1944)最初从这层灰岩所合的床板珊瑚的研究怀疑其可能属于泥盆纪,后经对四射珊瑚Pseudomphyma 研究的结果,并与波罗的海果特兰岛(Gotland)所含Pseudomphyma 层位相比较,认为此层灰岩应属志留纪,更可能为中志留纪中期。解  相似文献   

16.
1975年仲夏,中南矿冶学院普查专业师生在新化县锡矿山进行生产教学实习,于锡矿山北矿陶塘镇西部一带下石炭统孟公坳组刘家塘段的泥灰岩中,获得一批保存完美的腕足动物化石,其中有一组石燕族标本,性质较为特殊,经笔者研究认为代表一个新属,定名为鳍石燕(新属)Finospirifer gen. nov.。锡矿山地区的刘家塘段按岩性可分上、中、下三部份。下部为灰黑色中厚层灰岩、泥灰岩夹页岩和粉砂岩,局部夹燧石条带,含珊瑚等化石,厚约96米;中部为灰黑色中厚层至厚层隐晶质灰岩夹中厚层泥灰岩、薄层钙质页岩和砂岩,  相似文献   

17.
宁强组几种笔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林尧坤 《古生物学报》1989,28(6):700-710
一、前言陕西宁强一带志留系发育良好,出露整齐。这里既有含笔石、三叶虫、腕足类的泥页岩,又有富产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和棘皮动物等的碳酸盐岩。两种类型的岩相地层呈指状交叉或互层,是扬子区内具有沉积特色的地区之一。宁强组即创名于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1974)。宁强组作为一个岩石地层单位,命名时依据宁强县城东南大竹坝乡大竹坝剖面,泛指平行不整合于二叠系之下的一套志留系蓝灰色泥岩夹数层生物灰岩岩层。生物灰岩常由珊瑚、层孔虫、苔藓动物、海百合等组成厚度不等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岩性背景下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关联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旭玲  白晓永  谭秋  陈欢  冉晨  习慧鹏 《生态学报》2018,38(24):8717-8725
喀斯特地区土壤侵蚀与石漠化问题备受关注,为了定量分析不同岩性下土壤侵蚀与石漠化的关联性,为研究区优化生态环境提供决策依据,以贵州省沿河县为例,以Landsat遥感影像、1∶5000地形图、岩性和石漠化为基础数据,采用监督分类方法、表面分析和栅格计算,提取出土壤侵蚀的各项指标因子。对不同岩性背景下土壤侵蚀与石漠化关联性分析,结果显示:(1)沿河县石漠化面积为284.44 km2,占全县国土面积的11.52%。已发生石漠化等级以轻度、中度、强度较显著;土壤侵蚀面积为1838.97 km2,占全县总面积的74.48%,已经发生土壤侵蚀等级以轻度、中度、强度侵蚀为主。(2)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和连续性白云中,石漠化与土壤侵蚀发生面积较显著,分别占石漠化与土壤侵蚀面积的57.99%和50.45%。(3)非碳酸盐岩、灰岩夹碎屑岩、灰岩与白云岩混合、灰岩与碎屑岩互层、连续性白云岩和石灰岩上,石漠化等级与土壤侵蚀程度在潜在和轻度呈负相关、轻度和中度石漠化内呈正相关、中度和极重度石漠化内呈负相关,土壤侵蚀等级与石漠化在微度和轻度侵蚀内呈正相关,在轻度和剧烈侵蚀内呈负相关,其中灰岩与白云岩混合和连续性白云岩上,石漠化等级与土壤侵蚀存在单一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中部托索湖地区中三叠世腕足动物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前言青海省中部玛多县黑海公社闹仓坚沟,发育一套自 Olenikian 期至 Anisian 期的地层,地层分区属于昆仑区布尔汉布达山南坡分区.这套地层岩性主要为灰、灰绿色中厚层粉砂岩及硬砂质长石砂岩,上部夹薄层钙质粉砂岩及薄层灰岩,厚约2,600米,腕足动物化石主要产于上部 Anisian 阶的薄层灰岩,尤以第46层最为丰富.本文所描述的腕足动物化石主要产自此层,共计17属、24种,其中新属7、新种16.与  相似文献   

20.
贵州剑河八郎地区松山剖面的寒武系"清虚洞组"出露完整,总厚272m,主要由灰岩、泥岩及白云岩组成。文中自下而上将"清虚洞组"分为4个岩性段:Ⅰ段,灰色薄-中厚层含丰富生物碎屑泥质微晶灰岩;Ⅱ段,灰白色薄-中厚层含泥质微晶灰岩;Ⅲ段,灰色薄-中层含完整生物碎屑泥质微晶灰岩;Ⅳ段,灰色薄-中厚层含藻屑泥质微晶灰岩和细晶白云岩。Ⅲ段泥岩中产出包括软躯体化石在内的多门类化石,即剑河生物群。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文中通过野外剖面观察、生物化石采集和微相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清虚洞组"四个岩性段的沉积环境及其对应的海平面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清虚洞组"沉积于含氧量较充沛、盐度正常、低能的较深水陆棚-陆棚边缘环境。中上部的特异埋藏化石群指示一个快速的沉积事件。分析结果表明,"清虚洞组"沉积期水体经历了3次变浅和2次变深的交替变化情况。其中,Ⅲ段沉积期,海底位于氧化还原界面附近;Ⅰ、Ⅱ和Ⅳ段沉积期海底均位于氧化还原界面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