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质地剖面分析(TPA)和穿刺方法,测定3种不同口感质地的5个甜瓜材料(梗硬果肉的P10和3-6、脆酥果肉的417和20-5以及软果肉的Charentais)不同成熟时期果肉硬度、咀嚼性和黏着性以及脆性和平均硬度,评价甜瓜果肉的质地特性;采用组织切片法观察果肉组织细胞的显微结构,并通过Image-pro plus 6.0软件测定细胞大小参数(细胞面积、周长、长度及宽度)和形状参数(细胞纵横比及圆度),明确不同果肉质地类型甜瓜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细胞显微结构的变化特征,探讨甜瓜细胞形态参数与果肉质地的关系,为甜瓜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1)梗硬果肉甜瓜(P10和3-6)的果肉细胞较小,排列紧密;脆酥果肉甜瓜(417和20-5)的细胞较大,排列较疏松;软果肉甜瓜(Charentais)的细胞最大,排列极不规则。(2)不同口感甜瓜果肉在成熟期的细胞面积和周长差异显著,与口感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在成熟过程中,甜瓜果肉细胞面积、周长和长度等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大,而细胞纵横比和圆度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即细胞越来越圆。(3)甜瓜果肉的口感与质地及细胞大小参数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关系;细胞大小与黏着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0.951*~0.983**),细胞面积与TPA硬度及脆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为-0.910*和-0.926*),长度和宽度与脆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分别为-0.884*和-0.894*);细胞形状参数中的圆度与黏着性具有显著相关性(0.936*)。研究表明,口感不同的甜瓜果肉具有显著不同的质地和细胞显微结构,且甜瓜果肉口感与其果肉质地及细胞大小密切相关,即细胞越小,甜瓜果肉质地越硬。  相似文献   

2.
以处于不同发育时期的红富士葡萄 (VitisviniferaL .×VitislabruscaL .)果实为试材 ,采用胶体金免疫电镜定位技术对果肉细胞脱落酸 (ABA)的区隔化及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果实发育前期 ,AB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和胞质溶胶中 ;随着果实的进一步发育成熟 ,ABA转为主要分布在叶绿体和细胞核中。与处于第Ⅰ期、始熟期以及第Ⅲ期果实的果肉细胞ABA含量相比 ,处于第Ⅱ期的前期果实的果肉细胞ABA含量最低。这些事实说明在果实发育成熟的任一时期 ,果肉细胞ABA均呈区隔化分布 ,其在不同区隔之间的浓度差异随着果实的发育成熟而发生变化 ,即发生了再分配  相似文献   

3.
Tango等(1972)测定了生长在巴西圣保罗的16个品种的鳄梨果成份,并提取油进行分析。他们研究结果表明:Fuerte、Tatui和Wagner品种果肉脂肪含量最高(为湿重的22.1—25.5%),而Waldin和Ibicaba品种脂肪含量则最低(分别为果肉重的6.9%和6.5%)。催熟的鳄梨果,脂肪物质和游离脂肪酸含量会增加。据测定,鳄梨品种间果肉油的性质差异很大。其碘值76.5—99.7,皂化值167.1—190.1,不皂化物  相似文献   

4.
奉节晚橙(Citrus sinensis) (FW)为奉节72-1脐橙(FJ)的一个晚熟芽变品种, 比原品种成熟期推迟1个月以上. 测定了两个品种在成熟阶段果肉和果皮的糖组分(蔗糖、葡萄糖和果糖)和酸组分(苹果酸和柠檬酸)的含量, 并分析了相关代谢酶基因的转录情况. 结果表明, FW中的糖分和酸代谢受到芽变的影响. FW果肉组织中的各糖分含量在花后227天前显著低于FJ, 不过在花后263天则显著高于后者. FW果肉中的蔗糖合成酶基因(CitSS1)的表达比原品种延迟, 而酸性转化酶基因(CitAI)的表达水平在花后207和263天高于原品种. 在FW果皮组织中, 仅有蔗糖含量在果实成熟早期(花后165和187天)显著低于FJ, 不过蔗糖相关裂解酶基因与后者相比在成熟时期不同阶段表现出较高的表达水平. 分析两品种酸代谢变化发现, 芽变品种果肉中苹果酸含量在整个果实成熟期都显著低于原品种, 不过在果皮中则显著低于后者; FW 果皮和果肉中柠檬酸的含量在果实成熟前期高于FJ, 但是在果实成熟后期则低于后者. 柠檬酸含量差异部分与柑橘线粒体柠檬酸合成酶基因高量表达及柑橘质体乌头酸酶基因的低水平表达相关. 明确了芽变品种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代谢相关指标的差异变化, 可以认为发生在FW中的突变影响了其糖酸代谢, 这种代谢的变化可能与其他晚熟特征相关.  相似文献   

5.
结合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气质联用仪(GC—Ms)检测薄皮甜瓜果实成熟时期不同部位中挥发性酯类物质和游离氨基酸的种类及含量的结果表明,果实中有25种挥发性酯类物质,脐果肉、中果肉、蒂果肉以及瓜瓤中的酯类物质种类分别为17种、13种、7种和13种,相对含量分别为71.67%、61.45%、51.46%和68.76%。果肉中共检测到12种游离氨基酸,脐果肉、中果肉和蒂果肉中游离氨基酸含量依序呈递减趋势,与总酯类物质和支链酯类物质的种类及含量趋势变化相一致。  相似文献   

6.
在以前的植物实验中,观察单纹孔、胞间连丝、有色体,用的材料分别是梨果实的果肉、柿子的胚乳、番茄的果肉。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可用朝天椒(Capsicum annuum var. conoides)或柿子椒的成熟果实代替上述三种材料,制作一张临时装片即可。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7.
沙枣,枣,胡萝卜复合果酱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为胡颓子科落叶乔木,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大约北纬34°以北的西北各省(区)。我国沙枣林总共约计200万亩,仅甘肃武威、张掖地区种植面积达63万亩,年产干果约600万斤。沙枣果实椭园形,成熟时棕黄色,果肉粉质,甜涩,8~10月成熟。沙枣的果实、种子和叶片都含有多种有用的营养成分,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据测定。沙枣果肉含糖53.40%,其中果糖27.16%,葡萄糖26.75%,脂肪  相似文献   

8.
肖家欣  彭抒昂 《广西植物》2007,27(5):775-779
以单性结实的国庆1号温州蜜柑和自花结实的华农本地早橘为材料,研究了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不同部位的吲哚乙酸(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1/3)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国庆1号果皮IAA、GA1/3和ZR含量在幼果阶段均相对较高,随后果皮和果肉IAA含量均趋下降,而在果实膨大期内果肉ABA和果皮、果肉GA1/3、ZR含量均出现上升峰值,果实成熟采收时果皮和果肉ABA含量均明显回升。(2)华农本地早种子、果皮和果肉IAA及其种子ABA含量均在果实膨大期内出现明显峰值,在幼果阶段至果实膨大初期内种子GA1/3和ZR含量均居较高并出现明显上升,对应的果皮、果肉4种内源激素水平均相对较低且变幅小。还就两结实类型柑橘果实生长发育与其内源IAA、ABA、GA1/3和ZR含量动态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植物学(实验一和实验二) 材料用具:显微镜(低倍镜)、小块紫色洋葱鳞茎(若无紫色洋葱时,还需准备碘液染色)、内盛清水的小烧杯、吸管、镊子、刀片、牙签(代替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小片吸水纸、绘图纸,番茄、红色柿子椒各一个(演示用)。示范镜的准备:1.示成熟的番茄果肉细胞:用牙签挑取果肉细胞制成装片观察。2.示辣椒表皮细胞:将柿子椒用小刀切成小块,清除掉果肉制成无色表皮细胞,观察胞间连丝,如用卡宝染液(改良苯酚品红染色液)染色效果更好。卡宝染色液配制方法如下: ①取3克碱性品红,溶于100m170%酒精中,配成母液  相似文献   

10.
皱皮木瓜果实发育后期品质变化及其成熟阶段的划分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湖北长阳产皱皮木瓜为材料,测定果实发育后期果实鲜质量、果长、果径、果色、果实硬度以及果肉干物质量、可溶性糖含量、总酸含量和总黄酮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动态变化,划分不同成熟阶段,为判断果实适宜采收期、实现优质生产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1)皱皮木瓜果实发育后期果实鲜质量、果长、果径、果肉干物质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上升趋势;果色由绿色、黄绿色渐变为淡黄色到黄色;果实硬度、果肉总酸和总黄酮含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各品质指标快速变化的时间区域存在差异,果实鲜质量在花后105~150d增加较快,果色在150d后逐渐变黄,果实硬度在花后135~165d快速下降,果肉总酸、总黄酮含量则在花后105~120d快速增加至峰值。(3)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和各品质指标的变化特点,可初步将皱皮木瓜果实发育后期划分为未成熟(花后105d之前)、早期成熟(花后120~150d)和成熟(花后165~180d)3个阶段。研究表明,随着果实成熟度的提高,皱皮木瓜果实鲜质量、果色、果肉干物质量、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不断升高,果实硬度逐渐下降,其食用加工品质不断提升,而在早期成熟阶段(花后120~150d)果实的药用品质则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11.
果实成熟过程中组织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依据电镜下观察的果实成熟期间果肉组织结构的变化状态,综合论述了果实成熟过程中,果肉细胞、细胞壁构造、亚细胞结构及细胞间隙的变化,揭示了果实构造的变化与成熟衰老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叶面喷施磷、钾、钙对三月红荔枝果实品质和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三月红荔枝果实为试材,探讨叶面喷施0.2%KH2PO4(PK)、0.2%CaCl2(Ca)溶液以及两者混合液(PK+Ca)对果实品质和着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P、K、Ca能提高果实单果重。各处理(含对照)的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果实成熟时,PK处理的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而PK+Ca及Ca处理则显著低于对照。各处理的酸含量变化动态为倒"N"形曲线;成熟时,PK+Ca和Ca处理极显著高于对照,PK处理显著高于对照。果肉糖酸比表现为PK处理和对照差异不显著,Ca和PK+Ca处理显著低于对照。所有处理(含对照)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总体趋势均下降,花色素苷含量总体趋势均上升,各处理(含对照)的果皮类胡萝卜素含量具有一致的动态变化趋势;果实成熟时对照的果皮叶绿素含量高于喷施处理或无显著差异,而花色素苷含量低于喷施处理,说明所有喷肥处理均有利于果皮着色。  相似文献   

13.
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yloglucan endotransglycosylase,XET)通过分解细胞壁半纤维素多糖的主要成分--木葡聚糖而参与果实软化.为了阐明香蕉(Musa acuminata.Colla cv.GrandNain)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软化与细胞壁代谢酶XET基因表达模式的关系,采用RT-PCR和RACE-PCR方法,首次从成熟香蕉果实果肉中分离了编码XT基因的全长cDNA(MA-XET1,全长1 095 bp).序列分析表明,MA-XET1的5'端和3'端的非翻译区分别为66 bp和1 89bp,该片段含有一个完整的开放读码框,编码280个氨基酸,推导的MA-XET1蛋白质中存在XET蛋白的催化活性部位DEIDFEFL.Southern杂交表明,MA-XET1在香蕉基因组中由多拷贝基因编码.Northern分析显示,跃变前期的果肉中,不能检测MA-XET1基因的表达,跃变期的果实果肉中MA-XET1表达增加,跃变后期该基因表达略有减弱;在跃变前期的果实果皮中,MA-XET1的积累较低,跃变期的果实果皮中积累大幅增加,而后迅速下降.Propylene(丙烯,乙烯的类似物)处理降低香蕉果实果皮和果肉的硬度,而且propylene促进MA-XET1在果皮和果肉中的积累.这些结果表明,MA-XET1参与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的果皮和果肉软化,并且,MA-XET1的表达在转录水平上受乙烯调控.  相似文献   

14.
今年8月,我院森林保护专业毕业同学在城步实习期间,了解到成熟的梨子受吸果夜蛾为害极为严重。据土桥农埸调查:早熟种(7月上旬成熟)受害率29%,中熟种(7月下旬成熟)50%,晚熟种(8月下旬成熟)亦在5%以上。9月9日我们在自云农埸对5个晚熟品种调查结果,受害率达11.5%。受害梨子最初在被害处果肉变软,以手压易下陷;几天后逐步变为黑褐色并  相似文献   

15.
猕猴桃品种果实性状特征和主成分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深入了解猕猴桃不同品种(系)的果实性状与其倍性的相关性,本研究对国家猕猴桃种质资源圃保存的44个栽培品种(系)进行了果实性状分析,结果表明,44个栽培品种(系)的果实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并且果实重量、果面毛被、果肉颜色和质地、果实维生素C含量、果实后熟天数和软熟果硬度、果实成熟期等与品种(系)倍性呈显著相关。对相关性状采用主成分分析表明,果实成熟时间、果肉质地、果面毛被和果实后熟天数、果肉颜色是区分品种(系)的主要特征。由于品种(系)的倍性与主要性状特征关联,品种(系)按倍性相对聚类,且二倍体品种(系)群和六倍体品种(系)群间无重叠,而四倍体品种(系)群与相邻的二倍体和六倍体品种(系)群均有一定重叠。  相似文献   

16.
比较桃品种'川中岛白桃'(一般常规桃)和'双久红'(硬肉桃)成熟前后20 d内果肉硬度、乙烯释放量和活性氧代谢有关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两品种桃成熟前后20 d内O2产生速率、H2O2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脂氧合酶(LOX)活性均持续上升,'双久红'果实明显低于'川中岛白桃';在成熟前20 d内两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POD)活性均呈下降趋势,果实成熟后20 d内S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POD活性则持续上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成熟前20~10 d内上升.以后呈下降趋势.果实成熟后'双久红'的SOD、POD和CAT活性均明显的高于'川中岛白桃'.  相似文献   

17.
人心果果实达到完全成熟需十个半月。研究表明,果实生长发育期中,氮、磷、钾和镁的积累型式与果实生长(曲线)型相似。而钙的积累显著地不同于其他元素。果实生长停滞期(第Ⅱ期),果肉中氮、磷、钾和镁的绝对含量明显地下降。在成熟果实的所有元素中,钾的积累总量最高,而磷的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18.
香蕉果实后熟过程中果肉软化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香蕉果实贮藏过程中内、外果肉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及细胞结构的变化进行系统的观察分析,结果显示:(1)在贮藏初期香蕉果实内果肉的硬度小于外果肉,在贮藏过程中的同一时期,均表现出内果肉硬度小于外果肉,且内果肉硬度较外果肉先降到零;(2)在贮藏初期内果肉中多聚乳糖醛酸酶(PG)和淀粉酶的活性均高于外果肉,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酶活性在内、外果肉均表现出不断增加,且这两种酶活性在内果肉中早于外果肉达到最高值,但其在内果肉中的最高值均略低于外果肉的最高值;而淀粉含量却相反,在贮藏初期内果肉中淀粉含量低于外果肉,且在贮藏过程中的降解速率高于外果肉;(3)超微结构显示,香蕉果实内果肉中淀粉粒和细胞壁结构的降解均早于外果肉.研究表明,香蕉果实的软化首先由内果肉细胞降解开始,并呈放射状向外逐步延伸.  相似文献   

19.
柿单宁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功能成分,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等领域,研究柿单宁的生物生产特性对其产业应用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广西特色涩柿品种‘恭城月柿’为材料,测定了幼果期、膨大期、成熟前期、成熟期和成熟后期柿果肉、果皮和叶片的可溶性单宁含量,并利用液质联用色谱对全部样品中6种单宁组分[没食子酸(GA)、没食子儿茶素(GC)、儿茶素(CA)、芦丁(Rutin)、表没食子儿茶素(EGC)和表儿茶素(EC)]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柿果肉和果皮中含有丰富的可溶性单宁,在膨大期含量最高,分别达到21.93 mg·g~(-1)和18.41 mg·g~(-1),随着果实进入成熟阶段显著下降;柿叶片的可溶性单宁含量较低,并且在整个生育期内无明显变化。另外,在柿果肉中检测到GA、GC和CA 3种单宁组分,其中GA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分;在柿果皮中检测到GA、GC、CA、Rutin和EGC 5种组分,其中CA含量最高,EGC仅在幼果期和膨大期有痕量检出;在柿叶中检测到全部6种单宁组分,其中整个生育期CA含量极高,EGC和EC均为痕量检出。由此可知,幼果期至膨大期的柿果实可产出较多可溶性单宁,其中果肉中含有较多的GA组分,果皮中含有大量的CA组分,柿叶片在整个生育期均可产出极为丰富的CA单宁组分。该研究为柿单宁的功能性开发利用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对番茄果实有明显的催熟作用。不管是在植株上喷洒处理,或采收后浸果处理均属有效。采收后浸果处理的浓度,可以从1000—4000ppm,浸果处理时药液温度(20℃及30℃)对催熟的效果影响不大。但在浸果后,要在较高的温度(22—25℃)下,才能获得预期的催熟效果。采收前植株喷洒乙烯利,浓度从500—2000ppm可以提早红熟6—8天,增加红熟果实的早期产量,但对总产量影响不大。这种对产量的一时的增加,主要是增加红熟果实数而不是单果重。在成熟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变异不大。而可滴定酸度则迅速降低。乙烯利处理对这两种物质的含量只有少量的增加。西瓜在采收前用乙烯利喷果处理,浓度100—500ppm,可提早成熟5—7天,及增加果汁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乙烯利处理对果肉各部位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都比不处理的有相应的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