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麦秆蝇是华北春麦区的主要害虫。不同的春小麦品种受麦秆蝇为害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差别。麦秆蝇对产卵植株有严格的选择性。抗虫品种的主要生育和形态特性是成熟早,尤其是前期生长快以及叶片基部窄、叶面茸毛长而密。本项工作从1960年开始,在内蒙西部前国营中滩农场进行。在当地,土壤盐渍化和锈病的危害也是小麦生产上的重要问题。因此,选育新品种的目标除高产及抗麦秆蝇外,还要求能耐盐碱和抗锈。从当时掌握的品种材料中,选丰产、抗锈、不倒伏的为亲本的一方。以抗麦秆蝇、耐盐碱的为亲本的另一方,进行杂交选育。1967年从自育品种中,选出了“6407”和“6410”两个品种应用于生产。1974年又出圃5个新品种。根据联合田间小区试验及大田生产的比较,“6410”较当地主要农家品种“小洋白”及主要推广品种“白欧柔”产量都高。选育的新品种都能抗麦秆蝇、耐盐碱、耐锈,在当地盐碱化较重、较瘠薄的土地上,表现出丰产的性能,缺点是抗倒伏能力还不强。已从1974年开始与一些新引进的矮秆品种杂交,以期选育出更好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引进CIMMYT春小麦品种在青海高原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了近年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97份春小麦新品种(系)1999—2001年在青海高原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其中28份供试品种的部分品质性状,2000年从中选出8个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1年又从这8个品种(系)中选出4个品系(99—18、99—22、99—36、99—44)去南繁,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近年从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引进的97份春小麦新品种(系)1999-2001年在青海高原的试验结果,分析了其中28份供试品种的部分品质性状,2000年从中选出8个品种(系)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1年又从这8个品种(系)中选出4个品系(99-18、99-22、99-36、99-44)去南繁,为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胡萝卜优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厦门市翔安区对引进的17个胡萝卜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宜当地的、优质高产的胡萝卜品种。结果表明,YZS08-863、YZS09-983两个品种分别比对照SK4-316每hm2增产14.0%、28.5%,成熟期提前15~20 d,综合性状表现较为突出,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开拓新的花生育种方法,对辐照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创造花生新种质、培育新品种进行了研究。以我国北方地区主栽花生品种鲁花11号成熟种子为试材,经快中子辐照处理后取种子胚小叶进行组织培养,通过胚胎发生途径获得再生苗。再生苗经嫁接驯化后移栽田间,83个单株获得种子。后代按系谱法进行选育,从83个再生植株后代中获得了107份突变体,分别在主茎高、分枝数、荚果形状和大小、种皮颜色、内种皮颜色、含油率、蛋白含量等性状上发生了明显变异。从突变体后代中选育出了低油早熟耐涝大花生新品种宇花7号,其产量比亲本鲁花11号增产14%以上;其含油率(47.0%)比鲁花11号低5.1个百分点。宇花7号2016年参加辽宁省新品种登记试验,比对照品种白沙1017平均增产13.8%。2018年通过了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为"GPD花生(2018) 370105"。研究结果说明,辐照结合组织培养是创造花生新种质、培育新品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西瓜品种资源的蔓枯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收集引进的42份西瓜品种资源进行了大田成株期及室内苗期蔓枯病抗性的人工接种鉴定。各品种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的鉴定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中没有免疫和高抗的品种,苗期和成株期抗病性表现一致,较好的品种有5个,其中中抗的品种有3个,分别是从美国引进的Au-producer、All-sweet scarlet和Au-Jubilant;耐病品种2个,分别是Sugarlee和SSDL。其中,有8个品种表现较强的综合抗病性,兼具优质、高糖、高产、耐贮及早熟等优良农艺性状,可以作为抗病、优质、早熟西瓜新品种选育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7.
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人类总得不断地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教导,深入蚕区,与广大贫下中农相结合,进行了铯~(137)-γ射线照射柞蚕卵增产的试验。三年来的实践表明:小区试验蚕茧量增产14—17%;大面积生产对比试验增产幅度为 6—30%,平均增产20%左右。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8.
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是 一种抗旱耐寒的粮食作物,起源于我国,在我国 有丰富的种质资源。我国山区旱地普遍种植, 主要栽种有普通荞麦(甜荞)和M PA荞麦(苦荞) 两种,均属二倍体类型,产量皆低。苏联、美国、 日本等国开展荞麦多倍体育种工作较早,先后 育成人工诱导同源四倍体荞麦新品种「6,93。国 内这方面的工作未见有报道。1982年,榆林农 校开始研究荞麦人工诱导四倍体工作,已选出 优良品系混选四号,1986年,在榆林地区两个 点上试验,比对照品种增产15-20外。同源四 倍体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一定的研究意 义。本文以外部形态及细胞学方面对混选四号 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花生苗期耐盐性评价及耐盐指标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评价鉴选耐盐品种对于盐碱地花生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盆栽试验,设置不同盐胁迫浓度,对200个花生品种(系)萌发至幼苗期通过出苗速度、植株形态和生物量等指标进行耐盐性系统评价。结果表明,随盐胁迫浓度的增加,出苗时间延长,植株形态建成抑制加重,物质积累减少。鉴选花生品种耐盐性强弱的适宜盐胁迫浓度为0.30%—0.45%,超过此浓度不能出苗。地上部形态和生物量可作为耐盐评价的首选指标,主根长和出苗速度可作为辅助指标用以判断花生品种的综合耐盐能力。200个品种(系)在不同盐胁迫浓度下均可分成高度耐盐型、耐盐型、盐敏感型和高度盐敏感型4组。耐盐品种数量随盐胁迫强度加大而下降,盐敏感品种数量则上升。0.15%浓度下200个品种全部出苗,4个类型品种数分别占供试材料的29.0%、39.0%、27.5%和4.5%;0.30%浓度下185个品种出苗,4个类型品种数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5%、34.5%、23.5%和29.0%;0.45%浓度下107个品种出苗,4个类型品种数分别占供试材料的5.5%、5.5%、20.0%和22.5%。14个品种在各盐浓度胁迫下均表现耐性,10个品种在各盐浓度胁迫下均表现敏感,为花生耐盐机理研究及生产应用提供了不同类型材料。  相似文献   

10.
水稻耐储藏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稻的耐储藏特性存在品种间差异,从基因型着手培育耐储藏水稻新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评价体系、遗传因素和基因定位几个方面对近年来水稻稻耐储性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为了丰富花生遗传资源,开拓新的育种方法,本研究对离体诱变创造花生新种质、培育花生新品种进行了研究。利用花生品种花育20号胚小叶作为外植体,平阳霉素(PYM)作为诱变剂进行离体诱变培养,然后在含有羟脯氨酸(HYP)的培养基上进行定向筛选,最终获得了15个再生小苗。再生小苗经嫁接移栽田间,从后代中获得了23个高油株系,3个产量显著提高的品系,其中一个高产高油品系2015年通过了安徽省新品种登记鉴定,定名为宇花4号,在参试的品种中名列第一,比对照白沙1016增产16.63%。宇花4号为早熟、小粒、高油花生品种,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化验,籽仁含油率达56.10%,达到高油标准,比诱变亲本花育20号(含油率49.50%)高6.6个百分点,荚果产量比花育20号增产15%以上。本研究结果表明,离体诱变结合离体定向筛选是创造花生新种质、培育新品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梨是我国落叶果树的第二大树种。近几年来,在梨种质资源评价挖掘、性状遗传发育机理以及特色多样化品种培育等方面取得了诸多重要进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中国原产的东方梨有13个种,其中基本种只有中国豆梨、台湾豆梨、川梨、砂梨和秋子梨等5个种,而白梨、麻梨和褐梨等3个种系杂种起源,不属于基本种;(2)我国优质早熟梨新品种选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成就斐然,早、中、晚熟梨的比例已由1994年的7∶23∶70调整到2006年的20∶28∶52,近10年育成的早熟品种比例接近50%;(3)新疆库尔勒香梨优质、耐贮的特性遗传能力很强,是梨品质育种不可或缺的珍贵种质,而复杂的遗传背景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是亲本选择进行梨品质育种的关键;(4)优质耐贮极晚熟梨品种的选育与推广,是满足优质大梨市场周年供应、提振消费者消费信心、撬动我国梨产业高效发展的关键。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今后应在如下两个研究领域下功夫,一是进一步加强优质耐贮极晚熟梨新品种的选育,构建以优质耐贮极晚熟梨新品种为主,优质早、中晚熟品种配套的品种结构,以满足市场的多样化及周年供应需求;二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从转录、翻译及修饰等多个层面进一步探讨品质性状发育机理,为梨品质育种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1965—1975年间,我们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公社下滩大队,与贫下中农相结合,开展春小麦高产稳产规律的研究。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革命促进了生产和科研的发展,该大队小麦平均亩产由1964年的419斤提高到1975年的1,032斤,其中良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1年来品种更换了两次,品种每更换一次,产量出现一次折的突破。比较各种类型的品种在丰产田中的表现,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高产对品种的性状要求,按照这些性状选育成新品种,用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这样就将丰产栽培和育种联结起来,达到高产再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豫麦3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期一些抗旱生理指标检测资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麦 36号是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用 (百农 32 1 7×豫麦 1号 )×陕农 785 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耐瘠小麦新品种 ,1 995年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经多年旱地试验显示 ,该品种具有抗旱、耐瘠薄、抗病 (条绣、叶枯病 )、产量高的优势 ,在河南省生产实验  相似文献   

15.
白色种皮花生皮色及农艺性状遗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育成白色种皮的高产花生品种,了解白色种皮的遗传规律,用自育的白皮1号品种与在福建省生产上推广的红皮良种粤油116、汕油对和泉花10号进行杂交,杂种F1植株的种皮全为红色.F2红皮植株与白皮植株的分离比例符合15:1的分离规律,红皮F2代的F3代株系中,有4/15株系符合红:白为3:1的分离比例。由此推断白皮性状是两对隐性基因控制,白皮性状与产量性状没有连锁。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顺序为:单株结果数>单株饱果重和生物产量>单株饱果数。经F3代、F4和F5代的株系鉴定,选出稳定、综合性状优良的重组类型;再经过产量鉴定和多点比较试验,选出了丰产性较好的二个品种参加福建省花生新品种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我国除草剂试验与应用中,有时出现了效果不良现象,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及同一地区的不同年份防治效果各异,即是同一地区,同样气候与土壤条件下,也存在着差异。从1978年以来,黑龙江省国营农场试验和鉴定的除草剂新品种多达30个左右,涉及大豆、玉米、小麦、甜菜、水稻等多种作物,有的品种至今尚难定论,从而也就难以给国内除草剂工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香菇不同品种的品比试验研究周建树(辽宁省微生物研究所,朝阳122000)为香菇诱变育种提供较好的出发菌株,也为杂交育种找出有针对性的优良亲本,同时选出适合我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菌种。笔者从1993年对11株不同的香菇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一材料和方法】供...  相似文献   

18.
大豆接种快生根瘤菌田间增产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5年选用12个大豆品种(系),分别与4个快生型和1个慢生型根瘤菌组合配成36个共生组合,研究了大豆接种根瘤菌田间增产效果。结果表明:大豆接种快生菌和慢生菌的增产效果都因组合不同而有明显差异。有些组合比对照增产10~15%,而有些组合却减产10~12%,多数组合减产不显著(<10%),初步选出5个增产组合,并分析了其与产量有关的12个性状,其中单位面积的收获重、有效荚数,有效粒数和收获指数都有提高,空秕荚数明显下降。分析了品种、菌种及其互作效应,提出最佳组合的选配原则应是:首先选择产量潜力大的品种(系),然后配之相应的高效根瘤菌种,并在大豆育种进入产比阶段开始接种筛选高产组合。  相似文献   

19.
水稻株型问题讨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矮秆稻种的兴起是世界育种史上的大事。禾谷类作物的高矮问题是当代科学上的重要问题。 1956年我国广东省潮阳县农民育种家从“南特16号”早籼中找到了株高仅60—70厘米的植株,1957年便系选出我国第一个矮秆品种“矮脚南特”,一季亩产800斤以上,1958年一季亩产过千斤。这个新生事物,无论是推广速度,还是增产幅度,在我国乃至世界水稻新品种推广史上都是空前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我国苜蓿育种取得的成就及展望。到目前为止,已审定登记育成新品种23个,国外引进品种15个,野生驯化品种3个,整理地方品种19个。育成品种具有抗寒、抗病、耐盐、耐牧、高产、早熟等特点。我国苜蓿育种大多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生物技术应用相对较少。苜蓿育种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育成品种少,抗性育种进程缓慢,育种原始材料较少,育种技术单一;提出改进苜蓿育种方法、培育特色品种、加强苜蓿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是缩小我国与国外苜蓿育种进程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