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芽孢杆菌高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性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subtilis质粒pUB110为基础构建了双标记(Km2、cm2),多酶切点接头的表达质粒pNQl22和pNQll3系列。pNQl22的分子量为3.2×106道尔顿,其对cm抗性水平和cat-86基因表达水平与质粒pPL600相同,pNQll3系列质粒分子量为3.1—4.1×10。道尔顿。其对cm抗性水平高于质粒pPL600,它们所携带的cat-86基因的表达水平无论在非诱导和诱导条件下部比pPL600高约5倍。无分解代谢阻遏现象,传代稳定,因而可以用作Bacillus属基因工程的载体。  相似文献   

2.
螺旋霉素聚酮合成酶基因和抗性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不同聚酮合成酶基因DNA的同源性,利用放线紫红素聚酮合成酶基因act Ⅰ,actⅢ作探针,从螺旋霉索产生菌Str.spiramyceticus U-1941基因文库中检测并分离了螺旋霉素聚酮合成酶基因pCN3H8。限制酶酶切分析表明,其分子量为44kb。通过分子杂交实验,将螺旋霉素聚酮缩合酶基因(与act Ⅰ有同源性)及聚酮氧化还原酶基因(与actⅢ有同源性)进行了定位。pCN3H8 DNA在麦迪霉素产生菌变株Str.mycarofaciens sub sp.68中的表达产物,经紫外光谱分析与麦迪霉素相似。pCN3H8在放线紫红素聚酮缩合酶基因缺陷型变株Str.coelicolor TKl7中的表达产物,不具有放线紫红素的色素,其纸层析谱型与螺旋霉素有显著差别。pCN3H8在变青链霉菌Str.lividans TK24中的表达产物,也具有抗菌活性。将pCN3H8 DNA转化对螺旋霉素敏感的Str.griseofuscus原生质体,获得了螺旋霉素抗性的表达。从转化子中分离得到了质粒DNA pSG3,其分子量为7.0kb,可能是pCN3H8DNA转化Str.grlseofuscus时在体内缺失而形成。再转化实验证明,宿主菌对螺旋霉索的抗性,确实是由于pSG3 DNA作用的结果。含质粒pCG4,pSG3的螺旋霉素产生菌Str.Ambofaciens转化子螺旋霉素的产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质粒复制子ori165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苏云金芽胞杆菌拟步行甲亚种菌株 (Bacillusthuringiensissubsp.tenebrionis)YBT 1 76 5作为出发菌株 ,克隆了一个包含复制子的EcoRI酶切片段 ,大小约为 1 1kb ,称为ori1 6 5。这是国内外从此亚种中克隆到的第一个复制子。缩小到 8kb左右后仍然能够复制。杂交结果显示 ,此复制子来源于菌株YBT 1 76 5可以检测到的分子量最大的质粒。以此复制子构建的穿梭载体pBMB6 0 71在不同受体菌中的稳定性差异很大 ,其中在以色列亚种无晶体突变株 4Q7中 ,传 40后代 ,稳定性 1 0 0 %。质粒pBMB6 0 71与含ori1 0 3 0和ori2 0 6 2在库斯塔克亚种无晶体突变株BMB1 71中是相容的  相似文献   

4.
从蛹虫草菌体培养液中提取水溶性粗多糖经分离纯化,得一种含有少量蛋白的半乳甘露聚糖CM-I,分子量2.7×10’,[a]19d=十54.7°。糖组成摩尔比,半乳糖: 甘露糖=6:5。经高碘酸氧化,Smith降解,部分酸水解,半乳糖苷酶解,1H-NMR分析,完全甲基化与GC及GC-MS分析,证明:多糖CM-I具有高度分枝结构,其以β-(1→2)连接的甘露糖为主干,枝链由较大量的β-(1→6)半乳糖和较大最的β-(1→2)呋喃半乳糖构成,分别连接在主干的0-4和0一6上。  相似文献   

5.
从海枣曲霉(Aspergillus phoenicis)麦麸培养物抽提液中。通过聚乙二醇6000-磷酸钾缓冲液双水相分离.相继用SephadexG-100凝胶过滤、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柱层析、羟基磷灰石吸附层析、DEAE-Sephadex A-50离子交换层析、SE—Sephadex C-50离子交换层析以及Sephadex G-50柱层析等提纯步骤,提纯到凝胶电泳均一的β-木糖苷酶。该酶的最适pH为3.5,最适温度为65 C.在pH3.5—6.5之间稳定,酶保温30分钟时的半失活温度(t1-2)为68C。酶的分子量勾95 000,等电点为4.4。Hg2-和Ag+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在所测定的底物中.Β-术糖苷酶仅对β-木精苷(pNP-β-Xyl)有强水解作用。其Km值为0.63mmol/L.Vmax为410 umol·min 1.Mg-1。D-木糖为β-木糖苷酶的竞争性抑制剂,其K.值为7.5mmol/L。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病毒F蛋白中两段七肽重复序列的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有放  于明  王恩秀  田波   《生物工程学报》2001,17(6):631-634
从新城疫病毒 (NDV)中国强毒株F4 8E9和弱毒株长春株F蛋白的cDNA中亚克隆出两段七肽重复序列(HeptadRepeatRegion ,HR1,HR2 ) ,将HR1和HR2分别插入表达载体pGEX 6p 1,在大肠杆菌BL2 1(DE3 )中表达 ,将与载体中的GST(GlutathioneS Trasferase)融合表达的可溶性融合蛋白用GST亲和层析柱纯化。纯化的融合蛋白用蛋白酶酶切后 ,先用GST亲和层析柱除去GST ,再加热进一步纯化。纯化的HR1和HR2质谱分析其分子量 ,结果表明 ,强株的HR1和HR2的分子量分别为 7 10 3kD和 6 3 0 1kD ,弱株的HR1和HR2的分子量分别为 7 10 7kD和6 3 0 9kD ,强弱株HR1和HR2的分子量都基本一致。本工作为研究HR1、HR2的结构以及它们在NDV与宿主细胞融合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了球形芽孢杆菌Bacillus sphaericus Ts-1原生质体电诱导质粒pHV 33转化的最佳条件:3个连续的间隔为1秒,时程为10μs,强度为21Kv/cm的脉冲,使其转化频率为2.44×102转化子/μgDNA,转化效率为3.16×10-6,质粒转化吸附的饱和浓度为5μg/l03CFU。利用此条件,将重组杀蚊毒蛋白克隆pJB41 7转入Bacillus subtillis 168M和Bacillumphaericus Ts-1中,使得B.Sublilis有了杀蚊活性,但未能提高Ts-1的毒性。  相似文献   

8.
中性蛋白酶生产菌 Bacillus subtilis ASI.398为双溶源菌,能产细菌素,经紫外线和丝裂霉素C诱导,分离到二林温和噬菌体BSLl 0和BSLll。电镜观察表明,二株噬菌体形态相似,均属长尾噬菌体科的成员,经EcoRl限制酶消解,将BSLl0和RSLll分别切割成6和14个片段,经电泳方法测定其分子量分别为22.6kb和51.7kb。BSLl0和BSLll DNA的G十C含量分别为65mol%和60.2mol%。两者蛋白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肢电泳检测发现分别有3和4条主带。  相似文献   

9.
我国植物青枯菌的内生质粒及其与致病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检测了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龙葵、苎蔗、芝蔗、木蔬黄、油橄榄、桑、烟草、姜、辣椒、茄、蕃茄、甘薯、花生和马铃薯等14种寄主植物的51株野生型青枯菌的内生质粒(1ndigesPlasmid),并对其中20株野生型菌株及其相应的20株“突变型”菌株进行了质粒的比较研究。14株野生型菌株和10株“突变型”菌株含有1或2个质粒,质粒分子量不一,最小的在5Md以下,最大的为120Md。有些野生型菌株(ssl、Snl、E4、Pc2、Tin9、Z2、P3、PoI、P03、Po¨.)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均不含质粒;另一些野生型菌株(MS、M6、El、P9.)和它们相应的“突变型”菌株却具有电泳迁移率相同的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与质粒的存在没有关系。但某些野生型菌株(P7、P8。zl、z3、M2、P041.)不含质粒,而它们的“突变型”菌株中却出现了质粒,这些菌株的致病性的丧失与质粒的形成之间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0.
产气气杆菌茁霉多糖酶的研究I.酶的提纯和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气气杆菌(Aerobacter aerogenes) 10016的茁霉多糖酶(pullulanase E.C.3.2.1.41)用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型凝胶电泳进行纯化,得到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均一的纯酶。纯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5.3—5.8,耐热性较差,50℃ 4小时后仅存活力10%。纯酶在pH4.3一8.6稳定。酶作用于糯米淀粉的米氏常数Km为2.0×10-2克/毫升。用聚丙烯酰胺薄屡凝胶等电聚焦测定酶的等电点pI为3.8,用SDS凝胶电泳测定酶的分子量为51,000—52,000;此酶是一种糖蛋白;含糖总量为6.5—7.0%;纯酶能专一性的水解茁霉多糖、糯米淀粉,也能分解糊精,而不作用于糖原、纤维二糖以及环状糊精。  相似文献   

11.
黑曲霉An-76木聚糖酶系的酶学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用分子筛和离子交换等色谱分离技术,由黑曲霉An-76的木聚糖酶系中分离纯化到一种β-木糖苷酶(βx)和三种内切-β-木聚糖酶组分(EX1,EX 2,EX 3)。这几种酶均达到凝胶电泳纯和聚焦电泳纯。用凝胶过滤方法测得3X的分子量为147000,用凝胶电泳法测得EX1、EX2和EX3的分子量分别为2 3000、22000和41 000;βX、EX1、EX2和EX 3的等电点分别为4.6、5.9、4.1和3.9。本文还研究了各种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酶的热稳定性和pH稳定性;研究了金属离子和巯基试剂对酶活力的影响、动力学参数、氨基酸组成、底物持异性和反应产物等。各酶组份不具有分解纤维素的交叉活力。巯基试剂能完全抑制卢βX活力,其活力丧失可被半胱氨酸恢复。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途径工程的方法,在大肠杆菌中构建一条新的产甘油的代谢途径。从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克隆3_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gpd1)和3_磷酸甘油酯酶基因(hor2 ) ,并将两个基因串连到启动子trc的下游,构建由trc启动子控制的能高效表达的多顺反子重组质粒pSE_gpd1_hor2 ,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BL2 1菌株中,构建得到的重组菌株GxB_gh能将葡萄糖转化为甘油。结果表明重组菌株GxB_gh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发酵,甘油产量为4 6 6 7g L ,葡萄糖的转化率为4 2 87%。这为利用工程菌绿色生产甘油进行了前期的探索,也为进一步构建能生产1,3_丙二醇的工程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nov基因与肾甲细胞瘤密切相关,在肾母细胞瘤细胞中大量表达,而在正常的成年肾中不表达。通过将Bujard′s tTA调控系统引入QT6细胞系中,同时将novC基因克隆到pUHD10-3质粒中,与pUHD-tTA质粒共转染细胞,诱导novC大量表达(其分子量约为48kD),建立了使nov基因大量表达的细胞系统,为研究novC基因对细胞的调控机制建立了体外细胞模型系统。  相似文献   

14.
从大环内酯类抗生索麦迪霉素的产生菌生米卡链霉菌1748(Streptomyces,mycarofa-ciens1748)中首次分离到质粒pSMYl 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和电镜观察,测定pSMYl的分子量为7.17×106道尔顿。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I、PstI、XhoI、SalI和BamHl酶切该质粒DNA,构成了pSMYl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EcoRI、Pstl对该质粒均只有一个切点。pSMYI能转化到变青链霉菌1326(S.lividansl326)菌株中能稳定地存在,且具有形成麻点(pock)的特性。  相似文献   

15.
黑曲霉M89菊粉酶的提纯与性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M89菊粉酶经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G-200凝胶过滤、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聚丙烯酞胺凝胶电泳(PAGE)制备分离,提纯到4个菊粉酶组分EⅠ、EⅡ、EⅢ和EⅣ。用SDS-PAGE测定分子量分别为102.6、97.9、61.2和36.5kD;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得其等电点分别为4.15、4.24、4.48和4.15。4个组分的最适反应温度均为55~60℃;EⅠ的最适pH为pH4.0,其余3个组分为pH4.5.各组分的热稳定性有一定差异,分子量越小的组分,热稳定性越好,55℃处理90min,EⅠ有一定的热失活,其余3个组分无活力丧失,4个组分都是外切酶。  相似文献   

16.
用SDS处理谷氨酸棒杆菌1014(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1014),获得消除质粒的衍生株1014—6。通过质粒pXZl0145(Cmr)转化1014—6菌株的原生质体,研究了转化最适条件。0.6u/ml青霉素处理对数期菌体可明显提高转化效率。转化促进剂PEG以分子量6000,浓度30%为最佳。转化在37℃水浴进行3min效果最好。转化效率最高可达2×104转化子/μg DNA。质粒pXZ10145电已成功地转入钝齿棒杆菌B9(C.Crenatu B9)。并在新 宿主中基本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了假尾孢属的6个种,其中有2个新种,即:枫杨假尾孢(Pseado-cercospord pterocaryae Gu et W. X. Zhao)和清风藤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sabiae Guo et W.X.Zhao);3个新组合:紫珠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callicarpae(Cooke) Guo et W. X.Zhao], 蕺菜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houttuyniae(Togashi& Kats) Guo et W.X.Zhao],冬青假尾孢[Psegocercospora mate (Speg.) Guo etW.X.Zhao]。两个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其等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林科院林业科学研究所病理标本室。 枫杨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pterocaryae Guo et W.X.Zhao)斑点叶两面生,近圆形,直径O.5—12 0 mm,无明显边缘,叶面褐色至暗褐色,叶背灰褐色,子实体叶背生,具表生菌丝。子座生于表皮下,近球形。分生孢子梗浅青黄色至青黄色,不分枝,0—4隔,9.7—73.5×3.7—4.3 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至倒棍棒一圆柱形,极浅的青黄色,光滑,干燥,具2—10个不明显的隔膜,35.0—99.5×3.7—4 3μm。 清风藤假尾孢(Pscudocercospora sabiae Guo et W. X. Zhao)斑点叶两而生,圃形,直径1.5—4.0μm。叶面黄褐色至褐色,外围以暗褐色细线圈,有时还具浅黄褐色晕圈,叶背中度褐色。子实体叶面生,具表生菌丝,无子座。分生孢子梗青黄褐色至浅褐色,平滑,具2一10个隔膜,17.0—162.O×3.0—3.9(一4.3)μm。分生孢子倒棍棒形至圆柱形,浅青黄色,平滑,干燥,3—8隔,43.0—99.5×2.8—3.9(一4.3)μm。  相似文献   

18.
用pUCl8质粒作为载体,将嗜麦芽假单胞菌(Psedeomonas maltophilia P27)的碱性蛋白酶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E.Coli TGI)中,得到3株能分泌碱性蛋白酶的阳性克隆G1,G2和G3。其中G3所分泌的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大约是出发菌株的3—4倍,对3株阳性克隆所含的重组质粒psJl,psJ2和psJ3进行限制酶酶切分析表明,酶活最高的阳性克隆G3所含的重组质粒psJ3的插入片段最小,大约是2.8kb;其它两株的重组质粒pSJl和pSJ2含有同样大小的插入片段,约为5.5kb。  相似文献   

19.
通过聚乙二醇6000一磷酸钾缓冲液双相分离,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DEAE-Sephadcx A-50及SE-Se phadex C-50离子交换柱层析等提纯步骤,从海枣曲霉(Aspe rgillutphoenlcis)麦麸培养物抽提液中提纯到凝胶电泳均一的β-葡萄糖苷酶。该酶的最适pH5.0,最适温度60℃,在pH 4.0--7.5之间及55℃以下稳定。Ag+及Hg2+对该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用SDS-凝胶电泳法及梯度凝胶电泳法测得该酶均分子量分别为118000及195000薄层凝胶等电聚焦法测得其等电点为pH 3.95。  相似文献   

20.
嗜热链霉菌过氧化氢酶的纯化及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嗜热链霉菌(Thermostreptostreptomyces sp.)T485的除去菌体的培养液,经硫酸铵盐析,Sepha- dex G—100、DEAE—Sephadex A-50及羟基磷灰石等柱层析,得到了凝胶电泳均-的过氧化氧酶,纯化了954倍,得率为7%。用浓度梯度PAGE测定分子量为152000,SDS—PAGE测定亚基分子量为57000,凝胶薄层等电点聚焦测定等电点为4.25。过氧化氢酶的反应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7.0;对H2O2的K为50 mmol·L-1,Vmas值为6.0 mmol·min-1·mg-1。Nall3和Hg2+对酶活力有强烈抑制作用.Ca2+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测定了波长200—500nm的吸收光谱,在405nm处有明显的吸收峰。根据受NaN3,抑制和吸收光谱性质,推测它为含血红素酶。此外还测定了过氧化氢酶的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