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小麦的分类、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麦是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的作物之一,约在一万年以前,在西南亚,人类首先成功地将小麦进行栽培生产粮食,因此小麦栽培历史和人类开化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在现代世界农业中,小麦也是最重要的作物之一。它分布面积很广,从北纬67°的挪威、芬兰和苏联到南纬45°的阿根庭都有栽培。世界生产小麦的地区有苏联南部、美国中部平  相似文献   

2.
小麦染色体组的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古老的作物之一,同时它还是典型的多倍体植物,关于它的起源与进化至今还是1个未彻底揭开的谜。长期以来各国学者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1小麦属的分类小麦属禾本科(Cramineae)、小麦族(Trit-iceae)、小麦亚族(Tr...  相似文献   

3.
变豆菜属(Sanicula)是典型的东亚-北美间断分布属,属于北极-第三纪古老区系成分。目前全世界有40种,中国(17种,11个特有种)和美国(22种,13个特有种)是2个分布中心。近年来有关变豆菜属分子系统发育研究表明该属并非单系,不同学者采用了不同的属下分类标准,但属下分类系统和种间界限仍存在争议,特别是药用植物的种类较易混淆。变豆菜属的系统进化研究主要集中在北美Sanicora DC.组及夏威夷Sandwicensis Shan and Constance组的类群,缺少对中国特有种的研究,因此该属的系统位置、起源地、迁移、扩散模式和种间进化关系均不清楚。本文对变豆菜属的分类系统、分类方法、起源和进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动物眼睛的起源与进化过程是人类在探索自然奥秘过程中遇到的一个非常有趣且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眼睛出现的过程、眼睛进化所需的时间、眼睛的单起源论、眼睛的类型与进化、光感受器与眼睛进化的关系、光感受器和视蛋白的类型与进化这6个方面简要概述了动物眼睛起源与进化的主要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谷安根  汪矛 《植物学通报》1990,7(2):58-62,64
最近笔者拜读了由中山大学生物系与南京大学生物系合编的《植物学》(系统、分类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年3月第四次印刷本,发现在该书的157—188页,即于论述“蕨类植物的起源与进化”和“裸子植物的起源与进化”两节中,存在一些值得与作者商榷的问题,现评论如下,谨希同行专家广为讨论。  相似文献   

6.
7.
现代地球上绝大部分的生命都是以单个细胞或多个细胞的形式存在的。生命起源后细胞基本结构的形成和细胞结构在进化过程中的发展都是一些重大的生物进化事件。因此对细胞本身的起源和进化的研究是探索生物进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最原始的细胞细胞是如何产生的呢?要解决这...  相似文献   

8.
病毒在基因水平上的起源与进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义鹏  肖庚富 《病毒学报》1997,13(3):283-289
  相似文献   

9.
植物多倍体起源与分子进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杂交和多倍化是植物最重要的进化方式之一 ,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着多倍体物种 ,约 50 %的被子植物和 80 %的蕨类植物进化历史上都曾经历过这种活动 〔1,2〕。在动物界 ,随着大量分子生物学证据的积累 ,有关杂交 -多倍化物种形成的报道也越来越多〔3〕。随着时间的流逝 ,杂种与祖先种在遗传分化上的积累越来越多 ,这使得探讨多倍体物种起源及其进化成为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研究领域。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 ,生物学家们就对植物多倍体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4〕,不过 ,由于当时研究方法的限制 ,他们只能在外部形态、生化特性等方面对多倍体植物进行一…  相似文献   

10.
禾本科植物的起源,进化及分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禾本科植物的起源、进化及分布韩建国樊奋成李枫(中国农业大学草地研究所,北京100094)ORIGIN,EVOLUTIONANDDISTRIBUTIONOFTHEGRAMINEAEHanJian-guoFanFen-chengLiFeng(Grassl...  相似文献   

11.
小麦染色体组的起源与进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庆富   《广西植物》1997,17(3):276-282
对小麦染色体组的起源及其进化进行了全面综述后,提出了一个新的小麦进化途径,并认为:(1)Triticummonococumvarurartu是多倍体小麦A组的原初供体,在A组进入多倍体小麦后有Tmonovarboeoticum的基因渗入;(2)B和G组的原初供体是Tspeltoides的S组,在该S组进入多倍体小麦后有两个进化方向,即S组结构分化形成G组和S组经外源染色体代换及重组等而进化成B组;(3)Tturgidum和Ttimophevi都是来自Tspeltoides为母本与Tmonovarurartu杂交后并双二倍化而形成的原初四倍体小麦(SSAA),并由它分别经遗传渗入和结构分化而成;(4)Tzhukovskyi是Ttimophevi作母本与Tmonovarboeoticum杂交并双二倍化而形成,故它具有分别来自Tmonovarurartu和Tmonovarboeoticum的两类A组;(5)Taestivum的D组来自Ttauschi;(6)无论A组、B组、D组、G组在进入多倍体小麦后均有相当分化,同时在其供体种中也有一定分化。  相似文献   

12.
11000年以来太湖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1000年以来太湖的形成与演变WilliamY.B.Chang(CenterforGreatLakesandAquaticScienceandSchoolof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theUniversityo...  相似文献   

13.
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近年来,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由于手段和技术的更新,资料大量积累,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成为植物学领域的一大热点。本文对过去近五十年的研究作了回顾,并从分子系统学、分支系统学、花原基发生的形态学、花发育的分子遗传学及白垩纪花和其它生殖结构化石研究等五个方面对该领域在最近十几年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最后,对今后如何开展这方面的工作作了简要评论。  相似文献   

14.
Abstract: A number of bivalve taxa defined in the past as ‘Cryptodonten’ by Neumayr, 1884 were grouped together in the high‐level taxon Palaeoconchae Neumayr, 1884. Cox (1969) noted that Palaeoconchae and Cryptodonta were synonymous and Newell (1969) used Cryptodonta as a subclass of bivalves. However, for the past 120 years, the Cryptodonta has been poorly conceptualized and the name was used for poorly understood genera or those lacking dentition. As used by Newell, Cryptodonta included taxa now placed in the subclasses Protobranchia Pelseneer and Autolamellibranchiata Grobben, and to the class Rostroconchia Pojeta, Runnegar, Morris and Newell. The bulk of Newell's use of Cryptodonta was made up of Silurian and Devonian taxa first described by Barrande (1881) from Bohemia; Newell placed these in the order Praecardioida Newell. In effect, Cryptodonta became a ‘wastebasket’ grouping for what, at the time, were poorly understood taxa. Many of the formerly poorly understood praecardioids are now better known and are herein placed in the new superorder Nepiomorphia. The Nepiomorphia contains two orders: (1) order Praecardioida that includes the families Slavidae K?í?, Cardiolidae Hoernes, Praecardiidae Hoernes and Buchiolidae Grimm; and (2) new order Antipleuroida that includes the families Stolidotidae fam. nov., Spanilidae fam. nov. and Antipleuridae Neumayr. The Nepiomorphia originated probably in the early Silurian as result of r‐selection progenesis. When the marine current system became re‐established after the late Ordovician glaciation and in the early Silurian, an at least temporary ventilation of the shallow waters by surface currents was renewed in higher latitudes of peri‐Gondwana and Siberia, producing acceptable sea‐bottom environments. Larvae were distributed by surface currents from the warm tropical regions of Laurentia and Baltica and were among the first benthic organisms to colonize the new environments. Temporary ventilation created frequent density‐independent catastrophic mortalities of early ontogenetic stages, with no competitors and with super‐abundant resources. During the Silurian and early Devonian, the Nepiomorphia underwent several diversifications in the recurring cephalopod limestone biofacies characteristic of peri‐Gondwana, and evolved infaunal, semi‐infaunal and epifaunal modes of life in several lineages. The Nepiomorphia most probably became extinct during the early Carboniferous and had no role in the future evolution of the Bivalvia.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关于羽毛和羽状皮肤衍生物的研究极大促进了我们对羽毛起源与早期演化的理解。结合最新的古生物学与今生物学资料,对一些保存了皮肤衍生物的非鸟恐龙标本进行观察研究,为这个重要的进化问题提供了新见解。推测羽毛的演化在鸟类起源之前就以下列顺序完成了5个主要的形态发生事件:1)丝状和管状结构的出现;2)羽囊及羽枝脊形成;3)羽轴的发生;4)羽平面的形成;5)羽状羽小支的产生。这些演化事件形成了多种曾存在于各类非鸟初龙类中的羽毛形态,但这些形态在鸟类演化过程中可能退化或丢失了;这些演化事件也产生了一些近似现代羽毛或者与现代羽毛完全相同的羽毛形态。非鸟恐龙身上的羽毛有一些现代羽毛具有的独特特征,但也有一些现生鸟羽没有的特征。尽管一些基于发育学资料建立的有关鸟类羽毛起源和早期演化的模型推测羽毛的起源是一个全新的演化事件,与爬行动物的鳞片无关,我们认为用来定义现代鸟羽的特征应该是逐步演化产生的,而不是突然出现。因此,对于羽毛演化而言,一个兼具逐步变化与完全创新的模型较为合理。从目前的证据推断,最早的羽毛既不是用来飞行也不是用来保暖,各种其他假说皆有可能,其中包括展示或者散热假说。展开整合性的研究有望为羽毛的起源问题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演化与远缘杂交亲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9个改良小麦品种(系)与黑麦进行杂交,研究普通小麦品种与黑麦杂交亲和性的差异及其亲和性在品种更新,更换过程中的演变趋势,结果表明:供试改良小麦品种与黑麦的杂交亲和性显著低于对照中国春;结实率大于50%的品种3个,占供试品种的3.8%,结实率介于30% ̄50%之间的品种4个,占5.1%,结实率介于10% ̄30%之间的品种8个(10.1%),结实率小于5%的品种50个,占63.3%,另外,结实率介  相似文献   

17.
杉科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本文根据对杉科的系统发育、现代分布和化石分布的研究,结合古地理和古气候资料,讨论了杉科的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的成因。杉科基本上是一个亚热带科,我国长江、秦岭以南至华南一带是其现代分布中心。东亚中高纬度的东北地区可能是其起源中心和早期分化中心。起源时间为早侏罗纪或晚三叠纪。杉科植物的各种类型很可能在早白垩纪甚至晚侏罗纪就已分化出来。杉科植物于东亚起源后,在当时劳亚古陆尚未完全解体、气候分带现象尚不甚明显的情况下跨越欧亚大陆散布到北美,并扩散到南半球。自晚白垩纪,白令陆桥和北大西洋陆桥对其在北半球的散布发挥了重要作用。杉科植物目前虽处于衰退状态,但在地质史上却曾经经历过极其繁盛的时代。在中生代中晚期和早第三纪,杉科植物种类繁多,广布于北半球,向北扩散到北极圈内的高纬度地区,是当时的大科。大多数现存属曾分别有过3个或2个分布中心:水松属、落羽杉属和北美红杉属在东亚、北美西部和欧洲;水杉属在东亚和北美西部;柳杉属、杉木属,很可能也包括台湾杉属在东亚和欧洲;巨杉属在欧洲、北美和东亚。在晚白垩纪和第三纪,现存属特别是水松属、落羽杉属、水杉属、北美红杉属和巨杉属,曾是北半球森林植被的重要组成成分。南半球也曾有少量种类,分布亦远较现代普遍。杉科在白垩纪的多样性达到鼎盛,具所有的现代属和大量的化石器官属,但在以后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地质变迁、气候变化,大量类群绝灭。晚第三纪全球性的气温下降迫使杉科逐渐从高纬度地区撤出。第四纪冰期气候的剧烈恶化使杉科分布区进一步显著退缩至中、低纬度地区,最后在欧洲全部消失,仅在东亚、北美及澳大利亚的少数几个植物 “避难所”中残存下来。现今各属多分布于环太平洋地区极为狭窄的局部范围,在分布区内呈现出孤立或星散的残遗分布式样。杉科现存各属均为古老的孑遗或残遗类群。  相似文献   

18.
木兰科(Magnoliaceae)的起源、进化和地理分布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30  
木兰科为亚洲-美洲间断分布科,全世界有15属,246种,主要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从喜马拉雅至日本,向南达新几内亚及新不列颠;少数种类分布于北美东南部、中美至南美巴西.中国有11属,约99种.木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在东亚-东南亚地区.根据木兰科的化石记录、系统发育和现代分布,推测其起源时间为早白垩纪,甚至更早.起源地可能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并由此向外辐射,向东经日本、俄罗斯远东地区经白令陆桥进入北美;向西经西亚、欧洲,通过格陵兰进入北美,然后到达南美;向南经印度支那、马来西亚,直至新几内亚.东亚-北美间断分布的形成是受第四纪冰期的影响;南美的木兰科是从北美迁移而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