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局部推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进行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病人,采用6MeV-X线,两侧平行相对野作全脑照射,临床靶体积(CTV)包括肿瘤靶体积(GTV)及周围水肿区,处方剂量为30-40Gy,分割次数为10-20次。其中27例缩野后局部推量20Gy。分析常规处方剂量后进行局部推量与未进行局部推量的两个组别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总生存率(OS)和KPS评分改变的差别。结果:中位随访6个月。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LRR分别为18.5%(5/27)和27.8%(10/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OS分别为85.2%(23/27)和77.8%(28/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KPS〉=70分别为18和19。结论:脑转移瘤常规处方剂量放疗后进行局部推量对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及KPS评分有益。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转移瘤放射治疗局部推量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进行放射治疗脑转移瘤病人,采用6MeV-X线,两侧平行相对野作全脑照射,临床靶体积(CTV)包括肿瘤靶体积(GTV)及周围水肿区,处方剂量为30~40Gy,分割次数为10~20次。其中27例缩野后局部推量20Gy。分析常规处方剂量后进行局部推量与未进行局部推量的两个组别局部区域复发率(LRR)、总生存率(OS)和KPS评分改变的差别。结果:中位随访6个月。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LRR分别为18.5%(5/27)和27.8%(10/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OS分别为85.2%(23/27)和77.8%(28/36);局部推量组和未局部推量组的KPS>=70分别为18和19。结论:脑转移瘤常规处方剂量放疗后进行局部推量对脑转移瘤的局部控制率及KPS评分有益。  相似文献   

3.
刘文其 《蛇志》1997,9(2):59-59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以两广多发,早期极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约占60%~90%,其中双侧占20%~30%.我们对1994年8月至1995年10月收治的30例鼻咽癌并颈部肿块超过6cm者,用放疗配合以顺铂(DDP)为主的化疗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近期疗效.1 材料与方法对60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部低分化鳞状细胞癌,且伴有较大的颈部转移灶(至少有一侧肿物直径超过6cm)者,按临床分期、年龄、性别及身体状况随机分组,分为单纯放疗组(A组)和放疗配合化疗组(B组),每组30例.A组:放疗2Gy/次,1次/天,5天/周,放疗肿瘤总量70Gy~80Gy/7~8W;B组:放疗方法同A组,同时配合DDP 5-Fu化疗,DDP30mg 5-Fu750mg 2次/W,连用3~4周,累积剂量DDP180mg~240mg,5-Fu4.5g~6g.放疗设野按照鼻咽癌设野原则,并结合CT及临床资料精密准确地进引设野,使瘤区剂量达70Gy而正常组织不超过其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保乳手术对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美容效果,对我院54例行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科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6-10-2008-08行保乳手术治疗54例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年龄28~65(47.2±11.6)岁.病变位于左乳腺31例,右侧23例,肿瘤位置位于外上象限38例,位于其他象限16例.I期40例,Ⅱ期14例.单纯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27例,浸润性小叶癌7例,导管内癌5例,腺癌4例,髓样癌1例,黏液样癌2例.腋淋巴结转移18例,阳性淋巴结数1~3个.所有患者均行ER和PR测定,其中ER阳性率为57.4%(31/54),PR阳性率为42.6%(23/54),ER和PR均阳性者2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调强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方案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6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其中常规放疗组(A组)共30例,采用常规照射方法,6/8 MV高能X线,2.0 Gy/次,5次/周;40 Gy/20次后再次定位剂量达60~66 Gy,强调放疗组(B组)共36例,采用强调适应性放疗,6/8MV-X射线照射,以95%等剂量线包绕PTV(计划靶区),处方剂量GTV(肿瘤区)66 Gy/30次,CTV(临床靶区)60 Gy/30次,PTV 60 Gy/30次,每天1次,每周5次。强调放疗组同期接受IMRT和多西他赛、柰达伯化疗,21天1个周期,连续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评定临床疗效;参照WHO毒性反应分度标准评价毒副反应。结果:常规放疗组和强调放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6.66%和91.67%(x2=17.26,P0.05);常规放疗组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强调放疗组,包括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和消化道反应的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调强适形放疗联合多西他赛、奈达铂化疗同步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具有潜在的推广应用价值,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e small cells lung carcinoma,NSCLC)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0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Ⅲ期不能手术的NSCLC患者47例,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同步放化疗组(对照组)22例,接受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肿瘤处方剂量60~66 Gy,常规分割:1.8~2.0 Gy/次;放疗期间同步两周期"紫杉醇+顺铂"方案化疗,放疗后再原方案巩固化疗2~3个周期;氟西汀联合治疗组(实验组)25例,从同步放化疗开始起同时服用氟西汀(20~40 mg/day),持续服药半年。随访至1年,观察和评价两组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客观有效率分别为77.3%(17/22)和80%(20/25)(P0.05);1年生存率分别为68.2%(15/22)和80%(20/25)(P0.05);1年局控率分别为45.5%(10/22)和76%(1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CD+/CD8+比率由1.34±0.23升至1.58±0.22(P0.05),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由13.4±4.8降至9.6±3(P0.05);全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炎,未发生4级不良反应,两组3级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不能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在同步放化疗的基础上联合氟西汀治疗可以提高肿瘤的1年局控率,促进抗肿瘤免疫,并缓解患者的抑郁情绪,且不加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大分割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对颅内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陀螺旋转式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设备治疗颅内转移瘤患者91例.单纯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采取大分割分次方式,处方剂量3.2-5Gy,每周5次,计划靶区边缘(45%或65%等剂量线处)总剂量全程为35-50Gy.结果:近期有效率(CR+PR)颅内移瘤少于3个组为93.06% (67/72),大于3个组为73.69% (14/19);局部剂量与肿瘤复发的关系,照射剂量50GY者复发率为11.86%(7/59),照射剂量为40GY者复发率为31.25%(10/32);生存率陀螺刀治疗的中位生存期为11.9个月.6、12、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76.92% (70/91)、60.44%(55/91)、29.67%(27/91).结论:大分割伽玛射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脑部和体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人附睾蛋白4(HE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及CC趋化因子配体20(CCL20)与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8年7月期间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31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保乳术手术指征,成功实施乳腺癌保乳术,所有患者均随访3年。检测两组血清HE4、VEGF、MCP-1、CCL20水平情况,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的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E4、VEGF、MCP-1、CCL20水平单独及联合检测对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随访过程中失访6例,剩余的306例患者根据随访结果,分为局部复发组27例、无局部复发组279例,局部复发率为8.82%。局部复发组的血清HE4、VEGF、MCP-1、CCL20水平均高于无局部复发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与年龄、淋巴结转移、切缘状态、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术后规范化疗、术后足程放疗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规范化疗、年龄偏高、术后足程放疗是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保护因素,HE4、VEGF、MCP-1、CCL20水平偏高,切缘状态、Her-2、Ki-67阳性以及淋巴结转移是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HE4、VEGF、MCP-1、CCL20联合应用预测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局部复发的效能高于单一指标应用。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局部复发患者体内HE4、VEGF、MCP-1、CCL20水平高表达,四指标联合检测可辅助预测保乳术后局部复发。且乳腺癌患者保乳术后复发还受到切缘状态、Her-2、Ki-67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8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保乳手术组和改良手术组,每组34例。保乳手术组患者采用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改良手术组患者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转移率、生存率以及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改良手术组总有效率及5年生存率均优于保乳手术组(P0.05);保乳手术组并发症、局部复发率、肿瘤远处转移率均低于改良手术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CEA、CA15-3、TPA水平均降低,且改良手术组低于保乳手术组(P0.05)。结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均能有效治疗早期乳腺癌,但保乳手术效果优于改良根治术,不仅能够降低患者血清CEA,CA15-3及TPA水平,而且并发症及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乳腺癌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84例,均采取保乳手术联合放射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84例乳腺癌患者均在出院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0.4)年,各项检查未发现复发迹象。在放疗的期间内,乳房出现刺痛、发痒的不适患者20例,皮肤色素沉着、红斑的患者37例,在治疗后发生湿性脱皮患者10例,放射性食管炎患者8例;在放疗结束1个月,出现反射性肺炎患者2例。手术及放疗后,患者乳房的美容效果中优秀患者49例,良好患者29例,较差患者6例;行肿瘤扩大切除术患者优秀率高于行象限切除术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放疗可保证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美观,是一种优秀的乳腺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MMTV-Wnt-1转基因小鼠作为高发乳腺癌动物模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的乳腺癌发病情况及病理学变化规律。方法 观察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肿瘤发生情况 ,并采用原位移植将瘤组织置于裸鼠皮下 ,通过组织病理学切片来观察MMTV Wnt 1阳性转基因小鼠和移植鼠的病理学变化。结果 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最早从 7周龄开始出现乳腺瘤 ,发瘤鼠剖检可见脾、肝有不同程度的肿大 ,其他器官无明显病变 ;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发瘤鼠各脏器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但未出现肿瘤转移。将瘤组织移植裸鼠后 ,肿瘤可在裸鼠皮下生长 ,移植肿瘤病理学形态与原发瘤一致 ,未出现转移。结论 实验结果验证MMTV Wnt 1转基因小鼠可稳定自发乳腺肿瘤 ,可作为研究乳腺癌的良好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 3 kinase/serine-threonine kinase,PI3K/AKT)信号通路与乳腺癌多药耐药和侵袭转移的相关性。方法:以乳腺癌细胞系MCF-7为母本,持续低浓度加药诱导建立阿霉素(Adriamycin,ADR)耐药系MCF-7/ADR’。细胞免疫荧光检测两细胞系中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 AKT,P-AKT)、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MMP-2)的表达。PI3K抑制剂LY294002作用两系前后,Western Blot检测P-AKT、MMP-2、P-gp的表达改变及qRT-PCR检测MMP-2、MDR1的表达改变。结果:P-AKT、P-gp(MDR1)、MMP-2在MCF-7中为低表达或不表达,MCF-7/ADR’中为高表达。LY294002作用两系后,P-AKT、P-gp(MDR1)、MMP-2在MCF-7/ADR’中的表达明显减低(P<0.05),MCF-7无明显改变。结论: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可有效降低MCF-7/ADR’耐药和侵袭转移能力,PI3K/AKT通路是调控乳腺癌多药耐药和侵袭转移的重要信号通路之一。  相似文献   

13.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一种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恶性肿瘤,男性乳腺癌罕见。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以外科治疗为主。乳腺癌的各种治疗手段,如手术治疗、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等,依据各自特点及疗效,在治疗中综合运用,使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有了明显提高。随着治疗模式的改变、概念的不断更新以及越来越多的相关治疗机制被发现,能提高患者的综合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根据国内外已发表的乳腺癌治疗相关文献,主要从乳腺癌治疗相关进展及治疗效果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为制订乳腺癌综合治疗的指南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应用细金属丝定位行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方法:手术前用钼靶机立体定位仪或用彩超引导置细金属丝于乳腺隐匿性病灶中,共36例。手术中沿细金属丝找出病灶,予以切除并冰冻切片。结果:36例病人均找到乳腺隐匿性病灶并切除,术中冰冻发现13例隐匿性乳腺癌。结论:应用细金属丝定位行乳腺隐匿性病灶切除准确性高,为确诊治疗隐匿性乳腺癌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岩  刘莉莉  梁莉丽  敬素伟  方芳  陈林 《生物磁学》2013,(35):6913-6917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过程中,图像引导对于放射治疗的精确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毒性反应及放射治疗近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例。使用医科达SynergyTM锥形束CT(CBCT)进行治疗前扫描,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25例患者进行误差纠正,调整后行调强放疗。患者在进行放疗前,用锥形柬CT对射野的偏差进行校正,其偏差利用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螺旋CT图像进行手动匹配,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调整。根据误差调整治疗床位置后治疗。对急性放射性反应采用RTOG5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经锥形束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X、Y、Z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0.429±1.683mm、0.431±1.728mm、0.583±2.041mm:摆位误差纠正后,误差值分别为:0.068±0.429、0.019±0.438、0.158±0.697,调整后摆位误差控制在1mm之内进行治疗。放疗后2周急性皮肤反应为0级23例、1级2例;4周为0级21例、1级4例。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心脏损伤的病例出现。结论:目前调强放疗是乳腺癌临床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能够使放疗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双膦酸盐作为一种骨质吸收抑制剂,能够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吸收,在多种实体肿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所致的骨相关事件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体外、体内实验表明双膦酸盐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粘附、播散和侵润,降低肿瘤细胞膜稳定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直接抗肿瘤作用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等间接抗肿瘤作用,基于这些基础研究结果已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双膦酸盐辅助治疗乳腺癌的,陆床试验研究,本文就近年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7.
乳腺癌是女性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复发和远处转移仍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首位原因,而双膦酸盐作为一种骨质吸收抑制剂,能够抑制破骨细胞介导的骨质吸收,在多种实体肿瘤骨转移及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疾病所致的骨相关事件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大量体外、体内实验表明双膦酸盐还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粘附、播散和侵润,降低肿瘤细胞膜稳定性、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等直接抗肿瘤作用以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激活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等间接抗肿瘤作用,基于这些基础研究结果已经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双膦酸盐辅助治疗乳腺癌的临床试验研究,本文就近年相关临床试验研究进展做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之间的关系。结果:(1)HDAC1蛋白在78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61/78),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乳腺癌组织中的HDAC1蛋白在ER或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其在ER或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的HDAC1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8例乳腺癌组织和20例癌旁组织中HDAC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ER、PR之间的关系。结果:(1)HDAC1蛋白在78例乳腺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8.2%(61/78),在癌旁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2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乳腺癌组织中的HDAC1蛋白在ER或PR阴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别高于其在ER或PR阳性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P〈0.01)结论:乳腺癌组织中的HDAC1蛋白过度表达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从细胞凋亡方面观察BIOCOCKTAIL(益生菌微生物制剂)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FITC和PI双染色法及TUNEL法检测凋亡。结果通过FITC和PI双染色法,观察到BIOCOCKTAIL可显著增加乳腺癌细胞MDA-MB一231凋亡细胞。I组乳腺癌细胞系(8.1%绑38.7%,P〈0.05),Ⅱ组乳腺癌细胞系(6.9%掷19.4%,P〈0.05)。TUNEL法检测MDA-MB-231细胞凋亡现象明显增多。结论BIOCOCKTAIL能够有效诱导乳腺癌细胞MDA-MB-231凋亡,有可能成为乳腺癌治疗的补充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