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栖动物蝾螈和爪蛙是断肢再生能力最强的脊椎动物,其断肢再生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对神经组织的成瘾性依赖。关于断肢再生神经依赖的研究已有近两百年的历史,但神经与再生芽基和顶外胚层帽交流互作的机制仍不明朗。该文以蝾螈与爪蛙断肢再生为例,简要回顾神经支配断肢再生的研究结果,并结合作者实验室最近有关黑皮质素受体信号通路调控爪蛙蝌蚪断肢再生的研究进展,探讨中枢神经系统对断肢再生的调控机理。  相似文献   

2.
两栖类有尾目动物蝾螈具有极强的再生能力,尤其在肢体受损被截断后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复原,而哺乳动物不具备肢体再生的能力.在肢体再生中,残肢处的终末分化细胞发生去分化是诱导再生芽基形成,启动断肢再生的重要始动步骤.现从蝾螈断肢再生的组织形态、细胞生物学、信号分子和神经免疫调控等方面对终末分化细胞去分化调控机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张卓航  姜振宇  杨忠 《生命科学》2012,(10):1202-1206
蝾螈等有尾两栖类在其肢体任何节段被截断后,能通过准确的时空模式调节完成具有位置匹配关系的再生修复,该过程由受损肢体残端产生的芽基组织介导完成。芽基细胞的来源目前尚有争议,其产生受局部基质微环境诱导并涉及细胞表观遗传学改变,性状上呈现不完全的细胞再编程特征,增殖分化具有神经依赖性。哺乳类包括人类仅具有极为有限的肢体再生能力,其肢体再生限于指(趾)末端受损离断。深入探讨有尾两栖类等肢体再生过程的细胞分子机制,将为探索新的干细胞损伤修复途径及再生促进策略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4.
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仅具有极为有限的再生能力,然而以蝾螈、非洲爪蟾等为代表的两栖类动物则能在特定时期完全修复缺损的组织器官。该文对近年来两栖类动物组织器官再生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作一综述,并以诱导成体爪蟾断肢再生为例,探讨诱导器官再生的研究策略。  相似文献   

5.
刘俊  陈建业 《化石》2022,(2):23-25
<正>现生的两栖动物包括无尾类(蛙)、有尾类(蝾螈)以及不常见的无足类(蚓螈)。所有现生两栖类被认为是一个单系,1866年由Haeckel命名为滑体两栖类。现生两栖类有一些特有的共同衍征。它们的牙齿带小梗(齿基与齿冠被一个纤维组织带分隔),有两个尖。在滑体两栖类之外只有离片椎类的几个属种(如Doleserpeton,Amphibamus, Gerobatrachus)存在这种牙齿。  相似文献   

6.
无神经蝾螈幼虫前肢摘除肱骨后的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年青的无神经幼虫前肢,切断并摘除肱骨后可以再生,除去在少数例子肱骨的再生不完全外,大多数的再生都是典型的。再生体形态建成速度也和同年龄的正常幼虫相近。2.再生芽基细胞起源于残肢中仅有的肌肉和结缔组织,其中肌肉在数量上比结缔组织多,去分化过程也非常明显,因此,作为早期再生芽基细胞的来源,肌肉组织可能比结缔组织更为重要。3.由肌肉和结缔组织去分化而来的芽基细胞,不仅能够分化为肌肉和结缔组织,而且能分化出典型的软骨。这表明芽基细胞的多潜能性,由某种组织去分化而来的细胞可以分化为另一种组织。4.表皮细胞在再生初期表现出形态去分化特征,它和内部组织之间有密切的连系,但是没有看到表皮细胞直接参入内部。  相似文献   

7.
对于嵘螈肢体的再生,神经系统特别是切割后的残肢裹的神经纤维,一向是被认为有决定性意义的。晚近利用成体或接近变态的幼体的研究证明了:在再生芽基形成之后,切断神经,已经形成的芽基仍然可以继续发育成正常的肢体;但在再生芽基形成之  相似文献   

8.
一、两栖纲:两栖动物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它是脊椎动物由水中向陆上发展的过渡类型。不了解两栖动物的特征,学生就不可能掌握脊椎动物由水中向陆上、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完整概念。从这个意义说,掌握两栖类的基本知识,也是完全必要的。现存的两栖动物,全世界有近3000种,其中无足目约170种;有尾目200余种;无尾目约2600种。我国有230余种(亚种),其中无足目1种;有尾目32种;无尾目197种。青蛙是泛指黑斑蛙、金线蛙、虎纹蛙等,是两栖纲,无尾目,蛙科动物。初中动物学课本图87,应该是黑斑蛙(Rana nigromaculata),体长可达8厘米。…  相似文献   

9.
两栖动物是最早应用声讯进行雌雄识别、繁殖和防御的脊椎动物,其发声器官包括喉部器官和(或)声囊.近来的研究表明我国特有两栖动物--凹耳蛙不仅具有非常复杂的鸣叫特点,而且能发出超声音频.本文总结了有关凹耳蛙的生物学特点、无尾两栖动物发声器官的研究进展,指出凹耳蛙在无尾两栖动物发声器官的生态和进化形态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两栖类胚胎的表皮,只是在一定的发育阶段具有传播兴奋的能力。有尾类胚胎表皮显示可兴奋性的期间,从分期26(早尾芽期)开始,直到分期37末(第一对外鳃出现分枝),某些部位甚至更晚些。无尾类的爪蟾和黑斑蛙胚胎,虽然其体形以及以此为准的分期与蝾螈的有所不同,表皮传播兴奋的期间,自分期24到分期40,和后者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刘、胡(1961)曾报道四川峨眉山有无尾类25种,有尾类2种。后经多次采集,又获得两栖动物5种,即龙洞山溪鲵Batrachuperus longdongensis、沙坪角蟾 Magophrys shapi-ngensis、宝兴齿蟾Oreolalax popei、四川湍蛙Staurois mantzorum和本文描述的峰斑蛙Rana chevronta,新种。到目前为止,峨眉山共有两栖动物32种,其区系成分兼有华中区和西南区的特点,为两区之过渡地带。现将峰斑蛙新种描述于下。  相似文献   

12.
论交提要     
1.利用单位和三价染色体移植物研究表皮在两棲类肢体再生中的作用The role of epithelium in amphibian limbregeneration,studied by haploid and triploidtransplants,E.D.Hav,Am.J.Anat.91:447—481,1952.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 Rose 关于两棲类肢体再生过程中去分化表皮细胞参与早期再生芽基形成的学说、豹蛙(Rana pipiens)元单价、双价和三价染色体的蝌蚪,按不同的配合方式分别用作施主和寄主。将施主之尾部表皮移植到寄主蝌蚪右后肢的大腿部位,左后肢留作对照。然后,通过两肢体的膝关节处切  相似文献   

13.
将赤子爱胜蚓在60/61体节处剪切,用透射电镜观察肌肉再生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结果表明:剪切后伤口处的受损细胞呈降解状态并被迁移至伤口面的吞噬细胞所吞噬;伤口处的其他未受损细胞去分化,失去特化细胞的特征,并且增殖形成圆锥状的芽基;芽基细胞再次进行分化,成肌细胞合成肌丝,最终生成新的肌肉组织。  相似文献   

14.
两栖纲动物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脊椎动物由水生到陆生发展进程中的一种过渡类型。现在全世界两栖动物约为2000余种,我国已发现的有204种或亚种。课本中介绍了有尾目的大鲵、无尾目的中华大蟾蜍和青蛙。我国的青蛙就是一种——黑斑蛙。青蛙是这种蛙的俗名,其学名是Rana nigro  相似文献   

15.
<正>自然界的植物再生现象动物的器官再生现象广为人知,如壁虎在遇到危险时可以采取断尾来摆脱险境并再生出新的尾部,蝾螈也可以断肢自救并随后再生出新的肢体。同样的,自然界的植物也可以利用再生来应对外界生长环境的变化:多肉植物的离体叶片可以在伤口处生出新芽和新根,并最终形成新植株;白杨的枝条通过扦插可以长出不定  相似文献   

16.
2010年7和8月,采用样带法于贵州省习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两栖动物资源调查,在三叉河片区(28°30′43.67″N,106°25′03.72″E,海拔1 087 m)采集到25只形态相似的两栖动物标本,经过鉴定,该标本为无尾目(Anura)叉舌蛙科(Dicroglossidae)棘胸蛙属(Quasipaa)的合江棘蛙(Q.robertingeri),系贵州省两栖动物新纪录。标本现保存于贵阳学院生态研究中心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自残是某些动物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自动弃尾、断腿、和抛肠丢肚的一种自卫现象。而再生是动物在自断或损伤的部位重新生成的过程。自残与再生是对立的统一,是“物竞天择”的必然结果。环节动物的蚯蚓,靠近头部前端的前8节细胞分裂快,再生功能也就特别强;从第9节到第14节虽有再生功能,但细胞分裂速度已趋缓慢,而且某些器官就不可能重新修复;第十五节以后切断虽仍有再生功能,但将变成一条没有头部而有二条尾巴的“怪蚓”了。两栖动物的蝾螈,爬行动物的蜥蜴,哺乳动物的山鼠,当你抓住尾部时,尾巴就自动断裂脱落。过了一段时期一条尾巴在断裂处  相似文献   

18.
两栖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从原肠早期背唇形成,到神经胚时期,蛙胚与蝾螈胚胎的中胚层从预定区域到最终位置,以至形成胚体完整的三个胚层是有所不同的。在蛙胚中,从预定区域看,从背唇最先卷入的是内胚层,接着索前板和脊索物质也相继卷入,插在内胚层与外胚层之间,并与内胚层紧密相贴。随着背唇的扩展、侧唇的形成,脊索旁的中胚层也相继卷入,排在脊索两侧,同时内胚层在脊索中胚层之下也卷入,脊索中胚层与内胚层紧密相贴,在表面上分不出来。侧唇扩展延伸时,中胚层物质卷入更多,它们都插在内胚层  相似文献   

19.
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区系及属种海南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8年,多次对海南省中部山区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进行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共记录到39种两栖动物(有尾类1种,无尾类38种),隶属于2目7科23属。其中,包括海南属种新纪录小姬蛙属的德力小姬蛙(Micryletta inornata)和新纪录种马来棱皮树蛙(Theloderma asperum)。另外,还采集到2个待定种,分别为小蟾属物种(Parapelophryne sp.)和一种大型的棱皮树蛙属物种(Theloderma sp.),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鉴定。鹦哥岭调查中共记录到39种(88.6%)已知在海南有分布的两栖动物,包括11个海南特有种,占海南13种特有两栖动物的84.6%,这说明鹦哥岭自然保护区在海南岛两栖动物多样性的保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爪鲵为罕见的有尾两栖动物中特化的类群.分布范围狭窄,种群数量稀少.近年来由于栖息地破坏,已使爪鲵这一物种处于濒危状态.通过对爪鲵的生物学特征的简要描述及人工饲养方法的探讨,希望可以在爪鲵的人工饲养技术上有所突破,为实现对爪鲵的保护及人工繁殖提供一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