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用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SCB412作为出发菌株,经能量50KeV、剂量1× 10~11~5 ×10~15 ions/cm~2的N~+离子注入诱变处理,以产生可遗传的诱变。 N~+离子注入后,存活率与剂量呈指数衰减关系:log(存活率%)= 8.23- 0.604 × log(剂量),在培养过程中可观察到酵母菌菌落和细胞形态均发生了变化。经筛选,获得了一株能够利用正十二烷烃发酵产生长链二元酸的高产菌热带假丝酵母SCB609。在初始正十二烷烃浓度为15%(v/v)下产酸量由43.5g/L上升到73.2g/L。比较两株菌发酵生长特性的差异,产酸过程有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采用亚硝基胍和紫外线诱变,自金属硫蛋白(MT)产生菌酿酒酵母(deccharomycescerevisiae)BD101-25单倍体中获得遗传稳定的高Cu2+、Cd2+抗性突变株BD101-69和BD101-30。并对其重金属解毒、桔抗u.V.和60Co辐射效应、清除羟基自由基能力等生物学功能进行了研究。与出发菌株相比,上述生物学活性与酵母细胞对Ci2+抗性、MT表达量表现出正相关性。两个突变株类MT表达量与生物学活性皆有所提  相似文献   

3.
采用高压电穿孔法将穿梭质粒导入了嗜热脂肪芽胞杆菌(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K1041和T521菌株。以对数生长后期的菌体制备K1041转化细胞,以LB平板上于50℃培养的过夜菌制备T521转化细胞,细胞密度为5~7×10细胞/mL。电击条件如下:电容25μF,电场强度10.0KV/cm,脉冲控制器设定200。 K1041和 T521最高转化效率分别达2.01×104和1.19 ×102转化子/  相似文献   

4.
以携有结合转座子Tn916的Enterococcus faecalis JH2-2为供体,脱卤脱亚硫酸菌HSS1(Desulfitobacterium dehalogenans,Sm抗性突变株)为受体,在厌氧条件下,通过滤膜杂交、结合转移,将Th916转移并插入到受体菌的染色体上,其转移频率为:1.1×10-7~3×10-8。 在丙酮酸/乳酸-3-氯-4-羟基苯氧乙酸、Tc、Sm培养基上,筛选脱氯呼吸的缺陷型突变株,并用反向PCR(I  相似文献   

5.
以上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中的反硝化颗粒污泥为样品,研究了颗粒污泥的基本特性。测定出颗粒污泥中的优势无机元素为Ca、P.颗粒表面以球菌和短杆菌为主。反硝化菌是颗拉中的优势菌群,数量可达6.5x10-1.5x1010个/ml颗粒污泥。初步鉴定了两株脱氮菌Micrococcussp.strainNPseudomonasaeruginosastrain.  相似文献   

6.
以E.coli和耐辐射生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为试材,研究了N^+离子注入对其SOD,CAT和POD活性的影响及共对自由基的清除,结果表明:D.radiodurans经N^+离子注入后SOD和CAT酶活高于E.coli的,而POD酶活不仅很低于E.coli的;随剂量的增大,两者SOD和CAT酶活均为增后减,只是其SOD酶活的变化峰值对应剂量分别为6×10^15N^+/  相似文献   

7.
应用红外CO激光对甘蔗糖蜜工业性生产用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AS2.1189进行辐照处理,经酵母菌糖蜜酒精发酵试验,发现红外CO激光对酿酒酵母菌具有诱变作用,并初步筛选到产乙醇含量有较大变化的辐照变异菌株;同时,通过对这些辐照变异菌株的乙醇脱氢酶同工酶的比较分析,进一步证实了红外CO、激光对酿酒酵母菌的诱变作用.从而为工业上利用红外CO激光对酿酒酵母菌进行诱变  相似文献   

8.
从不同来源的细菌菌株筛选获得一株吸附还原Au3+较强的菌株D01,经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usmegatherium)D01。菌株D01在Au3+浓度600mg/L下仍能较好生长。从电化学反应表明,该菌具有较强的还原力,它能将金催化剂的前驱体Au3+/αFe2O3还原成具有催化CO+O2→CO2的高分散度的Au0/αFe2O3催化剂  相似文献   

9.
氮离子注入对棉花花粉形态和生活力及育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氮离子注入棉花花粉对其形态,生活力和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离子束对花粉壁有明显的刻蚀作用,并能促进花粉粒间的融合。离子注入导致花粉管生长受抑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活性增强,酶带数目增加;萌发率、花粉管穿过花柱到达胚珠率、结籽率和成铃率均较对照显著降低。离子注入剂量与花粉损伤程度的大小呈正相关。经20×10 ̄(15)N ̄+/cm ̄2剂量处理的花粉,其萌发率降为对照的52.3%;花粉管长度仅为对照的17.1%;而且未获得成熟的种子。文中建议棉花花粉离子束诱变的剂量范围以5×10 ̄(15)N ̄+/cm ̄2-10×10 ̄(15)N ̄+/cm ̄2为宜,并且讨论了离子注入技术在植物外源基因导入和细胞融合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产β1 ,4D甘露聚糖酶的诺卡氏菌形放线菌( Nocardioform actinomycetes) 菌株NA3540 ,发酵培养72h ,发酵液离心去菌体,上清经硫酸铵沉淀,95 % 乙醇沉淀,CMSephadex A50 柱层析、羟基磷灰石柱层析、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及Sephadex G100 分子凝胶过滤柱等步骤,β甘露聚糖酶的比活提高了137 倍,获得凝胶电泳均一的蛋白样品。经SDSPAGE 和凝胶过滤法分别测定β甘露聚糖酶分子量为41kD和40kD,证明该酶为单聚体;用等电聚焦电泳测得其等电点为4-8 ;经氨基酸组成分析,发现蛋白中有较高含量的Gly、Asp、Ala 及Glu 残基。该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75 ℃,在不超过60 ℃时酶活较稳定;酶反应的最适pH 为8-0 ,pH 稳定范围为6-5~11-0 。重金属离子Hg2+ 、Cu2+ 、Pb2+ 、Fe3+ 、Co2+ 、Zn2+ 能强烈抑制该酶活性,而Mn2+ 、Fe2+ 、Ag 对该酶有部分的抑制作用,低浓度的Na 、K 、Li 对该酶基本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由地衣芽孢杆菌NK-27获得的β-甘露聚糖酶在40℃、酶液终浓度1u/ml时,经12h水解魔芋粉、角豆胶、瓜儿豆胶和田菁胶所生成的酶解产物,经薄层层析检测表明为单糖和低聚糖。在PYG和GAM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量的四种植物胶酶解产物对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菌体增殖数从10提高到10个/ml。  相似文献   

12.
从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黄杆菌(Flavobacteriumspp)CF-60,该菌的生长需Mg2+存在,MgSO·7HO的最适浓度为0.2%;蛋白胨是该菌株生长的最好氮源,它不能利用无机氮。种龄超过96h的菌体不能在新鲜培养基中生长。经54h的2L恒化器发酵,生物量达6.8g/L,色素产量为10.6mg/L。该菌产生的类胡萝卜素成分简单,主要成分的含量为90.3%,该成分经初步鉴定是分子结构中含有羰基和羟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备HMC毒素纯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纯化制备了从玉米小斑病病菌C小种(HelminthospriummaydisRaceC)分离出来的毒素ToxinI,经NMR的结构分析证实此制备物纯度较高,达到结构分析要求。用氯仿提取含有HMC的毒素培养滤液,经过多次TLC展层层析(CHCl_3:MeOH=9:1),刮取具有侵染活性的部分(R=0.4)溶解在小体积甲醇中备用。色谱柱为Waters(制备型250mm×10mm)填料为YWG-C18反相柱,粒度10um,流动相选用甲醇:水55:45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氮离子注入对耐辐射异常球菌(Deinococcusradiodurans)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及其对MnSOD的诱导。结果表明,当20keV氮离子的注入剂量低于8×1014ions/cm2时,D.Radiodurans中SOD活性变化不大,当剂量在8×1014~60×1014ions/cm2范围内时,SOD的活性随着注入剂量的增大逐渐提高,但大于60×1014ions/cm2时,则逐渐下降;加入对不同金属辅基的SOD同工酶活性抑制剂H2O2和氯仿乙醇的研究表明,中高剂量下氮离子注入诱导的是D.Radiodurans中MnSOD活性的提高,在正常生理条件及小于8×1014ions/cm2的剂量下,D.Radiodurans中SOD总活性主要由FeSOD构成  相似文献   

15.
以大麦芽、大麦和大米为主料,优质红茶为辅料,依据微生物生理代谢与生态的基本原理,选择了三个菌种混合发酵,开发了一种新型发酵无醇饮料。采用的三个菌种是:酵母菌(Saccharomycescerivisiae),嗜酸乳酸菌(Lactobacillusacidophilus),弱氧化醋酸单胞菌(Acetomonassuboxydans)。将上述菌种按一定比例(1:1:2)接种,接种总量为发酵基质的10%,控制发酵温度20-25℃,发酵时间5天,即可制成风格独特、口味纯正  相似文献   

16.
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spp.)及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spp.)被认为是动物机体内重要的有益微生物菌群之一。本文对鸡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后盲肠中上述两种微生物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鸡在感染球虫后第4、7、10d时盲肠中双歧杆菌的数量显著减少(H<0.05);在球虫感染后的第4、7、14d时,盲肠中的乳酸杆菌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  相似文献   

17.
培养条件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卵孢子产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晚疫病菌(Phvtophthora infestans)在我国能够进行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1],研究了离体培养时培养基成份、温度、光照及pH值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白云豆培养基、小米培养基和大豆培养基均适合卵孢子的产生,产生的数量为131.6~149.6个/cm,但冰冻豌豆培养基不适合卵孢子的产生,产生的数量仅为5.8个/cm。比较不同pH值、不同温度、不同光照条件对卵孢子产生的影响发现,pH值为7、温度为1  相似文献   

18.
芽孢杆菌M_(50)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土壤中分离到9 株产生β甘露聚糖酶的芽孢杆菌( Bacillus sp .) 。Bacillussp . M50250m L三角瓶摇瓶培养试验,以4 % 的魔芋粉为碳源,1-0 % ( NH4)2SO4 为氮源,0-35 %Na2CO3 ,30 ~34 ℃培养60h 产酶达到高峰。酶活力为180 ~200u/m L。100L 罐发酵,在30 ~32 ℃,1∶0 .75vvm 通气量,200r/min 条件下,发酵液酶活力高达330u/m L。酶的最适反应温度和pH 分别为50 ℃和6-0 ,低于50 ℃,pH5 .0 ~7 .0 酶稳定。Fe3+ 、Al3+ 、EDTA、Hg2+ 对酶有抑制作用,而Ba2+ 、Mn2+ 对酶有激活作用。发酵粗酶液对苎麻精干麻精练,显示对精干麻的半纤维素残胶具有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野油菜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L4在两吨发酵罐中,以蔗糖为底物发酵72h,发酵液粘度达到6000~12000cp,转化率平均达到62.45%。  相似文献   

20.
花生根瘤菌的数值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我国 11个省、 16种土壤类型、 20多个花生(Arachis hypogaea L.)品种上分离到的花生根瘤菌[Bradyrhizobium sp.(Arachis)]中选取50个代表菌株、并与从津巴布韦引进的4株花生根瘤菌及7株慢生根瘤菌常用的参比菌株共61株菌进行了128项表型特征的测定。数值分类的结果表明,全部菌株在75%水平上相聚,并在76%和77%的水平上分别聚成两大群(群Ⅰ、群Ⅱ),每大群以较高的相似性(85%- 94%)各聚成6个亚群。所用数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