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广东省仁化至博罗高速公路(仁化至新丰段路)为例,通过对该路段沿线乡土植物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388种乡土植物的环境适应性、培植特性、功能特性和经济效应进行评价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中,环境适应性权重最大(0.5476);其次是功能特性(0.2051)。在选取的14个二级指标中, 耐贫瘠权重最大(0.1642),耐旱能力和耐寒性的权重相对也比较大,分别为0.1533、0.0916。根据AHP模型,对所调查的388种乡土植物进行评价,其中评分80分以上适宜高速公路绿化的有64种。结合观赏性、耐寒性评价和市场苗木供应情况最终筛选出20种乡土植物作为仁新高速沿线绿化的建议树种。  相似文献   

2.
在野外调查和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宁镇山脉蕨类植物区系组成、分布区类型及生态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与邻近的7个蕨类植物区系相似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宁镇山脉共有蕨类植物28科47属109种,主要科为鳞毛蕨科、金星蕨科及蹄盖蕨科,主要属为鳞毛蕨属、铁角蕨属及复叶耳蕨属,并有14种中国特有蕨类植物。(2)分布区类型以热带分布科、属为主,以东亚分布种为主,表明宁镇山脉蕨类植物区系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3)与邻近7个山区蕨类植物区系科、属、种相似性系数的比较表明,宁镇山脉与河南鸡公山亲缘关系最近,其次是浙江凤阳山和江西武夷山。(4)宁镇山脉蕨类植物可划分为湿生、石生及土生3种类型,其中石生类型有31种,湿生类型有8种,土生类型有70种。  相似文献   

3.
城市绿地乡土树种对大气污染的适应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华南乡土树种对东莞市不同绿地类型的适应性,将14种华南乡土树种分别栽植于四种绿地类型:工业绿地、道路绿地、城市公园和植物园,研究乡土树种的生理生态变化。各类型绿地的大气监测结果表明,道路绿地的各项大气污染指标明显高于其他绿地;工业区绿地的总悬浮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浓度比植物园高;城市公园的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明显高于植物园。14个树种的生理生态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在各种绿地环境中适应策略各异,且随着污染强度的增加,多数植物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之间的相关系数降低,且Pn与Gs之间的相关系数变化不一致。14种华南乡土树种中,深山含笑、樟树、山杜英、黄栀子、胡氏青冈、九节、格木、黄果厚壳桂和华润楠等9个树种在不同污染环境下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敏感性,红鳞蒲桃和越南山龙眼对各种环境污染都不敏感,红叶石楠、假鹰爪和枫香在不同的污染环境中表现各异。  相似文献   

4.
聂瑞  肖娟  赵辉 《生态科学》2015,34(3):103-108
为评价三川河流域的健康状况, 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包含生态功能、防洪功能、利用功能、服务功能和景观环境功能5 个准则层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 同时综合考虑指标的重要性、普遍性、可量化性、易获取性, 筛选出揭示三川河流域健康状况的14 项主要指标, 使得指标体系整体结构简单、意义明确、相互间独立性容易保证。最后计算出河流健康综合指数值, 并对照相应规范判断三川河健康状况。结果表明, 三川河健康状况为差, 具有诊断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5.
乡土树种具有对当地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苗木培育方便,栽植成活率高,易管理,并能显示地方特色等优势。在当地的城镇绿化美化中应占主要位置。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对当前乡土树种发展作了分析,提出了推广乡土树种在城镇绿化美化的应用措施。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收集保存的爵床科植物资源,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体系,对67种具有园林应用潜力的爵床科植物进行观赏价值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一级指标中,花观赏性所占权重最大,表示花观赏性在爵床科植物观赏价值综合评价中是最重要的方面;在二级指标中,花(序)量、花(序)色鲜艳度和盛花期时长对爵床科植物观赏价值的影响权重均超过10%,对评价结果有较大影响,而花(序)大小、花后观赏性和叶片盖度对爵床科植物观赏价值的影响权重均低于5%,对评价结果影响较小。依据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对67种爵床科植物的观赏价值进行综合评分并划分等级,赤苞花(Megaskepasma erythrochlamys)、宽叶十万错(Asystasia gangetica)、鸟尾花(Crossandra infundibuliformis)、翠芦莉(Ruellia simplex)、翼叶山牵牛(Thunbergia alata)、金苞花(Pachystachys lutea)、黄花老鸦嘴(Thunbergia mysorensis)、白苞爵床(Justicia betonica)、叉花草(Strobilanthes hamiltoniana)、绯红珊瑚花(Pachystachys coccinea)、白金羽花(Schaueria calytricha)、山牵牛(Thunbergia grandiflora)等12种植物的观赏价值较高,综合评价等级为Ⅰ级,具有较好的园林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春生  黄翀  刘高焕  刘庆生 《生态学报》2018,38(13):4584-4595
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生态系统类型丰富,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屏障作用;但频繁的人为活动和自然灾害已对该地区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生态脆弱性增强,故及时掌握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现状,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管理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和重要的数据支撑是相当必要的。基于多元数据,尝试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黄河三角洲进行生态脆弱性评价,获取黄河三角洲的生态脆弱性空间分布状况并进行原因分析,并利用模糊逻辑理论模型对指标和评价结果进行定量化分级,提高了评价过程的可靠性。结果显示,黄河三角洲生态脆弱性等级空间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从沿海到内陆生态脆弱性逐渐减弱,有堤坝防护的沿海地区相对其他沿海区域生态脆弱性低,土壤质量和地下水位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较重,空间相关性分别达到-0.55和-0.74,人为开发活动对生态环境也产生较大压力。  相似文献   

8.
DNA存储作为一种稳定性强、存储密度高、能耗低的数据存储方式,在传统存储介质逐渐无法满足数据存储需求的当下,有望解决海量数据存储困境。目前,科学家已提出多种DNA存储方案,然而由于研究人员的学科背景领域以及关注重点不同,导致这些方案的评价指标不尽相同,亟需一套能够综合评判DNA存储方案优劣的模型。本文总结了DNA存储领域的主要质量评价指标,通过专家问卷调查法统计获得了各指标的权重,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DNA存储方案评价模型,并利用此模型对近年来具有突破性进展的DNA存储方案进行了评估分析。结果表明,Organick的随机大规模DNA存储访问技术综合得分更高,与其他方案相比在信息检索等方面有一定优势。本文对于DNA存储方案的选择提供可借鉴的框架与思路,也为DNA存储的性能提升给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人工促进三亚退化山地植被的恢复提供树种选择依据。方法:通过土壤分析方法比较研究三亚退化山地7个乡土树种早期的土壤肥力状况。结果:造林树种区域的土壤含水率、土壤容重、土壤电导率均显著高于非造林地。7个乡土树种的土壤有机质(12.85~20.89 g·kg-1)、全氮(0.10~0.15 g·kg-1)、微生物生物量碳(176.94~429.36 mg·kg-1)和氮含量(22.61~38.47 mg·kg-1)均高于非造林地,反映造林树种可有效改良土壤肥力,但不同树种对土壤养分的吸收存在差异。海南菜豆树(Radermachera hainanensis)和五月茶(Antidesma bunius)土壤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其它树种,且微生物碳和氮含量均较高。PCA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为主要影响因子。海南菜豆树最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改善,红花天料木(Homalium ceylanicum)次之,岭南山竹子(Garcinia oblongifolia)最小。结论:该...  相似文献   

10.
以黄土高原4个乡土树种的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研究土壤干旱对不同树种水分代谢与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叶细裂槭、虎榛子叶水势、叶片含水量下降迅速,叶片离体保水能力降幅明显;白刺花、辽东栎则表现为叶水势、叶片含水量缓慢下降,组织相对含水量在中度胁迫下略有上升。白刺花在不同水分处理条件下离体叶片保水力明显高于其它树种。1个树种可溶性糖含量随土壤干旱程度加剧明显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在树种之间变化较为复杂,无明显规律性。K^ 离子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在中度水分胁迫下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白刺花在土壤干旱进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K^ 离子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其它树种。综合水分代谢和渗透调节物质来看,水分胁迫条件下,白刺花以保持高水势、减少组织水分散失和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来提高细胞原生质浓度,增强其抗旱性。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大花蕙兰品种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大花蕙兰8个品种的株高、叶色、花色、花香、花径、花枝数、每枝花朵数、花枝长度、抗性、是否春节开花等10个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所选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与生产实际基本相符,尤其是‘开心果’、‘韩国小姐’和‘欲望’3个品种,可在育种和生产上多加重视。  相似文献   

12.
植物种类筛选是营造水土保持林及其它林种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恢复与重建退化生态系统的有效举措。本文以河北邢汾高速公路沿线植被恢复和重建过程中植物种类的筛选为目标,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对选定的19个指标因子进行分析,并对边坡沿线乔、灌、草89种植物进行了综合评价。同时选定10个主要指标因子,就不同海拔段筛选的植物种类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各海拔段内,耐旱性所占权重值最大,耐寒性所占权重值变化最大;(2)综合性状评价等级为Ⅰ级的草本植物有11种,Ⅱ级有12种;灌木中Ⅰ级有8种,Ⅱ级有13种;乔木中Ⅰ级有6种,Ⅱ级有5种。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毛棉杜鹃风景林的景观质量进行较为准确的景观评价,并提供较为全面和通用的观花乔木景观质量评价体系,在查阅国内风景林评价文献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从3个准则和13个指标构建毛棉杜鹃风景林质量评价体系及各层次指标权重。通过德尔菲法确定林外景观质量、单木景观质量、林内景观质量三个项目层权重分别为0.6483、0.2270、0.1591。对毛棉杜鹃景观林贡献程度较大的有色彩对比度、树冠层次性、花色等指标。通过实地调查并按上述体系评价,得到梧桐山万花屏得分为52.8466,属于很好等级;毛棉杜鹃谷得分为44.5834,属于较好等级;双凤亭为20.0336,属于很差等级。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本溪青云山景区空间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地型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是景区旅游开发的基础.本文基于生态环境要素和保护需要构建了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得到组合权重,结合GIS技术对本溪青云山景区进行生态敏感性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景区空间规划.结果表明:青云山景区内高敏感区占比9.2%,敏感区占比60.2%,低敏感区占比22.7%,不敏感区占比7.9%.依据青云山生态特征和生态保护红线将景区分为限制开发区、适度开发区和旅游开发区三大板块,结合自然、人文等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制定了景区\"二轴六区\"的空间规划,针对各板块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制定了相应的旅游开发规划策略.本研究能够为林地型景区空间规划提供更为科学有效的规划路径.  相似文献   

15.
何斌  王全九  吴迪  周蓓蓓 《生态学杂志》2016,27(10):3299-3306
随着气候变化,农业干旱直接威胁粮食安全.本文以陕西省为研究对象,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理论,综合考虑干旱灾害影响因素,从致灾因子的危险性、承灾体的暴露性、环境的脆弱性和地区的抗旱能力4个风险要素选取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构建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指标,分析2009—2013年陕西省农业干旱时空特征.结果表明: 研究期间,陕北地区农业干旱风险略呈下降趋势;陕南地区呈急剧升高态势,以商洛市为甚;关中地区基本稳定,以咸阳市最高、西安市最低.陕西省农业干旱风险大体呈现从南向北逐渐递增现象.  相似文献   

16.
关于克隆植物通过克隆整合抵御逆境能力影响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克隆整合是否能抵御植物寄生的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利用匍匐茎克隆植物空心莲子草和1年生寄生植物菟丝子作为研究系统,检验假说\"克隆整合有助于克隆植物抵抗寄生植物的寄生胁迫\"。在实验中,相连分株分别经历了以下处理:M+-D-(分株对中母株被寄生,子株不被寄生),M--D+(母株不被寄生,子株被寄生),M+-D+(母株、子株均被寄生),M--D-(母株、子株均不被寄生)。研究发现,菟丝子寄生显著影响了空心莲子草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最大光量子产量等生理指标,以及叶片数、匍匐茎长度、分株数等生长指标,但不同处理间的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本实验的结果没有支持实验假说。这样的结果可能是由于本实验时间较短所引起的,表明克隆整合适应性的表达不是无条件的。进一步实验应该既能够检验短期效应也能够检验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17.
黄河上游甲积峪小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能力动态评价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小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水平进行有效评价,可为管理者制定相应对策提供依据.在生态环境领域系统评价方法综述的基础上,通过构建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黄河上游甲积峪小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水平进行了动态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999年至2006年该小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能力处于一般偏差水平,但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所建立的指标体系和分级标准对评价黄河上游小流域生态系统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单指标评价和指标综合评价、静态和动态评价各有优势,只有互相补充才能更好地评价小流域生态系统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8.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