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棉铃虫持续大暴发引起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自强  徐勇惠 《昆虫知识》1998,35(3):132-136
调查研究认为,棉铃虫持续暴发与夏、秋高温干旱、棉区种植制度、管理模式关系密切。全球性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与棉铃虫大发生也有关系。多次过量地应用广谱性、复配化学农药对棉田有益生物杀伤力极大,引起棉田种群单一,棉铃虫灭敌减少,为棉铃虫大暴发提供了有利条件。棉铃虫抗药性虽对害虫猖撅有一定影响,但不是关键原因。防治棉铃虫应坚定不移地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业防治在新的形势下要有新的内涵。从生态防治着手做好协调防治,提高生物农药的施用力度,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要进一步加强植保服务体系,端正行业作风,认真做好虫情预测预报,大力宣传棉铃虫综合防治的意义和方法,把技术送到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对转Bt基因抗虫棉花的抗性机制及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棉铃虫是危害棉花最严重的害虫之一. 作为生物技术产品, 转Bt杀虫基因棉花产生的Cry毒素对棉铃虫有高效毒杀作用. Bt棉花已在世界范围内商业化种植, 通过有效控制棉铃虫种群数量, 而显著减少了化学农药的用量. 尽管没有发现棉铃虫田间种群对Bt棉花产生高水平抗性, 但室内持续筛选已培育出多个高水平抗性品系, 表明存在棉铃虫对Bt棉花产生抗性的风险. 鉴于棉铃虫对Bt棉花产生抗性可能对Bt棉花利用价值的影响, 国内外近10年来对此进行了系统深入地研究. 本文综述了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的生物化学和分子机制、抗性治理与监测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 并分析了中国、澳大利亚和印度等国家棉铃虫对Bt棉花的抗性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3.
湖北棉区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2000-2001年通过田间系统调查,表明转Bt基因棉(品种为GK19)在湖北江汉平原棉区对棉铃虫抗性稳定。试验设3个处理:转Bt基因棉化防田(使用化学农药控制害虫)、转Bt基因棉自控田(依靠天敌控制害虫)及常规棉对照田(利用综合防治措施控制害虫)。从棉铃虫的第2代到第5代整个发生期内,即使在不进行化学防治的情况下,棉铃虫在Bt棉田的发生量也保持在极低的水平(最高百株虫量为12头)。室内饲养结果表明,转Bt基因棉对棉铃虫的生长发育(幼虫体重、蛹重)有较为明显的影响,使6龄幼虫体重减少25.6%,蛹重减少18.2%。棉铃虫幼虫取食转Bt基因棉组织后,发育迟缓,相对于常规棉喂养的整个发育历期延长17 d,使棉铃虫在田间的危害减少至少一个世代。另外,接虫试验表明,棉铃虫幼虫在常规棉上的取食时间是转Bt基因棉株上的6.1倍,极大地减轻了棉铃虫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棉铃虫致病菌BT—931菌株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2-1993年,作者从菏泽、聊城棉田采集的自然罹病死亡棉铃虫幼虫体内,分离到2个较高毒效的Bt菌株,编号为BT—931和BT—021,经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表明,防效及保蕾效果接近或超过化学农药,菌药混剂3—5天平均防治效果达87.0-91.6%,增效作用显著。经1994年大田防治示范表明,利用BT—931菌剂。配合化学农药防治棉铃虫,具有成本低、保护天敌、持效期长、增产效益高等优点。本研究对菌剂的田间应用技术进行了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5.
用性信息素预测棉铃虫发生期的可靠性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棉铃虫(Helicoveripa amigera)性信息素诱蛾,预测下一代棉铃虫的卵高峰,幼虫孵化高峰,通过田间调查印证是准确的,它比黑光诱蛾以及田间调查方法简便,省工省时,指导化学农药防治时间准确,经济效益明显。可为棉铃虫发生期预测预报增添一种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使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虽然在控制害虫危害和增加作物产量方面取得了一些显著的经济效益,但是随着害虫抗药性的增强,化学农药的使用浓度不断增大、用量增加,或不断开发新的化学农药,使害虫又出现了更大的或新的抗性,在这种恶性循环的情况下,化学农药防治害虫的经济效益已日益下降.……  相似文献   

7.
灯光诱杀在害虫无公害治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1我国农业害虫防治现状60年代末至今,我国农业害虫的治理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化学农药在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曾有效地控制住农业害虫的危害,为农业高产、稳产作出了巨大贡献。然而,长期使用农药已产生严重副作用:(1)使具有抗性基因的生理种群成为害虫优势种群,抗药性急剧上升,化学农药防治效果明显下降甚至无效。刘润玺等报道[1],至1995年,棉铃虫对溴氰菊酯、对硫磷、久效磷、灭多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59610.8、2535.2、103.3、239.9倍;(2)害虫抗性水平的剧增,加大了农药使用剂量及使用频率,…  相似文献   

8.
我国主要类型昆虫对CO_2升高响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戈峰  陈法军  吴刚  孙玉诚 《昆虫知识》2010,47(2):229-235
大气CO2浓度增加已经受到国内外的极大关注。自2002年以来,在自行设计、组装的一系列密闭式动态CO2气室和开顶式CO2浓度控制箱基础上,研究了我国主要类型昆虫对CO2浓度升高响应的特征。结果显示,大气CO2浓度升高降低了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的适合度和对棉花的危害作用,增加了棉花对棉铃虫为害的补偿作用,使以咀嚼式口器昆虫为代表的棉铃虫种群发生与危害下降;但大气CO2浓度升高改变了植物组织营养物质的组成与含量,提高了蚜虫Aphis gosypii对氨基酸营养的利用与补偿效率,降低了3种麦蚜的种间竞争,导致蚜虫种群发生与危害严重;而对烟粉虱Bemisia tabaci的种群特征影响较少。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天敌昆虫的影响存在种的特异性,表现出种群上升、下降和变化不大等特征。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下,由于作物生长发育加快,生物量增加,蚜虫种群增多,导致吡虫啉农药防治效果下降,由此未来大气CO2浓度升高下农民将被迫使用更多的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类害虫,进而加重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
我县在1973年冬自辽宁棉麻研究所引进了两个棉花早熟品种,1974年开始夏播试种。根据改制后的变化情况对棉铃虫在夏播棉田的发生规律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大面积观察。四年来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棉花由春播变夏播是种植上的革命,是避免二代棉铃虫危害,控制三、四代危害的一条新的有效途径,是综合防治棉铃虫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棉铃虫     
正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鳞翅目,夜蛾科,广泛分布在中国及世界各地,中国棉区和蔬菜种植区均有发生,其中黄河流域棉区、长江流域棉区受害较严重。棉铃虫是棉花蕾铃期重要的钻蛀性害虫,主要蛀食蕾、花、铃,也取食嫩叶。棉铃虫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生长史包括卵、幼虫、成虫和蛹4个阶段,约2个月一个世代。目前主要通过种植转Bt基因抗虫棉、释放赤眼蜂以及喷洒生物或化学农药的方式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是昆虫学的一门应用科学,旨在明确农作物害虫的发生危害与暴发成灾规律,提出害虫监测预警和可持续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在2012-2016年的5年间,我国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多尺度空间管理的害虫生态调控新理论,发展了害虫行为调控技术和化学防治新技术,并在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治理对策、稻飞虱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小菜蛾抗药性诊断及治理技术、青藏高原农牧害虫发生规律和分区治理等防治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国际上害虫综合防治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将来还需要在害虫灾变机制研究、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研发以及集成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我国农业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与棉花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转基因棉花的研究自80年代末以来,棉铃虫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持续性大发生或暴发,给棉花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对此,人们正积极探讨有效防治棉铃虫的方法,广泛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等措施。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没有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增加了植棉成本、挫伤了棉农的植棉积极性,而且还造成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并使害虫抗药性提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关系环境与发展的问题,国家“863”计划在生物领域加大了转基因抗虫棉的研究。转基因抗虫棉是运用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育种相结合,将抗棉铃…  相似文献   

13.
转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消长规律及危害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转 Bt基因抗虫棉田棉铃虫的系统调查研究表明 :(1)转 Bt基因抗虫棉对棉铃虫蛾、卵无抗性表现 ,田间落卵量与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 ,相反 ,二代棉铃虫百株累计卵量倒比常规棉处理区增加了 2 16~ 2 74粒 ,增长幅度为 30 %~ 38% ;(2 )转 Bt基因抗虫棉对二代棉铃虫幼虫的抗性及控制作用较强 ,基本不用进行药剂防治 ,但对三代棉虫幼虫的抗性控制效果明显下降 ,田间 3龄以上幼虫平均达2 0~ 4 0头 /百株 ,多者达 6 0头以上 ,仍需进行必要的药剂防治 ;(3)棉铃虫在转 Bt基因抗虫棉株上的危害特点与常规棉株有明显的差异 ,表现在幼虫和危害症状均较隐蔽 ,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14.
菜虫净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研发出的一种环境友好复合型防治瓜类、辣椒、豇豆害虫、害螨与线虫中试药剂。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使用菜虫净防治瓜类、辣椒、豇豆害虫、害螨与线虫的发生与危害,探讨其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安全性,以辣椒品种台湾特大黄皮角辣椒为研究对象,就菜虫净对棉铃虫的防治效果及其处理前后辣椒种子发芽率、幼苗长势、移栽后辣椒株高、主茎粗、叶宽、分枝茎长、花蕾数进行了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菜虫净1000倍液、1500倍稀释液不仅对棉铃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植株生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菜虫净500倍液虽然对棉铃虫具有良好防治效果,但植株生长畸形。因此,综合考虑经济、高效和简便等因素,菜虫净1000—1500倍稀释液可广泛用于防治棉铃虫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15.
棉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一种主要害虫,是棉花生产的大敌之一。为了防治这种虫害,每年消耗大批的化学农药,由于这些农药的毒性较大,不仅对人畜安全产生一些影响,而且污染了环境。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县八岔路公社微生物厂的工作人员遵照毛主席的教  相似文献   

16.
谷田棉铃虫调查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金龙 《昆虫知识》1990,27(6):336-338
对冀南地区四年来棉铃虫在谷田的发生范围、特点、发育和繁殖以及为害虫态密度和危害损失做了调查,证实谷田具备棉铃虫生育条件,是适合棉铃虫种群发生的新寄主、重要的虫源基地和“避(药)害场所”。同时是谷田一种重要的潜在虫患。用菊酯类农药防治1~3龄幼虫,效果达90~99%。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和棉铃虫卵壳结构特征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邦颖 《动物学研究》1981,2(4):355-361
玉米螟Ostrinia nubilalis属鳞翅目螟蛾科,幼虫为害玉米、大麻、泽麻、甜菜、粟等,蛀食茎内,使作物受害甚烈。棉铃虫Heliothis armigera属鳞翅日夜蛾科,于幼虫期蛀害棉铃,是使棉花减产的重要害虫。如何消灭玉米螟和棉铃虫于卵期,即消灭于其危害之前,是人们关切的问题。近年我国许多省市利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棉铃虫等,已取得显著成绩。在我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区的许多省市日前已大面积推广应用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放蜂后对玉米螟卵块的寄生率可达96%,卵粒寄生率可达85%以上。在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卵方面也取得初步成效,据报导在吉林、湖北和山西等省利用赤眼蜂防治棉铃虫卵,寄生率达70—100%,放蜂后蕾铃被害率减少1—2倍,百株虫口也  相似文献   

18.
近十年来棉铃虫危害日趋严重,影响棉花产量。在陕西泾灌地区尤以第三代的轻重程度变异很大,常给防治部署造成一定困难。由于棉铃虫的有利防治时机要求严,应用释放天敌防治时,更要提早预知它的发生期,才能有计划地进行繁育。为此,我们将陕西泾灌区一些棉铃虫历史资料,加以综合整理,找出了比较明显的规律,可作出为期15—40日的虫情预报,提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9.
建国25年来,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的植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由于长期施用化学农药,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通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们总结了和病虫害作斗争的经验,认识到用单一措施来防治病虫害有它的局限性,为了经济有效地防治病虫害,必须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和积极采用农业、化学、物理、生物和人工等综合防治措施。自1972年以来,我县在防治棉铃虫时,由于采用综合防治的办法,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减少了环境污染,保护了害虫天敌,降  相似文献   

20.
桔小实蝇生物学特点及其防治研究概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谢琦  张润杰 《生态科学》2005,24(1):52-56
桔小实蝇Bactrocera(Bactrocera)dorsalis(Hendel)是危害热带、亚热带水果的重要检疫性害虫之一,本文综述了桔小实蝇主要生物学、生态学特点和防治措施的研究进展,包括桔小实蝇在国内的总体分布情况,对寄主的选择差异,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和不同因子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活史以及农业防治、化学农药防治、诱杀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不同防治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