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平板培养法对采自广东省的南方红豆杉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分类鉴定;共分离鉴定内生真菌22株,主要为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球座菌属(Guignardia)、座腔菌属(Botryosphaeria)、节菱孢属(Arthrinium)、炭角菌属(Xylaria)、毛壳菌属(Chaetom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长蠕孢属(Helminthosporium)等属。还采用MTT法测定了这些内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的细胞毒活性,活性研究发现有6个菌株的粗提物在作用浓度为100μg/mL时,对至少1种受试肿瘤细胞株的抑制率在50%以上,其中菌株A223和A240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抑制率在90%以上。表明南方红豆杉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有些菌株具有良好的细胞毒活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别采用环己烷、正丁醇、乙酸乙酯、丙酮、甲醇5种极性不同的溶剂分别提取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的菌丝体。采用MTT法分别测定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HL-60、MCF-7和COLO205)的生长抑制率,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法和超氧阴离子O-·2清除法评价了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不同极性溶剂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正丁醇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表现出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浓度为20μg/mL时,正丁醇提取物对HL-6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为80.56%,乙酸乙酯提物对MCF-7和COLO205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47%和83.09%;在两种抗氧化活性评价体系中,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均明显优于其他溶剂的提取物,其IC50值分别为0.20 mg/mL(DPPH)和0.19 mg/mL(O-·2)。该结果表明,青蒿内生真菌Alternaria sp.(PQH12)具有较好的细胞毒和抗氧化潜力,具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可以作为进一步实验研究的对象。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集干旱沙漠植物骆驼刺(Alhagi sparsifolia Shap.)标本,采用匀浆涂布法分离培养骆驼刺内生真菌,共分离获得9株内生真菌,通过ITS序列测定的方法进行鉴定,其中7株(LTCZ2、LTCY1a、LTCY1b、P9、P10、P11、3P1)为外担菌纲(Exobasidiomycetes),2株(LTCY2、LTCY3)为不整囊菌纲(Eurotiomycetes)曲霉科(Eurotiaceae)曲霉菌属(Aspergillus)。采用菌饼法检测其抑菌活性,P9、P10、P11、LTCY1a、LTCY1b、LTCZ2、LTCY3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有潜在抑菌活性,LTCY3、P10和LTCY2对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有潜在抑菌活性,其中分离获得的一株曲霉属内生真菌LTCY3对临床常见的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粪肠球菌均具有潜在抑菌活性。本研究以期为今后开发利用新的微生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崔晋龙  郭吉刚  范黎 《微生物学报》2007,34(5):0839-0842
从两个不同生长时期野生远志中分离内生真菌菌株88株,隶属于28个属,研究了各菌株对3种指示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远志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数量、分布、种群存在差异,其优势属为Alternaria Nees。茎中内生真菌种类较多。88株内生真菌中有73株菌至少能拮抗1种指示菌,占总菌数的83.0%。4株抗性较强的菌株分别隶属于Trichothecium Link、Cephalosporium Corda、Alternaria Nees、Dactuliophora C.L.等。  相似文献   

5.
从两个不同生长时期野生远志中分离内生真菌菌株88株,隶属于28个属,研究了各菌株对3种指示菌的拮抗作用。结果表明,远志不同生长时期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数量、分布、种群存在差异,其优势属为Alternaria Nees。茎中内生真菌种类较多。88株内生真菌中有73株菌至少能拮抗1种指示菌,占总菌数的83.0%。4株抗性较强的菌株分别隶属于Trichothecium Link、Cephalosporium Corda、Alternaria Nees、Dactuliophora C.L.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四川省峨眉地区黄连内生真菌多样性及菌株抑菌活性和机制,发掘黄连内生真菌资源,本研究从川黄连植株分离鉴定14株黄连内生真菌,分属于2纲,5目,7科,11属。根状茎、茎、叶和须根中的内生真菌定殖率分别是27.8%、56.7%、52.5%和39.6%。14株黄连内生真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抑菌效果,Cop S01、Cop L01、Cop FR01的抑菌圈直径超过35 mm,纸片扩散法测得3株内生真菌发酵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效,Cop L01抑菌圈直径大于20 mm,抑菌效果最好,其发酵产物最低抑菌浓度(MIC)为10 mg/mL,最低杀菌浓度(MBC)为11 mg/mL。初步探究Cop L01抑菌机制发现该菌株发酵产物破坏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膜,引起胞内核酸及蛋白外泄,造成金黄色葡萄球菌死亡。本研究表明川黄连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部分菌株及其发酵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预示着黄连内生真菌Cop L01具有产生新型抗菌活性物质的潜力,为后续深入开发这一资源宝库提供了新的菌种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海南粗榧内生真菌S15的细胞毒活性产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hainanensis Li)内生真菌S15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用多种柱色谱技术从S15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2个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将其鉴定为乙酰基细胞松弛素D(1)和细胞松弛素D(2),对其进行生物活性测试,发现2种细胞松弛素对肿瘤细胞SGC-7901有强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8.
一株仙人掌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元江仙人掌的茎中分离到一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皮肤致病真菌共21种病原微生物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形态特征表明,该菌株与曲霉属(Aspergillus)中的土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s)的特征基本一致,18SrDNA序列分析显示本菌株与土生曲霉的同源性高于99%,但该菌株的分生孢子梗上有明显的瘤状突起,不同于模式菌株。因此认为该菌株为土生曲霉的一个变种,命名为土生曲霉云南变种(Aspergillus terreus vat.yunnanensis)。并对其活性物质的生产条件进行了初步摸索,确定用查氏培养基为最佳种子培养基,PDA培养基为最佳发酵培养基,4d为最适发酵时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剑叶龙血树内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初步探讨和筛选具有抑菌活性的特异性菌株以及进一步开发剑叶龙血树内生真菌的抗菌活性化合物.该文采用植物组织分离法从剑叶龙血树茎和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对内生真菌进行液体发酵7 d,经乙酸乙酯萃取后制得粗提物,并采用牛津杯扩散法,以10种常见病原菌和5种临床耐药菌为靶标检测其发酵粗提物的抑菌...  相似文献   

10.
从白花泡桐根、茎、叶中分离出19株内生真菌,对分离出的真菌分别利用琼脂块法和纸片扩散法进行初选和复选,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和rRNA基因ITS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对抗菌活性菌株进行鉴定。抑菌试验结果显示JSD-8、JM-1和JM-10等3株内生真菌对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CGMCC1.769、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CGMCC1.1103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ATCC10123均有一定的抗菌活性。鉴定结果表明,JSD-8、JM-1、JM-10分别属于串珠赤霉菌(Gibberella moniliformis)、长柄链格孢菌(Alternaria longipes)和托姆青霉菌(Penicilium thomii)。  相似文献   

11.
野葛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野葛〔Puerarialobata(Wild.)Ohwi〕为豆科多年生缠绕藤本植物,分布遍及全国,主产南方[1],可药食两用,其块根肥厚,富含淀粉、蛋白质、钙、磷、铁及脂肪酸等,还含有多种异黄酮类化合物,对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冠心病,抑制肿瘤等效果显...  相似文献   

12.
葛藤与葛根中异黄酮类成分的比较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分析比较了野葛〔Puerarialobata(Wild.)Ohwi〕的藤(葛藤)和根(葛根)的主要异黄酮类活性成分。从葛藤中首次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经化学方法和光谱鉴定,证实为大豆甙元(A)、大豆甙(B)和葛根素(C)。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葛藤与葛根中上述3种异黄酮化合物的含量,葛藤中大豆甙元、大豆甙和葛根素的含量分别为0.195%,3.933%和2.481%;葛根中则分别为0.059%,0.714%和4.315%。研究结果为葛藤新药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陈刚  李玲 《生物技术》2005,15(6):86-88
野葛含有大量的异黄酮类化合物,其中葛根素是葛属植物特有药用成分。该文综述了野葛细胞和器官培养生产异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现状以及各种影响葛根素等异黄酮类化合物产生的因素,并评述葛根素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分布与植物学性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的分布状况、群落组成以及植物学特性,为晋产野葛资源的挖掘、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对山西境内12个产地野葛的植物学性状及生长环境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山西省野葛种质资源主要分布于晋南的中条山区域和晋北的太行山区域。从水平分布看,山西野葛主要分布于34°47'04.77″~39°31'05.23″N,110°30'17.80″~114°33'18.24″E;垂直分布介于730~1240 m之间,以海拔730~950 m最为常见。山西野葛生长的区域年均降水量介于400~800 mm之间,年均温度为6.8~14℃。山西野葛的群落组成较为单一,大部分伴随其生长的是较矮的灌木丛,少部分伴随有杨树、刺槐等。根据生态环境的不同,可将山西野葛大致分为疏林灌木型、河道草地型和砂质土壤型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5.
野葛毛状根离体培养与异黄酮生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发根农杆菌(Agrobacterium rhizogenes)R1601菌株感染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叶片外植体后获得的毛状根,经连续4次继代培养,鲜重增加到最初的6.2倍。PH为5.5的1/2SH液体培养基较适合野葛毛状根的生长。与自然根相比,毛状根在无激素的1/2SH液体培养基中离体培养20d后,鲜重增加22.6倍,释放入培养液中的异黄酮量增加10.6倍。毛状根生产异黄酮的量略高于自然根,且根中含量明显高于愈伤组织及茎中异黄酮的含量。培养液体积影响毛状根的离体生长及异黄酮的释放。  相似文献   

16.
Pueraria lobata hairy roots have faster elongationand more branches than normal roots. The responses of hairy roots and normalroots to treatment with three auxins, indole-3-acetic acid (IAA),indole-3-butyric acid (IBA), and naphthalene acetic acid (NAA) were different.In normal roots, all three auxins strongly stimulated lateral root formation atall tested concentrations. Responses to IAA and IBA in primary root growth andlateral root elongation were similar and depended on concentration; promotionat0.1 M, no effect at 1.0 M, and inhibition at2.5 M. In hairy roots, lateral root formation varied inresponseto the different auxins, i.e. depressed by NAA, unaffected by IAA, and promotedby IBA. Primary root growth was slightly inhibited by IBA and was unaffected byIAA. However, mean lateral root length was reduced in response to IAA and IBA.Only NAA exerted strong inhibition on primary and lateral root elongation inboth root types. The similar free IAA and conjugated IAA content but quitedifferent basal ethylene production and biosynthesis in hairy and normal rootssuggested different mechanisms of response to exogenous auxins in the two roottypes.  相似文献   

17.
野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是我国及其他东亚国家传统的药用资源,其主要药用成分为葛根素,广泛用于治疗多种心血管疾病[1]。由于近年来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野生野葛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对葛根素药物的需求,通过细胞工程可以实现野葛资源的可持续性开发。本项目组已经建立了野葛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2]及细胞悬浮培养体系[3],研究结果表明,悬浮细胞培养物能够生产葛根素,但产量仍有待于提高[3]。已知水杨酸(salicylicacid,SA)、乙烯和茉莉酸类化合物(jasmonates,JAs)能够在高…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群落结构的有关指数(物种数S、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H'、DDMc、均匀性指数J'、优势度指数d和优势集中性指数C)分析了葛藤节肢动物类群结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葛藤节肢动物类群丰富度和多样性一年中出现两个高峰,一个在五月下旬,一个在十一月上中旬,在第一个峰期,S,R,D,H',HDMc的值依次为38.00,6.0205,0.9056,4.0205,3.8560和0.7207,在第二个峰期,上述指数依次为34.00,6.6661,0.9245,4.2124,3.6779和0.7808;均匀性在一至四月变化较剧烈,最大值0.8899出现在1月中旬,最小值0.5765出现在二月下旬,其它时间较为平稳;优势集中性和优势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一致,其高峰值出现在二月下旬至三月上旬.分析表明,多样性和优势集中性变化趋势往往相反,即物种越丰富,多样性越大,相应的优势集中性就越小,反之就大;均匀性与多样性关系密切,即群落多样性较高时均匀度变化较为平稳,反之,就剧烈.  相似文献   

19.
不同采集时间野葛不同部位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临床常用药材葛根来源于野葛(Pueraria lobata(Willd.)Ohwi]的干燥根,含有多种异黄酮化合物,市场需求量较大,资源比较紧张。过度无序的采挖不仅使其野生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也造成了产地区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研究表明,野葛地上部位含有的成分与葛根基本相同。为寻求利用野葛地上藤茎部位替代葛根药用的可行性,作者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不同时间采集的野葛不同部位的总黄酮和葛根素含量,为进一步扩大和开发野葛的药用新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白木香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白木香Aquilaria sinensis(Lour.)Gilg木质部的树脂形成部位和健康部位中共分离获得42株内生真菌,经初步鉴定,产孢的33株分属于3目4科7属,其余未产孢的9株暂归为无孢菌群。采用杯碟法和MTT法分别测定了各菌株的发酵上清液对3种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和2种肿瘤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活性。结果表明,白木香木质部健康部位内生真菌以枝顶孢霉属为优势属,而树脂形成部位的内生真菌种类比健康部位要多,且以青霉属为优势属。其中26株至少能抑制一种指示菌,占总数的61.9%;7株对指示瘤株具有细胞毒活性,占总数的16.7%。抑菌活性菌株主要分布在枝顶孢霉属和青霉属。枝顶孢霉属菌株抑菌活性较强,其抗菌活性成分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