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寄生虫虫卵的形态观察在动物学、寄生虫学及卫生宣传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实验内容,该实验一般采用粪便直接涂片或水洗沉淀集卵法收集虫卵,但这样常常由于标本供应不及时,检出率不高或虫卵类型太少而影响观察效果。下面我们介绍一种寄生虫虫卵收集和示教的简便高效的方法。虫卵的收集寄生虫的种类很多,现以人蛔虫为例介绍之。人蛔虫寄生于肠道,一条成熟雌虫每天可排出20万虫卵,但一条雌虫的子宫内却集中有千万枚虫卵。因此,我们解剖雌虫取出子宫,就可得到大量纯净的蛔虫虫卵。方法:①在蛔虫病人驱虫时获取成虫,解剖雌虫取出子宫。②将子宫放在培养皿中剪碎或用解剖针划破,使虫卵流出。③用5-10%的甲醛溶液固定虫卵,然后用吸管将固定液、虫卵一并吸人青霉素瓶  相似文献   

2.
捕食性瓢虫是农田生态系中一类重要的天敌昆虫,种内自残和集团内捕食现象在捕食性瓢虫中普遍存在。本研究在室内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试验比较分析了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及龟纹瓢虫成虫对卵的种内自残和集团内捕食作用以及卵表面的化学物质对集团内捕食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选择性试验中,3种捕食性瓢虫成虫对卵表现出相似的取食现象,即对龟纹瓢虫卵取食最多,其次为七星瓢虫卵,对异色瓢虫卵取食相对较少;在选择性试验中,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较偏好取食同种卵,对异色瓢虫卵取食均较少;而异色瓢虫喜欢取食异种卵,对同种卵取食相对较少。3种瓢虫卵经正己烷漂洗后,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成虫却未对卵表现出取食偏好性。本研究可为捕食性瓢虫组合释放与协调利用、田间集团内捕食作用评定及其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艳  邓坤  王小冬 《生态科学》2013,32(2):165-170
在不同光照和营养盐结构条件下半连续培养球形棕囊藻和3种硅藻,研究光照、营养盐限制和硅藻竞争对球形棕囊藻囊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光照显著促进了藻类的生长,球形棕囊藻在低光环境下几乎不形成囊体。球形棕囊藻和3种硅藻对光限制和P限制更加敏感,而在N限制环境中均具有相对较高的生物量。粒径较小的球形棕囊藻游离单细胞和中肋骨条藻在营养盐和光限制条件下比粒径较大的细胞具有更强的竞争能力。硝酸盐是球形棕囊藻囊体形成的营养基础,但是营养盐结构并未改变棕囊藻囊体形态。具有两种生活史状态有利于球形棕囊藻度过资源限制的环境,从而有利于球形棕囊藻在硅藻藻华之后再次形成藻华。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寄生在猪体内的寄生虫种类颇多,根据作者数年来调查广东省生猪的寄生虫,结果发现猪体内寄生蠕虫达23种,肠道原生虫亦有4种。所以从粪便中鉴别虫卵是比较困难的。现特将作者在研究猪寄生虫病中所发现的各种虫卵,作详细的描述,绘制虫卵图谱;并将各种虫卵加以综合对比,编成猪体内线虫虫卵检索表。此外,又将各种粪便检查方法作系统的比较讨论。目的在提供一些材料,以供读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调查上海市部分鸟类寄生虫感染情况,于2012年2、5、8、11月分别对上海市部分鸟类粪便进行采集,共抽样采集46种鸟类的231个粪样,采用漂浮法、沉淀法和麦氏虫卵计数法调查其寄生虫虫卵的感染率及感染强度。结果显示:有39种鸟的171个粪样检出寄生虫虫卵阳性,粪便中的寄生虫虫卵以球虫卵囊和线虫卵为主。5月和8月寄生虫虫卵的检出率相对较高。球虫卵囊和线虫卵的每克粪便卵囊数(OPG/EPG)最大值均出现在11月,分别为168 750个和3375个。检查结果表明,上海花鸟市场鸟类感染寄生虫的种类较多,感染率高。检查结果为掌握上海鸟类寄生虫的感染状况和做好寄生虫病的防控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6.
张帆 《生物学通报》1996,31(2):25-26
人体几种寄生虫卵的检查与识别张帆(首都医科大学寄生虫学教研室100054)寄生虫病流行广,对人危害很大,因此人们很重视对寄生虫病的诊断。在寄生虫病实验诊断的方法中,对虫卵的检查与识别又是经常采用的简便易行的方法。现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卵检查识别方法介绍...  相似文献   

7.
1982年在湖北江陵县发掘一古墓,经考证为战国中期楚墓。墓内有一女尸遗骸,收集其残存附着物,经寄生虫学鉴定,共发现有三种寄生虫卵:华枝睾吸虫卵、鞭虫卵和未受精蛔虫卵(雷森等,1984)。这三种寄生虫卵较迄今已报道的古尸内同种卵提早约200到1800多年,是我国目前已知的年代最早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记录。  相似文献   

8.
1957年2月,我们进行了解重庆市家鸭体内寄生虫时,从粪便孵化法检查中,发现有毛蚴存在。沉淀涂片检查时,查到一种虫卵。旋解剖家鸭4只,自肝门静脉及肠系膜静脉中,得到雄虫和雌虫,肠壁组织中查到同样形状的未成熟虫卵。雌虫子宫中含有这种形状的虫卵一个。观察成虫及虫卵的形态,是分体吸虫科(Schistosomatidae)中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卵在动物组织内的发育和演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观察了日本血吸虫卵在小白鼠、家兔组织内发育和演变的情况。 自然地死亡的虫卵,或因宿主组织反应以及某些药物作用引起死亡的虫卵。其形态上发生显著的变化,主要表现在卵壳增厚,表面粗糙不平,胚膜不清楚,卵内的胚胎或幼虫萎缩成块状或结构模糊呈网状。但大部分颗粒性虫卵虽死亡已久,其卵壳始终很薄,部分胚膜清楚,色泽金黄,然而卵内的结构紊乱,表现为颗粒大小不一,折光不均匀,有空隙。一般,虫卵死亡时间越长,这种变化越明显。但其变化的速度相当缓慢,宿主体内虫子死亡后,大部分虫卵可以逐渐被组织吸收,还有部分虫卵可在组织内保留相当长的时间。 介绍了一种鉴别组织内虫卵死活的吖啶橙萤光染色法:活虫卵发橙红色或红绿相嵌色彩的萤光,虫卵死亡后,随着时间的延长,虫卵由橙黄色、黄绿色,继之转为发蓝色的萤光。此法虽需仪器设备,但方法敏感,对于科研工作是有价值的。 对某些虫卵的特点,吖啶橙萤光染色法的原理进行了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郭佳妮  李保平  孟玲 《生态学报》2017,37(6):1826-1831
种内和种间捕食卵现象常见于对食蚜瓢虫的研究报道中。源自亚洲、入侵北美和欧洲的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由于卵含有生物碱而被认为可能是威胁本土瓢虫生存的原因,但该推测只有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瓢虫具有类似负面影响后,才能确证。通过饲喂实验,旨在明确异色瓢虫在原产地是否对本土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和龟纹瓢虫(Propylea japonica)具有食卵负面作用,为揭示异色瓢虫入侵机理提供依据。实验中用蚜虫(对照)和3种瓢虫卵对瓢虫初孵1龄幼虫进行饲喂处理,观察幼虫生长发育指标。对瓢虫初龄幼虫存活表现的分析结果表明:(1)龟纹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卵和七星瓢虫卵后存活至2龄的比率均高于取食异色瓢虫卵的近7倍;(2)七星瓢虫幼虫取食异色瓢虫卵未存活到2龄,但取食其他瓢虫卵和蚜虫后85%以上个体存活至2龄;(3)异色瓢虫初孵幼虫取食同种和其他2种瓢虫卵后有90%以上存活至2龄。龟纹瓢虫和七星瓢虫1龄幼虫取食异种卵比同种卵后的发育历期显著延长,但异色瓢虫并未表现出差异。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1龄幼虫取食同种和异种卵后的体增重相同,但七星瓢虫取食龟纹瓢虫卵后体增重比取食同种卵减小。研究结果说明,异色瓢虫卵对七星瓢虫和龟纹瓢虫初孵幼虫的生存具有负面影响,反之不然。所以,取食异色瓢虫卵本身并非是导致北美和欧洲本土瓢虫数量减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光周期对卤虫繁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卤虫是大多数水产动物苗种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优质活饵料 ,又是一种很好的实验生物 ,被广泛用于有关生理、生化及细胞发育生物学研究。盐度、饵料、饵料中的叶绿素、间歇性的低溶氧和培养液中铁离子的浓度等对卤虫繁殖的影响已见报道[1— 2 ] 。而光照对卤虫的影响 ,前人的研究侧重于光照对卤虫卵滞育终止的影响及光照对卤虫卵孵化的影响[3— 4] 。本研究将探讨不同的光周期对卤虫繁殖的影响 ,以期为更好地开展卤虫的增养殖和卤虫卵的加工提供理论基础。1 材料和方法1 .1 材料 试验用卤虫卵 ,于 1 997年 1 1月采自河北省乐亭大清河盐场 ,低…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寄生虫学教学的需要,提高实习效果,制做长两保存的寄生虫卵玻片标本,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国内学者介绍过制作寄生虫卵玻片标本的方法很多,但能长期保存而方法又简便的报道较少。笔者于1963年8月用凡士林和加拿大树胶封固的方法制做一批寄生虫卵玻片标本,至今已保存十六年之久,但虫卵未变形内部结构清晰、色泽如故,仍可供教学使用。现将制做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昆虫卵内蛋白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引言卵内蛋白酶在胚胎发育中水解卵黄蛋白 ,为胚胎发育提供氨基酸 ,如果卵内蛋白酶活性受到抑制 ,胚胎发育必然因为缺乏氨基酸而受阻 ,由此可见其对胚胎发育有重要意义。国外从 60年代开始以蝗虫为材料对昆虫卵内蛋白酶进行研究 (Kuk-Meiri,1 966) [1] ,但与卵黄蛋白相比 ,对昆虫卵内蛋白酶的研究少得多。到 80年代后期工作才逐渐多起来。先后被研究过的昆虫达 1 0余种 ,分属鳞翅目、双翅目、直翅目、蜚蠊目。迄今为止 ,已对蝗虫、家蚕、美洲大蠊、蜱等数种昆虫卵内蛋白酶进行了研究 ,其中以家蚕为材料做的工作最多。2 卵内蛋白酶的分…  相似文献   

14.
中国蓼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44种2变种蓼属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除了前人报道的31种外,其中15种为首次报道。本属花粉形态多类型,有球形、近球形、近扁球形、近长球形及长球形;从萌发孔来看,有三沟型、三孔沟型、散沟型及散孔形:外壁纹饰有颗粒-穿孔、微刺-穿孔、微刺-凹穴、细网状、皱块状及粗网状。根据这些特征将花粉划分为10种类型,其中西伯利亚蓼型(Sibir-icum-type)为本文首次提出。文中对本属的分类问题进行了探讨,不支持Steward(1930)将本属划分为8个组的意见,而认为应将本属划分为11个组。  相似文献   

15.
黑卵蜂属Telenomus Haliday是缘腹细蜂科Scelionidae中一个重要的属,全世界共400种左右,大部分是农、林、牧害虫卵期的天敌,少数也寄生于益虫卵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野外树鼩和驯养树鼩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驱虫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野外捕获3 d和已驯1个月(未驱虫)、F1代、F2代、F3代树鼩,各五笼,每笼3~4只,用饱和食盐水漂浮法检查粪样虫卵或卵囊,根据形态学鉴定虫种。结果粪样共检获两种寄生性线虫虫卵(毛尾线虫和奇口线虫)、膜壳绦虫卵、一种球虫卵囊。野外捕获3 d和驯养1个月树鼩的线虫卵检出率最高,达100%;绦虫卵检出率分别达60%和20%;球虫卵囊检出率分别达40%和20%。驯养F1代、F2代、F3代树鼩,仅F2代1笼检出线虫卵,检出率为20%。驱虫当天粪样检出的线虫虫卵、绦虫卵和球虫卵囊与驱虫前检出结果比例一致,并收集到39条奇口线虫、3条毛尾线虫、18条长膜壳绦虫。驱虫后第2天和第3天均未收集到虫体,粪样中也未检测到线虫卵和绦虫卵,仅检测到球虫卵囊。结论为树鼩实验动物化的消化道寄生虫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基础信息。  相似文献   

17.
杜仲休眠枝条中多糖颗粒变化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杜仲(Eucommia ulmoides Oliv.)形成层休眠期枝条的超微结构研究中发现,在筛管分子的筛板附近有一种复合球形体。细胞化学研究证明,这是一种多糖颗粒,但不同于枝条其他薄壁细胞中的多糖颗粒,而与细胞壁中的多糖相似。这种复合球形体只出现于形成层生理休眠期的筛分子中,而在被动休眠期和活动的筛分子中则看不到。  相似文献   

18.
刘德山 《动物学研究》1982,3(2):157-164
通过对牛带绦虫早期虫卵的冷冻断割,做扫描电镜观察,见到带科绦虫虫卵在早期阶段保留了典型的各层膜的结构。虫卵共有七个膜层,实际各层之间是互相沟通与渗透的完整体系。待到虫卵成熟时,绦虫的卵壳才破裂,卵黄细胞及卵黄膜层也有退行性变化,而胚膜(embryophore)及幼虫(六钩幼hcxacanth embryo)的发育则趋于更完整。 对带绦虫的成熟虫卵的超微结构,国内、外已有过较细的描述(Inatomi,S.1962;Ishii,Y.1972;王松山等 1980)。这些报告多侧重于对带绦虫的胚膜超微结构的研究,尤其是对胚膜微管系统的观察,这些观察对于了解虫卵的生理是很有意义的。此外,Ogren,R.E.(1953,55,56,57,67) Smyth,J.D.(1956) 曾分别对Linstowiidae 科绦虫的 Oochoristria symmetrica(=O,ratti)及假叶目绦虫(Pseudophyllidae)的Schistocephalus solides的虫卵的发育做了一系列的观察;森山(1961)也对未成熟的牛带绦虫卵做过观察。但这些研究的方法,主要是光学显微镜的观察,对一些虫卵的微细结构,仅是以示意模式图来表示,而不能直接地表达其观察结果。 本文试图应用冷冻断割法(freeze fracture)将牛带绦虫卵剖开,通过SEM观察绦虫卵的早期三维结构,对绦虫卵的膜结构做了进一步地了解。  相似文献   

19.
对卫氏并殖吸虫卵,从形态上通过微机图象识别,计算出虫卵的数字特征:面积和周长。利用Fuzzy数学方法,建立对虫卵的隶属函数,由此鉴别虫卵的类型。  相似文献   

20.
山西和天津卤虫卵的生化组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云霞  汪渊 《生物学杂志》2003,20(5):26-27,36
运用生化实验方法对来自山西运城和天津盐场的卤虫卵进行了组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两地卤虫卵的粗脂含量分别为8.46%和8.83%,碘值分别为70.50和74.78,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9.5%和32.3%,均富含18种氨基酸,其中包括8种必需氨基酸,Tm值分别为70.8℃和69.3℃,GC值分别为41.24%和37.58%。结论:两地卤虫卵的生化组分有一定的地区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