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常规喷雾法,比较了几种药剂对荔枝蝽蟓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若虫的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有5种药剂毒力较高,依次为:丁硫克百威高效氯氟氰菊酯啶虫脒敌百虫呋虫胺,24 h的LC50分别为4.24、6.43、7.57、11.55、14.14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0%呋虫胺可溶粒剂、25%啶虫脒乳油、200 g/L丁硫克百威乳油、90%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药后1-14 d对荔枝蝽蟓若虫的防效分别为99.26%-100%、91.77%-100%、80.40%-90.09%、78.37%-85.65%、80.33%-91.14%。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和20%呋虫胺可溶粒剂对荔枝蝽蟓若虫的防治效果最好,25%啶虫脒乳油和90%敌百虫晶体的防效一般,而200 g/L丁硫克百威乳油的防效则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小麦蚜虫是世界范围内小麦生产中一类重要害虫。针对麦蚜世代历期短、繁殖力强,具有趋光、趋化及迁飞等生物学及行为习性;在田间多呈聚集分布,且麦蚜易受寄主植物抗性、天敌、气象因素及农田生态条件等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影响等发生为害特点,本文阐述了我国小麦蚜虫田间调查、监测技术及防治策略,以期为我国小麦蚜虫综合防控提供基础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3.
吴刚 《昆虫学报》2005,48(4):531-536
采用药膜法研究了福州建新和闽侯上街菜蚜茧蜂Diaeretiella rapae对杀虫剂抗药性的季节性变化。田间菜蚜茧蜂种群在网室内脱离选择压力后对杀虫剂敏感性显著升高。与敏感的F21子代的LC50相比,2002年6月8日至2004年11月18日期间,建新菜区菜蚜茧蜂对甲胺磷、氟虫腈、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和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11.8~31.2,9.3~14.7,9.3~35.7,7.0~16.6,和13.3~30.1倍;2003年6月5日至2004年12月17日期间,上街菜区菜蚜茧蜂对甲胺磷、氟虫腈、阿维菌素、氰戊菊酯和吡虫啉的抗性倍数分别为7.5~34.9,4.0~14.3,9.2~38.6,7.8~18.9和12.1~24.2倍。田间菜蚜茧蜂种群在5月份和6月初抗性水平最高,12月份较低,6月末最低,尤其在6月份期间20天内抗性水平急剧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田间菜蚜茧蜂对6种杀虫剂的抗性水平在脱离选择压力后不稳定,且呈显著的季节性变化。表2参25  相似文献   

4.
5种杀虫剂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毒性及其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为持续有效防控白背飞虱,研究云南东部白背飞虱种群对常用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及药剂的田间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室内稻茎浸渍法测定白背飞虱种群对5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同期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评价5种杀虫剂对白背飞虱种群的防治效果。【结果】与敏感种群比较,噻虫嗪、噻嗪酮、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对滇东白背飞虱种群的LC_(50)分别为0.208、0.459、0.608、3.108、1.256 mg·L~(-1),抗性倍数分别为2.2、10.4、5.6、6.5、5.3倍;白背飞虱对噻虫嗪无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为低水平抗性,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5种杀虫剂药后1、5和10 d对白背飞虱种群的田间防控效果均有显著差异。除了吡蚜酮外,其他药剂的防效均在80%以上,其中以吡虫啉和噻嗪酮的持续期较长,药后10 d仍在90%以上;噻虫嗪和吡虫啉药后1和5 d的防效达90%以上;吡蚜酮药效在供试药剂中防效最低,在64.88%~77.82%之间。【结论】滇东师宗白背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为中等水平抗性,对吡虫啉、吡蚜酮和毒死蜱均为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嗪无抗性,田间防控效果以吡虫啉和噻嗪酮为最好。建议滇东稻区可以使用吡虫啉和噻嗪酮药剂防控白背飞虱,注意控制吡蚜酮的使用次数与用量。  相似文献   

5.
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简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0 d后,1.8%阿维菌素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达90.52%,20%三唑磷的防治效果为40.12%,18%杀虫双的防治效果为67.77%;阿维菌素乳油比杀虫双和三唑磷防效分别提高22.75和50.4个百分点,且防效时间长、经济省力、无药害现象发生,在水稻上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活动蚁巢减退率和工蚁减退率为指标,评价红火蚁克星(Ⅳ型)、灭蚁威、火蚁净、蚁净安和灭蚁蝗等5种药剂对红火蚁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不同药剂间防治效果存在差异,其中药后21 d,红火蚁克星(Ⅳ型)和灭蚁威饵剂均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蚁巢防效和活动工蚁的防治效果均达90.0%以上。建议采用上述两种药剂进行轮换使用,从而延缓红火蚁产生抗药性。  相似文献   

7.
分别测定了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室内毒力及田间防效,结果表明:8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LC50为0.671-10171.07mg.L-1,毒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B1)>氟虫腈>氟铃脲>丙溴磷>毒死蜱>三唑磷>杀虫单。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阿维菌素(B1)、氟虫腈、氟铃脲对稻纵卷叶螟的毒力分别为杀虫单的15180.7、5619.3、1611.9、997.2倍。在推荐剂量下,氟虫腈、丙溴磷、毒死蜱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达86.11%、84.73%、83.37%。  相似文献   

8.
不同杀虫剂对西花蓟马的室内毒力及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西花蓟马是一种世界性的危险性入侵害虫,筛选防治西花蓟马的有效药剂可为生产中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测定了2种化学药剂和8种生物药剂对西花蓟马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_(50))和药后不同时期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依据LC_(50)值将各药剂对西花蓟马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乙基多杀菌素(0.1958 mg·L~(-1))、印楝素(0.9399 mg·L~(-1))、苦参碱(1.2483 mg·L~(-1))、阿维菌素(1.8096 mg·L~(-1))、高效氯氰菊酯(4.4458 mg·L~(-1))、藜芦碱(10.7628 mg·L~(-1))、鱼藤酮(18.1898 mg·L~(-1))、吡虫啉(46.3964 mg·L~(-1))、松脂酸钠(131.5214 mg·L~(-1))、苏云金杆菌(446.2318 mg·L~(-1));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防治西花蓟马均表现出较强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药后1~14 d的防效分别可达84%和73%以上;其次是藜芦碱,药后1~14 d的防效可达48.15%~61.37%;高效氯氰菊酯的防效较低,药后14 d的防效为46.22%;生物药剂阿维菌素、苏云金杆菌、苦参碱、印楝素的速效性均较低,但防效随施药后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鱼藤酮持效性最低。【结论】乙基多杀菌素和吡虫啉可推荐为生产中防治西花蓟马的首选药剂,植物源药剂藜芦碱和生物药剂阿维菌素可作为交替使用药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药剂防治大豆蚜Aphis glycines的效果,筛选出适宜使用的生物农药,为生产上防治大豆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室内毒力和田间药效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大豆蚜的防治效果。【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各药剂经24 h处理的试虫校正死亡率在85.84%~100%之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除2.5%多杀霉素悬浮剂外,其它药剂均表现出对于大豆蚜的较好的防治效果。15%除虫菊素水乳剂、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3%阿维菌素水乳剂、0.5%苦参碱水乳剂这4种生物农药施用后的4 d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结论】这4种生物农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可用于大豆蚜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甜菜夜蛾泰安郊区田间种群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监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测定了山东泰安市郊区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抗药性。用点滴法监测结果表明:该种群3龄幼虫对氯氟氰菊酯抗性最高(2445.5倍),其次为高效氯氰菊酯(586.5倍),均属极高水平抗性;对百树菊酯(123.8倍)属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39.1倍)、马拉硫磷(27.4倍)及灭多威(25.1倍)属中等水平抗性;对辛硫磷(8.1倍)抗性最低,属低水平抗性。用浸叶法监测结果表明:3龄幼虫对氯氟氰菊酯(856.5倍)和高效氯氰菊酯(250.7倍)也均属极高水平抗性;对百树菊酯(134.4倍)属高水平抗性;对毒死蜱(14.3倍)属中等水平抗性;对辛硫磷(8.1倍)属低水平抗性;对抑太保(4.2倍)、拉威因(4.2倍)、抑食肼(3.4倍)及虫酰肼(3.1倍)属敏感性降低阶段。两种监测方法的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了滁州市家蝇对6种常见杀虫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滁州市的家蝇对毒死蜱、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敌百虫、辛硫磷、溴氰菊酯6种常用杀虫剂都产生了很高的抗性,其LD50分别为1.1858、1.9505、0.9530、47.1834、1.2120、1.0053μg/只,相对抗性系数分别为49.62、139.32、207.17、263.59、390.97、1675.50。滁州应停止使用这些杀虫剂,加强对家蝇抗性对策的研究,延缓家蝇抗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几类杀虫剂对灰飞虱的相对毒力及田间种群的抗药性现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浸苗法测定了6类11种杀虫剂对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én)3龄若虫的毒力,并分析比较了江苏句容、通州、楚州、大丰、南京和苏州以及安徽庐江等7地灰飞虱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对云南种群而言,在所测杀虫剂中,以乙酰甲胺磷为标准药剂,氟虫腈的相对毒力最高;噻嗪酮、阿维菌素和噻虫嗪次之;高效氯氰菊酯、IPP(硝基亚甲基类化合物)、毒死蜱、敌敌畏和三唑磷间毒力处于同一数量级,低于阿维菌素等杀虫剂;吡虫啉的相对毒力最低。与云南种群相比,2007年采自苏、皖7个不同地区的灰飞虱种群对噻嗪酮产生了极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倍数均超过200倍;对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高水平的抗性,其抗性倍数为7.8~108.8;安徽庐江灰飞虱种群对三唑磷产生了7.7倍的抗性,对毒死蜱产生了12.0倍的抗性,江苏楚州、南京、大丰和句容灰飞虱种群对毒死蜱产生了5.7~12.6倍的抗性; 所有灰飞虱种群对敌敌畏仍然敏感,对氟虫腈、阿维菌素和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噻虫嗪和IPP等也比较敏感。  相似文献   

13.
葱蓟马Thrips tabaci Lindeman是一种世界性农业害虫,为明确3种纳米缓释剂农药对葱蓟马的防治效果,开展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0.7%甲维盐纳米缓释剂(NR)和5%甲维盐微乳剂(ME)对葱蓟马的速效性和持效性较好,3~14 d的防效均达到90%以上;10%高效氯氟氰菊酯NR和5%高效氯氟氰菊酯M...  相似文献   

14.
小菜蛾对九种杀虫剂的抗药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赵锋  王沫  李建洪 《昆虫知识》2006,43(5):640-643
采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9种杀虫剂对海南、山东、广东、湖北武汉和襄樊等5个地区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田间种群的毒力,和室内相对敏感品系比较。结果显示,5个地区的小菜蛾种群都对氯氰菊酯产生了10倍以上的抗性,广东和山东种群达到30倍以上的抗性。对阿维菌素的抗性山东小菜蛾种群达到135倍,广东种群达到30倍,其他地区均在10倍以下。但是,作用机制与阿维菌素类似的药剂,氟虫腈的抗性5个地区均在5倍或5倍以下。对昆虫生长调节剂定虫隆和氟虫脲的抗性除广东种群分别在10倍和20倍以上外,其他地区均在5倍以下。广东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抗性为7.8倍,其他地区的种群没有产生抗性,多杀菌素和杀虫双均为作用于乙酰胆碱受体的药剂,但是作用的位点不同。杀虫双对5个种群的LC50值均是比较大的(>800 mg/L),尽管没有明显的抗性,不适宜用于小菜蛾田间防治。对呼吸链电子转移抑制剂溴虫腈的抗性均在10倍以下。对辛硫磷的抗性在2~5倍。  相似文献   

15.
柑桔锈螨Phyllocopics oleivorus Ash.亦名锈壁蝨,在四川各柑桔产区均有分布。是为害柑桔主要螨类的一种,以为害果实为主,叶片为次,多数产区果农对其被害果均称之为“油皮柑”、“火烧柑”等。各地从4、5月开始发生,7—10月为其发生盛期。每年猖獗期出现的早迟,主要受高温低湿的环境因子所影响。在一个果园内的发生则又因植株所在地的土壤厚薄,含水程度与树势强弱及栽培管理好坏等条件而异。常年猖獗期为8—9月,在发生季节中遇到长期高温、少雨的环境,繁殖最快,由于每个世代周期较短(7—14日),故一般从开始发生到10余日后进入盛期,在虫口大量出现时,果上的密度较叶上的为大。由于螨体较小,肉眼不易见,在发生盛期仅见果实表面上象积有一层极薄的灰尘,随为害程度的加重,果面及油胞层被破坏,失去应有的光泽,造成很多黑褐色的小斑点,果实生长也同时受到抑制,为害严重时,到最后果  相似文献   

16.
陈琪  王睿  魏亚娟  刘建军 《应用生态学报》2020,31(10):3241-3247
梧桐木虱是一种危害园林植物梧桐的重大害虫。本研究分别测定了12种杀虫剂和5种天敌昆虫对梧桐木虱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 12种杀虫剂中噻虫嗪和吡虫啉对梧桐木虱的防治效果最好,螺虫乙酯次之。在喷雾法、注射法和灌根法等3种施药方式中,应尽量避免使用喷雾法,优先选择注射法,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使用灌根法作为补充手段。5种天敌昆虫中以中华通草蛉和赤星瓢虫对梧桐木虱的防治效果最佳,在长期防治效果上可以起到代替杀虫剂的作用。因此,中华通草蛉及赤星瓢虫可作为园林环境中长期安全环保防治梧桐木虱的重要方法,而以注射法使用噻虫嗪和吡虫啉可作为短期快速防治手段。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目前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田间种群对常用防治药剂的抗性现状,为制定褐飞虱的科学用药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9-2014年采用稻茎浸渍法监测了湖北褐飞虱武穴梅川、枣阳十里铺、孝感陈店、鄂州长港和武汉江夏稻田的褐飞虱田间种群对11种杀虫剂的敏感性。【结果】湖北稻区褐飞虱田间种群已对吡虫啉(抗性倍数RR=101.8~1 239.4)、噻嗪酮(RR=15.9~1 326.3)产生高水平抗性;对噻虫嗪(RR=24.9~146.5)产生中等水平至高水平抗性;对噻虫胺(RR=9.9~16.5)、呋虫胺(RR=13.5~15.9)、乙虫腈(RR=18.3~60.4)、毒死蜱(RR=17.4~29.8)、异丙威(RR=13.9~46.0)产生中等水平抗性;对啶虫脒(RR=5.1~9.9)产生低水平抗性;对噻虫啉(RR=3.9~7.1)处于敏感至低水平抗性水平;对醚菊酯(RR=1.3~4.9)处于敏感水平。此外,褐飞虱对噻虫嗪、噻嗪酮抗性上升明显,同时褐飞虱对吡虫啉抗性也有上升的趋势。【结论】仍需暂停吡虫啉、噻嗪酮在水稻上防治稻飞虱,严格限制吡蚜酮在水稻上的使用次数;醚菊酯可作为吡虫啉、噻嗪酮和吡蚜酮的替代药剂或轮换药剂。  相似文献   

18.
四种杀虫剂对棉蚜药效试验的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浸渍法 ,室内测定了 4种杀虫剂对越冬寄主木槿上棉蚜的毒力 ,这几种药剂的防治效果均良好 ,其毒力 (LC50 )为阿维菌素 >吡虫啉 >甲氰菊酯 >氰戊菊酯。建议在棉蚜的越冬寄主上集中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正> 氯戊菊酯化学名称为:3-(2,2-二氯乙烯基)-2,2-甲基环丙烷羧酸1-乙炔基-2-甲基戊烯-2-醇酯是一种新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1984年初,我们参照有关文献合成了样品,并对多种害虫做了药效试验,证明该化合物有较快的击倒作用和良好的杀灭能力。由于其结构较简单,合成较方便,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一、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海南普通大蓟马抗药性监测及对6种杀虫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2014-2015年抗药性监测的基础上,采用叶管药膜法(TIBS)室内测定了2016-2017年海南主要豇豆种植区三亚、澄迈和海口普通大蓟马田间种群对6种常用杀虫剂敏感性的年度变化以及其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2016年度,三亚种群对甲维盐和高效氯氰菊酯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2. 98和17. 06倍,澄迈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也产生了中等水平抗性(RR=10. 87),除所有种群对阿维菌素(1. 92 RR 3. 47)以及海口、澄迈种群对吡虫啉和啶虫脒(3. 07 RR 4. 56)仍未产生抗性外,其它种群对药剂均产生了低水平抗性(5. 32 RR 9. 98); 2017年度,除三亚和澄迈种群对阿维菌素仍处理敏感状态外,其它种群对不同药剂均产生了低至中等水平的抗性(5. 59 RR 27. 03)。相比2016年,各测试种群对药剂的抗性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三亚种群对高效氯氰菊酯、甲维盐和啶虫脒上升幅度较大,分别上升了9. 97、6. 98和3. 39倍;海口种群对阿维菌素也上升了2. 77倍。对6种新药剂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乙虫腈和溴虫腈对普通大蓟马的毒力较高,LC50分别为14. 4113 mg/L和30. 7694 mg/L,而其它药剂则毒力较低(LC50 5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