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萧山围垦农区小型兽类种群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丁平  鲍毅新 《兽类学报》1994,14(1):35-42
1985年4月1992年12月,作者采用夹夜法对萧山围垦农区小型兽类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种群的季节消长规律呈前峰型曲线的种群有黑线姬鼠、小家鼠和褐家鼠(室内),呈后峰型曲线的种群有臭Qu和褐家鼠(室外)。黑线姬鼠季节消长规律与农区作物类型、小兽群落组成、冬季死亡率和怀孕率等因素有关,并受环境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萧山围垦农区臭鼠形态的比较研究COMPARATIVESTUDIESONTHEMORPHOLOGYOFTHEMUSKSHREWKeywordsMuskshrewICharactersofmorphology动物的形态特征与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是动物生态学的...  相似文献   

3.
4.
5.
臭Qu是一种小型哺乳类动物,与黄胸鼠、褐家鼠、小家鼠组成矾家栖鼠形哺类动物群体。根据雷州半岛40多年(1950 ̄1994年)鼠疫监测和10年(1985年2月 ̄1995年1月)鼠情监测资料,对臭Qu的数量、分布、繁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臭Qu占家栖息形哺乳类动物群体比例逐年上升,80年代在高峰;其分布是农村多于城市,野外也有发现;月份分布呈马鞍形曲线;全年均可繁殖,月均怀孕率为35.7%,每  相似文献   

6.
臭Qu的食性与昼夜活动节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相似文献   

7.
臭Qu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丁平  鲍毅新 《兽类学报》1994,14(4):294-298
1985年4月1992年12月,作者采用夹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臭Qu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结果表明:臭Qu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消长呈后峰型双峰曲线,5月和10月各出现一次高,怀孕率在2月和7月各出现一次高峰,平均胎仔数在5-6月和8-9月相对较多。室外群种相对数量高峰在4月和9-10月;室内种群在5月和10月,前峰不及室外种群明显。室内种群雌体怀孕率明显于室外种群。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变  相似文献   

9.
10.
从树Qu肾细胞培养物中分离出3株病毒,嗜在对数分裂期的TL细胞上复制,产生细胞病变和血凝素抗原,能凝集豚鼠和小鼠红细胞。交互血凝抑制实验表明3株病毒同属一个血清型。免疫酶染色显示抗原首先出现于细胞株,电镜观察负染标本病毒形态近似圆形和六角形,无胞膜,直径约30nm。血清学检查大多数树Qu血清中含有该病毒抗体,证明是树Qu的一种潜在病毒。初步鉴定为类-细小病毒。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杜鹃花科特有种:臭越橘(Vaccinium foetidissimum H. Lév. & Vaniot)的花部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基于新补充的花部特征,讨论了该种与其相似种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电镜方法对14只树Qu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的分布及其在细胞器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首次报道在Broca斜角带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电镜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物质定位于大颗粒囊泡内的小颗粒上和粗面内质网上。下丘脑弓状核及其附近区域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在室周区、室旁核、第3脑室室管膜下层及室管膜上皮细胞间、内侧基底下  相似文献   

13.
七种啮齿动物视觉器官形态结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张育辉  刘加坤 《兽类学报》1994,14(3):189-194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褐家鼠,黑线姬鼠、大仓鼠、棕色田鼠、甘肃Fen鼠、达乌尔黄鼠和岩松鼠的视沉器官形态与构造,对其视网膜的厚度、各核层胸核的层数及大小进行了比较,在扫描电镜下统计了褐家鼠和达乌尔黄鼠和视细胞密度,结果表明,鼠类视觉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习性相关,即生活习性相似的种类,视器的形态结构也相似;即生活习性差异较大的种类,视器的形态结构差异也较大,同时还发现夜行性鼠视网膜上的核层局部增厚,  相似文献   

14.
臭牡丹全草化学成分的研究(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臭牡丹全草的乙醇提取物的脂溶性部分分离得到三个单一尬发,经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证明,化全物1为新化合物臭牡丹甾醇(bungesterol),化合物Ⅱ为桢桐酯(clerodone),化合物Ⅲ为α-香树脂醇(α-amyrin),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15.
16.
臭茉莉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C-MS联用技术研究了臭茉莉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分离出49个峰,鉴定了其中的34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5.17 %.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市几条黑臭河道治理效果的比较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上海市经济的突飞猛进和城市化的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城市水污染问题也愈演愈烈.据上海市2003年水资源公报反映:全市16条主要骨干河道中,Ⅱ、Ⅲ类水断面占13.11%,Ⅳ类水断面占28.17%,V类和劣于V类水断面占58.12%[1].  相似文献   

18.
臭柏异形叶解剖结构及其抗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成熟臭柏(Sabina vulgaris)为试验材料,使用徒手切片法观测臭柏鳞叶和刺叶的解剖结构,分析叶片解剖结构与其抗旱适应的关系,以揭示臭柏异形叶机制的生态意义,为臭柏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鳞叶角质层厚度极显著大于刺叶,而近轴面和远轴面的表皮系统厚度均极显著小于刺叶,说明鳞叶主要通过较厚的角质层防止水分散失,而刺叶主要通过较厚的整个表皮系统来保持水分。(2)鳞叶的气孔开张比、气孔开张度、气孔长度和宽度均极显著大于刺叶,而气孔密度极显著小于刺叶,说明鳞叶较耐旱,刺叶依赖较大的气孔密度和灵敏的气孔关闭来应对干旱胁迫。(3)鳞叶和刺叶的叶片厚度和主脉厚度无显著差异,但鳞叶的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栅/海、叶片组织紧密度和树脂道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大于刺叶,木质部厚度、木/维和叶片组织疏松度均极显著小于刺叶,说明鳞叶可通过较大的栅/海、紧密的叶片结构来适应干旱,而刺叶通过增强输导组织来应对干旱。研究认为,鳞叶忍耐干早能力较强,而相对鳞叶来说,刺叶主要通过逃避的方式来应对干旱。  相似文献   

19.
臭参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臭参(Codonopsis cordifolioidea)的根中首次分离鉴定了7个已知化合物,通过波谱学数据结合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pinoresinol(1),丁香脂素[(+)-syringgaresinol](2),(+)-lariciresinol(3),3-methoxy-3′,4,9,9′tertrahydroxy-4′,7-epoxy-5′,8-lignan(4),erigeside B(5),pulmatin(6)和(E)-2-hexenyl β-sophoriside(7).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骨髓染色体制片法,对捕自我国浙江萧山市的臭鼩进行了组型、G-带、C-带和核仁组织区银染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臭鼩染色体数目为2n=40,组型为8(m)+2(sm)+10(st)+18(t),性染色体为,(?):X(m或sm),Y(m或sm);♀:XX(m或sm)。G-带较为丰富,每一对染色体都有其特定的带型,较易于辨别与配对。在C-带方前,4对中间着丝粒染色体与5对亚端着丝粒染色体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着丝粒带,1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与9对端着丝粒染色体缺乏C-带物质,性染色体具丰富的远端带及中间带.银染的结果显示,第5、12和13对染色体具银染物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