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棕背鼠最适生境及其主导因子分析THEOPTIMALBIOTOPEOFLARGE-TOOTHEDRAD-BACKEDVOLEANDTHEANALYSESOFITSMAINFACTORSKeywordsLarge-toothedrad-dackedvol...  相似文献   

2.
3.
长白山林区棕背(鼠平)秋季种群数量的预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棕背 (Clethrionomysrufocanus)为我国北方林区主要森林害鼠之一 ,对林木的危害程度与棕背数量有直接关系[1] ,危害时间主要在秋末至来年初春。在林木鼠害防治中 ,将棕背秋季种群数量提前做出预测预报 ,对采取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关于棕背种群数量动态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1~ 5] ,棕背危害伊春林区的预测也有报道[1,6] 。作者根据多年在长白山林区调查鼠害的结果 ,提出适合该林区的具体预测方法 ,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研究地点与方法棕背在长白山林区的数量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5,7] ,研究地点选…  相似文献   

4.
棕背伯劳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本文作者于1980—1987年,在江苏省的扬州地区,对棕背伯劳的生态进行了初步观察。其内容包括栖息地,种群数量统计,棕背伯劳全年食性的初步分析。及棕背伯劳在苏北南部每年3—7月为繁殖期,每年繁殖1—2次,每窠产卵4—8枚,多数6枚,孵卵雌鸟为主,雄鸟守卫在巢区附近的丛林中。如在孵卵期中巢被毁,棕背伯劳尚能应用旧巢材,重建新巢,补产卵一窠。孵卵期约为12—14天。  相似文献   

5.
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是东北林区的优势鼠种,由于啃食树皮危害林木生长,在数量大发生年的秋末冬初更加严重,因此了解林地棕背(鼠平)数量变化规律,以便更有效地防治幼林鼠害,是很有意义的工作。棕背(鼠平)数量变化不仅与林分郁闭度有关(舒凤梅,1981),而且与林地坡度也有关。本文着重探讨不同坡度林地的棕背(鼠平)数量  相似文献   

6.
以白背三七茎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陕西省12个引种试验地种植的白背三七总黄酮和B族维生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并采用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平台获得不同产地的生态因子数据,通过冗余分析(RDA)其化学成分含量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不同采样地白背三七的总黄酮含量和B族维生素各成分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洛南4个样地种植的白背三七茎叶中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8个样地,但B族维生素含量较其他8个样地的低;白背三七茎叶中总黄酮含量与B2、B6、B12及B族维生素总量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2)种植地的海拔、降雨量和温度对白背三七黄酮类物质累积具有重要作用,其中总黄酮含量的主要影响因子是海拔和降雨量,且均呈正相关关系;降雨量和海拔对白背三七中B族维生素含量的影响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表明,地理位置和环境因子对白背三七活性物质含量具有重要影响,以洛南为代表的秦巴山区(海拔800~900 m,7~8月平均降雨量78~84 mm,平均地温26~27.5 ℃)是栽培白背三七较适宜的生态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