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了解我国临床实验室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的现状。方法 向定期参加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室间质评计划的2 299家综合性医院的临床实验室发放网络调查表,收集顾客满意度调查开展情况的相关信息。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K-W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调查表回报率是34.54%,其中92.19%的实验室进行过满意度调查。Pearson相关分析和K-W检验结果显示,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的调查百分率和调查频率存在差异。结论 我国临床实验室对顾客满意度的概念和涵意不甚了解,应该进行更多的临床实验室顾客满意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医院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促进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方法 通过内部审核,发现不合格项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影响医院质量管理的主要问题,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结果 2003—2008年医院共组织内部审核7次,发出不合格项118项,通过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并制定医院质量管理工作重点,不合格项目逐年减少。 结论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符合ISO9001标准的要求,是适宜的、有效的。内部审核促进了医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分析上海市某三甲医院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情况并评价其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以NIHSS评分为疗效评价依据,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组和未实施组的预后情况进行分析评估。结果 在2组基线资料均衡的情况下,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实施组的疗效显著优于未实施组,尤其是发病初始疾病严重程度一般者的疗效最好。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单病种质量管理通过对诊疗过程的质量控制,规范了诊疗行为,改善了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 建立并实施中西医结合医院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结果 对医院业务发展以及质量改善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结论 实施临床科室医疗质量评价体系是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质量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CU实施前馈控制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在ICU病区建立质量控制架构(三级质控网),采用前馈质控方法,对ICU护理工作进行全面质量控制管理。结果 实施前馈质控后,病房护理管理质量、消毒隔离质量、护理文件书写质量、教学质量、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等各项指标评分都有明显提高,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馈控制方法整体上提高了ICU风险管理能力、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6.
????? 目的 通过对医院洁净手术部综合性能和管理现状监测结果的分析,发现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医院加强管理,保障洁净手术部有效运行。方法 回顾性分析洁净手术部检查资料,了解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结果 洁净手术部的管理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应进一步加强管理力度,定期监测。结论 洁净手术部的管理涉及多专业,多学科,多部门,是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挑战。需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科学合理的运行和管理的措施,以保障洁净手术部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民营医院与公立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找出2类医院存在的不足及它们之间的差别,并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采用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 H检验、SNK法及Games-Howell法,对民营医院、公立二级医院和公立三级医院之间的典型调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民营医院与公立二级医院相比,除2个方面单项得分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余6个方面单项得分及总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民营医院与公立三级医院相比,8个方面单项得分及总得分均有统计学差异;公立二级医院与公立三级医院相比,只有“各医院总得分”1项有统计学差异,8个方面单项得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民营和公立医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但民营医院总体上差于公立医院;民营医院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也有部分民营医院管理较规范。应加强对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的监管,继续完善医院监督检查制度,建立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护士长的工作方式对护患关系的影响。方法 护士长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每天与病人家属进行有效沟通,主要针对新病人、危重症病人、临出院病人。结果 实验组病人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 与病人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优质的服务,是改善护患关系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医院护理单元工作质量绩效考核的评价项目,为实际的考核提供评价量表。 方法 根据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工作质量绩效评估量表的各项目并编制护士工作情况的自评问卷,通过对10所医院6个专业共602名护士进行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构成因子并进行信效度检验。 结果 医院护理单元工作质量绩效评估量表由5个因子41个子项目构成,各因子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936、0.885、0.855、0.769和0.787,量表总体的Cronbach’s α为0.974,量表总体效度为0.974,专家内容效度为0.818。结论 护理单元工作质量绩效评估量表各因子的构成科学、合理,对有效地评价护理单元的绩效有实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加强临床输血的规范操作,提高临床护士输血过程中的执行力,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和效果。方法 按照六西格玛质量管理方法的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护士执行输血时间的工作质量进行改进。结果 2007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护士的输血时间执行不符合率明显下降,从51.28%降至12.44%。2008年修订标准进行质量监控,全年执行质量均在控,不符合率最终降低至10.00%以下。结论 应用六西格玛的改进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护士的输血执行力,是输血质量和效果的保障。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 探讨我国当前检验后阶段的质量指标及其质量规范,为临床实验室建立QI体系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和北京科临易检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同设计开发的网络平台,向参加中心2015年全国临床检验专业质量指标调查的所有实验室发放调查表按照不同专业和不同医院等级进行分组,采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判断数据正态性,Kruskal-Wallis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分别进行多组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 分别有5 229家、4 643家和4 421家实验室上报了检验报告不正确率、危急值通报率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的相关数据。各指标均有超过95%的实验室、σ水平≥3 σ和≥6 σ的实验室则分别占47.87%、91.17%、85.95%。各指标在不同专业之间存在显著差异;除危急值通报率以外,其余2项指标在不同等级医院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我国临床实验室检验后阶段3项QI的差错率相对较低,多数实验室危急值通报率和危急值通报及时率达到了100%。临床实验室应基于此调查,进一步监测3项指标,同时正确有效地识别检验后阶段的薄弱环节,建立更多合适的QI并基于当前技术水平确定相应的质量规范。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长效管理机制,实施了首席质控师制度。文章介绍了首席质控师的概念与资质认定、职责与管理模式,结合首席质控师制度的实践经验,对其在医院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胭脂虫质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云南省北亚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种气候类型昆明、景东、禄丰、通海等试验点养殖的3代胭脂虫雌成虫干体长(CL)、千虫重(KCW)、胭脂虫蜡(CW)、胭脂红酸(CA)研究表明:Ⅰ类(约88000头/kg)和Ⅱ类(约127000头/kg)胭脂虫与国外养殖的(70000~140000头/kg)一致,胭脂红酸含量平均为18.56%,与国外资料报道的17%~24%相吻合;胭脂虫的千虫重和胭脂红酸含量均与试验点、养殖方式、收虫季节无显著性差异,而与胭脂虫的类别呈显著性差异。将商品流通的胭脂虫分为四级,加工用胭脂虫分为三级,并初步提出胭脂虫的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6.
17.
18.
品管圈是推动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工具。通过案例分析剖析了品管圈的应用过程,并对在医疗领域开展品管圈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