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作为激活物诱导异位软骨修复并重建免气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气管前壁软骨1/3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实验组,在气管缺损处前壁颈前肌肉修补,多点注射rhBMP-2;B组于气管软骨缺损部位直接颈前肌群修补。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重建区域情况。结果:术后A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B组因气道感染及气道分泌物堵管潴留致使实验兔死亡,其余动物出现皮下气肿,呼吸不畅等情况。组织学观察A组有明显的新生软骨细胞及少量软骨样组织,可见结缔组织包绕,周围肌肉组织完整,排列整齐,未见明显坏死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B组未见软骨组织生成,可见大量肉芽组织增生,结缔组织排列紊乱,伴少量坏死组织,大量淋巴浸润。结论:rhBMP-2可通过注射到颈前肌肉修补肌群中诱导软骨细胞和软骨样组织生成,减轻炎症反应,联合颈前肌瓣修复重建气管缺损能充分维持修复重建后的气道形态,具有减少术后皮下气肿、气管狭窄的作用,有望用于临床修复重建气管纽织缺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药早期治疗对兔实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软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参照Okazaki等[1]伸膝制动OA动物模型法造模,随机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骨痹消组(C组),于治疗6周、10周后测各组兔血清NO水平变化;软骨电镜结构及TUNEL法软骨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 B组血清NO水平逐渐升高,C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B组电镜下6周时可见凋亡细胞,10周可见凋亡小体;TUNEL法细胞凋亡原位检测:B组软骨细胞AI明显增高。治疗后C组下降明显,10周时与B组相比具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骨痹消在一定程度上阻断软骨细胞凋亡,减少细胞凋亡数量,促进软骨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rhBMP-2)作为激活物诱导异位软骨修复并重建兔气管缺损的可行性。方法:取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气管前壁软骨1/3缺损模型。随机分为A、B组,每组12只,A组为实验组,在气管缺损处前壁颈前肌肉修补,多点注射rhBMP-2;B组于气管软骨缺损部位直接颈前肌群修补。术后观察动物一般情况,于4、8、12周取材进行大体观察、HE染色观察重建区域情况。结果:术后A组动物均存活至实验完成,B组因气道感染及气道分泌物堵管潴留致使实验兔死亡,其余动物出现皮下气肿,呼吸不畅等情况。组织学观察A组有明显的新生软骨细胞及少量软骨样组织,可见结缔组织包绕,周围肌肉组织完整,排列整齐,未见明显坏死组织,有少量淋巴细胞浸润。B组未见软骨组织生成,可见大量肉芽组织增生,结缔组织排列紊乱,伴少量坏死组织,大量淋巴浸润。结论:rhBMP-2可通过注射到颈前肌肉修补肌群中诱导软骨细胞和软骨样组织生成,减轻炎症反应,联合颈前肌瓣修复重建气管缺损能充分维持修复重建后的气道形态,具有减少术后皮下气肿、气管狭窄的作用,有望用于临床修复重建气管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骨碎补结合组织工程软骨治疗对实验兔软骨缺陷模型软骨再生的疗效。方法:将h IGF-1基因转染MSCs,并与脱细胞真皮基质(ADM)构建组织工程软骨。24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B、C、D四组,A、C组进行自体软骨移植,B、D组进行改建的细胞-ADM移植。C、D组用40%骨碎补汤喂养4周,150 m L/d。第12周处死实验动物,分离缺损关节软骨部位,蜡块包埋染色,通过总体形态评价软骨再生组织。采用组织学评分评估再生软骨质量。采用甲苯胺蓝染色评价缺损部位产生软骨糖胺聚糖的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C组和D组的新生软骨覆盖度、新骨髓的颜色、缺损边缘和表面粗糙度均显著提高(P0.05);再生软骨的组织学评分软骨表面评分显著改善(P0.05)。C组与D组具有比其他组更好的基质、细胞分布和表面指数。并且有较厚的透明样软骨组织,具有正常的糖胺聚糖产生。表明该治疗方法可以通过再生透明样软骨且没有不良事件来减少软骨缺陷。结论:工程软骨结合骨碎补治疗可显著改善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质量,为临床治疗软骨病变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自体软骨细胞复合于人脐带Wharton胶支架对兔膝关节全层软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经自体关节软骨细胞 经体外培养后复合到制备人脐带Wharton 胶取向支架内构建细胞- 支架复合体,选取健康清洁新西兰兔23 只,雌雄不拘,体重 2.5-3.0 kg,取滑车沟中下部制作全层软骨缺损模型后随机分成A、B和C 组。A组(n= 10):植入自体软骨细胞+人脐带Wharton 胶取向支架复合体;B组(n= 10):植入单纯人脐带Wharton 胶取向支架;C组(n= 3):不做任何处理正常兔。分别于术后3 个月和6 个月各处死后取材进行生物力学特性评估检测。结果:压痕实验显示在3 个月时A 和B 组修复区组织刚度分别达到正常软骨的 45.72%和25.25%,且A组刚度明显优于B组,均低于C组( P<0.05);到6 个月时各自达到正常软骨刚度的69.76%和35.14%,同 样A 组刚度明显优于B 组,均低于C 组( P<0.05)且在同期个各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F=80.309,P<0.05)。结论:体外培养的自 体软骨细胞与人脐带Wharton 胶复合在体内的微环境作用下修复软骨缺损效果良好,为软骨组织工程提供了一种新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骨碎补在促进软骨再生治疗中的价值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100只,采用随机数值表法随机分为5组,每组包含20只实验动物。A、B组:改建后进行肾上腺髓质素(adrenomedullin,ADM)移植;C组:自体骨髓充质干细胞(MSCs)复合,并进行改建ADM移植;D、E组:进行h IGF-1基因转染的MSCs复合,并改建ADM移植。B、C、E组实验动物结合喂养40%骨碎补汤,每只每日150ml,用药4周。A、D组不结合使用口服骨碎补汤。每组均在第4、8、12w时处死5只实验动物,切取关节软骨缺损部位并进行组织学观察,采用Masson三色染色法评估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采用Wakitani组织学评分进行各组间形态学比较。结果:E组实验动物关节软骨的表面有比较完整的潮线,大部分比较光滑,变薄区可见零散的浅淡着色的纤维组织。在第4、8、12周,各组Wakitani组织学评分逐渐下降,但结合骨碎补的B、C、E三组下降更为显著(P0.05),说明骨碎补可显著改善软骨组织缺损。结论:采用中药骨碎补结合工程软骨可以显著提高家兔膝关节软骨缺损修复的质量,为临床使用骨碎补治疗软骨病变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玻璃化法保存同种异体软骨移植修复兔关节软骨缺损的效果,并与低温冷冻法作比较.方法:18只健康成年日本大白兔,其中6只用于异体骨软骨柱的制备,另外12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6只.软骨移植物标本取材后,采用低温冷冻法和玻璃化法保存2w.同种异体骨软骨移植物相应复温后移植于兔膝关节软骨缺损模型的相应软骨缺损区.移植术后12w处死动物,移植区软骨组织后固定、切片、脱钙及石蜡包埋.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及蕃红-O染色后进行组织学观察及Mankin评分.结果:玻璃化组软骨移植区颜色与周围正常软骨组织基本一致,软骨完整,无坍陷及裂纹;镜下观察可见其组织深层透明软骨样组织,浅层软骨区可见纤维样软骨组织,细胞成熟,大量分泌软骨基质.低温冷冻组软骨移植区表面欠光整,存在裂隙及轻度坍陷;镜下观察可见少量纤维样软骨组织,大部分为纤维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相对紊乱,软骨基质分泌量少.两组的组织学Mankin评分分别为9.6± 2.4和3.0± 1.0,低温冷冻组显著高于玻璃化组(t=2.014,P=0.000).结论:采用玻璃化法保存兔同种异体软骨移植物是一种可行的方法.相比低温冷冻法,玻璃化法保存的同种异体软骨其移植术后,软骨修复区的组织更接近正常软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关节腔内注射白介素l受体拮抗剂(IL-1Ra)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观察其对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方法:16只3-4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四组,每组四只,分为正常组,对照组,IL1-Ra组,TGF-β组,正常组仅打开左膝关节关节腔,剩余三组均给予左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离断术(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ransaction ACLT)。四周后IL-1Ra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IL-1Ra5g/ml,TGF-β1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TGF-β150mg/ml,每周两次,连续四周,正常组及对照组未采取任何措施。术后八周时采用空气栓塞法处死全部实验动物,取股骨远端长约1cm,固定后切片行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大体肉眼观察:对照组股骨远端软骨面色颜色变暗并稍显粗糙,可见少量软骨脱落,其余两组关节软骨大体形态均接近正常。镜下观察:TGF-β1组软骨细胞增生明显,软骨细胞排列较正常软骨细胞排列轻度紊乱。IL—1Ra组软骨细胞增生数量未及TGF-β1组明显,软骨细胞排列也不及TGF-β1组规则。IL-1Ra组及TGF-β1组软骨细胞形态接近正常软骨细胞,基质染色接近正常。两组软骨膜表面光滑,无纤维细胞形成,软骨膜下未见纤维化。对照纽软骨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排列紊乱,软骨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可见软骨细胞凋亡,镜下可见软骨细胞核浓缩、裂解,并可见新生软骨形成,突出于正常软骨膜表面,软骨膜表面下方可见血管翳及纤维母细胞形成,出现轻度纤维化。基质染色不均匀且染色较淡。结论:IL-1Ra及TGF-β1关节腔内注射均能有效抑制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的退变并增加软骨细胞再生,促进软骨基质合成,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病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脱细胞异种面神经移植中环孢素A(cyclosporin A,CSA)的作用效果。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选择一侧作为实验侧,解剖面神经后于颊支制造1cm的神经缺损。按神经移植的种类分为4组,A组:异种面神经移植组;B组:异种面神经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组;C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组;D组:异种脱细胞神经移植应用CSA免疫抑制组。各组实验动物分别于术后5周,12周进行电生理学测试(潜伏期、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进行光镜、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5周和12周时,C,D组动物在电生理指标及光镜、电镜指标上均优于A,B组,术后5周和12周,D组面神经颊支传导速度均高于其它各组。结论 1.0 cm缺损的异种脱细胞面神经移植动物实验中,应用CSA5mg/(kg.d)5周可以降低排斥反应,提高神经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2(TGF-β2)在低氧条件下诱导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无菌条件下分离Wistar大鼠股骨骨髓,采用全贴壁培养法纯化BMSCs。传6代后,将细胞随机分为3组,A组加入25 ng/mL TGF-β2在1%氧浓度条件下培养;B组加入25 ng/mL TGF-β2在21%氧浓度条件下培养;C组仅加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α培养液在1%氧浓度条件下培养。3周后,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检测细胞糖胺多糖,聚合酶链反应检测Ⅱ型胶原和蛋白聚糖(Aggrecan)的表达水平。结果:骨髓细胞经换液后贴壁聚集生长,形态均一,连续传代后形态无明显改变。分组培养第1周,A、C组生长速度低于B组;第2周各组均出现不规则形态细胞,A、C组细胞形态小于B组;第3周各组均可见透明样基质,以A组最明显。3周后行甲苯胺蓝染色,A组细胞内外均可见丰富的蓝染颗粒,B、C组染色较A组略浅。A组Ⅱ型胶原的表达相对量(1.246±0.287)高于B组(0.973±0.365)、C组(0.802±0.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组Aggrecan的表达相对量(0.833±0.375)高于B组(0.724±0.173)、C组(0.602±0.0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GF-β2联合低氧环境可明显促进骨髓基质干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的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受体-骨保护素(RANKL-RANK-OPG)信号通路的作用。方法:取24只200+5g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A、B、C组,均注射钛颗粒溶液建立骨溶解模型,术后A组采用中药补骨脂水溶液腹腔注射,B组采用外源性OPG腹腔注射作为阳性对照,C组采用生理盐水腹腔注射作为阴性对照。给药4周后,通过免疫组化及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动物体内RANKL/RANK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用药4周后,3组12只大鼠背部气囊均为厚壁囊腔,骨溶解模型成功建立,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RANKIJRANK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化RANKL平均光密度(AOD)值A组(0.168±0.017)、B组(0.147±0.009)明显低于C组(0.314±0.0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AOD值测定A组(0.172±0.015)、B组(0.193±0.045)明显低于C组(0.342±0.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T-PCR检测RANKL相对量A组(0.575±0.143)、B组(0.543±0.174)明显低于C组(0.951±0.3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RANK相对量A组(0.433±0.025)、B组(0.611±0.209)明显低于C组(0.871±0.2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补骨脂对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骨溶解,假体无菌性松动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吸入糖皮质激素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40只,体重180~25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①对照组(C组);②模型组(M组);③布地奈德组(B组);④地塞米松组(D组)。M组、B组、D组给大鼠气管内吸入博莱霉素(5mg/kgbw,8mg)复制肺纤维化模型,C组气管内吸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B组于次日给予雾化吸入等效剂量布地奈德,D组于次日腹腔内注射地塞米松。上述各组均于注药后第1、4周各宰杀5只。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肺泡炎、Masson胶原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用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bFGF蛋白在大鼠肺组织,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的表达。结果:1、4周时M组表现为肺泡炎及肺间质炎症,B组、D组肺泡炎及肺纤维化程度较M组减轻。1、4周时血清、肺组织、BALF中M组的bFGF表达高于C组(P0.01),B、D组低于M组(P0.01)。结论:吸入糖皮质激素可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与抑制b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感觉再训练及口服弥可保片剂对周围神经修复术后患者感觉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09年10月至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腕部损伤患者128例,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32例,在神经修复术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D组不采取其他任何措施治疗;C组给予弥可保片剂口服治疗;B组采取感觉再训练治疗;A组采取感觉再训练联合弥可保片剂口服治疗。对比患者术后1年及2年的感觉功能恢复情况及m2-PD检测结果。结果:A、B、C组术后1年及2年的感觉功能分级情况均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A组与D组相比,差异最为显著(P0.05)。并且,A组的感觉功能随着时间的延长不断改善。A、B、C组的m2-PD检测结果均优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组术后1年及2年的检测结果分别为(6.79±2.08)mm、(4.98±2.05)mm,相比于D组的(13.31±1.64)mm、(11.94±2.37)mm,差异最为显著(P0.05);且术后2年的的检测结果明显低于术后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感觉再训练与弥可保口服治疗相结合用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的神经修复术后,治疗效果更佳。能够最大限度的促进患者感觉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外伤合并股骨骨折的骨痂中Neuritin的表达及血清中变化,探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加速对骨折愈合的作用,为临床难治性骨创伤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取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A组正常组8只、B组单纯骨折组40只、C组单纯脑外伤组8只及D组骨折合并脑外伤组40只,做股骨骨折和采用脑损伤液压装置建脑损伤模型,术后3、7、14、21、28天取血离心,ELISA法测血清中的Neuritin值。分时间处死B组和D组,取骨痂做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测各时间点骨痂中Neuritin的变化和骨折愈合情况。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骨折愈合过程中血管内皮细胞、软骨细胞及成骨细胞的胞浆中有阳性表达,并显色强。D组1w至3w时的Neuritin阳性细胞百分数均高于B组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但4周时(P〉0.05)。②血清浓度值:A组值(81.37±1.37),B组、C组、D组3天(94.94±3.77107.28±3.46118.35±1.43)逐渐升高,2周达到高峰(110.18±1.48131.89±3.26161.48±1.46),然后下降,3d至3w时各组有显著性统计意义(P〈0.05),4周下降为略高于正常(P〉0.05)。结论:血清和骨痂中Neuritin的表达显著升高,提示Neuritin可能是大鼠股骨骨折合并脑损伤时促进骨折修复的重要因素一。  相似文献   

15.
孙达锋  王黎明  徐燕  唐成 《生物磁学》2010,(11):2045-2048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兔关节炎软骨组织的影响。方法:3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对照(A)组、姜黄素(B)组、关节炎(C)组,每组10只。除A组外,其余两组木瓜蛋白酶造骨性关节炎早期模型,后使用5%姜黄素9mg/(kg.week),生理盐水0.5ml关节腔注射治疗后,采用RT-PCR检测三组的CL-2、Mmp9、COX-2、IKKβ、NF-Кb的mRNA表达情况;采用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经过四周治疗,B组的CL-2的mRNA表达比C组增强(P〈0.05),Mmp9、COX-2、IKKβ、NF-Кb的mRNA表达明显减弱(P〈0.05),而B组和C组的CL-2的mRNA表达均比A组减弱(P〈0.05),在Mmp9、COX-2、IKKβ、NF-Кb的mRNA表达增强(P〈0.05)。B组和C组凋亡指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关节腔注射可以明显缓解关节软骨的退变,其作用可能与IL-1β/IKKβ/NF-Кb/COX-2、Mmp9两个正反馈信号阻断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验动物准备条件对18 F-FDG microPET 裸鼠移植瘤模型显像的影响,以选择最佳的实验动物准备条件.方法 36 只人表皮样癌细胞A431 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6 组(6 只/组);A 组:无禁食、室温(20 ~22)℃、无麻醉(注射18 F-FDG 后60 min 清醒状态)、尾静脉注射18 F-FDG;B 组:禁食(6 ~8)h、加温(30 ~32)℃、麻醉(吸入2%异氟烷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C 组:无禁食、加温、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D组:禁食、室温、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E 组:禁食、加温、无麻醉、尾静脉注射18 F-FDG;F 组:禁食、加温、麻醉、腹腔注射18 F-FDG.注射18 F-FDG 约1 h 后,行microPET 显像,测量皮下移植瘤、颈部肌肉、棕色脂肪、脑、肝脏、肾脏、心脏、哈氏腺最大每克组织摄取率(%ID/gmax ).扫描前裸鼠均测血糖.结果 (1)B 组、C 组、F 组裸鼠的血糖水平与肿瘤摄取之间均呈直线负相关.(2)棕色脂肪:A 组摄取最高(8.03 ±1.29),B 组摄取降低71.98%(P =0.000).颈部肌肉:A 组摄取最高(16.07 ±5.20),B 组摄取降低最多达81.84%(P =0.000).各组脑、心脏、肝脏、肾脏、哈氏腺摄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A 组皮下移植瘤/组织或器官的摄取率最低.B 组移植瘤/颈部肌肉,移植瘤/肝脏,移植瘤/棕色脂肪的摄取率较A 组分别升高6.50 倍、1.29 倍、4.76 倍(P 均<0.05),肿瘤与组织或器官的图像对比度明显改善.(4)第1 次microPET 显像,尾静脉注射与腹腔注射皮下移植瘤摄取值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 =0.364).第2 次microPET 显像,腹腔注射腹腔可见不同程度显像剂浓聚,其他正常组织、器官及皮下移植瘤的摄取均减低.腹腔注射方式,两次皮下移植瘤的摄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5).结论实验动物准备明显影响18 F-FDG 在裸鼠正常组织的分布及皮下移植瘤的摄取.禁食、加温、麻醉及尾静脉注射方式,可以改善肿瘤对18 F-FDG 的摄取,保证图像有较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源性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供体硝普钠(sodiumnitroprusside,SNP)对移植小肠粘膜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64只220-300g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A1组(n=8),仅行剖腹关腹手术;A2组(n=12):12对大鼠随机作为供受体行同种异体节段小肠移植,无SNP干预;A3组(n=16):16对大鼠随机作为供受体行同种异体节段小肠移植,SNP加入灌注液进行供肠灌注。采用前述3。组动物模型再灌注5小时肠造口标本,TUNEL法检测小肠蜡块标本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A1组(3.86±4.74%)相比,A2(22.44±10.94%)、A3组(17.12±8.44%)小肠粘膜的细胞凋亡指数均有显著增高(P〈0.05),A3组较A2组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肠移植导致小肠粘膜细胞凋亡增加,外源性NO供体SNP灌注能够显著降低植入小肠的细胞凋亡,从而可能减弱粘膜屏障的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抗bFGF抗体对大鼠肺纤维化模型的干预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雌性Wistar大鼠30只,体重180~250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10):①对照组(C组);②模型组(M组);③抗bFGF抗体组(K组)。M、K组给大鼠气管内注入博莱霉素复制肺纤维化模型,C组气管内注入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对照,K组于造模后1,2,3,8,12,19,25d腹腔内注射抗bFGF抗体。上述各组均于注药后1、4周各宰杀5只。通过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肺泡炎、Masson胶原染色观察肺纤维化、用免疫组化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bFGF蛋白在大鼠肺组织,血清及肺泡灌洗液(BALF)的表达。结果:在1、4周时M组与C组比较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明显,M组在肺组织、血清和的BALF中的bFGF表达与C组的bFGF表达比较升高;在1、4周时K组与M组比较肺泡炎、肺纤维化程度减轻,K组在肺组织、血清和的BALF中的bFGF表达与M组的bFGF表达比较均有降低。结论:抗bFGF抗体可减轻博莱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其抗纤维化作用的机制与抑制bF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肺挫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2例在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治疗的急性肺挫伤患者,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常规剂量组)和C组(大剂量组),每组各34例。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用7d;C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40万单位加入0.9%氯化钠100mL静脉滴注,每8h1次,连用7d。分别测定和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第1天、治疗第4天、治疗第7天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氧合指数(PaO2/Fi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以及治疗期间3组患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T2.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B组的PaO2水平在第7天较A组升高,C组的PaO2水平在第1、4、7天较A组均有升高,在第1、4天较B组亦有升高(P〈0.05);B、C两组PaCO:水平在第4天较A组均有升高(P〈0.05);B组的PaO2/FiO2水平在第7天较A组升高,C组的PaO/FiO2水平在第4、7天较A、B两组均有升高(P〈0.05)。B组的TNF—α水平在第7天较A组降低,C组的TNF-α水平在第4、7天较A组降低,在第4天较B组降低(P〈0.05);B组的IL-6水平在第7天较A组降低,C组的IL-6水平在第4、7天较A、B组均降低(P〈0.05)。各组ARDS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挫伤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