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种类的螃蟹.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会演化出不同的外部形态和觅食习惯.因此会选择住在自己喜欢的环境中。想要去享受与体验赏蟹的乐趣,就必须根据这些特点到不问的环境中去观察。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海岸线曲折绵长而美丽,有泥质海岸、沙质海岸和基质岩岸三种类型:其中沙质海岸占其中的40%左右,沙质海岸岸滩平缓,风景秀丽,往往是优良的海水浴场或重要的风景旅游胜地。其实沙质海岸在美丽后面是严酷的生态环境,沙岸沿海植物生长困难,植被稀少,植物种质资源严重短缺。在绿化美化沙岸滩涂,保持水土和营造滩涂美丽景观方面,我们不能不首推沙质海岸滩涂绿化的先锋植物——砂钻苔草。砂钻苔草(Carex kobomugi)又名筛草,莎草科苔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根状茎粗壮,匍匐或垂直向下。苔秆粗壮,高10—20厘米,钝三棱形,基部有黑褐色纤维状的老叶…  相似文献   

3.
知识果味派     
探索小勇士:张锦澜(重庆)砸来的问题:食蟹海豹真的是捉螃蟹的高手吗?它用什么来剥螃蟹壳呢?食蟹海豹真的会捉螃蟹吗?许多见过食蟹海豹的朋友,都会和锦澜读者一样,有这样一个疑惑:长着笨笨鳍状肢的食蟹海豹,用什么来对付披着硬壳的螃蟹呢?嘿嘿,其实,大伙都被食蟹海豹的名字给骗了!  相似文献   

4.
红树林湿地相手蟹科动物摄食生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顺洋  陈光程  陈彬  叶勇  马志远 《生态学报》2014,34(19):5349-5359
相手蟹科物种是红树林湿地的主要底栖动物类群,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大陆地区目前已记录的相手蟹科物种数量为12种,低于其它红树林地区(国内常用的采样方法会造成螃蟹物种数量和密度的低估),其中褶痕相手蟹(Sesarma plicata)、无齿相手蟹(S.deaani)和双齿相手蟹(S.bidens)等是常见种。红树植物叶片是相手蟹科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相手蟹科动物通过地表摄食和洞穴贮存的形为消耗了大量的红树植物凋落叶,使这些凋落叶的有机质和营养元素得以保留在生态系统内,在凋落叶的周转和物质归还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它们同时也摄食红树植物的繁殖体并且对不同物种的繁殖体具有摄食偏好,这可能对一些红树物种的植被更新能力和红树植被群落结构产生影响。相手蟹科动物对不同物种和不同状态的红树叶片也存在摄食偏好,通常对腐烂的叶片摄食偏好较强;螃蟹的摄食偏好与叶片的营养成份、粗纤维和单宁含量以及C/N比等性质有关;但在恶劣的野外环境下,螃蟹则会表现出随机性摄食。目前关于相手蟹科动物生态学作用的认识仍不充分,例如它们的种群大小和对凋落物的转化作用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我国肺吸虫的中间宿主——淡水蟹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除东北三省以及江苏省的蝲蛄外,淡水蟹类是肺吸虫的主要第二中间宿主,肺吸虫的囊蚴大都寄生在蟹类的鳃、肌肉,肝脏和生殖腺体中,人们食用未煮透的螃蟹或蝲蛄是感染肺吸虫病的主要原因。不同种类的螃蟹常带有不同类型的肺吸虫囊蚴,如锯齿华溪蟹 Sinopotamon denticulatum(H.Milne-Edwards)、长江华溪蟹 S.yangtsekiense Bott、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Edw.等,主要带有卫氏肺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Kebert)的囊蚴;锯齿华溪蟹、雅安华溪蟹 S.yaanense Chung et Ts'ao 等则带有  相似文献   

6.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盐沼湿地是黄渤海地区河口区域的重要湿地类型, 是水鸟迁徙停歇期的重要栖息地。本研究以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地点, 通过对盐地碱蓬盐沼湿地和相邻泥质滩涂两个固定样区连续三年的水鸟组成调查和行为观察, 分析盐地碱蓬盐沼湿地在鸻鹬类多样性维持和栖息地利用中的作用。共记录到鸻鹬类水鸟28种6,348只次, 其中盐地碱蓬湿地记录到4科13种, 泥质滩涂记录到4科27种, 泥质滩涂的物种多样性显著高于盐地碱蓬盐沼湿地。此外, 盐地碱蓬盐沼湿地与相邻的泥质滩涂的鸻鹬类鸟类群落组成存在较大差异, 盐地碱蓬盐沼湿地的鸟类群落组成以体型较大的大杓鹬(Numenius madagascariensis)、白腰杓鹬(N. arquata)、灰鸻(Pluvialis squatarola)等为主, 而泥质滩涂以环颈鸻(Charadrius alexandrinus)、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na)等小型鸻鹬类为主, 这说明两种生境在鸟类多样性维持中具有不同的功能。行为分析发现, 泥质滩涂中栖息鸟类的主要行为为取食(58.71%-93.26%), 而盐地碱蓬盐沼湿地鸟类的行为既包括较大比例的取食, 也包括休息, 特别是在春季迁徙期。这进一步说明, 两种生境在水鸟的栖息地利用中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差异。尽管盐地碱蓬盐沼湿地记录到的鸟类物种数和数量均低于泥质滩涂, 但是, 两种生境中存在较大比例的共同分布物种, 这说明其生态功能具有较强的生态互补性, 二者作为一种独特的湿地景观组合, 在鸻鹬类迁徙停歇期的栖息地利用和物种多样性维持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2004年7~8月,对温州乐清市雁荡镇西门码头、西门岛红树林、南岳镇、岐头、大门岛百花庙滩涂5个样点的珠带拟蟹守螺(Cerithideopsilla cingulata)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分别采用Taylor幂法则、Iwao聚集格局回归分析法及Morisita指数公式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珠带拟蟹守螺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理论上属于聚集型负二项分布。其种群在中潮区的分布量最大,而高潮区又大于低潮区。珠带拟蟹守螺是一种对环境污染非常敏感的指示生物,滩涂生境如有污染就会直接反映在其种群密度上。  相似文献   

8.
一项新研究指出 ,生活在太平洋东海岸的部分瓷蟹比其他螃蟹更难适应因气候变化而造成的水温升高。瓷蟹已经生活在它们生存环境温度的最高限 ,基本上没有适应气候变化的余地。美国斯坦福大学的Jonathon Stillman测试了来源于同一种类 Petrolisthes的 4种螃蟹的心脏功能的热量限制。这一信息有助于描述这些螃蟹是如何对应栖息地的温度升高的。第二项研究也认为 ,部分濒临灭绝的物种和其他物种已经处于它们环境的极限 ,不太可能适应未来环境的变化。根据传统进化论的观点 ,遗传变化让有机体能够作出对应于自然选择压力的进化。A.Hoffman和同…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幼蟹栖息地适宜度状况,于2016年6月至2017年5月在长江下游狼山沙和新开沙放置定制网具,获取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分布特征及6个水环境因子,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筛选出水深、透明度和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丰度3个指示因子,建立栖息地适宜度曲线,计算栖息地适宜度指数(habitat suitability index,HSI)。结果表明:有水生植物站点的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较高;不同站点浊度、透明度和水深存在显著差异;中华绒螯蟹幼蟹丰度与无齿螳臂相手蟹丰度、水深极显著相关,与透明度显著相关;两沙洲有水生植物站点HSI值较高,均高于0.5,而其他站点普遍低于0.4,同时发现,中华绒螯蟹幼蟹偏好水深较浅、透明度10~20 cm、有水生植物覆盖的水域。研究表明,两沙洲适宜中华绒螯蟹幼蟹生长发育,应加大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0.
正哥迷们,今天咱们的话题是螃蟹。提起这种动物,想必大家都喜欢。不过我猜,各位是喜欢吃它们吧?别不承认!和你们相比,小编们就不同了,他们不爱吃螃蟹,只爱赏螃蟹。这是为什么呢?别急,先来认识一下下面这些可爱的蟹蟹们,等和它们"混熟"了,你们自然就明白啦!  相似文献   

11.
<正>黄渤海沿岸的海参圈。近十年来,由于海参养殖的暴利,致使人们都把目光投向了泥质滩涂的高、中潮带,就连河口湿地也同样遭受严重破坏,有些区域几乎找不到泥质滩涂的自然海岸,这给候乌及滩涂底栖生物的生存带来了毁灭性景响。据估算,仅辽宁的海岸线上的海参养殖户就超过了5万户,仅瓦房店市就有8千户。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在不同植物群落中的大型底栖动物无齿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 dehaani)对滨海滩涂湿地表层土壤的生物扰动效应, 在江苏大丰糜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第三核心区的滩涂湿地潮坪区, 春季末期在潮沟附近的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群落、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群落、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3个植物群落中, 分别设置多蟹围隔区、少蟹围隔区和无围隔区, 冬季采集并检测处理后围隔区蟹洞数量、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植物生物量等生态指标, 分析底栖动物对表层土壤的扰动效应。研究发现: 互花米草及白茅群落中土壤总有机碳(TOC)、总氮(TN)含量在多蟹区显著低于少蟹区, 蟹丘土壤的TOC及TN含量显著高于多蟹区表层土壤; 而在芦苇群落中则相反。互花米草群落多蟹区土壤C/N、白茅群落多蟹区土壤C/N及C/P显著低于少蟹区, 芦苇群落不显著。互花米草群落蟹穴数量与植物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显示, 相手蟹扰动降低了互花米草及白茅植物群落表层土壤的有机质稳定性, 加速碳氮分解, 降低表层土壤的碳氮含量, 并促进互花米草植物生物量的增长, 但对芦苇群落表层土壤扰动的影响则相反。  相似文献   

13.
河蟹的生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又叫毛蟹或螃蟹,学名为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这种蟹在我国分布广泛,资源丰富,自古以来为名贵的水产品。由于取材方便,也适于作为甲壳动物教学中的代表动物。河蟹栖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洞穴或水草丛中。白天隐蔽,夜间出来觅食。杂食性。由于植物性食物易得,蟹胃中主要为植物。但实际上更喜欢吃动物,如鱼、虾、螺、蚌、蠕虫、昆虫及其幼虫,对腐臭的动物尸体尤其感兴趣。河蟹平时虽生活在淡水中,但它们要回到河口咸淡水中去交配产卵。宋朝傅肱《蟹谱》中记载:“蟹至秋冬之交,即自江顺流而归诸海”。江浙人民也熟知“西风吹,蟹脚痒”。一般从10月起开始离开原来的生活场所,顺江而下进行生殖洄游。从寒露到霜降的洄游高峰期是捕蟹的旺季。为什么要进行生殖洄游呢?因为蟹类的祖先生活在海洋中,后来一部分种类逐渐向淡水  相似文献   

14.
孙伟 《生命世界》2008,(9):70-73
“秋风起,蟹脚痒;菊花开,闻蟹来”。秋天到了,芳香四溢的是桂花,朵朵金黄的是菊花,又肥又嫩的是螃蟹。美丽的季节,学学李白,持鳌、对酒、赏花,当然还要听听螃蟹那过去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广阔的盐城沿海滩涂,一望无垠。在这貌似平静的滩面上,蕴藏着一个巨大的、热闹非凡的泥沙下的世界。种类繁多,形态百出,行为各异的滩涂小生物在这里永不停息地忙碌着,为南来北往的候鸟,更为世代繁衍在这块土地上的鸟类,提供赖以生息的条件。如果您有机会来到这片湿地,相信您一定能从中感受到生物世界的奇趣,感受到食物链所体现的自然界的法则。只要你用心观察,一定会深深地为这个小生物的大世界所吸引。 小蟹 小蟹是当地人对滩涂蟹类的总称。滩涂上共有30多种蟹生存,它们喜营穴居生活,其洞穴遍布滩涂,在一平方米的面积内就有2~3个。洞穴深浅不一,但一般每穴往往具备2个洞口。小蟹冬季深藏在洞穴的最底部进行冬眠,直到春暖大地之时,它们再度爬出洞穴,准备繁殖后代。蟹类一般食腐殖质和低等小动物,  相似文献   

16.
河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蟹是我国的一种名贵的经济蟹类。它隶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甲壳纲(Crustacea)十足目(Decapoda)爬行亚目(Reptantia)短尾族(Brachyura)方蟹科(Grapsidae)。在动物学上,现在称它为中华绒蝥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Edwards),但在不同的地区,还有各地的俗名如螃蟹、毛蟹、清水蟹、胜芳蟹、阳澄湖大闸蟹等等。河蟹在我国境内的分布很广,北起辽宁、南至福建的沿海各省,凡是通海的河川,如鸭绿江、辽河、滦河、大清河、白河、黄河、长江、黄浦江、钱塘江、甬江、瓯江、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类型的喜好性, 采用单因子实验方法, 研究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个体和群体对泥、泥沙(泥﹕沙=1﹕1)、中沙(0.35—0.50 mm)和细沙(0.25—0.35 mm)等4种底质的喜好性。亲蟹个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时间百分比和群体出现在各底质上的数量百分比结果均表明亲蟹对泥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三种底质(P<0.05); 扣蟹个体和群体实验结果均表明扣蟹对泥和中沙底质的喜好性显著高于其他两种底质(P<0.05); 仔蟹群体实验结果表明仔蟹最喜好泥底质, 其次是泥沙, 两者显著多于中沙和细沙(P<0.05)。昼夜研究结果表明, 亲蟹个体和群体、扣蟹群体及仔蟹群体在白天和夜晚对底质的选择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但扣蟹个体在夜晚对底质的选择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栖息方式的研究表明, 亲蟹无显著的埋栖行为, 扣蟹喜好埋栖在泥和中沙里面, 仔蟹喜好埋栖在泥里面, 其次是泥沙。研究揭示, 中华绒螯蟹对不同底质的喜好性具有显著差异, 且不同发育阶段中华绒螯蟹对底质的喜好及栖息方式也不尽相同, 为其生境修复和资源养护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我国常见的蟹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蟹珠科(Thomisidae)是农田、花草丛、果园中常见的一类蜘蛛。这一科蜘蛛的多数种类身体短宽,八足左右伸展,能横行或倒退,宛如螃蟹,故名蟹蛛。蟹蛛的侧眼常位于隆起的眼丘上,多数种类的前两对步足较后两对粗而长,常向上举起作探索状。不结网。一般在地面或植物上捕食害虫,也有生活在树皮下。体色与环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海水水生动物和淡水水生动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能力一直是众多研究的重点。相比于淡水水生动物,海水水生动物更容易从食物中获得多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合成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低于淡水水生动物。中华绒螯蟹作为一种洄游型甲壳动物,其脂肪酸合成能力的研究显得更加重要。本研究通过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离体培养技术,利用不同的脂肪酸培养中华绒螯蟹肝胰腺组织,旨在探讨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肝胰腺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脂肪酸对中华绒螯蟹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影响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本研究表明:油酸会显著增加中华绒螯蟹肝胰腺ELOVL6、fad6、和fad9基因的表达量;不同脂肪酸对fad6和fad9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相似,且相比于EPA和DHA,亚麻酸和油酸会显著增加fad6和fad9基因的表达。通过本研究,我们得出EPA和DH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会抑制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的过程。进一步证实了海水水生动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能力和海水中高含量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蝉蟹类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复振 《四川动物》1989,8(1):39-39
蝉蟹为蝉蟹总科Hippoidea的统称,隶属于甲壳动物十足目Decapoda歪尾派Anomura,在热带或亚热带浅海滩沙中生活的较多。参考国内外文献,全世界有50余种,中国有5种,今另采得2个新纪录种,共7种,即:一、管须蟹科Albuneidae Stimpson1858(一)东方管须蟹Albunea symnista(Linnaeus,1766),(二)长鞭管须蟹A.dayriti Serene et Umali1965,(三)解放眉足蟹Blepharipoda liberata Shen1949,(四)日本冠鞭蟹Lophomastix japonica(Durufle,1889)。二、蝉蟹科Hippidae Stimpson1858(五)侧指蝉蟹Hippa adactyla Fabricius1787,(六)茎额蝉蟹H.truncat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