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生长动态模拟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严力蛟  全为民 《生态学报》2002,22(7):1143-1142
在查阅了国内外水稻生长动态模拟研究领域大量献的基础上,主要就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的模拟,水稻生产潜力的估算,生育期预测,氮肥的优化管理,水稻群体质量指标的模拟与优化以及水稻干物质生产模拟等6个方面的研究动态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水稻生长动态模拟模型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建模方法,参数确定和生产应用等3个方面的问题,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攻关内容进行了探讨,认为进一步研制和完善包括营养元素,病虫害在内的,以作物生理生态为基础的水稻生产系统综合性模拟模型,充分利用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现代科学技术,组织全国范围的协作试验以建立水稻品种参数数据库和研制估算水稻品种参数的数学方法,将水稻生长动态模拟模型和专家系统结合,组建水稻生产优化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是提高水稻生长动态模拟模型实用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不同土壤覆盖物对旱作水稻生长和产量影响   总被引:34,自引:3,他引:34  
在四川盆地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覆盖物对旱作水稻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有效铁含量较高而有效锰含量较低的土壤上,覆盖地膜及传统淹水处理在整个生育期没有表现缺锰症,而覆盖麦秆处理前期分蘖能力差,生长缓慢,表现严重的缺锰症。在覆麦秆处理裂区灌施2‰的MnSO4溶液(每次450kg/hm^2)两次后,水稻株高、分蘖和生物量都迅速增加,说明覆麦秆处理水稻受到了锰的胁迫。其原因与地膜处理明显提高土壤温度,而覆麦秆处理却具有降温作用有关。试验还发现,灌施锰肥能够补偿温度降低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水稻产量以覆地膜处理最高,其次是覆秆灌锰处理,再是是传统淹水处理,覆麦秆未灌施锰肥处理产量最低,后与其它处理差异也达极显水平。覆地膜条件下,水稻产量随施氮量的提高而提高,但当施氮量为150kg/hm^2后产量变化不大。与传统淹水相比,覆盖旱作处理显降低总耗水量,节水率达63.1%;并在产量基本不变或有所提高的前提下,提高水分利用效率2-3倍。  相似文献   

3.
灌溉水稻生长发育和潜力产量的模拟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提出的HDRICE模型是灌溉水稻生长的生理生态模型,它由相互衍接的水稻形态发育、干物质积累和叶面积发育三模块组成。形态发育模块用以模拟逐日温度和日长对水稻发育的影响,其参数可反映水稻品种的基本营养性、感温性和感光性;干物质积累模块用以模拟冠层CO_2同化、作物的维持呼吸和生长呼吸及干物质分配等过程;叶面积发育模块用以模拟叶面积指数的动态。本文还讨论了模型的输入参数和模型检验。模型可应用于模拟水稻的生长发育,预测水稻品种潜在产量及为取得潜在产量所必需的群体数量指标。  相似文献   

4.
模拟酸雨对大豆、花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Glycine max)、花生(Arachis hy-pogaea)是我国主要油料作物,国内外均曾用大豆作为模拟酸雨的试验材料。本文对大豆作了较详细的观察。在大田中进行了花生试验,研究酸雨对其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水稻群体质量若干指标的模拟及其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C、T.de Wit和F.W.T.Pennign de Vries的建模思想和MACROS中L1D、TIL的基本框架,通过田间试验和文献资料的收集,级建;了适合本地土壤条件、气候状况和品种特性的水稻群体质量指标动态模拟模型。利用该模型实时模拟,并以产量的高你荼为标准进行优化,获得了秧龄,移载期和基本苗的最优组合以及相对应的水稻群体质量若干优化指标。  相似文献   

6.
水稻生长模拟模型的组建与验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模型L1D和TIL的基础上,利用田间试验和文献资料,组建了水稻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验证结果显示,模型运行后生育期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干物重、叶面积系数和分蘖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也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稻生长过程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7.
水稻群体茎蘖动态的计算机模拟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黄耀  高亮之 《生态学杂志》1994,13(4):27-32,26
水稻群体茎蘖动态的计算机模拟模型黄耀,高亮之,金之庆,陈华,葛道阔(江苏省在科院,南京210014)SimulationModelofTilleringDynamicsofRiceCommunity.¥HuangYao;GaoLiangzhi;Jin...  相似文献   

8.
邹应斌  米湘成  石纪成 《生态学报》2004,24(12):2967-2972
研究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以水稻群体分蘖动态为例 ,采用交互验证和独立验证的方式 ,对水稻生长 BP网络模型进行了训练与模拟 ,其结果与水稻群体分蘖的积温统计模型、基本动力学模型和复合分蘖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神经网络模型具有一定的外推能力 ,但其外推能力依赖于大量的训练样本。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能力 ,是因为有较多的模型参数 ,因此对神经网络模型的训练需要大量的参数来保证其参数不致过度吻合。具有外推能力神经网络模型的最少训练样本数应大于 6 .75倍于神经网络参数数目 ,小于 13.5倍于神经网络参数数目。因此在应用神经网络模型时 ,如果神经网络模型包括较多的输入变量时 ,可考虑采用主成分分析、对应分析等技术对输入变量进行信息综合 ,相应地减少网络模型的参数。另一方面 ,当训练样本不足时 ,最好只用神经网络模型对同一系统的情况进行模拟 ,应谨慎使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外推。神经网络模型给作物模拟研究的科学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傻瓜”式工具 ,对数学建模不熟悉的农业研究人员 ,人工神经网络可以替代数学建模进行仿真实验 ;对于精通数学建模的研究人员来说 ,它至少是一种补充和可作为比较的非线性数据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水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累积的动态模拟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在综合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兼顾模型的机理性与实用性的平衡,构建了水稻光合生产与干物质累积的模拟模型.模型采用高斯积分法有效地计算冠层每日的总光合量,并考虑了冠层消光系数随生理发育时间(PDT)的动态变化,模型较充分地量化了生理年龄、温度、叶片含氮量及水分亏缺因子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及维持呼吸系数与PDT的动态变化关系、利用独立的试验资料对模型核实的结果显示,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不同生长条件下的生物量累积动态,具有较强的机理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1998年早季于广州,用两系法水稻高产新组合培矮64s/E32、培矮64s/9311、粤杂 122和常规高产品种粤香占、特三矮2号,研究了它们移栽后叶、鞘生长动态的差异。结果见到:(1)主茎上的出叶速度与其生育期长短相对应;(2)鞘长/叶长比例小对孕育大穗、提高结实率有利,“叶长鞘短”应属水稻高产育种中所寻求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肥水管理对稻田主要害虫种群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试验结果表明,在自然情况下,杂交中稻田害虫及天敌的种群密度,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幅度因年度而异,中等发生年大于大发生年。在同一施氮量下,田水深浅对害虫的效应,因害虫种类而不同,白背飞虱和褐稻虱明显,稻纵卷叶螟和稻蓟马没有差异。杂交中稻在不防治害虫的情况下,因受害虫为害而造成的损失,与施氮量呈正相关。多施氮肥区比药剂保护区减产5成以上;一般施氮水平减产3成;少施氮肥的减产2成左右。  相似文献   

12.
以Ruesink(1976)的模型为基础,根据昆虫个体一般不同步地进入下一发育阶段的状况,当昆虫各虫态发育到完成该虫态发育所需要的最低年龄级数后,假定各年龄级的昆虫种群均以一定的概率分布函数值进入下一个发育阶段,同时根据有效积温向前推进。据此,对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方法作了一点改进。该方法综合了已有的种群模型的优点,因而较Ruesink(1976)和ChiHsin等(1985)提出的方法更真实地反映了昆虫种群动态的变化规律。根据三化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资料,分析和确定逐日存活率、逐日发育率和逐日生殖率,对三化螟种群进行逐日动态模拟和预测,同时引入环境因素对种群的控制作用,研究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种群动态,经验证,模型基本能够反映田间三化螟的发生规律。  相似文献   

13.
张俊平  陈常铭 《昆虫学报》1991,34(3):311-318
本文组建了稻纵卷叶螟种群系统模似模型,它由系统亚模型和总模型二个部分组成.系统亚模型包括发育、死亡和繁殖三个子模块.系统总模型是作者提出的新模型,它综合了前人所提出的种群模型的优点,以差分方程形式给出,以生理时间为单位,考虑了种群内个体间发育速率的差异,不仅能模拟种群数量动态,而且能模拟种群年龄结构,同时能预测发生期.模型有效性检验表明,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吻合实测结果.文中还对5个影响因子进行了灵敏性分析.  相似文献   

14.
福建莆田褐飞虱和白背飞虱发生规律与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闽中莆田县,褐飞虱和白背飞虱是水稻的重要害虫。本通过系统监测.揭示这两种飞虱在当地的发生规律,并从品种、气候、天敌等因素分析其发生原因。同时就采用抗虫品种、高效低毒新农药、讲究科学用药、保护利用天敌资源等措施进行综合治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张俊平  陈常铭 《昆虫学报》1991,34(3):311-318
本文组建了稻纵卷叶螟种群系统模似模型,它由系统亚模型和总模型二个部分组成.系统亚模型包括发育、死亡和繁殖三个子模块.系统总模型是作者提出的新模型,它综合了前人所提出的种群模型的优点,以差分方程形式给出,以生理时间为单位,考虑了种群内个体间发育速率的差异,不仅能模拟种群数量动态,而且能模拟种群年龄结构,同时能预测发生期.模型有效性检验表明,模拟结果基本上能吻合实测结果.文中还对5个影响因子进行了灵敏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 results mak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total 11 families, 29 genera and 43 species of spiders in the rice field of Dong Fang Hong Farm. Among them, there are 8 families, 19 genera and 28 species in the early rice field, and 10 families, 27 genera and 36 species in the late rice fiel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in rice fields was different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rice plant.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early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was aggregative, random and aggregativ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late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uniform, aggregative and unifor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7.
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空间分布模式动态分析(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果表明,在东方红农场稻田中总共有11科29属43种蜘蛛,其中早稻田中有8科19属43种,晚稻田中有10科27属36种。在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存在差异。在早稻发育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分别是聚集的、随机的和聚集的;在晚稻发育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其空间分布模式依次是均匀的、聚集的和均匀的。同时,对其空间分布模式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8.
七星瓢虫(Coccinella septempunctata Linaeus)在山东泰安眷甘蓝上发生1个世代.成虫和幼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中旬;在秋甘蓝上仅发生越冬代成虫,10月中、下旬为其高峰期。该虫发生盛期较菜蚜早,捕食能力强,有较大的保护利用价值。除虫脲、抑太保、卡死克、灭幼脲3号、B4和避蚜雾对七星瓢虫蛹和成虫均有较好的选择性;辛硫磷、灭多威、敌杀死和灭扫利对成虫杀伤力强,但对蛹亦有一定的选择性。七星瓢虫蛹的耐药性明显高于成虫。  相似文献   

19.
黑线仓鼠种群数量动态预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984-1991年3-10月,每月中旬在中国农科院草原研究所试验场的不同牧草和作物地进行调查,1984-1991年共捕获鼠4093只,其中黑线仓鼠2920只占71.34%。黑线仓鼠种群数量季节和年度变化明显,利用电子计算机对黑线仓鼠种数量进行分析,提出种群数量繁殖指数和动态模型以及短、中、长期预测公式、预测准确率为90.0%。并对影响种群数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根据稻飞虱卵寄生蜂——缨小蜂(稻虱缨小蜂.长管稻虱缨小蜂,担稻虱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室内饲养资料,分析了温度对3种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影响.中测定了缨小蜂实验种群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组建了缨小蜂实验种群发育速度模型:分析了温度对缨小蜂成虫寿命.寄生量和产卵天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