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鼠类数量动态的第一篇报导中(夏武平1964),已将带岭林区小形鼠类数量变动情况加以描述,现在再来探讨气候条件对它们数量的影响。有关研究方法、环境条件、工作时间等于此就不再重复了。主要研究对象仍是红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tilus)、棕背(鼠平)(C.rufocanus)和大林姬鼠(Apodemus speciosus)。 一、工作期间的气候概况 第一篇报导中已经指出带岭林区,地处寒温带,冬季很长,真正的夏季极短,气候比较潮湿,年降水量为733.7毫米(1956—1958年平均值),多集中在6—9月。今将1955—  相似文献   

2.
黄泥河林区鼠类群落演替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杨春文  陈荣海 《兽类学报》1993,13(3):205-210
本文研究了吉林省黄泥河林区5个次生植被类型的鼠类群落结构和生物量的变化。原始针阔混交林采伐后,大林姬鼠数量减少,棕背(鼠平)数量增加,黑线姬鼠侵入。形成次生阔叶林和人工落叶松林后,鼠类群落仍为原始针阔混交林中的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群落类型。人工红松林的形成使棕背(鼠平)数最明显减少,成为大林姬鼠群落。森林开垦成农田,相应形成黑线姬鼠+大林姬鼠群落。草甸发展成草甸森林,鼠类群落由东方田鼠+棕背(鼠平)演变成棕背(鼠平)群落。并分析了环境因素对鼠类演替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都江堰林区6种代表性坚果树种为对象,研究了覆网保护和埋藏等措施对直播种子存活和幼苗建成的影响,同时调查了鼠类在春秋两季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秋季鼠类对种子的捕食压力大,使得种子在无保护的情况下很少存活到出苗;而秋季覆网保护(第二年春季解除覆网)和完全保护(覆网一直保留到第二年10月调查时为止)均增加了直播种子的存活和出苗率;将种子埋藏在土壤1–4cm也显著增加直播种子的存活率和出苗率,这与鼠类密度(12%)在秋季显著高于春季(2%)有直接关系。此外,坚果树种的种子存活和出苗与其种子特征有一定联系。因此,作者认为如果根据鼠类数量的季节波动规律而采取适当育林措施(如保护和埋藏等)能够增加森林种子直播的效率。  相似文献   

4.
《兽类学报》1987,7(3):236
东北林区原始森林(老林)经采伐、火烧等不同程度的不断破坏以后次生植被改变程度的次序一般是:针阔混交林-杨桦林-柞木林-灌木丛。本文主要探讨林区植被改变所导致的鼠类种群的数量变化,及其与营林工作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黄泥河林区鼠类群落划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春文  陈荣海 《兽类学报》1991,11(2):118-125
1988年6—7月,作者在吉林省黄泥河林区对森林鼠类群落划分进行了研究。将林区划分2个栖息地类型,依据物种组成相似系数及递归群划分法,划分出5个鼠类群落:即大林姬鼠+棕背(鼠平)群落;大林姬鼠群落;黑线姬鼠+大林姬鼠群落;东方田鼠+黑线姬鼠群落和棕背(鼠平)群落,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带岭林区森林采伐后短期内鼠类数量变动趋势的补充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带岭林区森林采伐后,短期内鼠类数量的变化趋势,过去曾有过报导(夏武平,1958)。其后,对此问题曾继续进行观察,先后于1958—1960年每年得到了一些新的材料。工作方法与过去相同。地点,甚至样地均未更动,只是1958年作过5—10月的观察;1959年只有5月与9月两个月份的资料;1960年有5、7、9三个月份的材料。现特作补充研究,以核对过去的看法,并试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大沙鼠的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鼠类生态学的研究中 ,对鼠类年龄的鉴定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年龄组成是种群的重要特征之一 ,它有助于了解种群的年龄结构以及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大沙鼠 (Rhombomysopimus)是中亚地区荒漠及半荒漠草原的重要害鼠之一 ,在内蒙古西部的梭梭 (Haloxylonammodendron)林区 ,由于大沙鼠的啃咬 ,影响了该地区梭梭林的正常结实 ,从而降低了结实量[1 ] 。同时 ,大沙鼠又是鼠疫和皮肤利什曼病的重要宿主。对大沙鼠的年龄鉴定与种群年龄组成进行研究 ,将有助于了解其种群数量变动的规律 ,从而为有效防治大沙鼠鼠…  相似文献   

8.
西安地区啮齿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安市位于关中平原,南依秦岭、北临渭河。以人为景观和次生林为主,缺乏原始植被。这样的环境大型兽类难于隐蔽,但对于鼠类生活却比较适宜,种类较多,为兽类区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关于陕西省的兽类过去曾有过不少报导[Allen(1909)、Clark&Sowerby(1912)、Thomas (1912)及何锡瑞(1934)等]均属于分类报告,但对鼠类生态则无正式报导。解放后,禹瀚先生(1956、1958)曾先后发表了四篇有关秦岭和陕北地区的兽类报导。本文是对西安农业区鼠类的生态观察。工作始于1958年10月,止于60年5月。在不同生境中,以铗日法进行数量统计,并结合野外挖洞、枪  相似文献   

9.
延安林区地栖鼠类组成及优势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健  孙婷 《四川动物》2004,23(1):29-32
延安林区共有地栖鼠类8种,分属2科6属。密度和生物量在反映不同生境鼠类作用大小方面并不一致,本文利用密度和生物量综合决定的重要值来表示鼠类优势度,分析了该区地栖鼠类组成及作用大小,并对不同生境中鼠类的优势度水平进行了比较。指出中华鼢鼠是该林区的优势种类,并提出了针对该鼠的造林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群落生境及栖息地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我国近来逐渐被重视起来。张荣祖、朱靖(1955)首先在长白山漫江地区研究了该地区的兽类及其栖息地的关系。夏武平等(1957,1958)研究了带岭林区新采伐跡地上鼠类的区系及其数量变动,又发表了东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 Thomas)是我国东北和内蒙地区的一种常见的鼠类。分布很广:在农业区,多栖居在高粱和大豆地里或在田埂和种植防护林的土岗上。数量很多,对农作物有一定程度的危害;在内蒙大兴安岭林区,它们却以居民住宅区作为主要的栖息场所,在野外数量极少,仅为偶见(罗泽珣等,1959)。黑线姬鼠本来是一种野鼠,但在内蒙大  相似文献   

12.
鼠类的危害、利用及其控制施大钊(北京农业大学植保系100094)1鼠类的危害在哺乳动物中鼠类的种数和绝对数量是最多的;估计为全世界人口总数的3~4倍。加上它们体型小,生长快,消耗的食物总量十分惊人。尽管采取了各种控制对策,但造成的损失还是非常大。联合...  相似文献   

13.
王振龙  张知彬 《兽类学报》2007,27(2):185-189
本文报道了PVC 防护套对鼠类危害内蒙古退耕还林区幼龄林的防护作用,目的在于检验其是否能用于治理退耕还林区鼠类对林木的危害。2004 年9 月至2005 年4 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的退耕还林区进行防护实验,逐月调查危害情况。结果表明,本地区鼠类的危害期主要为9 月至11 月,累计危害率为34.25%, 其中9 月份的危害最严重,危害率高达17.42% ;该防护套可有效防止林业鼠类对林木的危害,实验期间未发现一例树木受到鼠类的危害,同时,PVC 防护套亦未增加其它树木受到危害的概率。建议在每年的9月之前对树木采取防护措施,以提高其对树木的防护效率。  相似文献   

14.
田新民  张明海 《生态学报》2010,30(22):6249-6254
为分析黑龙江省完达山林区马鹿种群生存状态,制定科学有效地保护措施,从分子水平研究了种群数量和性比。2006、2007两年冬季跟踪马鹿足迹链,于五泡林场共搜集210份粪便,以成功提取DNA的167份作为分析样本。通过多态性较高的7个微卫星位点进行了基因分型分析,显示167份粪便DNA分属66只个体。基于非损伤性标志重捕法,统计出林场内马鹿数量2a平均47(39—60)只,密度0.302(0.251—0.386)只/km2,与2002年大样方法调查结果相比有减无增。SRY基因性别鉴定显示,种群雌雄性比1.00∶2.00(22♀,44♂),存在较多雄性个体,分析认为偷猎是导致性比失衡的最主要原因。数量的持续下降和性比失衡提示完达山林区马鹿种群数量的恢复需要更好地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陕西关中东部秋季农田鼠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中平原地处陕西中部,早在周秦时代农业就比较发达。今日的关中以盛产小麦和棉花而闻名于国内。农田中的鼠类直接影响农作物的收成和人民健康。关中地区的鼠类考察和研究工作,王廷正(1963)曾就西安市及其近郊的鼠类发表过文章,此后再未见报道。近年来,据一些县的防疫、植保工作者和群众反映,农田鼠害日益猖獗。因此,进行鼠类种群组成、数量变动和危害情况的研究,是当前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捕食者与猎物的关系是动物生态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捕食者应对猎物密度的变化往往呈现出特定的数值响应特征。为研究典型草原区鹰隼类对其猎物——啮齿动物密度变化的数值响应关系,于2005年7月在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白音图嘎苏木选取15个实验样地,采用标准夹线法调查了啮齿类密度,同时采用目视方法调查了鹰隼类密度。本次实验共捕获鼠类2 675只,主要为布氏田鼠(Lasiopodomys brandtii),观察到鹰隼类活动450只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鼠类密度和鹰隼类密度的数值反应关系符合S型曲线,可用Gompertz方程W=22.765 e-3.735 e-0.078 t来拟合,拟合优度R2达0.984,表明鼠类密度对鹰隼类密度有显著影响,验证了Holling所提出的脊椎动物捕食者和猎物数量关系属于S型反应曲线的观点。从本文的结果看,鹰隼类数量对鼠类数量的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1)平缓期,随着鼠类密度的逐渐增加,鹰隼类活动频次增长非常缓慢;(2)快速反应期,当鼠类密度达到5只/hm2时,鹰隼类活动频次随鼠类密度的增加迅速增长,期间出现一个增长拐点值;(3)稳定平台期,当鼠类的密度达到40只/hm2左右时,鼠类密度虽然继续增加,但鹰隼类活动频次保持稳定,不再增加。本研究可为草原鼠害的天敌控制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红背(鼠平)种群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动物生态学的主要任务不外是改造有益有害动物的种群,增加有益动物的数量,减少或消灭有害动物的数量,使之更符合于国民经济的需要。啮齿动物对农、林、畜牧、保健各项事业的危害甚大,故在“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上的除四害一项中规定要消灭它。而在与鼠类的斗争中就需要掌握其种群状态、数量变化的规律等等,以求预测鼠害的发生,及时采取各项灭鼠的措施。在种群研究中年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了解其年龄组成可以知道其种群是否健康、繁殖情况、及其数量的发展趋势。红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tilus)为东北林区的害鼠(寿振黄等,1958)。所以我们就以此鼠为材料,来研究这项既有实践意义又有理论价值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我们设计了一种利用洞穴大小和空间散布来估计海狸鼠(Myocastor coypus)绝对数量的间接方法,并使用个体移除法对绝对数量的估计进行了检验。利用参数相关和效能检验对这两种方法的方程式斜率差异进行了检验,两者间存在高度正相关(r=0·963 ,P=0·002)。以洞穴大小和空间散布估计海狸鼠数量的方程斜率与1·0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其差异检出效能为93 %。因此,利用洞穴大小和空间散布估计海狸鼠绝对数量的这种间接数量估计方法既不影响动物又不扰乱生境,其结果精确且易于实施。  相似文献   

19.
黑线仓鼠(Cricetulus barabensis Pallas)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为田野主要害兽之一。作者从1959年4月到1960年3月在旅顺口区、大连市郊、金县三地进行了初步观察。 一、数量与分布 在旅大地区的田野中,黑线仓鼠占捕获鼠类总数  相似文献   

20.
鼠类对山杏和辽东栎种子的贮藏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路纪琪  张知彬 《兽类学报》2004,24(2):132-138
在北京市东灵山地区,选择灌丛生境,人工释放山杏和辽东栎种子,对两种种子在释放处被鼠类就地取食、存留动态、种子被搬运和贮藏的距离、位置、状态、微生境等进行了分析比较。采用活捕饲喂和咬痕比较的方法,对野外取食山杏和辽东栎种子的鼠类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1)取食山杏和辽东栎种子的鼠类主要是大林姬鼠和岩松鼠;2)山杏种子被鼠类搬运的平均距离大于辽东栎种子,两种种子大多数被搬运至21m之内,在9m之内最为集中;3)山杏种子的中位存留时间较辽东栎种子长;4)在释放处,鼠类对辽东栎种子的就地取食强度(54.83%)大于对山杏种子的取食(0.17%);5)在搬运之后,大部分山杏种子被埋藏起来,仅有3粒被取食;而辽东栎种子大部分被取食;6)鼠类趋向于把种子搬运到灌丛下方或灌丛边缘进行贮藏或取食。山杏种子在贮藏点的数量为1—3粒,而辽东栎种子在贮藏点的数量均为1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