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3 毫秒
1.
用C-带和涂染技术检测棕色田鼠Y染色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染色体C 带技术和小鼠整条Y染色体特异探针检测棕色田鼠的Y染色体 ,结果如下 :棕色田鼠雄性个体C 带中期分裂相中 ,X性染色体是亚中部着丝粒染色体 ,在着丝粒处存在着强烈的C阳性带 ,而且在短臂的中间也有一条C阳性带 ,但是没有发现深染的Y染色体。用小鼠整条Y染色体特异探针涂染棕色田鼠的骨髓细胞中期分裂相和间期核 ,以小鼠骨髓细胞中期分裂相和间期核作为对照。涂染结果表明 :棕色田鼠骨髓细胞中期分裂相和间期核涂染信号检出率分别为 0 - 2 %和 3% - 5 % ,两者均呈阴性反应 ,而对照都呈阳性反应。根据实验结果 ,作者认为在棕色田鼠的Y染色体上及整个基因组DNA中不存在小鼠整条Y染色体特异DNA的同源序列 ,其Y染色体上可能没有决定雄性性别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2.
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模式种的C带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改良的Giemsa C带技术,分析了小麦族披碱草属、鹅观草属和猬草属模式种的染色体C带带型。Elymus sibiricus、Roegneria caucasica和Hysrix patula的染色体在Giemsa C带带型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显示了这3个属模式种的物种特异性。3个模式种的Giemsa C带核型表明,C带带纹主要分布在染色体的末端和着丝粒附近,而中间带相对较少。对E.sibiricus、R.caucasica和H.patula的St、H、Y染色体组C带带型与其它物种的St、H、Y染色体组C带带型的差异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615小鼠标准染色体组型与G带染色体核型,提供可靠的细胞遗传学背景资料。方法成年615小鼠8只,雌雄各半,提取骨髓细胞,制片,镜检。确立615小鼠体细胞染色体数目。选择10个典型细胞测量染色体基本数据。G带染色。结果615小鼠的染色体数目为40条,XX为雌性,XY为雄性。所有染色体均为中部着丝点。X染色体相对长度仅次于第1对染色体,Y染色体的相对长度在第4对染色体和第5对染色体之间。G显带条数与小鼠有很大差异,接近于大鼠。结论615小鼠的核型为2n=40=2×19m+(x)m+(y)m,G显带共262条。  相似文献   

4.
应用C带技术,研究了汉族56人和海南岛黎族19人1、9、16、Y染色体中结构异染色质的多态性。汉黎两族1、9、16和Y染色体的C带正常类型分为3、2、2、3类。1、9、16、Y染色体C带大小及位置改变的变体发生频率,两个民族基本一致,无显著性差异。性别间比较,也无显著差异。汉黎两族共75人,染色体C带变体总数为115个,其中1号染色体51个,9号34个,16号7个,Y13个;1号染色体部分倒位5个,9号部分倒位5个。两族1、9、16号同源染色体C带多态分布的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定律。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小鼠NS—1骨髓瘤细胞与小鼠脾淋巴细胞经PEG介导进行融合,通过HAT选择,有成效地获得了同种杂种细胞。在融合后第30、50、70、90天观察了杂种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和间期细胞核损伤,并对亲本和杂种细胞的染色体核型、带型(G带、C带)进行了比较。 结果表明:NS—1细胞系的染色体平均数为64.2条,有一条标记性的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及一条微小染色体。小鼠脾淋巴细胞染色体为2n=40,全部为端着丝粒染色体。NS—1/小鼠脾淋巴细胞融合后的杂种细胞,染色体平均数随融合后杂种的传代而逐渐减少。到第70天时已稳定,平均为80.7±6.2条。同时,随融合后传代,杂种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核碎裂也增加。 最后对染色体丢失的机理及意义以及饲养细胞在融合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应用染色体G、C分带技术,研究了小鼠巨噬细胞株MMG-116代和120代细胞的核型。结果表明,16代细胞为超五倍体,染色体众数为104—106,具有1—12条标记染色体;120代细胞为亚四倍体,染色体众数为73,具有1—18条标记染色体。15—20%的MMG-1细胞具有1—3对C带正染的双微体。C分带技术证明,MMG-1细胞的一些中着丝点标记染色体,它们的着丝点实际上是由位置邻近的双着丝点组成。作者还比较研究了与MMC-1来源有关的小鼠胸腺瘤细胞株BW5147和G_3H小鼠骨髓细胞的核型,结果提示巨噬细胞系MMG-1可能是C_3H小鼠的巨噬细胞与胸腺瘤细胞杂种的后代。  相似文献   

7.
小鼠G显带核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4个自交系小鼠和1个杂交系小鼠的54个骨髓细胞G显带核型,各系小鼠G显带标本均能观察到显示大带和小带的两种带型细胞。大带细胞带少、清晰、恒定,根据其带型能鉴别各号染色体。各系小鼠大带带型相同。本文还描述了各号染色体大带带型特征,并绘制了小鼠G带核型模式图,提出了带型相似的6,8;1,X;9,13;及17,18等染色体识别要点。  相似文献   

8.
中国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表明,染色体数目2n=40。除着丝粒C带外,还有染色体端部C带和插入性C带。两对小的端着丝粒染色体的随体部位有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本文对穿山甲核型的多态性以及减数分裂联会复合体的结构,性染色(X,Y)在减数分裂前期的行为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鼷鹿云南亚种(Tragulus javanicus williamsoni)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以染色体分带技术,发现鼷鹿云南亚种的染色体数目为2n=32。全部为双胃染色体,NF=64。所有染色体着丝点区分布有C带,多数染色体的端部或两端也有C带。某些染色体还有插入C带。Y染色体C带阳性,有一Ag-NORs。文章对鼷鹿云南亚种染色体独特的C带分布以及和核型进化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聚乙二醇使3个小鼠细胞与1个中国仓鼠骨髓细胞融合,获得四细胞杂交克隆。在第6世代,该杂种细胞含有100条小鼠染色体和5条仓鼠染色体。本文报道在杂种细胞中双亲NORs活性均受抑制,不仅73.2%的仓鼠NORs活性被抑制,而且还有18.3%的小鼠NORs失去了活性。由于在杂种细胞中,仓鼠第3号染色体上的NORs活性仍保留它原来的91.2%,因此我们的结果表明:不同染色体上18s和28s rRNA基因的转录活性可有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它们所在的染色体结构有关。我们首次报道了杂种细胞中所出现的均染色区巨染色体,并对这条巨染色体进行了G-带、C-带和Ag-NORs的分析。对这条巨染色体与18s和28srRNA基因扩增的关系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1.
滇池两种类型鲫鱼的性染色体和C-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滇池现有鲫鱼(Carassius auratus)分低背型和高背型两个种群。低背型鲫鱼在滇池早有记录,云南许多地区均有分布。高背型鲫鱼仅滇池有,是1975年左右发现的,其来源不明。本研究使用C-带染色和常规Giemsa染色研究了这两种类型鲫鱼肾细胞和胚胎细胞的染色体组型,目的有两个:(1)鲫鱼具有XX(♀):XY((?))的性别决定机制,这早为Yamamoto等所证明,但X和Y染色体长期未得到细胞学上的证实。这种情况在两年前开始被突破。一方面,Ojima运用C-带技术在2n=100的金鱼和金鲫(C.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报告了我国建立的小鼠实验肿瘤模型网织细胞腹水瘤(Ascitesreticulum-cell sarcoma,简称ARS)的核型及带型分析结果。ARS是超二倍体肿瘤,染色体众数为44(37.7%)。发现有七条标记染色体。文中着重描述了ARS染色体的形态学特征,G带和C带分布以及核仁组织者区(NORs)的定位。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由于应用了染色体显带技术已能识别小鼠肿瘤细胞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特征。Dofuku等首先报告AKR小鼠自发的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具有15三体性核型。Chang等和Wiener等分别在放射,放射白血病病毒(radiation leukemia virus)以及化学致癌物等因素诱发的小鼠淋巴性白血病细胞都发现有15三体性。15三体性是否为小鼠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的特异性染色体改变,尚需更多的资料证实。L_(7212)小鼠白血病是将615系小鼠的一个自发的淋巴瘤移植于同系小鼠而建成的一株可移植性肿瘤,由615小鼠已获得多株移植性肿瘤。研究这些瘤株的核型不仅有助于瘤株的鉴别,并对探讨肿瘤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也有一定意义。为此,我们检查了小鼠L_(7212)白血病的核型。发现L_(7212)小鼠白血病细胞具有41条染色体,比正常小鼠多一条染色体。经G、C显带分析,属8三体性,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民  王建华 《兽类学报》1989,9(4):285-288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数目为2n=66,染色体的臂数NF=124。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6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6对亚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及2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和Y性染色体是一对长度大小有明显差异的中着丝粒染色体。对染色体作了G、C、Ag显带处理。C带结果可以看出有些染色体上存在着整个的异染色质短臂。Ag-NORs的数目为3—5个。  相似文献   

15.
树鼩(Tupaia belangeri Wagner)三个亚种的染色体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中国西南部树鼩(Tupaia belangeri)三个亚种的染色体特征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滇西亚种(T.b.chinensis),越北亚种(T.b.tonquinia)和瑶山亚种(T.b.yaoshanensis)的染色体数目均为62:G带和C带基本相似;Ag-NORs的数目相同(4—6个),有相似的分布。应用复制带的技术,确定了雄性树鼩的Y染色体。本结果为树鼩的分类鉴定提供了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大绒鼠的分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G带、C带和银染核仁组织者(Ag-NORs)等技术,对大绒鼠(Eothe nomys miletus miletus)的核型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表明:2n=56,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皆为单臂染色体。X染色体的长度接近于No.1染色体,Y染色体的长度相当于14号染色体。G分带可鉴别每对染色体的特征,C-带核型中全部着丝点C带均显示不同程度的阳性。Y染色体整条呈阳性。Ag-NORs有5对,分别分布于1、2、6、14和27号染色体的着丝粒附近。通过核型分析,对大绒鼠的分类地位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中国西南部树qu(Tupaia belangeri)三个亚种的染色体特征进行了详细比较。结果表明滇西亚种(T.b.chinensis),越北亚种(T.b.tonquinia)和瑶山亚种(T.b.yaoshanensis)的染色体数目均为62;G带和C带基本相似;Ag-NORs的数目相同(4-6个),有相似的分布。应用复制带的技术,确定了雄性树qu的Y染色体。本结果为树qu的分类鉴定提供了细胞遗传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IRM-2近交系小鼠的G-显带核型和自发畸变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阐明新型IRM-2近交系小鼠G-显带核型和自发畸变率.方法采用小鼠骨髓制备和G-显带法.结果从20只小鼠的50个G-显带细胞中,10个G-显带细胞被选作模型分析.根据特有带型来识别各号染色体,描述了带型特征,测量了相对长度和标准差,绘制了模式图.对于1、6与X,4与5,9、13与14等带型较相似的染色体提出了一些识别要点.此外,用常规Giemsa染色分析了1200个中期细胞,发现染色体断裂为0.33%,无着丝粒畸变和不平衡易位均为0.08%,自发畸变率很低.结论新型IRM-2近交系小鼠G-显带的识别为结构异常、辐射效应、肿瘤研究和基因作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乌珠穆沁牛的染色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C带、G带、核仁组织者区的银染色(Ag-NOR)技术,研究了内蒙古的4头乌珠穆沁公牛(蒙古牛的一类型)的染色体。乌珠穆沁牛2n=60, X是一大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Y为小的亚中着丝点染色体,臂比1.78。乌珠穆沁牛的Ag-NORs定位于2、3、4、11和28号染色体末端,平均每细胞中Ag-NORs出现频率为5.48。  相似文献   

20.
本工作应用高分辨染色体技术,分析了31名健康汉族人外周血的高分辨G带,制作了中国人体细胞染色体的高分辨G带核型图。并经镜下比较和照片剪贴配对分析,认为中国人体细胞高分辨G带的带纹顺序与宽窄基本与人类细胞遗传学高分辨显带命名的国际体制(ISCN,1981)中高分辨G带模式图一致,但在850条带阶段,1、2、8和Y染色体的某些区带与ISCN(1981)的模式图有些差别,故重新描绘了这四个染色体的模式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