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唐嘉珏 《动物学报》1996,42(4):337-342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研究了中华双腔吸虫的精子结构,探讨了它与其他复殖吸虫间的异同。结果表明:本种的成熟精子为细线状,共分为头部,中部和尾部具两根并生的,结构为9+1的轴丝。细胞核的致密程度有区域上的变化,细胞质较多,电子密度高,具一个线粒体,在单轴丝区域未观察到异常二联管及外周微管。  相似文献   

2.
侧肠锡叶吸虫的精子发生和中期染色体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利用透射电镜详细研究寄生在牛瘤胃中的同盘科侧肠锡叶吸虫的精子发生、精子形成及精母细胞第一次减数分裂时分裂中期染色体的超微结构。发现侧肠锡叶吸虫精子发生,形成过程和形态与过去研究过的多数吸虫种类相同,不同处仅在中央间体最外侧一对条带是由颗粒组成。该吸虫染色体为染色质纤维反复折叠形成的多级螺旋围中央轴区缠绕而成。染色质纤维直径为107 ̄179A,其组成的环长0.43 ̄0.50μm,染色体的整体形态,基  相似文献   

3.
李敏敏  王重力 《动物学报》1998,44(2):126-130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滇蛙多盘吸虫的精子发生。它属于典型的寄生扁形动物Cercomeridea类型。本吸虫的特点是精子形成的早期,两根鞭毛轴丝相互生趣成90℃,中央间体由三根带条带组成,不等长,中央带长于侧带;线粒体在融合前未观察到围核现象。  相似文献   

4.
利用透射电镜研究滇蛙多盘吸虫的精子发生.它属于典型的寄生扁形动物 Cercomeridea 类型.本吸虫的特点是精子形成的早期,两根鞭毛轴丝相互垂直成90°,中央间体由三根条带组成,不等长,中央带长于侧带;线粒体在融合前未观察到围核现象.文中分析比较了多盘科内不同亚科精子发生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锯缘青蟹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王艺磊  张子平 《动物学报》1997,43(3):249-254
采用透射电镜观察锯缘青蟹精子发生过程中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精原细胞椭圆形,染色质分布于核膜周围,胞质中具嵴少的线粒体,内质网小泡等。初级精母细胞染色质呈非浓缩状,胞质中具众 内质网小泡,特殊的膜系及晶格状结构。次级精母细胞核质间出现由内质小泡聚集成的腔。  相似文献   

6.
内蒙科尔沁草原的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 Tang et Tang,1978)其第二中间宿主是黑玉蚂蚁(Formica gagates),而山东滨州地区的矛形双腔吸虫(D.lanceatum Rud.,1803)和枝双腔吸虫(D.dendriticum Rud.,1819)的蚂蚁宿主是中华蚂蚁(Formica sinica)。作者用中华双腔吸虫的黏球感染山东的中华蚂蚁,同时用矛形双腔和枝双腔的黏球分别感染内蒙的黑玉蚂蚁。本文报道此试验中不同蚂蚁种类和各虫种后蚴间所产生的不同反应情况,及矛形双腔和枝双腔在后蚴各发育期的形态差异。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寄生在环颈雉Phasianus colchicus decollatus Swinhoe胆道内的双腔科、平形属一新种,定名为肥大平形吸虫Platynotrema fatomagna sp.nov.  相似文献   

8.
泥螺精子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透岸民镜观察了泥螺精子发生的过程。结果表明;泥螺精子发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主要有核逐渐延长,染色质浓缩,顶体形成,线粒体逐步发达与融合,胞质消除及鞭毛的形成等。泥螺精细胞分化可分为3个时期,在精细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核形态及染色质的变化与其他软体动物有较大的差异,核内椭圆形到肾形,再变化为长圆柱形;染色质由絮状颗粒变为细纤维丝状,再变为长纤维丝状,最后向高电子密度均质状态转变,初步探讨了泥螺精子发生过程中核及细胞器的超微结构变化在分类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科尔沁草原的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 Tang et Tang,1978)其第二中间宿主是黑玉蚂蚁(Formica gagates),而山东滨州地区的矛形双腔吸虫(D.lanceatum Rud.,1803)和枝双腔吸虫(D.dendriticum Rud.,1819)的蚂蚁宿主是中华蚂蚁(Formica sinica)。作者用中华双腔吸虫的黏球感染山东的中华  相似文献   

10.
细鳞鱼精巢超微结构和精子发生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张旭晨  王所安 《动物学报》1992,38(4):355-358
细鳞鱼Brachymystax lenok(Pallas)精巢为叶型;支持细胞(Sertoli cell)和Leydig细胞具有典型内分泌细胞的一些结构特征;A型精原细胞的细胞器是区域性分布,精原细胞线粒体的发育与拟染色质 (chromatoid bodies)有关;生精细胞(spermatogenic cell)核膜孔由均匀排布最终演变为区域性聚集。重复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可促进雄鱼性成熟;精子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台湾东风螺精子发生和精子形态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柯才焕  李复雪 《动物学报》1992,38(3):233-238
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台湾东风螺(Babylonia formosae~**)精子形成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重大的形态变化,主要有核逐步拉长、染色质浓缩、顶体形成、线粒体逐渐发达与融合以及中心粒演变为轴丝等过程。其中精细胞分化可分为6个时期。成熟精子的外形呈发丝状,由头部和尾鞭两大部分组成,头部包括顶体复合体和核,尾鞭可分为中段、主段和末段。精子的形态及功能与软体动物的系统发育有密切关系。本文还就台湾东风螺精子形成过程和形态与其它前鳃类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内蒙东部地区绵羊中华双腔吸虫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 Tang et Tang,1978)的生活史虽经研究,但本吸虫在第二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体内发育的情况尚未经阐明(唐崇惕等,1980).内蒙科右前旗附近数个旗县是本吸虫的流行区,1980—1981年我们在那里进行本项工作,从  相似文献   

13.
青海高原牛羊双腔吸虫病病原生物学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不文报道在青海高原对牛羊双腔吸虫病病原生物学初步调查的结果。从29个流行地区绵羊收集的标本检查结果,发现有四种双腔吸虫,它们是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矛形双腔吸虫(D.lanceatum)、客双腔吸虫(D.hospes)和枝双腔吸虫(D.dendriticum)。从三个流行区检查Helicella candacharica及Cathaica przewalskii二种陆地蜗牛,查到四种双腔吸虫成熟尾蚴,它们是中华双腔吸虫、矛形双腔吸虫及二种未定名的双腔吸虫尾蚴,此二种尾蚴是何种双腔吸虫尾蚴,尚待进一步研究。检查流行区中7种蚂蚁是于9月份从乐都的Formica gagates查到双腔吸虫囊蚴,其形态与中华双腔吸虫囊蚴十分相像。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圆田螺典型精子及其发生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运用光镜和电镜以及细胞化学方法 ,对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chinensis典型精子及其发生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染色质和细胞形态的变化 ,可将其典型精子发生分为五个时期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和成熟精子。精子发生过程中 ,线粒体逐渐增大 ,并随着轴的增生而不断发展为螺旋化线粒体系 ;染色质逐渐凝聚 ,经过颗粒化和纤维化而终呈均质 ;随着染色质的变化 ,细胞核先变小再拉长并螺旋化。精细胞期细胞核基部发生内陷 ,伴随有中心粒的移入 ,并向后方形成“9 2”式的轴。成熟典型精子单鞭毛 ,全长约 40 μm ,包括头、中、尾三段 :头段螺旋状 ,主要由细胞核构成 ,旋束单股 ;中段螺旋状 ,主要由线粒体和轴丝构成 ,旋束四股 ;尾段非螺旋状 ,主要由糖原颗粒和轴丝构成  相似文献   

15.
青海高原中华双腔吸虫,矛形双腔吸虫等四种双腔吸虫尾蚴经扫描电镜比较观察显示它们体表具有明显的差别。中华双腔吸虫尾蚴体部末部表皮呈具间隔的纵嵴,矛形双腔吸虫尾蚴在此部位呈如同玉米棒的玉米珠粒,未定名的“B”型和“D”型尾蚴,前者呈海棉状,后者介于矛形双腔和中华双腔的形态之间。这四种尾蚴的口吸盘、腹吸盘及体两侧表皮上,具有触毛及乳突的情况亦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对野外成体树鼩进行了不同季节精小管发育的测定和生精上皮细胞学特征的观察。精小管平均直径的高峰值出现在4月,为205.7μm:最低值出现在10月,为88.4μm。1、4月份的生精上皮,表现了高度活跃的精子发生,具有明确周期的12个连续阶段和典型的细胞组合。生精上皮退行性变化最早出现于7月,8月进一步发展,10月最明显。附睾精子数量亦表现了类似的季节性波动。表明树鼩精子发生的活性期始于仲冬,最盛在春季,退行期始于仲夏,秋季最显著,有一个明显的精子发生的季节性周期。季节性生殖受局部环境因子的调节,光照可能是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褶纹冠蚌精子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光镜和透射电镜研究结果表明:褶纹冠蚌精子发生是非同步的,精子发生经历了一系列重要的形态和结构变化,主要包括:核逐步延长、染色质浓缩、线粒体逐渐发达与融合、胞质消除以及鞭毛的形成。精原细胞胞质中含有许多致密的轴纤丝,它们后来形成鞭毛轴丝。精母细胞质中含有线粒体、中心粒、内质网和电子透明的囊泡。精细胞分化为4个时期。成熟精子属原始类型,由头部、中段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多核结构和细胞间桥自始至终存在于精子  相似文献   

18.
日本沼虾精子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赵云龙  堵南山 《动物学报》1997,43(3):243-248
对日本沼虾精子发生全过程的电镜观察表明:精原细胞核染色质分散,胞质内有线粒休、内质网的分布。初级精母细胞核染色质块状,不均匀地分布于核中,内质同多小泡多。次级精母细胞核染色质大多分布于核膜内侧,内质网聚集成团,精细胞分化形成精子的早期,胞核增大,核侧形成内质同多小泡的聚合体;中期的核内染色质浓缩,同时形成空囊状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