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顾巧英同志担任的动物学观摩教学,是讲授“苏联柯斯特罗姆种乳牛是怎样育成的”。本校苏联专家杰普莉茨卡娅同志在评议会上发言时说:“今天我们都听了一节非常好的课,而且说非常好还不够,甚至可以说这节课是非常卓越的课。这节课比上一节课(按:指植物学观摩教学)更生动而有内容。”苏联专家对这节课的优点,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顾巧英同志这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贯穿着有机体是一个整体、有机体和周围环境统一的思想。在这节课中,她以访问“地方国营上海市牛奶公司”所得的具体材料:该场在解放后全面学习苏联先  相似文献   

2.
1956年6月10—14日,由通州专署教育科主持,举行了一次较大的园地实习课的观摩教学。观摩实习课的内容是:“马铃薯培土”,“番茄整枝”,和“鸡的日粮定量配合原理和方法”。参加观摩者有通州专署所辖23所中学和师范学校46名生物教师。并聘请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教学法组宏怀麟副教授和陈皓兮讲师  相似文献   

3.
本刊曾经刊载了一篇题为“我国古书中有关春化的记载和我国农民的冬小麦自然春化法”的一文,现在中央农业部又发表了“小麦冻害的预防和补救方法”的指示,在此指示中又有一段有关的记载,特摘录如下,以供同志们参考:“小麦在秋末冬初受冻缺苗过多时,在气候较暖的地方可以实行补种,淮北一带群众的‘带凌播种’就是在地面结薄冰时播种,使麦子在土壤中萌动而不出土,到第二年春天出土後,仍可得到相当收成,在长江一带,如补种时间过迟,要选用春性大品种,即使迟至二月下旬,也还能播种。南京陵園区在1952年12月冻害发生以后,在1953年1月光後补种了春性强的‘玉皮’和‘南大2419’  相似文献   

4.
卷头语     
自从在伟大的“三反”及“五反”运动中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之後,欢欣奋起的心情在鼓舞著每一个人,全国人民满怀热情与信心准备投身到即将开始的大规模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中去。在建设工作迅速开始之後,干部需要的数量是惊人的,我们现有的人数与实际需要相差还很远,加速地大量培养新干部是目前一个迫切的任务。培养新干部的主要对象是中等学校的学生,正如中央教育部曾昭抡副部长在本年7月11日“人民日报”上所指出的:“由於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国家需要培养大量高级和中级的建设干部,这些干部的来源绝大部分都依赖普通中学和工农速成中学的毕业生”(积极响应祖国号召,为准备参加祖国建设而学习)。由此可以看出中学教育的重要性,作好中学的教学工作,密切地关联着祖国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5.
根据1953年6月6日布拉格出版的英文版“布拉格新闻”9卷12期的报导,布拉格人民科学制片厂最近完成了一部五彩影片“什么是生命”。这部影片介绍了几种不同的对大地生命起源的看法,并且介绍了世界上唯物论与唯心论者的观念及在生命起源问题上经过长期争论後,而战胜了唯心论者的谬论。此外还介绍了行星的起源,并用最新科学理论基础来解释原始有机化合物的形成,最後摄制了生物细胞和动物体组织的起源,这是以苏联科学家奥巴林及勒柏辛斯卡娅的学说来证明的。  相似文献   

6.
预测三化螟蛾的最早出现日,对于冬春期治螟,决定早稻栽培治螟及以后各代螟蛾的发生预测等都有一定意义。如何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成为近年稻螟预测研究的重点之一。笔者自1956年以来就积累的资料和探索的结果加以初步分析,草成此文提供讨论。 一、本地区预测 在同一地区第一代三化螟蛾始见期的预测,除直接以螟虫发育进度作简单推测外,通过积累资料用相关统计法来推断预测,这已为各方所重视。赵善欢等(1956)提出了利用“冬春低温期”推测第一代三化螟蛾始见期的概念,认为广州每年都有一段气温下降较甚的“冬春低温期”,其后有时还会出现短暂的“低温小段”,两者的出现时间在日历上变异颇大,密切地影响第一代螟蛾的发生时期,如“冬春低温期”来临早,结束快,“低温小段”次数少的年份,螟蛾发生也早,相反则迟。广东省农科院(1958)进一步认为“冬春低温期”结束之后,当气温回升到16℃以上,连续经过两旬,第一代螟蛾即在后一旬出现。江西省农科所(1955)亦有类  相似文献   

7.
小麥是我國北方地區的主要食糧,其中冬小麥又是北方地區的主要冬季作物。解放后於1952年冬、1953年春、1954年春均曾先後發生凍害,據中央農業部統計1952年冬、1953年春寒流侵襲所發生的受害面積在主要產麥區約有1億畝以上;1954年春霜凍害僅山西一省受災較重的三十一縣就有496萬畝,約佔當地麥田面積的57.5%。但從為害機構上來說小麥的  相似文献   

8.
生物學通報1953年3-4月號148頁問題解答(七)關於地質年代的解答,因為最後抄漏了一句而有了錯覺,最後一句應為“……即由中生代開始到現在是一億八千萬年;由古生代初到今是三億六千萬,加中生代一億,再加新生代六千萬年,共計五億四千萬年。”所以五億四千萬年應該是古生代寒武紀開始時到現在總共經歷的年代。  相似文献   

9.
以英国中学的“调查底物浓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一节观摩教学为例,介绍如何以过氧化氢溶液浓度为自变量、过氧化氢酶酶活性为因变量探究酶的高效性特征;在实验操作中掌握酶的固定化技能;重视学生的动手和合作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思维能力.点评并反思本节教学设计能动,以利于探究教学的错答.  相似文献   

10.
发刊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刊的前身是“中国昆虫学会通讯”。 “中国昆虫学会通讯”是在解放後继前中华昆虫学会的“中华昆虫学会通讯”而出版的会内刊物。中华昆虫学会通讯的目的在於报导学会及各分会和会员的动态。在解放前,由於反动统治不重视科学工作,更不重视昆虫工作,因而当时的昆虫工作者为数不多,工作岗位亦很不固定;可是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会员,所以在解放初期这样一个会内的互通消息的刊物是很必要的,并且也只要这样一个刊物就可以满足当时的要求了。‘  相似文献   

11.
1.从三种洋麻品种对不同光照长度反应的结果,说明洋麻在短日照条件下发育显著加速;“塔什干”在短日照及上海自然日照下植株转向发育均较早,“普通洋麻”“嫁接洋麻”在短日照下发育最快,三个品种在长光照下植株发育均显著延缓。 2.洋麻植株在经过一定短日照的天数处理后,即可显著提早现蕾,亦即完成光照阶段。但是现蕾後如无适当的光照条件仍不能继续开花。植株在开花後如移入不适合的光照条件下,则植株不能继续现蕾开花而上部植株乃继续营养生长,这可能与这种植株自下而上向顶的不断开花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答:初中《植物学》(1982年版)中记述“40年代,我国植物学家在湖北利川县发现了水杉”。而《植物学教学参考书》上则说发现于四川万县磨刀溪。关于最早发现的水杉地点,据郑万钧教授1948年遗作《水杉》一文记载“民国三十年(1941)冬,中央大学森林系干铎教授由鄂入川,路经入川境五里许之谋道溪,见路旁有落叶大树”,又谓“水杉初发现于四川万县东谋道溪,计有三株,最大之一株生于溪边庙侧,高达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江苏高邮局地水循环特征,应对气候变化和减缓洪涝灾害.本研究采集江苏高邮自2015年7月—2017年10月的121个大气降水样品及环境因子数据,分析该区大气降水氢氧同位素特征,揭示不同季节水汽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大气降水δD(δ18O)季节变化明显,冬半年偏正,夏半年偏负;过量氘值亦呈现冬高夏低;年尺度上,大气降水中δD(δ18O)与温度和降水量皆为负相关关系,呈现“反温度效应”和“降水量效应”;季节尺度上,均未呈现出“温度效应”,秋冬两季呈现出“降水量效应”;HYSPLIT气团轨迹模型结果进一步表明,江苏高邮夏季水汽主要来源于我国南海、印度洋及太平洋,而春、秋、冬季水汽主要来源于亚欧大陆、大西洋、北冰洋水汽混合及局地蒸发.大气降水δD(δ18O)值的季节变化主要受到季风活动以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的影响,降水中氢氧同位素值清晰地记录了厄尔尼诺向拉尼拉之间的过渡.  相似文献   

14.
赵修復 《昆虫学报》1953,(1):224-231
陆宝麟、吴维均(1950,昆虫学报1:195—222)所著的“中国蜱类名录”记载着截至1945年止我国的蜱类39种,7亚种,和2变种,这是第一次把散见在各国杂志上有关我国蜱类的文献作有系统的整理,指出祖国蜱类的轮廓,这种工作是重要的,正如李传隆同志(1950,昆虫学报2:119)对於“中国昆虫名录”所说的话:“今後必须要继续不断地发扬光大它,”笔者本着这种热诚,就参考文献所得,提出一些对於“中国蜱类名录”的补充材料,例如名称的修正,宿主及分布的修订等,此外有一些有关我国蜱类的参考文献未为原作者所列举者,亦附在本文之末,这不过是笔者“愚者之一得”罢了。  相似文献   

15.
根据“齐民要术”中的记载,在1500年以前,中国的劳动人民已经应用曝晒后趁热入窖的方法保藏小麦,这一个宝贵的经验在现代的保糧方法中也是非常有价值的。为了改进推广,植物生理研究所自1954年起即进行研究。热进仓处理一般在初夏麦收之後。但因意外的气候情况,本项工作的初次实验是在1954年8月末开始,地址为无锡市粮食局仓库、实验粮为苏南地区1954年夏收小麦,所用仓房为1952年建筑,仓内用蘆蓆做围囤,囤底分别为垫谷糠、糠灰、黄沙或木架四种,其上均有蘆蓆,囤内装小麦三万余斤,囤顶也分别为覆盖谷糠、糠灰、黄沙及不蓋。小麦入仓方式分别为晒後趁热进仓、晒後阴凉再进仓(冷进仓)与不处理的对照(原糧)。入仓时小麦水分为12.7%左右。入仓後定期检查温度,水份等以瞭解各种垫盖物料  相似文献   

16.
驱虫药的药理实验过去多以蚯蚓代替蛔虫,但蚯蚓与蛔虫生理状况极不相同,所得结果难以值信,自Straub采用猪蛔虫作“退避实验”後,Baldwin继之以切断的蛔首或中段在描记其收缩曲线下以检定药物对虫体的麻痹作用。胡崇家亦曾仿Baldwin方法对  相似文献   

17.
生物学通报1954年3期刊载了第二军医大学王、胡二氏的脊椎动物脉循环器官着色法,本校在今年准备教学过程中曾按照该法制作一些脉循环器官(动脉)标本。在起初制作中效果不太好。可能是技术上不熟练,常因注射溶液过多,致血管发生破裂,破裂之处多数在主动脉弓上。但若减少分量,则又难以达到注射之目的。总言之,我们难以掌握到适当的分量,不是过多,便是过少。但经采用下面二种改进办法後,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1)按王、胡二氏介绍之法在注射溶液之前从动脉血管中抽出血液30—40cc(愈多愈好)。抽血时最好将兔子麻醉,否则当兔子挣扎时容易刺破血管。抽血後再行注射色剂。因为血管中血量减少了,注射之色剂表现的比较明显。(2)将兔麻醉至死。剖开胸腹腔,剖开时注意不要损伤内脏器官,更不能损伤血管。然後徐徐注入色剂。注射时要注意血管之紧张度,特别是主动脉弓的地方(此处最容易破裂),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应停止注射。一般在主动脉紧张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注射之色剂量亦已足够,如色剂不能进人小血管,还可用手按摩引流,或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张伟  张焕新 《化石》1999,(4):24-25
1997年冬及1999年春,广东省市几家大报曾先后以较显明版位刊登消息,题为:“‘菊花’长在石头里———东源县发现罕见的古低等动物”。“河源展出‘开花’石头”等,并附图和照片。一时颇引起粤、港、澳地质、古生物学界、文物考古界人士注意。菊石亦成为河源市旅游新开发热点之一。报载:现场考察过的专家曾指出:“河源至今挖掘出土的200多块菊石化石,是全国发现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规模最大的菊石化石群。”尔后《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与中国中央电视台等传媒亦作了不同层面报导。广东省河源市博物馆自1996年…  相似文献   

19.
近代杀虫药剂里,以氯化碳氢化合物类和有机磷酸酯类发展最快。在这两大类化合物中,概括的说:属於有机磷酯类的杀虫剂的,如“E-605”、“HETP”及“TEPP”等,具有高度的杀虫效力,对於高等动物也很毒。尤其是後两种化学性不稳定,容易在稀释後或在碱性溶液里起水解作用而失去效力,故施用於植物上或其他物体上除治害虫,只能在短时期内发挥药效。近来又有新的具有良好内吸杀虫作用的内吸杀虫剂如E-1059等,差不多都是E-605的衍生物,是今後有机磷杀虫剂的新发展方向,但对哺乳动物的毒性很强。一般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有机磷杀虫剂对咀嚼口器害虫效力不很好。氯化碳氢化合物类的杀虫剂,如“DDT”、“1068”和“666”等,对昆虫的毒力虽次於前一类,但对高等动物的毒力小,化学性较稳定,不易分解,残留於植物上的药效比较持久。因此这类化合物仍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此外还有两种属於氯化碳氢  相似文献   

20.
李森科院士著的“农业生物学”是一本极重要的书,是米丘林生物学文献中最重要的经典著作。它在苏联对於生物学理论研究和农业实际生产,不论过去和现在都起着极其巨大的指导作用。正如该书的新农版中译本的出版前言所说的:“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後,由於毛主席的科学思想领导,苏联选进的农业生物科学的理论与作法,已引起我国农业生物科学界的重视与学习;……。”中译本的出版对於我国生物科学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所产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