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利用RAPD技术对水稻品种农林8号(含苯达松抗性基因Ben)和其突变体农林8号m (含苯达松敏感致死基因ben)进行标记,从360个10 bp寡核苷酸随机引物中筛选出5个引物产生的7个RAPD标记.经对多态性标记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再设计PCR引物,将其中4个RAPD标记OPG18/943、OPG18/972、OPD10/1248和OPF03/1198转化成SCAR标记SCAR/G18/883、SCAR/G18/890、SCAR/G18/919/948、SCAR/D10/1237、SCAR/F03/1186.通过对农林8号×农林8号m F2分离群体320个单株的连锁分析及在1对含ben基因的近等基因系H121和Hben121中验证,标记SCAR/G18/883、SCAR/G18/890、SCAR/G18/919/948与Ben 或ben基因共分离,SCAR/D10/1237与Ben基因的遗传距离为(14.8±2.1) cM.经Southern blotting分析并结合F2代分离比例表明,标记OPG18/943、OPG18/972及其转化的SCAR标记在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且OPG18/943和OPG18/972为一对等位STS位点.这是首次报道与ben或Ben基因相连锁的分子标记.本研究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ben基因的转育及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分离ben基因提供了有用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2.
黄瓜霜霉病抗病基因的RAPD及SCAR标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感霜霉病黄瓜L18-10-2和抗霜霉病黄瓜129为亲本构建F2代分离群体,以F3代植株霜霉病抗性鉴定表示F2代各单株抗病性并得以区分各单株杂合或纯合感病性,采用RAPD技术和转SCAR的方法筛选黄瓜抗霜霉病基因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在318条RAPD引物中有18条引物表现出两亲本间多态性,其中引物P18的SB-SP18561扩增片段与霜霉病抗病基因之间紧密连锁,根据交换率和Kosambi函数公式计算其遗传距离为7.85 cM.回收SBSP18561片段并克隆和测序,其准确长度为561 bp.将该RAPD标记转换为SCAR标记,长度为494 bp,命名为SSBSP18494.  相似文献   

3.
与苹果Co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的筛选及其SCAR标记转换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以短枝富士(Spur Fuji)X舞姿(Telamon)的105株F1群体为试材,利用RAPD技术,结合集群分类分析法(BSA)进行了苹果柱型基因(Co)分子标记的研究。通过对300条随机引物的筛选,获得一个与Co基因紧密连锁的RAPD标记S1142682,连锁距离为2.86cM。对该标记片段进行序列测定,然后根据序列特点设计了4条特异引物(其中正向引物与反向引物各两条)。PCR结果显示,这4条引物的4种组合都可以扩增出柱型性状的特征带。选其中之一进行群体上的分析,结果表明该SCAR标记特征带与柱型性状的共分离行为与原RAPD标记表现一致。可见,此组合的引物可以作为该SCAR标记的特异引物。通过对S1142682标记片段序列分析发现,在 45~ 251区域含有一个可编码68个氨基酸残基的ORF。  相似文献   

4.
葡萄感霜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葡萄抗病育种中 ,幼苗期排除感霜霉病的后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用 BSA,RAPD和SCAR方法研究了葡萄感霜霉病基因的分子标记 .分析了两个种间杂交组合 [毛葡萄 (抗病 )×欧洲葡萄 (感病 ) ]88- 1 1 0和 88- 84与 88- 1 1 0的 F1代自交或互交所得的 3个 F2 代 ,以及欧洲葡萄品种和中国野生葡萄种 .共筛选了 2 80个随机引物 .引物 OPO1 0产生了一个 RAPD标记 OPO1 0 - 80 0与葡萄感霜霉病主效基因紧密联锁 .将该 DNA片段克隆并测序 .OPO1 0 - 80 0的实际长度为 835bp,所以 OPO1 0 - 80 0应为 OPO1 0 - 835.据其两端序列 ,设计了一对长度为 2 6bp和 2 8bp的特异引物分别扩增上述试材 ,获得了与该 RAPD标记相同大小的一条带 ,将 RAPD标记转化为 SCAR标记SCO1 0 - 835.并证实了此 SCAR标记的通用性 ,该 SCAR标记可用于葡萄抗病育种中杂种后代对霜霉病的抗病与感病性鉴定 .  相似文献   

5.
亚麻抗锈病基因M4的特异分子标记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用5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对含有亚麻抗锈病基因M4的近等基因系材料NM4及其轮回亲本Bison进行RAPD分析,其中OPA18引物在NM4材料中稳定地扩增出特异的DNA片段。用Bison与NM4杂交产生的F2分离群体进行的遗传连锁性分析表明,RAPD标记OPA18432与M4基因紧密连锁,二者之间的遗传距离为2.1cM。将OPA18432片段回收,克隆和测序,成功地将其转化为SCAR标记。对不同抗源材料的扩增分析表明,该标记是M4基因的特异标记。目前这一标记已成功地应用于亚麻抗锈病基因M4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6.
SCAR标记是一种在RAPD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分子标记技术,提高了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的效率,在茶树种质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运用优化后的RAPD反应体系对10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遗传差异分析,随机引物S89、S4分别在白毫早和福云6号中扩增得到长度为498 bp、1 622 bp的差异片段,命名为BHZ498、FY1622.根据它们的测序结果分别设计了一对特异引物,BHZ498的特异引物为SB1/SB2;FY1622的特异引物为SC1/SC2,用这两对特异引物对10个茶树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引物SB1/SB2和SC1/SC2分别在白毫早和福云6号中扩增出唯一的一条扩增带,而这两对引物在其他供试茶树材料中均无相应的扩增带,结果表明已将BHZ498、FY1622标记成功转化成SCAR标记.  相似文献   

7.
武波  韦东  欧倩   《广西植物》2006,26(6):617-620
采用282个随机引物对药用野生稻1665和栽培稻桂99远缘杂交的抗褐飞虱近等基因系B3F4分离群体的不抗池DNA和抗池DNA进行了特异性RAPD标记筛选,从中筛选到一个具有明显的特异性扩增带谱的RAPD标记S1159,序列分析表明,S1159序列长度为1408bp,与基因库中已报道的水稻第四号染色体的BAC克隆(编号OSJNBa0070O11)序列(67114-69100)有51.86%的同源性。为了提高所找到的RAPD标记S1159在应用上的稳定性,将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检测近等基因系群体,结果表明与RAPD标记结果一致,说明该研究得到的RAPD标记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取北方常见的18种绣线菊,用200条RAPD随机引物进行扩增,选出10条引物扩增出的清晰稳定、重复性好的图谱进行数据分析。10条引物共检测出51个位点。对凝胶电泳得到的谱带统计结果并赋值,用IDAnalysis 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的结果表明,仅需6条引物对应的7个位点可将18种绣线菊完全区分。在RAPD扩增过程中,找到三裂绣线菊的特异标记SL700,并将此标记转化成SCAR标记,这一特异标记在分子水平可将三裂绣线菊与其他17种绣线菊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9.
以家蚕耐氟品种T6和高敏感品种733新为材料,并构建其近等基因系,采用30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获得了与家蚕耐氟性有关的一个分子标记S207,并在F2代分离个体中得到验证,证明了此分子标记的可靠性,进而将此标记克隆进T载体pUCm-T中,完成了测序,分析发现此序列是新的未有报道的序列。计划下一步将此RAPD标记转化成SCAR标记,建立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耐盐型和盐敏感型绒毛白蜡及其F1代为材料,采用混合品系分析法进行RAPD分析。结果显示:在随机选取的150个10碱基随机引物中,仅有引物S20在耐盐基因池和盐敏感基因池间扩增出特异而可重复的592bp的多态性片段,命名为S20-592。获得的RAPD标记S20-592经克隆、测序、重新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转化成更稳定的SCAR标记。通过F1代个体验证,耐盐型个体均能扩增出此差异条带而盐敏感型个体中不能扩增出此差异条带,证明该SCAR标记的特异引物可用于耐盐绒毛白蜡物种的快速分子鉴定。  相似文献   

11.
陈钰  刘仲明  王捷 《生物磁学》2009,(16):3166-3168,3197
联合检测几种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纳米技术、流动注射分析技术、微流控技术以及丝网印刷术的迅猛发展,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在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在肿瘤蛋白标志物检测中的应用情况,并介绍了纳米材料、流动注射分析、微流控等技术在肿瘤标志物免疫传感器中的运用,展望了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功能基因组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正朝着功能性靶向基因标记的方向发展。因功能标记是根据与表型紧密相关的功能基因内部特定区域多态性基序开发而来的,所以此类标记不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就可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确定等位基因的有无。从靶向基因标记和功能标记、保守DNA和基因家族标记、转座子标记、抗性基因标记、RNA标记和靶向指纹标记几方面综述了植物功能性靶向基因标记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分子标记的开发与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其发展   总被引:118,自引:0,他引:118  
本文评述了分子标记的类型和最新发展,特别是对其术语进行了规范。  相似文献   

14.
油桃果肉颜色性状的RAPD分子标记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油桃(P runus p ersica L.var.nectarina)品种‘秦光’(白肉)和‘曙光’(黄肉)的89株正交F1代为试材,采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和BSA法寻找与桃果肉颜色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经过对340条RAPD引物的筛选后,得到2个与桃果肉颜色性状连锁的分子标记s21-400和s486-2000.并用这两个标记结合前人已有的标记对桃果肉颜色性状进行了定位作图,发现与桃果肉颜色基因连锁距离最近的已知标记是s21-400,其图距为14 cM.  相似文献   

15.
藏绵羊DNA分子遗传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讨论了藏绵羊DNA分子遗传标记在其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展望了其今后的研究趋势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棉花遗传多样性SCoT和SRAP标记的研究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SCoT和SRAP两种分子标记技术对30份彩色棉与白色棉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用29对SRAP引物组合和26个SCoT引物分别对供试棉花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SCoT引物共扩增出163条带,多态性比率为61.96%,遗传相似系数GS值变化范围为0.5405~0.9972。SRAP引物组合共扩增条带1067条,多态性比率仅为14.1%,遗传相似系数GS值变化范围为0.5415~0.9109。两种标记系统得到了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的聚类图,2种标记方法间存在显著相关性(r=0.5518,P<0.05)。结果表明,SRAP与SCoT标记均适用于棉花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分析,且SCoT的标记指数MI高于SRAP标记,为SCoT这种新兴的标记技术在棉花育种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偏分离分子标记的作图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谭军  薛庆中 《遗传》2004,26(3):356-360
对取自MAPMAKER软件小鼠F_2群体(含333个体)的5个RFLP连锁标记数据作了共显性分子标记偏分离的分析。先确定选择类型的方程组(配子或合子),随后采用Newton-Raphson迭代法估算标记间的重组值。在构建分子标记遗传图谱时,如果两个相邻标记均存在偏分离,最好采用纳入偏分离因子的估算方法。在估计F_2群体标记间偏分离重组距离上,用连续x~2检测方法比传统x~2检测更为准确。  相似文献   

19.
赵欣  杨志杰 《生物磁学》2011,(21):4191-4193,4197
甲状腺癌肿瘤标志物是由甲状腺癌组织和细胞产生的异常表达的生物活性物质。近年来,肿瘤标志物成为肿瘤基础和临床应用的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其不仅与甲状腺癌的形成、发展和转移关系密切,也对它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些肿瘤标志物在临床上已显示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近年来研究较多且与甲状腺癌密切相关的肿瘤标志物,包括Galectin-3,CK-19,VEGF,端粒酶和端粒酶逆转录酶,MMPs,降钙素,E-cadherin,Tg,TSHR mRNA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