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主要描述了南海南沙群岛永暑礁南永3井微型腹足类盘足目,新腹足目,异旋目,豆楯目和囊舌目共70个种。这些种类个体非常微小,大多数小于2mm。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分子,它们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本文按Okutani(2000)分类系统进行了分类。绝大多数种类系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描述了南海南沙群岛永署礁南永3井微型腹足类盘足目,翼舌目和异旋目共49个种,包括2个新种,Serpulorbis spiralis sp.nov.和Cerithiopsis bellatulus sp.nov.。这些种类个体非常微小,大多数小于2mm。绝大多数种类为典型的热带海区分子,它们具有广泛的地理分布。本文按Okutani(2000)分类系统进行了分类。绝大多数种类系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3.
近2000年来的地球环境变化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许多替代指标被用来指示快速的气候变化。本文试图通过南海永暑礁泻湖微型软体动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研究及其与北半球温度异常的对比,来阐述微型软体动物对快速气候变化的响应。研究表明,软体动物丰度变化的三个高值和三个低值较好地对应于北半球温度异常,显示了微型软体动物丰度对快速气候变化的灵敏反应。尤其重要的是“小冰期”和“中世纪暖期”被证明在南海也发生过。这表明快速的气候变化事件也会影响到热带海区。研究还证实另一次温暖的气候事件发生在大约 850A.D.—680A.D.之间。文中对软体动物分异度与气候变化的关系也作了探讨,并表明软体动物丰度和分异度是指示气候变化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4.
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南永3井晚全新世微型双壳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南永3井取岩屑样88个,均产有丰富的微型双壳类。本文描述了该井1680年以来的微型双壳类24属26种,包括1新种Philobrya (Neocardia) xishaensis Lan.Cai et Feng sp.nov.。13个种为南沙群岛海区首次记录。该井微型双壳类以Condylocuna flemingi Maxwell最为丰富,Borniopsis ariakensis Habe,Cadella semitorta (Reeve),Wallucina (Wallucina)xishaensis Lan为常见种。该动物群以热带、亚热带分子为主,亦见有热带-温带的分子,显示了典型的热带岛礁双壳类动物群特征。同时也发现一些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分子,表明西太平洋经向暖流对于双壳类的跨纬度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本区双壳类以生活于潮间带和潮下带的表生栖息型为主,悬食型和食沉积物型几乎各占一半。  相似文献   

5.
对南沙群岛永暑礁泻湖南永3井88个样品中的腹足类Acteocina作了多元素测试分析,着重研究了Mg/Ca比值在过去l700年的变化。Mg/Ca比值在柱深13.4—20.10cm,40.2—46.9cm,388.9—395.6cm,415.7—422.4cm,583.3—590.0cm显示了高值,高于平均比值约3倍。这表明泻湖水化学性质曾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尤其是盐度在这些层段明显地提高。Mg/Ca高比值较好地对应于氧同位素低值区,显示了一种气候趋暖状态下的盐度升高现象。泻湖可能处于一种与外界较为开放的格局,以至大洋洋水对泻湖的影响显著增强。但是,Mg/Ca低比值区占居较长的时间,可能暗示着晚全新世南沙群岛海平面在中全新世高海平面的背景下总体上趋于平稳下降的状态。环礁相对的封闭增强或降雨的影响增大等因素,造成了Mg/Ca比值的偏低。  相似文献   

6.
南海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沟鞭藻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南海深海盆地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沟鞭藻以热带-亚热带大洋种类为主,伴有浅海种和河口湾种及温带-寒带种。本文对其中的9个属18个种包括5个未定种的沟鞭藻进行了描述,并据柱状剖面沟鞭藻种类的百分率的变化把KS01井的上部划分出两个暖气候期和一个偏凉的气候期;其下部出现的早更新世至中新世的沟鞭藻囊孢反映了不稳定的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7.
对西格陵兰海域GA306-GC3孔中的89个样品进行鉴定,共发现46个属的107个硅藻种及其变种,运用聚类分析方法后发现该孔可分为3个硅藻带和2个亚带。硅藻丰度变化与格陵兰冰芯重建的6 700年以来的温度变化具有明显一致性,同时也与其它古气候记录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共同追溯了西格陵兰海域6 700年来的气候变化,记录了全新世大暖期、黑暗时代冷期、中世纪暖期和小冰期等古气候事件。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泉州湾西部QZDSZK02孔的沉积孢粉及AMS14 C进行分析,对泉州地区晚全新世古植被和古环境演化历史进行了恢复。其中,共鉴定出60种孢粉类型,主要以木本植物花粉和蕨类孢子为主,含草本植物花粉。根据孢粉特征及测年结果,划分出了4个孢粉组合带,恢复了本区植被演化和气候波动的4个阶段。探讨了孢粉来源,通过研究松属与温度的关系,得出泉州地区松属树种的兴衰与温度关系比较密切的结论。泉州湾晚全新世的海侵,可能是沉积物供给的减少或沿海地区构造的下降,不一定是海面上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植被演化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一个泥炭剖面高分辨率花粉资料序列,初步重建了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的植被演化过程。在3100 a BP以前,该地以固定沙丘上生长的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等阔叶疏林为主;以后随着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增多,蒿属(Artemisia L.)和藜科等草本植物逐渐增加,而固定沙丘上的阔叶树则趋于减少。在1000~660 a BP期间,麦里地区几乎所有沙丘植物都经历了繁盛生长,蒙古栎种群的扩大尤其显著。3100 a BP以来植被和沙丘的演化可能同人类活动影响有直接关系,而1000~660 a BP期间的植物繁盛则由生长季雨量增加引起。花粉统计分析还表明,在森林草原等生态过渡带,花粉浓度和花粉沉积率比花粉百分比更好地指示了植被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10.
A.Gupta 《古生物学报》2002,41(4):517-523
根据从印度库茂恩(Kumaun)喜马拉雅纳尼塔尔(Naini Tal)温带地区获得的85cm钻井的孢粉资料,恢复了1720+/-130年以来晚全新世古植被演变史,并推测了当地的古气候,当前孢粉资料说明了该地区当时发育有栎树混交林和波动的温暖润气候,孢粉组合序列的初始阶段,森林距沉积盆地较远,但是,由于气候变得更加温暖潮湿,森林也很快茂密起来,约1200年前,因气候恶化,森林变得稀疏,而在约124年前,气候再次转好,麦类及其他作物花粉资料证明农耕活动大约开始于1460年前左右。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北省文安洼湿地沉积物孢粉组合特征、粒度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环境变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晚全新世以来气候总体由凉湿转变为冷干,具体可以分为3个阶段:3 200-2 010cal.a B.P.以湿润气候为主;2 010-1 280cal.a B.P.气候偏冷干;1 280cal.a B.P.以来气候进一步冷干。小冰期以来(556-160cal.a B.P.),中华卷柏孢子持续高含量,伴随粗颗粒物质63μm含量的上升,表明小冰期以来,文安洼流域气候波动较大,雨水、干旱、洪水并存。  相似文献   

12.
本文提取大兴安岭中段红水泡泥炭地中晚全新世以来泥炭沉积中所含的硅藻化石,在82个样品中共发现32属94种硅藻。结合硅藻化石中优势种类生态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发现,水位为控制该区域硅藻组合变化的最主要因素。其中,Meridion circulare,Meridion criculare var.constrictum等硅藻百分含量的升高指示水位的上升,Hantzschia amphioxys,Pinnularia spp.等硅藻百分含量的升高伴随水位的下降。根据主成分得分建立的红水泡泥炭地古水位曲线发现,中晚全新世以来当地气候经历了数次干湿交替变化,在总体上趋于干旱。其中5 000-3 300 cal a BP为相对湿润期,优势种类为M.circulare,M.criculare var.constrictum;3 300-1 900 cal a BP为气候转干期,H.amphioxys,C.meneghiniana,Pinnularia spp.成为该带中的优势种类;1 900-600 cal a BP,该段内红水泡泥炭地水位较上一阶段进一步下降,气候继续转干;600-200 cal a BP为气候转湿期,红水泡泥炭地水位迅速上升,Achnanthes lanceolata含量迅速增加成为该段优势种;200 cal a BP至今,红水泡泥炭地水位迅速下降,Pinnularia spp.成为该带中的绝对优势种。通过与季风区边缘其他研究区的古气候变化特征对比发现,红水泡泥炭地气候变化与多数研究区气候变化特征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因而推断其主要受东亚季风活动控制,泥炭沉积中硅藻化石组合记录可作为反映东亚季风变迁历史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