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稻苞虫趋蜜习性强,设置花圃诱测成虫,从而预测下代幼虫的发生期和发生量。我站十几年来采用马缨丹花(又名五色梅)Lantana camaraL.设置花圃诱测稻苞虫效果极好。  相似文献   

2.
水稻食根叶甲Donacia Provosti Fairm.,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尤以丘陵山区为害更重。解放以来,对此虫的研究已获得了一些成果,对水稻保产上起了一定作用。在防治上,以往着重对幼虫的防治,因幼虫在土层内,防治效果差,且耗药量大,存在着一定缺点。因此,笔者对此虫的生活习性及药剂防治成虫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于后。 一、生活史及习性 (一)世代 水稻食根叶甲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层内越冬,越多幼虫4—5月开始为害杂草,水稻移植后转到稻根上为害。越冬幼虫为害盛期在6月中、下旬,化蛹高峰期7月中旬,成虫羽化盛期在7月上旬—8月上  相似文献   

3.
食料条件对稻茎毛眼水蝇种群增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1995年对稻茎毛眼水蝇在水稻四个生育期(苗期、分蘖期、孕穗期、齐穗期)上的生命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对卵和蛹历期、存活率以及成虫寿命无明显影响,但幼虫取食不同生育期水稻后,其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有显的差异,幼虫存活率和成虫繁殖力大小依次为取食孕糖期幼穗>分蘖期叶片>苗期叶片>齐穗期叶片。  相似文献   

4.
<正> 为了探求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预测,本站自1959—1973年在曲江马坝进行田间成虫、幼虫、天敌寄生率及水稻被害叶率的系统调查,1963年曾根据稻田中成虫发生数量,结合气候,天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预测大发生的成虫指标,经实践验证取得预期效果。1973年秋,本站迁至韶关芙蓉公社西联大队继续进行研究,并对稻纵卷叶螟成虫在不同季节中的栖息场所及其数量消长作了调查,近年来我们根据旱地作物、杂草中的成虫数量进行预测水稻前中期的幼虫发生趋势,亦取得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5.
马缨丹提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测定了马缨丹(Lantana camaraL.)地上部位(茎叶花)的不同溶剂提取物及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Fabricius)成虫的取食忌避、拒食、胃毒和触杀作用。结果表明:处理后48 h,以马缨丹乙醇回流提取物效果最好,其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取食忌避率达94.94%;非选择性拒食率为85.48%;除正丁醇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胃毒作用达到56.67%外,其它处理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胃毒作用不明显;石油醚萃取物、石油醚冷浸物、乙醇回流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触杀作用效果最好,分别为56.67,53.33和53.33%。据实验结果可知马缨丹不同溶剂提取物及萃取物对黄曲条跳甲成虫的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对成虫较强的忌避和拒食作用。  相似文献   

6.
【背景】2007年6月,云南省首次在嵩明县发现稻水象甲,为掌握其年发生世代、成虫和幼虫种群消长动态及其越冬特点开展此项研究。【方法】2008—2010年,采用田间系统调查法对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大桥村稻区稻水象甲的种群发生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每年4月初气温回升(4月气温9.0~24.1℃,均温16.1℃),稻水象甲越冬成虫开始出土活动,从稻田周边越冬场所迁移至稻埂或秧田取食杂草和秧苗。5月中旬,随水稻的移栽,迁移至大田为害并产卵,孵化后的幼虫取食水稻根系。6月中旬水稻分蘖期,幼虫发生量达到高峰,虫量为3.17~11.33头·丛-1;7月中下旬水稻孕穗期,也是形成土茧的高峰期,土茧量5.90~9.00头·丛-1;7月下旬—8月中旬水稻抽穗和扬花期,成虫大量出现,数量达0.21~4.85头·网-1;8月中旬水稻乳熟期,成虫逐渐迁移至稻田附近向阳坡面的田埂和沟埂上,主要集中在0~3 cm有杂草覆盖的浅土层越冬,直至翌年的4月底,最大越冬虫量98.33~266.00头·m-2。【结论与意义】稻水象甲在云南省嵩明县水稻区年发生1~1.5代;种群发生动态与水稻的生育期紧密相关,4月初越冬成虫为害秧苗,7月份是防治成虫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7.
柑桔恶性叶虫(Clitea metallica Chen)与柑桔花叶虫(Nodina punctatostriolata Fairm.)是柑桔的重要害虫。前一种是浙江、福建、广东柑桔区的大害虫。陈世骧(1935)报告后一种是Lamprosoma punctatostriolataFairm.的同物异名,曾在江西发现,作者于1956年在广州及惠来葵潭农场发现这害虫为害柑桔花甚烈。这两种柑桔害虫的成虫均是蓝黑色的小甲虫,外形及大小十分相似,很容易混淆,且均为害柑桔花蕾;但恶性叶虫还为害新芽、嫩茎及果实,无群居习性;而幼虫喜群居,常数十头聚集一嫩枝上,并分泌粘液及排泄粪便涂于嫩叶上,嫩叶受害焦黑而萎落,嫩枝亦枯萎。柑桔花叶虫在4、5月间出现,成虫群集为害花蕾,幼虫尚未  相似文献   

8.
<正> 菲岛毛眼水蝇Hydrellia philippina Ferino是水稻害虫。除菲律宾报告寄主水稻外,我们尚发现为害李氏禾(游草)Leersia hexandra Swarez。 笔者曾到我区柳州、南宁、玉林、百色、桂林及广东海南等地观察,亦发现该虫不同程度地发生。亦有依其为害状误称稻秆蝇Chloropsoryzae Matsumura的。我们还在稻田及水沟杂草上捕到一种东方毛眼水蝇H.orientalis Miyagi,该虫是否为害水稻,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9.
<正> 稻象甲Echincocnemus squameus Billberg,又名水稻象鼻虫,属鞘翅目,象虫科。该虫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稻,成虫害叶,幼虫害根,以幼虫为害较重。 历年来,我区水稻秧苗受该虫为害较轻,均为零星发生,但1989年以来,稻象甲发生区域在扩大,为害亦在加重。据查阅有关病虫情报等资料,1990年稻象甲已在我区的兴安、合浦等38个县(市)发生,占我区总县数的44.2%。其中,早稻秧苗受害株率在30~40%的有永福县;在20~  相似文献   

10.
<正> 麦鞘毛眼水蝇Hyarellia chinensis Qi et li是麦类的重要害虫,以往曾报道过该蝇产卵前以及春季世代成虫在油菜、苕子等花上取食花蜜的问题,但1978年我们发现,有大量越夏世代成虫在荞麦花上取食花蜜,以往未有报道,遂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棉花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 Tinsley是一种重要的外来入侵害虫。其寄主范围广,对多种经济作物、园林观赏植物等存在严重威胁。本文观察研究了在寄主转换过程中该虫的主要生物学特征包括发育历期、存活率、雌成虫大小、产仔量等,结果表明:初孵若虫存活率以烟草上最高(87.9%),扶桑、棉花、蜀葵上较高,分别为76.0%、66.2%、66.7%,马缨丹上最低(35.4%);若虫发育历期以马缨丹上最长,为42.1 d,扶桑、棉花、蜀葵、烟草上分别为27.6、20.8、20.8、16.2 d;在马缨丹(8.7 d)、扶桑(9.3 d)、蜀葵(9.6 d)上蛹历期较长,在烟草(6.7 d)、棉花(6.9 d)上较短。烟草上雌成虫个体显著较大,体长为2 349.3μm;棉花(2 017.5μm)、扶桑(1 813.9μm)次之,马缨丹(1 658.0μm)、蜀葵(1 719.4μm)较小。雌成虫产仔量烟草、蜀葵、棉花、扶桑和马缨丹上分别为376.5粒/雌、209.2粒/雌、177.8粒/雌、94.0粒/雌、27.3粒/雌。转换至马缨丹上后棉花粉蚧从第2代开始生长发育进入稳定状态,但其生物学适应性显著较低,若虫发育历期均显著延长(36.4-40.5 d),存活率显著降低(31.0%-36.0%),单雌产仔量降低至25.9粒-35.0粒。从马缨丹转移至扶桑、棉花后3个世代,除了棉花上第2代、第3代若虫发育历期变短外,棉花粉蚧其他主要生物学参数均未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应用大理窃蠹繁殖管氏肿腿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大理窃蠹PtilineurusmarmoratusReitter属鞘翅目、窃蠹科(Anobiidea),是常见仓库害虫。作者在繁殖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guaniXiaoetWu的研究中,发现大理窃蠹具有良好的繁蜂效果,现报道如下。1大理窃蠹简要生物学特性该虫分布于四川、广西、贵州、河南、山东、北京、河北等省;日本。在北京地区,大理窃蠹多在仓库的麦麸中,而在四川等地多在中药材,如甘草、粟壳、稿本、乌补、桑皮、板蓝根、灵芝中发现。其形态特征见图。在北京地区,大理窃蒙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苗内越冬,翌年3~4月化蛹。成虫羽化后即可交配,交配后2~3…  相似文献   

13.
孙力华  单立华 《昆虫知识》1991,28(4):238-239
<正>双斑潜叶跳甲 Argopistes biplagiatus Motschulsky 属鞘翅目、叶甲科、跳甲亚科。国外分布于日本;苏联的西伯利亚及越南北部;国内分布于黑龙江、辽宁、河北、甘肃、广西、四川;以成虫和幼虫为害水曲柳 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 及暴马丁香 Syringaamurensis Rupr叶片,使之百孔千疮、焦枯早落,严重时星光杆状。1985~1987年笔者对该虫进行了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小黄斑弄蝶Ampittia dioscorides Fabricius,异名为Ampittia maro。除为害水稻外,尚发现为害玉米,十分嗜食游草(李氏禾Leersia hexan-dro Swartz)。 国内分布于江苏、江西、安徽、浙江、湖北、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四川、台湾等省区;国外分布于锡兰,印度,马来西亚等。  相似文献   

15.
刘健  马凤鸣  赵奎军 《昆虫知识》2009,46(4):592-596
2005~2007年,对中国哈尔滨地区大豆田天敌昆虫开展系统调查。共发现5目、12科、33种天敌昆虫。龟纹瓢虫Propylaea japonica(Thunberg)、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Pallas)、隐翅甲Ischnosoma sp.成虫和花蝽Oriussp.为大豆田优势种天敌昆虫。其中,隐翅甲Ischnosomasp.成虫于6月上旬至下旬田间发生。花蝽Oriussp.成虫6月下旬至8月下旬发生,异色瓢虫成虫6月下旬至9月下旬发生。龟纹瓢虫幼虫、异色瓢虫幼虫和花蝽Oriussp.若虫多于6月下旬至8月下旬,即大豆生育中期发生;龟纹瓢虫成虫田间发生期较长,大豆生育期中6月中旬至9月下旬均有发生。  相似文献   

16.
青海血蜱的生物学观察及幼期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血蜱Haemaphysalis qinghaiensis Teng在我国西部比较常见,它分布青海、甘肃、宁夏、四川、云南等省区。该蜱主要寄生在绵羊、山羊、黄牛、犏牛、马、骡、驴等家畜,在高原兔上也经常发现。各期虫体主要在春季活动,以5月份数量最多;秋季10月间又有少量出现。该蜱以饥饿的成虫、若虫和幼虫越冬;生活史一般需要3年完成。除了生物学的观察以外,本文并对该蜱的若虫稻幼虫形态首次作了描述。  相似文献   

17.
豆芫菁(Epicauta gorhami Marseul)属鞘翅目芫菁科,是我国南方各省发生普遍的害虫,在四川有的地方称此虫为鸡公虫或苋菜虫(因为害苋菜),其成虫主要食害大豆、豇豆、菜豆等豆科作物叶片和花瓣,据报导尚可为害甜菜、雍莱、甘薯、棉、茄、桑、稻、麻等作物,但未见报导为害榿木(Alnus cremastogyne Burk)。作者于1959年6月上旬在四川简阳曾在红塔耕区节约大队的沟边上发现大量的豆芫菁成虫,群集于榿木上为害叶片,受害榿木倾食一光,呈现枯黄,当时曾对此  相似文献   

18.
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成虫寿命及生殖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实验室条件下 ,研究了取食经历对美洲斑潜蝇雌Liriomyzasativae成虫寿命和生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幼虫期在黄瓜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其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幼虫期在长豇豆上取食而成虫期在四季豆上取食时 (P <0 0 1 ) ;当幼虫期同在长豇豆上取食时 ,成虫在黄瓜上取食时的雌成虫寿命、总产卵量和日平均产卵量均明显小于成虫在四季豆取食时 (P<0 0 5或P <0 0 1 )。这说明美洲斑潜蝇幼虫和成虫取食经历对其成虫寿命和生殖力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 稻秆潜蝇Chlorops oryzae Matsumura在七十年代以前,我县山区只有在一季中稻播种时间迟的情况下,越冬代成虫羽化后,在游草上产卵繁殖,第二代成虫又回到看麦娘产卵,即看麦娘—游草—看麦娘。由于营养条件、天敌等原因,种群数量不大。仅第二代幼虫偶而在水稻上发现,不引起人们的注意。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双季稻面积的扩大,播种季节提早,这一害虫则由看麦娘—水稻—看麦娘。营养条件大大改善,加之冬泡改冬种,越冬面积广,种群数量迅速增加,危害面积逐年扩大,损失逐年加重。1970年以前,全县4万亩双季稻,大部分在海拔180—  相似文献   

20.
灰褐谷蛾是灵芝等食用菌的主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它不仅为害生产中正在生长的食用菌,即使贮存的生产成品,亦可被蛀食为害。该害虫在安徽六安年发生2代,以幼虫越冬。幼虫有群集钻蛀性。成虫盛发期喷洒80%敌敌畏乳油800~1000倍稀释液,可杀灭成虫;幼虫发生期喷洒敌敌畏薰杀幼虫效果可达95%以上。对贮存的生产成品,采用磷化铝熏蒸和50~60℃烘干杀虫效果均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