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支系统学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支系统学简介樊晋江(浙江省医学科学院寄生虫病研究所杭州310013),关键词分支系统学,分支分类,系统发育1950年诞生的分支系统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探索生物系统发育的有效工具之一。分支系统学与现代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形成了新的分支学科─—数值分支系统...  相似文献   

2.
分支系统学评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论述了分支分类学说的主要内容及有关问题。全文包括7方面的内容:(1)分支分类学说 的哲学原理为波普尔的证伪主义科学哲学;(2)分支分析的三个基本原则是近裔共性原则、严格单系 原则及简约性原则;(3)分支分析的工作步骤包括:单系类群的确立、性状分析、分支分析运算、分支图与分类系统的建立及分支图与性状再分析;(4)本文讨论厂分支分类学派、表型分类学派与演化 分类学派;(5)由于板块构造理论及分支分析的兴起,生物地理学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传统的演化生物地理学、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及替代生物地理学争鸣的局面;(6)由于杂交导致性状矛盾,因 此可以由分支分析识别杂种;(7)由科学理论的三条标准来看,分支系统学属于严格意义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分支系统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系统学派。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分支系统学的创立、历史和发展,分支系统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分析法以及分支系统学的广泛应用给现代生物系统学所带来的广泛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4.
周志钦 《植物学报》1989,6(3):136-140
分支系统学是本世纪7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系统学派。本文扼要地介绍了分支系统学的创立、历史和发展,分支系统学的基本概念、特征分析法以及分支系统学的广泛应用给现代生物系统学所带来广泛影响和冲击。  相似文献   

5.
分支系统学简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琴  周巍 《古生物学报》1997,36(1):122-131
分支系统学简评冷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南京210008)周巍(南京市玄武区花园路,南京210037)1前言分支(支序)系统学(Cladistics,Cladisticsystematics),又称系统发育分类学(phylogenetic...  相似文献   

6.
史立群 《化石》1997,(3):28-30
分支系统学简介史立群分支系统学(Cladistics)(也有人译为分支分类学、支序学等等),是推测生物体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特殊方法。象其他方法一样,它有着一套自身的假设、程式和局限性。它于1950年由德国昆虫学家和分类学家W.Hennig首次提出并兴...  相似文献   

7.
中鲤亚属的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骨骼特征对鲤科鲤属中鲤亚属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内群包括中鲤亚属的全部5种和鲤亚属的2种鱼类,外群采用乌原鲤。在鲤属鱼类和外群间共有48个性状存在变化。系统发育分析采用PAUP^*软件的Parsimony和Bootstrap两种方式的Branch-and-Bound算法,排除不能极化的特征和特有离征之后,还有28个特征可用,由这28个特征可得到唯一的系统树,树长69,一致性系数0.7246,排除无用特征的一致性系数0.6122,保留系数0.6346。由5种中鲤组成的中鲤亚属明显不构成一个单系群。结果表明:中鲤亚属是一个复系群,该类元应该被撤销。  相似文献   

8.
分支系统学和种系发生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评述进化系统学和分支系统学的物种概念问题。介绍了关系物种问题研究的一些新进展,特别是种系发生种概念和种系发生种的划定方法-居群聚合分析和分支单型聚合。  相似文献   

9.
柳属的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61个广义的形态学性状,以杨属为外类群对柳属进行了分支系统学分析.经简约性分析,得到了21个同等简约的分支树,其严格一致树支持柳属为一个自然的分类群,但不支持将钻天柳属和心叶柳属从柳属中划分出去独立成属,也不支持对柳属进行属级水平上的细分,后两个结果得到孢粉学和分子系统学研究的支持.柳亚属为一个单系分支,皱纹柳亚属和黄花柳亚属也形成了一个单系分支.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建议将柳属划分为钻天柳亚属、柳亚属及黄花柳亚属3个亚属.由于较低的靴带支持率,其系统发育关系难于探讨.鉴于分支分析的一致性指数、保持性指数、各分支内部的支持率均不高,柳属的属下分类系统的划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由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和朝日新闻社联合举办的《中国恐龙展览》,已于今年7月6日至8月30日在东京上野公园展出;目前正在大阪展出;年底将移到日本西部重镇福冈市。全部展览历时半年。《中国恐龙展览》在东京展出期间,自始至终受到日本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观众竟超过76万。  相似文献   

11.
<正> 《分支系统学译文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明镇、张弥曼、于小波编译;科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共209页。《文集》有选择地收集了与分支系统学有关的代表性论文共11篇,其主要部分的翻译于1978年完成,由于各种原因,直到最近才发行,与读者见面。在此期间,大量有关分支系统学的论文和专著先后发表,使有关这个理论的讨论更加深入和广泛。尽管这样,《文集》对我国读者来说,仍不失为一本很有价值的参考书和教材。全书共209页,书末附有78年以前的文献目录,文献主题索  相似文献   

12.
石蒜属植物分支系统学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邓传良  周坚 《植物研究》2005,25(4):393-399
基于37个形态学、解剖学、孢粉学和细胞学性状及解剖学性状之外的28个形态学、孢粉学和细胞学性状,分别对石蒜属进行分支系统学分析,试图建立石蒜属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利用PAUP*软件分别构建了最大简约树(MP),所得树的拓扑结构是一致的。同时,基于解剖学9个性状,对石蒜、换锦花、忽地笑、江苏石蒜、长筒石蒜、乳白石蒜、夏水仙、红兰石蒜、安徽石蒜、短蕊石蒜、中国石蒜11个种进行系统发育树构建,其结果也是支持上述系统发育树的。系统发育树结构结果表明,石蒜属16种明显聚为两大类:石蒜、玫瑰石蒜、稻草石蒜和江苏石蒜;广西石蒜、红兰石蒜、换锦花、香石蒜、夏水仙、长筒石蒜、安徽石蒜、中国石蒜、忽地笑、乳白石蒜、短蕊石蒜和陕西石蒜。除换锦花、红兰石蒜及江苏石蒜系统发育位置不同之外,大类群的划分与RAPD指纹图谱基本一致。类群一均属于石蒜亚属(Lycoris亚属)。类群二又可以聚为两小类:广西石蒜、红兰石蒜、换锦花、香石蒜、夏水仙归为一类;长筒石蒜、安徽石蒜、中国石蒜、忽地笑、乳白石蒜、短蕊石蒜和陕西石蒜归为一类。前一子类群除广西石蒜外,都属于整齐花亚属(Symman thus亚属)。后一子类群除长筒石蒜与安徽石蒜外,均属于石蒜亚属(Lycoris亚属)。因此,花冠整齐与否是一个重要的分类特征,但作为石蒜属植物亚属的划分依据,没有得到本研究支持。而在本文中,雄蕊与花被片的位置关系可以作为大分类群划分依据,能否依此来对石蒜属植物亚属进行划分,仍需探讨。另外研究表明叶微形态特征在研究种间亲缘关系时,具有一定的作用。而在种间亲缘关系鉴定时,出叶期不应成为重要的依据。同时研究还表明中国石蒜与忽地笑具有非常近的亲缘关系,与形态学研究一致。  相似文献   

13.
裸藻类植物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了裸藻类的33个属级分类单位,以及它们的35个性状,利用分支系统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性状的演化极性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性状间的极性关系进行了和谐性分析,使性状间极性关系处在较为合理的状态,然后建立了分支分析的数据矩阵。应用徐克学建立的“演化极端结合法”进行微机运算.得简约系数远小于1(o.2159)的分支谱系图。根据分支诺系图对裸藻类的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探讨,井与已有的关于裸藻类分类系统和演化假设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按照裸藻类的亲缘关系及单系原则,对裸藻类的分类等级进行了划分,初步提出了建立1门1纲5目的分类系统。按照在分支谱系中的演化地位,认为裸藻属的5个亚属,明显地都应是独立的属。同时对裸藻类的共生起源与演化的关系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双星藻科是1933年由Smith建立的,隶属于绿藻门(Chlorophyta),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双星藻目(Zygenematales)。此科包含的属的多少,依不同观点而有不同。饶钦止认为应该包含下列11属,即1)双星藻属(Zygnema),2)拟双星藻属(Zygnemopsis),3)膝接藻属(Zygogonium),4)转板藻属(Mongeotia),5)拟转板藻属(Mongeotiopsis),6)单极藻属(DebaFya),7)切胞藻属(Temnogametum),8)水绵属(spirogyra),9)链枝藻属(Sirocladium),10)双盘藻属(Pleurodiscus),11)链膝藻属(Sirogonium).    相似文献   

15.
广西南宁盆地是一个内陆盆地,发育有一套红色岩系,是距今约一亿四千万年前燕山运动时代形成的。盆地外围有五亿年前寒武纪古老地层、三亿五千万前泥盆纪和七千万年前白垩纪红色砂页岩以及第三纪邕宁含煤层,第四纪土层等,地质构造甚为复杂。一九六九年秋,那龙乡江德村农民在村之南面石火岭开石修  相似文献   

16.
据《朝日新闻》8月20日报道,日本本州的岩手县发现了恐龙化石。这一发现成了日本的一大新闻,因它是在日本本土上第一次发现恐龙化石。它的发现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也加强了日本古生物学家在日本本土上寻找恐龙化石的信心。 1978年8月,东京大学花井哲郎教授和国立科学博物馆的加滕友喜研究员在岩手县长町考察时采到一段长约80厘米的骨化石。根据伴生的瓣鳃类化石分  相似文献   

17.
伞形科作为被子植物中非常重要的类群,一直以来都是分类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分类学家基于分子生物学的证据,正在努力构建一个相对合理,且能够反映各类群系统发育关系的分类系统。东亚分支(East-Asia Clade)正是近年来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在构建伞形科新的分类系统过程中命名的分支之一。该分支在地理空间上以东亚为主体,集中分布于中国喜马拉雅区域。在东亚地区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背景下,目前该分支的范围并未准确界定,分支内部复杂的演化关系也尚未解决。东亚分支系统学问题的最终解决,将给芹亚科大系统框架的构建带来新的认识。该文结合最新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回顾了东亚分支提出的历史背景,东亚分支的建立及其在芹亚科中的系统位置,以及东亚分支各属的界定及其系统关系。目前已有的研究结果表明,东亚分支现有约16个属,在芹亚科系统树上与Komarovieae构成姐妹群关系;除了Heptaptera、Keraymonia和膜苞芹属外,其余各属均不构成单系,部分属(如滇芎属、茴芹属和瘤果芹属等)的模式种落入芹亚科别的分支。此外,该文还对研究东亚分支的意义以及该分支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指明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柳属多雄蕊类群的分支系统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理 《植物研究》1994,14(3):299-305
应用杨属(Populus)和钻天柳属(Chosenia)分别作为不同的外类群,对中国柳属多雄蕊类群构建了两个分支图。结果表明,钻天柳属、大叶柳和四子柳组(Sect.Tetraspermae)都是较原始的类群。支持建立Toisusu Kimura属。根据分支图和染色体数目资料,多雄蕊类群可划分五个类组。支持方振富教授关于"南方型"和"北方型"的划分以及在东亚有从南方向北方演化的趋势,特别对于中国特有组紫柳组(Sect.Wilsonianae).Sect.Salix和Sect.Subalbae两组的分化应予以承认。  相似文献   

19.
2月31日,中国恐龙展览在日本九州岛的海滨城市福冈国际中心胜利闭幕。这一天,从上午9时开馆到下午5时闭馆,虽然春雨绵绵,但人们仍冒雨赶来参观恐龙展览。五万多观众,排着长队,鱼贯入场,络绎不绝。据说这种盛况是福冈国际中心开幕以来罕见的。中国恐龙展览,由日本中国文化交流协会、朝日新闻、国立科学博物馆联合举办,从去年7月7日至今年2月31日,在东京、大阪、福冈三城市,先后展出,历时近8个月,观众共达134万多人。展览轰动了日本国,受到欢迎的程度是空前的。许多日本观众反映,他们不仅看到了珍贵的巨大恐龙骨架,而且用手亲自摸到了恐龙标本。展览如同生动的古生物课堂,通过2亿多年前到6千多万年前的古生物的再现,看后使人更  相似文献   

20.
1974年秋,我队在开展四川黔江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根据贫下中农提供的线索,在黔江县正阳公社群众大队三羊岭的红色砂岩(即所谓“东湖砂岩”)中,首次发现了丰富的恐龙化石。化石有各类牙齿、脊椎、尾椎、肢骨和趾骨等。经初步鉴定,有巨龙类、鸭嘴龙类和肉食类恐龙。这样,产化石的地层——“东湖砂岩”的时代不是第三纪而应属晚白垩世早期。“东湖砂岩”一名,为李四光所创(1924),它广泛分布于川、鄂、湘、黔边境一带的山间红色盆地中。在鄂西分布尤为普遍。长期以来,“东湖砂岩”的时代一直未能解决,在不同的地区,所定的时代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