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动脉粥样硬化欧阳谦,周玫,陈瑗(第一军医大学自由基医学研究室,广州510515)关键词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动脉粥样硬化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是一种多肽类激素样造血生长因子,可由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相似文献   

2.
目的:开发一种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长效缓释微球剂型。方法:采用S/O/hO法制备了包裹粒细胞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多糖玻璃体颗粒的PLGA微球,考察了微球的表面形态、粒径分布等,并且运用ELISA方法考察了微球的体外释放效果。结果:本方法制备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球光滑圆整,粒径分布均匀,体外可以缓释达32天,累积释放率接近90%。结论:本方法制备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球能有效地保护蛋白活性,同时实现长效缓释的目标,是一种可行的蛋白缓释方案。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研究巨噬细胞极化过程对自身铁代谢调节的影响.用20 ng/mL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1FN-γ)刺激猪肺泡巨噬细胞(3D4/2细胞)24 h,诱导其为M1型巨噬细胞,另外用10 ng/mL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联合10 ng/mL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  相似文献   

4.
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家蚕中的高效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家蚕中的高效表达秦浚川,邱平,施晓青,朱洁,朱德煦(南京大学生物化学系,国家医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210008)关键词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家蚕;基因表达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M-OSF)是一种重要的血细胞生长因子,它...  相似文献   

5.
在CFU-C(粒系或单核-巨噬细胞集落生成单位)体外琼脂培养中,只有在CSF(细胞集落生成刺激因子)的作用下粒系祖细胞才能增殖、分化,生长成为细胞集落。CSF来源广泛,其刺激活力文献报告不一。此外,CFU-C产率波动较大,影响因素甚多。本文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比较了不同来源的CSF刺激活力,并对影响CFU-C产率的某些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Immunex公司将两种蛋白: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细胞介素-3(IL-3)融合为一种分子,命名为PIXY-321,两种蛋白均用于促进遭受到辐射或化学治疗后骨髓损伤患者中的血小板和白血细胞生产.公司相信,新分子将大大有效于单个GM-CSF或IL-3.  相似文献   

7.
中外制药公司用动物实验证明,用该公司研制的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能减轻在治疗艾滋病时服用AZT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在札幌召开的日本癌学会上发表了这一结果.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白细胞数的恢复效果使开辟G-CSF的新用途更有希望.进一步的临床试验已在日本开始.7月18  相似文献   

8.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并不象人们所希望的那样能够治疗艾滋病。美国国家变态反应和传染病研究所(NIAID)已经发现,在体外,GM-CSF 实际上刺激艾滋病病毒的复制。在单核细胞的前体细胞衍生出的细胞系感染病毒后,GM-CSF 的存在使得病毒量增加2~3倍。其它细胞素,包括白细胞间素-1、白细胞间素-2、β-干扰素和肿瘤坏死因子,并不刺激病毒的复制;事实上,γ-干扰素显示出了对艾滋病的抑制作用。研  相似文献   

9.
肠道菌群失调对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肠道菌群失调后小鼠造血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抗生素脱污染造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动物模型,用ELISA的方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3(IL-3)、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的含量.结果:菌群失调后小鼠血清IL-3和GM-CSF的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双歧杆菌数量与IL-3和GM-CSF含量存在显著正相关.结论:肠道菌群失调可影响机体造血功能.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中外制药公司和麒麟啤洒-三共公司最近进行粒状白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临床试验,探讨它作为增强抗癌剂效果的增强因子的作用。这是从反面利用分化增殖因子的癌增殖作用。以前,因为担心癌增殖作用,所以在日本分化生长因子等迟迟不能进入临床试验。这次试验也许能成为生物技术医药开发的典型实例。 G-CSF和粒状白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1~8、上皮细胞生长因子等体内的分化生长因子不仅有诱引正常细胞分化、增殖的作用,而且还有使某种癌细胞自  相似文献   

11.
Genetics Institute(GI)公司(马萨诸塞州的剑桥)报道了用M-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产品进行广泛的动物研究的结果。研究小组发现,M-CSF可提高动物体内抗癌的白细胞的水平,并且在实验室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大量扩增及树突状细胞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重组小鼠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重组小鼠白介素-4(rmIL-4)和重组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rm TNF-α)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DC,倒置显微镜动态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表面分子,并应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检测其刺激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经体外诱导培养第2天即可见大量细胞集落形成;培养至第9天,DC成熟,具有典型的形态,同时DC可以显著刺激同种异体混合淋巴细胞增殖.结论:体外诱导培养可以获得大量小鼠骨髓来源的DC,可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验及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3.
人参总皂甙对人GM-CSF和GM-CSFR表达的调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Wang SL  Chen D  Wang YP  Liu YG  Jiang R 《生理学报》2003,55(4):487-492
为探讨人参调控粒细胞发生的生物学机制,采用造血祖细胞和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造血生长因子生物学活性检测、免疫细胞化学、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免疫沉淀和蛋白印迹等现代生物学技术,研究人参总皂甙(total saponins of Panax ginaeng,TSPG)对人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α(GM-CSFRα)表达的影响。结果:(1)经TSPG(50μg/m1)诱导制备的骨髓基质细胞、胸腺细胞、脾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条件培养液可显著提高粒单系造血祖细胞(CFU-GM)的集落产率;(2)经TSPG(50μg/ml)诱导后,上述细胞的GM-CSF蛋白(诱导24h)和mRNA(诱导12h)表达显著提高;(3)经TSPG(50μg/ml)诱导24h骨髓造血细胞的GM-CSFRα蛋白表达增强;(4)经TSPG(50μg/ml)刺激后2min,GM-CSFRα和Shc发生酪氨酸磷酸化,5min时达高峰,随后去磷酸化。上述结果表明,TSPG可能通过直接和/或间接途径促进淋巴细胞与骨髓基质细胞合成与分泌GM-CSF,诱导骨髓造血细胞表达GM-CSFRα,并刺激GM-CSFRα和Shc的酪氨酸可逆磷酸化,从而通过调控GM-CSF的信号转导过程,促进CFU-GM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日本森永乳业公司和美国 Genetics Institute(GI)公司都宣布成功地克隆化了有待查明其机理的血液增殖分化因子——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CSF-1)的基因。M-CSF 是刺激巨噬细胞的前驱细胞,促进巨噬细胞增殖分化的因子。巨噬细胞是能吞食细菌和癌细胞等,并从体内排出的非特异性的免疫系统的主力,是活体防御的重要细胞。GI 公司开发 M-CSF 的目的是为了制造肺炎等感染症的治疗药,现在正进行临证前期试验,计划在1987年内进入临床试验。森永乳业公司是否要开发重组 M-CSF,现在似乎还没有决  相似文献   

15.
白细胞介素 18(IL - 18)是新近发现的细胞因子 ,具有诱导 IFN-γ的产生 ,促进 T细胞的增殖 ,促进 Th1细胞的发育和增殖 ,增强 NK细胞及 Th1细胞的细胞毒性 ,增强粒细胞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 CSF)的产生 ,抗肿瘤效应 ,抑制 Ig E的生成以及破骨细胞的形成等多种生物学活性和作用  相似文献   

16.
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PEG-rhG-CSF)与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升高环磷酰胺所致外周血白细胞降低的Blab/c小鼠的白细胞效果.结果显示一次注射聚乙二醇化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多次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药效作用相当,且各剂量间呈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GM-CSF)基因表达受到转录调控与转录后调控.5'非转录区的一些顺式调控成分,如CATT(A/T)重复序列,富含GC序列,CK-1、CK-2、kB特异序列与可诱导的CsA敏感增强子成分等在转录水平上调控hGM-CSF的表达.3'非翻译区有一62bp富含AU序列,它与mRNA的稳定性相关,在翻译水平调控hGM-CSF的表达.细胞因子与一些刺激因子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hGM-CSF基因,从而影响hGM-CSF的产生与分泌.  相似文献   

18.
1995年,Cocchi等[1]发现RANTES、MIP-1α和MIP-1β等β-趋化因子具有抗HIV-1感染活性.1997年,Feng等[2]和Deng等[3]证实β-趋化因子受体CXCR4和CCR5分别是HIV-1侵染T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辅助受体(co-receptor).T淋巴细胞嗜性(T-tropism)分离株被称为X4毒株,巨噬细胞嗜性(M-tropism)分离株则被称为R5毒株[4].RANTES与CCR5有着高度的亲和力,二者的结合可对HIV-1的细胞附着产生空间位阻效应,并下调CCR5在细胞表面的表达.这一结果使RANTES抗HIV-1感染机制在分子水平上得到合理的解释.最近,Garzino-Demo等[5]证明,β-趋化因子的诱导分泌与HIV-1感染后疾病进程的控制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人群中β-趋化因子水平存在着显著的个体差异,表明β-趋化因子对艾滋病具有潜在的预防和治疗价值.为此,我们在克隆人RAN-TES基因的基础上,在体外转录与翻译系统中实现了该基因的表达,有利于今后进一步开展艾滋病的基因治疗.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造血干细胞生长因子、白介素-3、白介素-6、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红细胞生成素对脐血造血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及其剂量关系,考察了造血细胞因子单独与联合作用对造血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证实细胞因子组合使用比细胞因子单独使用效果更好,发现SCF+IL-3+IL-6+GM-CSF+G-CSF+EPO组合对总细胞扩增最佳,SCF+IL-3+IL6+GM-CSF组合对CFU-GM扩增最佳。实验发现培养液更换可大大提高脐血造血细胞总数和祖细胞数产出。在每天更换50%培养液下,脐血总细胞数在第三周扩增了27倍,祖细胞数扩增了21倍。  相似文献   

20.
20多年前,有人在进行造血细胞体外半固体培养时,发现一类蛋白质可刺激造血细胞集落形成。这导致后来发现一组特异性的造血生长因子,即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s,CSFs)。根据CSFs刺激时所形成的集落类型,分为粒系集落刺激因子(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