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在生物教学中,如何采用讲授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不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培养他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学会研究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本文作者在植物学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探索教学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独立地思考,并经过自己的努力而获得知识,使学生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现以“骨骼”一节为例简述如下: (一)课时划分 1.骨骼的组成。直观教学法(1课时)。 2.骨 3.关节探索法教学(2—3课时连排)。 (二)课前准备 1.要求学生预习“骨骼”这一节内容。 2.学生分四个小组,课前培训小组长。 3.准备实验材料、药品及用具、挂图。 (三)提问导人新课提问人体骨骼由206块骨连接而成,它有什么功能?(要求回答:有运动、支持和保护的功能) 引言前面讲述了骨骼的组成与功能是相适应的,那么构成骨骼的这206块骨的形态结构和骨的连接又是怎样和运动、支持、保护的功  相似文献   

3.
我院生物系四年级同学在去年11月到附中和市七中去进行教育实习,试教的课程是高中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器官”一章,当同学们教到“呼吸的卫生”的,都普遍反映这一节教材的内容很简单,但讲起来觉得有些枯燥无味,恐怕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当我们听了一个同学的公开预讲以后,发现他们对教材的体会不够深入,不能引用学生已往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结合当前的实际来进行教学,所以讲起来不够生动,就成为一堂只讲些“洒水扫地”的卫生常识课! 那么,怎样讲授这一节课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教材。本课是呼吸器官一章最后的一节,上面讲过呼吸器官的一般构造及其机能,学生已经了解了呼吸作用的重要性。在这一基础上,教材首先提出空气跟人类健康的关系,说明传染病能由空气传播,只有明确这个问题以后,才能谈到如何去保持室内空气的新鲜和清洁。最后,教材重点谈到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流行比较广  相似文献   

4.
生物知识和相应的生物实验的教学,怎样进行才能提高教学效果?笔者设计了三种方法,分别在初二年级六个平行班进行对比实验教学,现将实验情况介绍如下,供同行们参考。方法一:先讲授草履虫一节知识,再进行观察草履虫的分组实验。教学时数共2课时:讲授、实验各1课时。这种方法在初二(1)、(6)两个班进行。方法二:先进行观察草履虫的分组实验,再进行草履虫一节知识的教学。教学时数共2课时:实验、草履虫知识各1课时。在进行草履虫一节知识教学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初二(2)班教师采用讲授结  相似文献   

5.
初中《生理卫生》第七章中“新陈代谢概述”一节没有实验,鉴于新陈代谢的概念比较抽象,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的变化过程非常复杂,包含了许多生物化学反应,而体内几乎所有的生化反应都是在不同的酶催化下进行的,即使学生对于酶的概念和作用特点能有所理解,但也比较抽象,教师在讲授这部分教材时,除了将酶与一般催化剂进行比较,指出酶“仅能影响化学  相似文献   

6.
在我们中学达尔文主义基础课程中,人类起源这一章,是要说明人类起源于动物,但人类又脱离了动物界,人类进化的规律显然与动物进化的规律不同,人类有创造性的劳动,能改造自己的环境条件,而不再地像动物那样只是适应于自然条件了。人类什么时候和怎样脱离开动物界而沿着自己的规律而发展呢?那就是当人类的祖先一开始了劳动时就开始了,也正是由于劳动古猿才进化成了人。也就是说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创造了人类社会。  相似文献   

7.
“酶与代谢”一节的实验探究法教学周湘(北京市第四中学100034)近年来,实验探究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被广泛运用,我在“酶与新陈代谢”一节的教学中,进行了尝试。1问题的提出“酶与新陈代谢”是高中《生物》中“新陈代谢”一章的一个课题。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相似文献   

8.
如何在自然科的教學中正確的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用些什么方式、方法,以進行得非常生動自然,給學生以高度的信服力,產生很大的教育效果的問題。這一直是我校自然組全體同志年來苦心探亲的問題。我們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可是老總結不出一套比較有系統的經驗出來。  相似文献   

9.
模型教学的直观性可以帮助学生突破认知障碍,构建并丰富重要概念。"拒绝吸烟"一节的教学设计以模型为基础,帮助学生感知事实,丰富和转变前概念,进而构建科学的概念,形成科学的生活方式和态度。  相似文献   

10.
"特异性免疫"是免疫调节的核心知识,其过程复杂、名词术语多、专业性强,是该主题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本节内容运用"模型构建"方法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抓住知识的核心,在"繁"与"简"的相互转换过程中有效突破难点,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组织”一节内容是初中《生理卫生》“人体概述”这章的重点,这节内容教学的成功与否,会直接影响以后其他章节的学习。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基础知识,我在教学中初步尝试了自学——实验法,取得一定的效果。为了指导学生自学这节内容,我并没有过多地给学生定框框,而是尽量使学生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旨在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组织”一节内容包括两大部分。前一部分是细胞分化,组织的形成和组织的概念。这部分内容学生自学时,问题不大。因为在学习《动物学》“两栖纲”时,学生采集了“蟾蜍发育过程”标本,对于细胞分化和组织的形成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我要求学生在看书自学时,对照标本中从受精卵开始直到幼蟾蜍的形成,理解随着胚胎发育过程的不断进行,分别形成各种组织。后一部分是人体四种基本组织的分布、结构  相似文献   

12.
“观察草履虫”实验是初中动物学的第一个实验,在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和大家共同探讨这堂课的教法,现将我进行实验教学的具体教法介绍如下。 (一)教材分析草履虫是原生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如果学生掌握了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教材中其他原生动物方面的知识便能迎刃而解。再者,学生在《植物学》中虽学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但所观察的大都是静态的东西,所以该实验是由静到动进行观察的转折点。因此,该实验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运动、消化、排泄、感应性等生理活动,而且还要求学生掌握使用显微镜观察活动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98年一个偶然机会,我得到了Hong-Tool(洪图)体验版软件和软件的使用手册,自学了该软件并尝试性地编制了“遗传规律”教学课件,运用该课件进行多媒体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结合“遗传规律”的教学实践,谈谈多媒体教学对学生素质的影响。1...  相似文献   

14.
以市级课改公开课“酶的特性”一节为例,对比分析了教材中和实际教学过程中实验的选择与呈现。精心设计后的实验及呈现方式,能更好地促进学生习得酶特性的相关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从而形成科学的情感和态度,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使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被高度激发,师生共同营造出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的新型课堂。  相似文献   

15.
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是生物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我在“河蚌”一节的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利用实物、实验进行直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导入新课河蚌是常见的软体动物,所以学生对这种动物有两种看法:第一,认为经常可见,没有特殊的地方;第二,认为河蚌的经济价值不高。因此觉得河蚌没有什么好学习的。考虑到这些思想,我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教学。本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观看珍珠。我准备了十几颗珍珠,先用镊子夹起一颗较大的让学生观看,然后每个学习大组发给一个培养皿,内装有2-3颗珍珠,轮流观看。紧接着我简要地介绍了珍珠的经济价值。珍珠可作装饰品,也是制珍珠霜的原料,我国已  相似文献   

16.
“血液”一节的教学王月玲(山西省教研室030009)魏丽雯(山西省大同一中037008)本文是在对人教版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材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撰写而成。处理本节教材时,我们把着眼点放在体现生物学科是实验学科和培养学生能力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7.
以实验组织教学,能较好地处理教与学,议与练,知识和能力的关系,它是将有关的实验内容予以系统化,通过分组实验形式,由学生自行观察、实验、读书、议论,以探索问题的实质。这样,在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同时,既提高了学习质量,又减轻了学习的负担。为使以实验组织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所选编的实验应是“目的明确,要求适当,装置简单,操作方便,清晰易见,效果良  相似文献   

18.
草履虫在显微镜底下的活泼性及其快速的运动是难以形容的,不大会使用显微镜的初中同学在很小的视野里观察倒是有些困难的;另外在一般初级中学中显微镜不太多;而每班人数都在五十人以上;因此要在一小时内使每个同学都能看到它的活动情况及构造是比较困难的。我们过去在上这门动物的实验课时,曾在载玻片草履史溶液中放上棉纤维。结果是当教师在显微镜底下找到而叫学生来看时,它却以较快的速度从棉纤维底下鑽来鑽去,不在视野之中;因此教师的指导工作就变成忙于替学生找草履虫,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  相似文献   

19.
运用5E教学模式,设计探究活动引发学生对"表观遗传现象"的本质进行探索,从而构建科学概念,应用概念解决真实情境下的问题,培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在"应用生态学原理进行人工生态系统优化"一节的教学中,以"团结村鱼塘生态系统、水田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的优化"为情境展开教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讨论提出优化方案,并进行组间的分享和进一步完善,从中提取出所包含的生态学原理。教师结合具体的优化措施对学生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点拨讲解。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的意识,深化了学生对"可持续发展"这一社会责任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