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965—1975年间,我们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公社下滩大队,与贫下中农相结合,开展春小麦高产稳产规律的研究。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革命促进了生产和科研的发展,该大队小麦平均亩产由1964年的419斤提高到1975年的1,032斤,其中良种起了很重要的作用。11年来品种更换了两次,品种每更换一次,产量出现一次折的突破。比较各种类型的品种在丰产田中的表现,可以比较清楚地认识高产对品种的性状要求,按照这些性状选育成新品种,用以进一步提高产量水平,这样就将丰产栽培和育种联结起来,达到高产再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赵友谅  和现昌  王金兰 《遗传》1986,8(3):17-20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对作 物新品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高产抗病育 种成为我省当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 我们将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新技术应用于冬小 麦育种程序,在育成花培2321、之后〔II,又从获 得试管苗到新品系鉴定,只用三个世代时间,培 育出了冬小麦高产抗病新品系— 花培28[.210  相似文献   

3.
倒伏是影响小麦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选育抗倒伏性强的品种是育种研究的重点目标.本研究以528份我国主推的小麦品种和育成品系为材料,对影响小麦倒伏的主要性状进行测定,利用无偏线性估计值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线性回归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的抗倒伏性.研究表明,6个抗倒伏性状在品种间都存在着广泛...  相似文献   

4.
花药离体培养诱导杨树单倍体植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培养单倍体植株进行良种选育,是植物快速育种的新途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我国科技人员与工农相结合,将这一方法应用于水稻、小麦、烟草等农作物的育种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林木多为异体受精,杂合性高,而且发育周期长。这给有性杂交育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通过单倍体植株使隐性基因得到表现并迅速获得纯系,既能提高选育效率,大  相似文献   

5.
以高产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新品种"兰考906-4"与北京大面积种植的小麦品种"京411"为实验材料,运用植物解剖学、化学和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粗秆的高产小麦茎结构特性做了详细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粗秆的高产小麦品种茎秆在物理力学特性、维管束结构特征以及木质素含量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一般小麦品种.因此,在超高产小麦品种的育种中,重视外源基因的引进,改进茎秆的结构特性及提高木质素的含量等综合指标,可能是一个重要的选育方向.  相似文献   

6.
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小麦种质资源—农林10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良日本小麦品种农林10号的衍生品种小罂粟(农林89号)获得成功,抗旱高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鲁麦13号率先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了9244.5 kg/hm2的高产纪录;鲁麦14号则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淮冬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该品种不仅高产、多抗、广适,而且还是很好的农艺亲本被育种家广泛利用,已选育出49个新品种,成为黄淮冬麦区新一轮主栽品种,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显示出种质资源的创新在育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地位与作用。本文还就品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蚰包小麦高产栽培的几项指标及其控制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蚰包小麦耐肥水,抗倒伏,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大粒多,是高产良种。但在不同年份粒重不太稳定。我校自1967年种植蚰包小麦以来,亩产在826—1,158.2斤之间。为了探索高产的规律性,除历年对大田小麦进行系统的考察外,我们还围绕高产田作了一些小区辅助试验,对创高产所应掌握的几项指标,以及如何达到这些指标,有了一点初步认识。今汇总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小麦育成品种系谱分析及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种系谱蕴含亲本来源、选育方式、亲缘关系等大量信息,对揭示农作物品种演变特点、规律并最终指导育种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汇总了四川省1936~2017年间326个小麦品种的系谱信息,对育种方式、亲本构成、高频亲本及骨干亲本的变化、遗传贡献、易位系及人工合成种质分布等情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从20世纪30年代至今,四川省育种家从大量材料中选用387个直接亲本,采用杂交育种等方式,配制数千个组合,从256个组合中选育出314个品种,对四川省小麦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为小麦育种提供了更为优异的材料基础。四川省小麦育种经历了从无到有,从主要依靠引进材料、地方品种到自主创制材料的过程;高频亲本、骨干亲本随育种进程推进而逐渐变化。易位系和人工合成种质对四川省小麦育种贡献巨大。育种目标的一致性必然导致遗传多样性散失和遗传基础脆弱,今后重点应加强资源的创制、保护和利用。本文通过育成品种的系谱梳理,对四川省小麦的育种发展进程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未来种质资源的收集创制和育种研究提供重要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改良日本小麦品种农林10号的衍生品种“小罂粟”(农林89号)获得成功,抗旱高 产育种取得重大突破。鲁麦13号率先在非灌溉条件下创造了9 244.5kg/hm2的高产纪录;鲁麦14号 则成为20世纪90年代初期黄淮冬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该品种不仅高产、多抗、广适。而 且还是很好的农艺亲本被育种家广泛利用,已选育出49个新品种,成为黄淮冬麦区新一轮主栽品种, 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显示出种质资源的创新,在育种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的 地位与作用。还就品种资源的研究和利用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多年的研究证明,提高光合效率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在高产条件下,高光效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可提高产量30%~40%,表明高光效育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高光效育种虽然未能缩短育种时间,但为达到预定的高光效目标提供了"实时"监测,可免除目标的偏离,从而达到高光效与高产的同步提高.大豆叶片与豆荚均存在着高活性的有限的C4途径循环,因此,通过常规育种或基因工程技术提高C4途径酶的表达能力,可能是提高C3植物光合效率的新突破点.  相似文献   

11.
高产生理研究是近代作物育种工作的重要内容。它是通过培育各种生理过程较为协调、具有理想株型的作物品种,充分有效地利用太阳能,提高光合效率,增加生物产量,并扩大向籽粒分配同化产物的比例,提高经济系数来实现的。小麦高产品种的理想株型,其籽粒灌浆必须是以在源、流、库若干生理指标方面达到综合平衡为前提条件的。张晓龙曾从生理角度出发,研究了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源、流、库部分  相似文献   

12.
提高小麦品种稳产性、适应性的后代选育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农8727的成功选育为稳产性、适应性品种选育提供了借鉴,本试验以西农8727小麦品种选育过程中稳定的5个高代选系为材料,采用不同环境条件、不同试点的试验设计,运用Eberhart-Rusell分析方法,推算出参试品系的稳定性参数,分析和比较它们的产量稳定性及环境适应性,并据此筛选出适合性强、稳产性好的优良品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代出圃选系后代选育的探讨性见解,为今后高产、稳产、广适性小麦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广大农村对作物新品种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高产抗病育种成为我省当前小麦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目标。我们将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新技术应用于冬小麦育种程序,在育成花培2321之后,又从获得试管苗到新品系鉴定,只用三个世代时间,培育出了冬小麦高产抗病新品系——花培28。  相似文献   

14.
小麦赤霉病严重威胁我国粮食和食品安全,培育抗赤霉病小麦品种是解决该病害最经济有效的途径。20世纪90年代后,以扬麦158为代表的扬麦、宁麦系列中抗赤霉病品种的育成和大面积推广有效抵御了长江中下游麦区的赤霉病危害,使我国抗赤霉病育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尽管全球明确了7个抗赤霉病基因,为开展抗赤霉病育种提供了重要支撑,但由于赤霉病抗性机制复杂,实现高抗与高产的协调仍极其困难,抗赤霉病仍是当前及未来我国小麦育种的主要目标。对“十三五”期间我国小麦新品系和审定品种的抗性情况以及我国抗赤霉病育种方面取得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重视挖掘和利用扬麦等推广品种中优异抗性基因、将Fhb1导入扬麦等主栽品种的育种技术路线和重视表型精准鉴定等建议,以期为实现我国抗赤霉病育种突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豫麦36号种子萌发和幼苗期一些抗旱生理指标检测资料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豫麦 36号是河南农业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用 (百农 32 1 7×豫麦 1号 )×陕农 785 9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抗旱耐瘠小麦新品种 ,1 995年经河南省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经多年旱地试验显示 ,该品种具有抗旱、耐瘠薄、抗病 (条绣、叶枯病 )、产量高的优势 ,在河南省生产实验  相似文献   

16.
蚕豆杂种F_2主要数量性状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作物数量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可以提高育种效率。因为这些遗传参数能够为育种提供较准确的信息,使系统选育和杂交育种工作能较好地选配亲本和确定杂种的选择世代及进度。我国学者对这些遗传参数的研究,在水稻、小麦、油菜等作物方面报道较多,而在蚕豆上报道较少。黄文涛等曾对18个蚕豆生产品种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其通径系数进行过研究。徐洪琦等曾研究过5个高产蚕豆品种产量因素遗传变异情况。  相似文献   

17.
大豆高光效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年的研究证明 ,提高光合效率是提高大豆产量的重要途径。在高产条件下 ,高光效大豆 (GlycinemaxL .Merr.)品种与一般品种相比可提高产量 30 %~ 40 %,表明高光效育种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高光效育种虽然未能缩短育种时间 ,但为达到预定的高光效目标提供了“实时”监测 ,可免除目标的偏离 ,从而达到高光效与高产的同步提高。大豆叶片与豆荚均存在着高活性的有限的C4 途径循环 ,因此 ,通过常规育种或基因工程技术提高C4 途径酶的表达能力 ,可能是提高C3 植物光合效率的新突破点。  相似文献   

18.
水稻非生物胁迫相关QTL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优质高产水稻品种是水稻育种工作者的首要目标。近年来,不断恶化的环境条件使水稻生长面,临更多的逆境胁迫。其中,非生物胁迫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提高和品质改善。从QTL角度研究水稻对非生物胁迫的适应机理,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品质和抗逆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水稻非生物胁迫相关QTL的研究进展,以及通过分子辅助育种手段创制多目标性状聚合的优良水稻品种的主要策略,为实现水稻优质高产和广适性的综合改良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9.
籼稻二元不育系9730A及三交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所选育的籼稻二元不育系9730A的花粉育性、自交结实率、雌性育性、对"920"的敏感性、柱头外露情况、花时、雄性不育的可恢复性及三交种的抽穗整齐度、有效穗、株高、单株产量、结实率、主茎穗长、主茎叶长、穗粒等变异度的分析,对杂交水稻三交法育种的应用价值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认为:通过引进具有不同优良品种特性的第二保持系,可以在保持所选育杂种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整齐一致的前提下,较大幅度地拓宽品种的遗传基础,改进雄性不育系的异交性能,从而为提高杂种种子生产水平、及时利用优良常规稻育种成果材料和综合实现杂交稻品种选育过程中的多抗、广适、高产、优质育种目标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半干旱区几个春小麦品种的籽实产量、根量与根茎比的关系。表明在开花期地方品种和尚头较之现代品种有更大的根量和根茎比。产量因降水条件而不同:极端干旱的1995年,大根系品种与现代品种产量无显著差异(p>0.05);在降水分配较为均匀的1996年,无论有、无灌溉条件,具较大根系的地方品种与现代品种的产量均最低(p<0.05),而根量与品种产量及地上生物量呈显著的负相关。表明大根系品种在根系上存在着冗余,减少根系冗余可望成为半干旱区小麦高产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