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根本性措施,关系卫生改革的成败。通过对近几年我国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不成功的诸多原因进行分析,认为收支两条线是关键,并结合实际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3.
为了合理利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国家倡导建立分级诊疗制度以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分级诊疗制度遭遇制度动力不足和实施效率低下等问题。基于新制度主义的理论观点,认为新制度的“合法性”危机、原有体制的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变革中的权力与利益博弈是产生分级诊疗制度化困境的原因。因此,我们应该创新分级诊疗制度,建立以政府与市场共同参与的分级诊疗实施网络,重新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完善社区医疗机构的“守门人”制度,加快社会组织的功能实现,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利益共享。 相似文献
4.
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全民健保下分级诊疗制度,落实和完善现行分级诊疗制度以保证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利用文献分析,对比研究两岸不同卫生体制下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现状,结合专家访谈的形式明确台湾分级诊疗制度的特点。通过建立短期医疗网计划、成立社区医疗群、改革医保补偿机制、构筑医联体等方式优化分级诊疗制度。 相似文献
5.
6.
7.
目的 对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结合已有的筛选策略和研究基础,运用SAS等软件对上海市2015年和2016年的医院服务数据库进行筛选,分析对比可下沉量的差距。结果 在门诊下沉方面,2016年较2015年可下沉病人占比减少1.8%,尤其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的门诊下沉量显著,降幅达16.5%;在康复和护理下沉方面,2016年较2015年可下沉病人占比分别减少0.5%和0.04%,可下沉床日数占比分别减少0.3%和0.9%。结论 上海市分级诊疗政策初见成效,但分流下沉工作仍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8.
为响应国家卫计委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号召,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以及医疗资源不均衡的问题,西安市雁塔区作为陕西省城市医院分级诊疗首个试点,探索组建了以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核心的区域医疗联合体,并且将区域内各个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疗资源整合在一起,搭建起地方区域分级诊疗信息共享平台。通过区域卫生分级诊疗信息平台的建立,实现了区域内医疗卫生机构基本业务信息系统数据的交换和共享,解决了医疗机构、卫生管理机构“信息孤岛”问题,建立起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全面带动了陕西省医疗机构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