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由于医生“去编制化”“多点执业”制度的推进以及医疗市场需求、医生权利意识的觉醒,医生集团的产生具有现实基础。基于医疗服务的公益性、“医患社会团结连带”社会法法律关系性质、医生集团的自发性、协同性、自治性的内生原因以及社会成本目标控制,医生集团法律定位应为互益性非营利组织。其实现路径以从当前普遍存在的草根团队逐步过渡到法定互益性非营利组织为适当。  相似文献   

2.
以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以监督检查、公示评价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为手段,对临床医生医疗质量实施个体化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和医院科学管理水平,各级医师责任意识得到强化,医疗质量得以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3.
简要概述了国外医院住院医师培养,总结了当前医院在初级医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为例,着重从制度保障、培训内容、培训方式3个方面论述了初级医生全科化培养模式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资源为基础的相对比率方法,是一种合理支付医生服务酬金的新方法。利用某三级医院临床科室的数据,采用相对价值法对体现医师工作绩效的项目进行赋值,并比较赋值后医师的绩效薪酬。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反映客观医师的工作绩效,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给现代医疗实践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面临新的社会环境,应对医疗体制改革新形势,需要唤起医生的职业责任感、以便使各级医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简述了重塑医师职业精神的背景和医师职业精神内涵,阐述了重塑医师职业精神的重要意义,探讨培养医师职业精神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旨在不断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效果,培养医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进一步促进医患和谐。  相似文献   

6.
目的 在新医改政策背景下体现公立医院公益性、调动积极性,研究构建临床医生模块化绩效分配模型。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法和专家咨询法进行了模型构建和评价指标遴选。结果 构建了以“岗位能力、医疗工作量、医疗质量、患者满意”为关键模块的模块化临床医生绩效分配模型。结论 该绩效分配模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适用于公立医院临床医师的绩效分配制度改革实践。  相似文献   

7.
赵昌  马亦龙  欧盛秋 《蛇志》2014,(1):128-129
<正>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诊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与外科、内科同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目前,临床内外科医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成为介入医师。在开展介入技术的各大型教学医院中,进修医生、研究生、科室初级医生是介入治疗一线的中坚力量,对他们介入技术及综合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既影响自身的素质,也影响着介入的治疗效果及技术开展。因此,如何完善和规范介入医师的培训,是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作者总结带教过  相似文献   

8.
目的:多个指标评价观察虚拟支气管镜模拟技术在临床医师技能培训中发挥的作用.对象:初次接触支气管镜的呼吸科医生及纤维支气管镜相关科室医生(硕士以上学历,均已获取医师资格证).方法:随机选择36名临床医生,在培训前、培训2小时和培训5小时后对其进行虚拟支气管镜的理论与操作考核.采用训练前、训练后自身对照研究.结果:36名医师均完成了虚拟支气管镜的操作培训.培训结束后,受训者在操作用时(秒)、碰壁次数(次)、吸引器使用时间(秒)、出现红视时间(秒)、观察到的亚段支气管树比例等多个评价指标考核结果显示中与训练前考核结果显示比较,差异性显著.结论:初次接触支气管镜的呼吸科医生及纤维支气管镜相关科室医生经过培训后,无论在操作的准确性、灵活性,还是速度方面都比训练前有显著提高,并能独立完成临床检查操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河南省医师执业环境现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为改善医师执业环境提出建议。方法河南省医师协会组织多个专科分会,采用集中填答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医师每周平均工作时间是54小时,80.1%的医师认为执业环境差;工作压力来源排前三位的是患者的期望值高、医疗纠纷多、患者和公众对医生不信任;患者暴力频度和家属暴力频度很频繁或较频繁的数据都高于10%;62.2%的医师认为社会地位低于4年前水平,子女报考医学院校的意愿选择不愿意的占66.8%。结论 应加快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缓解医生工作压力;重视医德医风建设;正确发挥媒体导向作用;加强法制建设,改善医师执业环境。  相似文献   

10.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病例分析对提高重症医学医师临床教学水平的意义。方法分析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中面临的问题,评价临床教学病例分析工作对重症医师临床教学能力及学生的自学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结果通过将各个基础学科和临床学科知识点贯穿于一个真实的病例,以临床病例为基础,打破了学科的界限,锻炼了学生以病例的诊治为中心的发散思维和横向思维,促进重症医学人才的全面发展,提高了重症医学科临床教学水平,尤其是从培养临床医生的角度进行实用性学习,显著提高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结论病例分析教学能提高重症医学科医师的临床教学水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