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从纳入文献的筛选、发表时间、发表期刊、研究现场、研究对象、研究视角、影响因素以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多角度计量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患者诊疗机构选择影响因素研究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但是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后续的研究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研究热度与政策关联性强、患者转诊影响因素研究力度不足、研究的深度待提高、对策的落脚点在患者。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天津市居民选择就诊机构的原因及因素。方法 利用SPSS16.0的描述性统计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天津市居民首次就诊机构选择的影响因素有:家庭年收入、性别、职业类型、参加哪种社会医疗保险、年龄等。结论 天津市需要及时改善卫生筹资机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3.
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MODIS NDVI数据通过像元二分模型提取植被覆盖, 利用线性趋势、相关分析方法分析了云南中部地区2000—2016年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特征与变化趋势, 并探讨了气候因子、地形因子、人类活动对其植被覆盖的影响。研究结果为: 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春季最低(平均58.75%), 秋季最高(平均66.30%), 大部分地区年植被覆盖度的平均值在50%—70%之间; 植被覆盖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曲靖境内(>80%); 滇池周边人口高密度区植被覆盖常年最低(<20%)。近17年来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年平均增长率0.3%•a-1, 其中秋季增幅最大(0.42%•a-1)。坡度对植被覆盖影响较大, 坡度≤8°地区的植被覆盖明显较低。除了冬季降水量与植被覆盖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其他季节多呈现负相关关系; 气温与植被覆盖多呈现正相关关系, 云南中部地区植被覆盖变化主要受气温影响。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影响较大, 造林面积变化与植被覆盖趋势变化具有相对一致性, 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昆明市区植被覆盖为常年最低。  相似文献   

4.
???????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对就医服务感受度影响因素,以期提高患者满意度。 方法 现场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结果 患者在门诊过程中最为关注的就诊流程、等候时间、就医环境、医德医风四个因素,非常看重医护人员服务规范,服务流程便捷流畅。病情不同患者对等候时间要求不同,对医院熟悉程度与就诊环境感受度不同。结论 在门诊服务中为患者提供便捷流畅、规范化的服务,同时应注重患者的不同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5.
从从社会分工论的角度出发,探索社会分工论对我国分级医疗建设的贡献与应用,并进一步明确分级医疗的概念和建设基本理念。文章认为,构建我国分级医疗服务体系应从合理定位和分工协作角度出发,在良好的制度环境下,由市场规模和需求决定分工,分工的实现程度与各生产环节的连续性和互补性息息相关,并且只有实现分工,进一步提高系统效率,才会走向产业集群或是整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剖析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补偿机制的要素与特点,为深化公立医疗机构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方法 收集和梳理政策文件,分析改革前后,政府补偿范围、补偿方式和补偿水平的变化,总结补偿机制特点。结果 改革后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按绩效考核结果进行补偿,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经费、政府指令性任务、学科发展、人员培养和科研教育经费的补偿标准和办法得到了明确。结论 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政府补偿机制以公益性为目标,以绩效考核为依据,运用了信息化工具,考虑了机构类型的差异,有利于引导医疗机构持续改进绩效,实现公益性目标。  相似文献   

7.
??????? 医疗纠纷的解决是世界性的难题。当前我国这一问题特别突出。医患双方的自行和解、卫生机关主持的行政调解、法院调解和诉讼、人民调解等机制都不能起到预期较好的效果。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状况,构建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从组织、人才、经费、法律及监管上保证其中立性、专业性、权威性,有利于建立便捷、高效的医疗纠纷处理体系,维护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走过30年光辉历程。利用CNKI检索系统,采取文献回顾方法,首次全面系统回顾医疗质量研究状况。医疗质量研究可以划分为阶段明显的3个时期,每个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明显。研究发现,卫生质量研究的主题是医疗质量。医疗质量议题由少到多,由冷到热,由边缘到主流,成为卫生政策与医院管理的核心议题。基本结论是,卫生质量与医疗质量的研究目的、动力源泉、研究范围、研究议题、研究方法和理论视角亟待结构调整,以回应国人不断提高的健康需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学人文关怀,建立卫生保健财政制度,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探讨医疗机构分工协作机制的内容和形式,并与医联体、医疗服务整合以及对口支援等模式进行辨析和比较。认为分工协作机制的实质是在初级卫生保健和专科医疗服务之间进行分工,在相关领域开展协作。分工协作机制的建立最主要的是来自政府的作用,其次是发挥医疗保险政策的杠杆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尽管政策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分工协作,但关于分工协作的内容、必要性缺乏研究,没有厘清整合与分工协作的关系,部分效果评价存在一些问题,更缺乏从宏观层面介绍国外开展医疗机构分工协作的情况。文章从医疗机构分工协作定义、分工协作必要性、存在的问题和动力机制、模式效果评价以及国外医疗整合现况等5个方面予以分析,并提出了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我国省级层面分级诊疗文件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访问各省(区、市)卫生计生委的官方网站,获取有关分级诊疗政策的文件,在获取国家卫计委和万方、知网的相关分级诊疗文献的基础上,对各省(区、市)2016年2月28日以前的分级诊疗文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比各省分级诊疗文件的基本情况和实施措施等具体内容,分析不同省份在分级诊疗文件内容设定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未来的分级诊疗决策和实践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12.
我国县域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现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县域地区分级医疗服务体系构建及运行现状,挖掘影响分级医疗的不利因素,提出推进对策。方法 抽样调查全国11个国家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域内医疗资源和服务量的布局、患者就诊流向、医药费用及医保支出等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文献分析等方法对现况进行剖析。结果 县域地区分级医疗体系基本构建,但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待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服务能力不高,医保控费效果不显著,群众就医理念待更新,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分级医疗运行状况不佳。结论 实现分级医疗应从优化县域医疗服务体系结构着手,优化县域资源配置,制订双向转诊标准,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加强健康教育,构建高效运转的县域分级医疗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完善血液净化的规范化管理,落实医疗护理管理中各个环节的标准作业程序,提高血液透析质量。方法 自2007年开始,我科修正医护系统的组织架构、岗位责任,制定各个环节的SOP程序和执行标准,加强感染控制过程监督、正规库房管理、病案管理、医疗护理记录等。结果 经过SOP实践,形成了一条职能衔接紧密、流程高效的任务链,符合《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2010版)》的要求,提高了工作效能,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降低了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论 SOP在血液净化医护管理系统中不断实践和完善,为提高血液净化治疗质量和保障医疗安全提供了支持。  相似文献   

14.
医疗保险在成为医疗服务的最主要付费者后,为避免医务工作者因道德风险产生过度医疗,确保医疗服务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建立了医疗服务审查制度,以达到费用控制和质量保障两大作用。但成本降低和质量提高是一对矛盾体,加上审查标准不一致、相关规范不全面、审核过程不够透明等问题使得台湾医疗服务审查制度饱受医疗机构的不满和诟病,尽管如此台湾在此方面还是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了解台湾地区医疗服务审查制的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对于大陆相应制度的制订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