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旨在探讨饲料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或牛磺酸(Taurine)对杂交鳢(
![]() |
|||||||
|
|||||||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为了高效的鉴别乌鳢与斑鳢,采用PCR-RFLP技术,对乌鳢与斑鳢开展分子生物学鉴定方法研究。通过比对乌鳢和斑鳢线粒体全序列,发现1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以明确区分两个物种。利用1对引物对乌鳢与斑鳢线粒体基因组该区域进行PCR扩增,用限制性内切酶EcoR I分别对扩增产物进行酶切,并用1.5%的琼脂糖凝胶检测酶切结果。PCR-RFLP检测结果显示,斑鳢的PCR扩增产物被EcoR I酶切后生成两个不同大小的片段,分别为315 bp和875 bp,乌鳢则保持不变。由此可将乌鳢与斑鳢在酶切图谱上鉴别出来。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本溪虹鳟一株弹状病毒的分离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0年4月,辽宁省本溪市虹鳟鱼种场的虹鳟稚鱼爆发大规模疾病,死亡率近100%。取病鱼组织处理后接种于鱼类细胞,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测定细胞培养物中的病毒滴度,最高达10 ̄(6.3)TCID_(50/0.1ml)。感染病毒的细胞用1%营养琼脂糖覆盖后可形成0.5-1.5mm的蚀斑。分离到的病毒对氯仿敏感,不耐热、不耐酸,在细胞内复制的最适温度为15℃。室内人工感染的虹鳟稚鱼能复制出与天然发病相同的症状。对感染病毒的细胞制成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病毒长为131-173nm,平均148nm,直径为58-91nm,平均71nm,形状为子弹状,表明是弹状病毒,有囊膜及纤突。采用挑斑法得到了纯化的病毒株,暂称之为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中国本溪株IHNV-B。 相似文献
5.
6.
斑鳢、乌鳢及其杂交种遗传差异的AFLP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斑鳢、乌鳢和杂交鳢(斑鳢(母本)与乌鳢(父本))共85个个体(其中斑鳢、乌鳢各30个,杂交鳢25个)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11对引物组合共检出了459个不同的扩增片段,扩增出的多态谱带数350条,多态性比例为76.25%,平均每对引物组合扩增出31.8条多态条带。乌鳢与斑鳢种群间存在稳定的、可以简单地借以进行群体鉴别的标记条带169条,其中父本(乌鳢)特异性条带78条,72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母本(斑鳢)特异性条带89条,71条能够稳定地遗传给杂交鳢。杂交鳢另外出现了3条非双亲的条带。遗传差异的分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斑鳢与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5161,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种群间的遗传相似度相近,分别为0.7189和0.7476,斑鳢与乌鳢之间以及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之间的种群间遗传距离分别为0.6615、0.3300和0.2909,即AMOVA分析显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间存在极显著的遗传分化。UPGMA聚类分析显示,在个体间,斑鳢与乌鳢能区分成两大类,杂交鳢则分散于斑鳢和乌鳢种群中;在群体间,杂交鳢首先与乌鳢聚类,然后与斑鳢相聚,表明杂交鳢种群总体上更偏向于父本乌鳢。研究结果表明,杂交鳢与斑鳢和乌鳢发生混杂的可能性很大,应该对杂交鳢进行隔离养殖。本文结果将为斑鳢、乌鳢和杂交鳢的遗传分析提供实验依据,也为其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阿卡斑病毒(Akabane virus,AKV)是能引起牛、绵羊、山羊流产、早产、新生胎儿畸形的虫媒性RNA病毒。为了解家畜虫媒病毒在我国西南边境地区的分布和流行情况,本研究对中缅边境西盟县的52份牛抗凝血和140份血清(牛70份、羊70份)中的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鹿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pizootic hemorrhagic disease virus,EHDV)、AKV等虫媒病毒进行检测与分离,通过ELISA及qRT-PCR方法检测病毒,通过核酸阳性抗凝血接种BHK细胞传代以分离病毒,通过设计特异性引物,扩增分离毒株S基因721bp片段及M基因816bp片段,通过克隆测序及中和试验以鉴定病毒,最终从38号牛的抗凝血中分离到一株AKV,TCID50为10-3.5/0.1mL,经比对,分离株S片段与日本KS-2/Mo/06毒株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7.66%,M片段与中国DHL10M110毒株亲缘关系最近,核苷酸同源性为96.56%。本研究首次报告了从云南边境地区牛群中分离到AKV,证实了西南边境存在AKV的流行,为AKV在我国的流行病学和边境地区疫病风险防控提供了重要参考及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8.
斑鳢和乌鳢寄生孢子虫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寄生鳢属鱼类原生动物的研究,外国已有不少的文献,但在我国还没有关于这方面的资料。作者进行这一研究工作,目的是了解斑鳢(Ophiocephalus maeulatus)和乌鳢(O.argus)两种淡水鱼的孢子虫种类的形态学,以及对寄主的关系,以供鱼病防治和有关寄生虫学方面工作者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参考。本文记述的孢子虫共22种, 相似文献
9.
10.
11.
山西醋醅中醋酸菌的分离及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山西省某醋厂能正常发酵的醋醅中分离出优势醋酸菌株并加以鉴定。方法经过菌种的增殖培养,采用稀释涂布法分离菌株,得到127株醋酸菌,再经过初筛和复筛,筛选出9株产醋酸优势菌株,对9株优势菌株进行传代培养。结果筛选出在传代培养过程中,产醋酸酸度高且产量稳定的菌株为L4,其产酸量为66.92 g/L,酒精转化率为72.42%。结论根据菌株L4形态观察及生理生化特征初步判定为醋酸菌属醋化醋杆菌奥尔兰亚种。 相似文献
12.
实验旨在探讨饲料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NCG)或牛磺酸(Taurine)对杂交鳢( 13.
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是华南地区的重要杂草,具有显著的化感作用。本文利用色谱和波谱技术对胜红蓟地上部化感活性成分进行分离和化学结构鉴定,得到两个化感作用物质:胜红蓟素(6,7—二甲氧基—2,2—二甲基色烯)和5,22—二烯—3β—豆甾醇。对这两个作用物的化感作用研究表明:胜红蓟素对受体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500×10-6处理对稗草生长达到完全抑制,对萝卜的抑制率也高达90%。浓度降到25×10-6对稗草和萝卜幼苗生长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采用双层平板法,以滤膜过滤的方法来收集噬菌蛭弧菌,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udrophil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t)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宿主菌,进行噬菌蛭弧菌的分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酶检测和寄生性确认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未使用滤膜过滤,采用自来水琼脂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蛭弧菌的效果较好;并经过接触酶和寄生性检测初步鉴定此BD-SPOI菌株为噬菌蛭弧菌.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study, 98 putative Bacillus strains were isolated from wheat rhizospheric soil. Among the isolated strains, six showed strong inhibitory effects against the wheat take-all pathogen, 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tritici. One of the strains that showe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activity, YB-05, was identified as Bacillus subtilis based on a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its 16S rDNA gene sequence, the results of the PCR analysis and cloning of its antifungal genes, its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properties. When tested with a dual-culture, cup–disc method and laboratory greenhouse studies, strain YB-05 was found to be superior to chemical treatment for control of the plant pathogen G. graminis var. tritici. After liquid culture, various antimicrobial substances in the culture medium were detect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ir corresponding genes was verified by PCR analysis. 相似文献
16.
从广东省中山市的池塘水样、底泥、健康鱼、肠道及稻田土样中用Aeromonas的选择培养基分离到10株气单胞菌。通过生理生化测试、16S rDNA序列测定、与气单胞菌典型菌株的16S rDNA序列进行比对和聚类分析,对它们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它们之间的系统发生关系。结果显示该地区环境中气单胞菌的优势种除A.hydrophila(HG1组)外,还有A.caviae(HG4组)、A.jandaei(HG9组)和A.veronii(HG10组),其中后两种是国内新记录。这是国内首次对环境中气单胞菌多样性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采用SephadexG25及ACA凝胶柱层析技术,对神经肽注射液中多肽成份进行过柱分离。将过柱后收集的不同洗脱峰的溶液通过紫外扫描,茚三酮显色,微量双缩脲试验及薄层层析等技术进行鉴定。此外还用SDS—PAGE检测该注射液纯度及分子量。结果表明神经肽注射液含有一种主要多肽成份及大量小分子肽类,其主要多肽成份的分子量为14,000D。 相似文献
18.
商品鸡盲肠内容物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以健康商品鸡盲肠为菌源,对附着其上的乳酸菌进行分离与鉴定,就所获得的菌株的耐酸耐胆汁、黏附特性、抑菌性进行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从商品鸡盲肠中分离出6株乳酸菌,根据耐酸耐胆汁试验,病原菌生长抑制试验以及肠道黏膜粘附试验,筛选出2株优势菌株CX001和CX005,经乳杆菌属的生化鉴定,初步确定为短乳杆菌。 相似文献
|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