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解消化道的菌群结构及影响因素, 用PCR-DGGE技术和序列分析调查投喂鲜活饵料(BI-L)和配合饲料(BI-C)的鳙肠道菌群, 和投喂鲜活饵料(PS-L, PI-L)和配合饲料(PS-C, PI-C)的匙吻鲟胃和肠道菌群。实验共回收测序16条DGGE条带, 系统发育分析显示鳙和匙吻鲟所有待测样本的优势菌为厚壁菌门(31.25%, 5条)。其他属于-变形菌纲(-Proteobacteria)(25%, 4条)、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2.5%, 2条)、梭杆菌门(Fusobacteria)(12.5%, 2条)、蓝藻门(Cyanobacteria)(6.25%, 1条)、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6.25%, 1条)、-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6.25%, 1条)。不同饵料喂养的匙吻鲟肠道菌群具有较高的相似性(49%), 不同饵料喂养的鳙肠道菌群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59%), 说明这些生态位中存在着更稳定成型的微生物群落。然而, 两组不同饵料喂养的匙吻鲟胃样本菌群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 表明匙吻鲟胃部菌群可能更易受到饵料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不同强化饵料对匙吻鲟(Polyodon spathala)仔鱼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实验采用蛋黄或鱼油强化卤虫无节幼体或桡足幼体为饵料的共6个实验组,即未强化卤虫组、蛋黄强化卤虫组、鱼油强化卤虫组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蛋黄强化桡足幼体组、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对匙吻鲟仔鱼开口驯化14 d,动态监测和统计不同饵料组匙吻鲟仔鱼的生长和存活情况,并对消化酶活性进行相关性分析。体重、体长、日增重和存活率4个指标,均为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卤虫组(P0.05),尤其在存活率方面,鱼油强化卤虫组不足50%,而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最高可达86.59%;不同饵料组生长模式方程都获得较好的拟合,从体重和体长生长曲线看,桡足幼体组从饲喂8天起体长和体重进入快速生长期,而卤虫组生长一直相对缓慢;胃蛋白酶活性在未强化桡足幼体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不同饵料组对仔鱼的淀粉酶活性无显著性影响。结果表明,在匙吻鲟仔鱼开口期以桡足幼体开口饵料驯化效果较好,特别是未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的存活率高,鱼油强化桡足幼体组仔鱼生长速度较快,而以卤虫饲喂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世界各国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是有赖于种苗的培育技术的提高,才能有效地确保种苗的来源,养殖者能随时可取得大批种苗,扩大规模养殖。然而,种苗培育成败的关键,除防治病害等因素外,还往往取决于水产养殖饵料生物培养的成功与否。例如,我们在养殖培育对虾幼苗时,则需要大量的卤虫。过去完全依赖于盐田卤水中自然的生长、繁殖。由于受到各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产量得木到保证,况且目前盐田环境受到污染,对卤虫生长繁殖更为不利。可是人工培养的饵料生物也受到时间、培养配方的优劣和培养饲料营养的差异,影响到饵料生…  相似文献   

4.
研究在高密度鳙和黄颡鱼、鲢混养模式下, 通过在池塘中设置1/4拦网(A组)、1/2拦网(B组)和无拦网(C组)处理和分析养殖期不同处理组的水质特征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来探讨设置拦网是否会减轻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 以保证水体中大型浮游动物的生物量。结果显示, A、B组TSS明显降低(P<0.05), 但TN、TP等营养盐显著增高(P<0.05)。各处理组中的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种类相对较多, 分别占比为30.4%—36.6% 和51.6%—57.0%, 枝角类和桡足类种类相对较少。各处理组的物种组成变化不明显, 物种多样性(H')仅在7月9日和7月23日2次采样中, A、B组显著高于C组(P<0.05), 其他时间各处理组无明显差异。各处理组中的主要优势种群为原生动物和轮虫, 但轮虫在实验后期趋于小型化。另外, 大型优势物种多刺裸腹溞Moina macrocopa随着采样时间在C组中消失, 在A、B组仍存在。轮虫和原生动物的生物量在实验期间各处理组中的变化不显著, 枝角类和桡足类总生物量则是在B组显著高于A组和C组, 说明拦网分区养殖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减轻大型浮游动物种群的生存压力, 减缓其生物量的骤降。研究结果对维持池塘浮游动物生态平衡和增加池塘中鳙的天然饵料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由于水体环境的日益破坏和污染 ,加之狂捕滥捞 ,水产品日见枯竭。为了保证水产品的供应 ,近年来 ,世界各国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但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 ,是有赖于种苗的培育技术的提高 ,才能有效地确保种苗的来源 ,养殖者能随时可取得大批种苗 ,扩大规模养殖。然而 ,种苗的培育之成败关键 ,除防治病害等因素外 ,还往往取决于水产养殖饵料生物培养的成功与否。例如 ,我们在养殖培育对虾幼苗时 ,则需要大量的卤虫来喂养。过去完全依赖于盐田卤水中自然生长、繁殖的卤虫。由于受到各种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 ,其产量得不到保证 ,况且目前盐田环境受…  相似文献   

6.
鳙团移核鱼的遗传性状与个体生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齐福印  许桂珍 《动物学报》1997,43(2):211-213
鳙团移核鱼的遗传性状与个体生长GENETICCHARACTERANDINDIVIDUALGROWTHOFTHETRANSNUCLEUSFISHOFTHEBIGHEADANDTHEBLUNTSNOUTBREAM关键词鳙团移核鱼遗传性状个体生长Key...  相似文献   

7.
鳙团移核鱼的形态性状与个体生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鳙国移核鱼的形态性状及其个体生长等特性,为研究核质关系和细胞质遗传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鳙团移核鱼的形态性状有些与供核体鳙鱼相似,有的与受核体团头纺相似,还有的出现中间型性状。二龄移核鱼的生长都明显比团头纺快,但都慢于鳙鱼.  相似文献   

8.
在GIS(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的支持下,利用等级模型对1999年2月(枯水期)和8月(丰水期)考洲洋饵料生物水平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和评价。枯水期考洲洋整个水域饵料生物的分布较均匀,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西北部、湾口和吉隆河口附近水域,达4级水平,饵料生物较为丰富。丰水期饵料生物水平的变化幅度较大,其密集分布区位于湾中部和望京洲沿岸水域,达4-5级,饵料生物最为丰富,其次为湾口,达4级水平。两个调查航次相比,丰水期的饵料生物水平高于枯水期。主要优势种的变化具有明显的季节交叉和演替现象,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的主要优势种在不同季节差异较大,而底栖生物的优势种组成在整个调查期间变化不大。调查期间各饵料生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其最大变化范围分别为0.01-4.49和0.01-0.96,表明湾内饵料生物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较大,生物群落组成结构和生物多样性水平不太稳定。调查期间整个水域的生物多样性阈值均呈现出湾西部及西北部水域较高,其余水域较低的分布特点,但不同季节其变化趋势及分布范围略有差异。枯水期多样性阈值的密集分布区出现于湾西侧的部分水域,其等级水平为3级,饵料生物多样性较好,其余水域均为2级或低于2级水平,多样性一般或较差。丰水期的分布趋势与枯水期相似,其密集区出现于湾西部和西北部的整片水域中,分布范围比枯水期大,但等级水平明显低于枯水期,为2级,多样性一般,其余大部分水域均为1级水平,多样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梁俊 《生物学杂志》1997,14(2):23-25
通过对怀宁县麻塘湖水库的鱼类种群及饵料生物组成进行的调查,鉴定出水生维管束植物的四个优势种,底栖动物22种,浮游动物三大优势类群和鱼类32种。结果表明该水库的鱼类年龄组成趋于低龄化。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恢复该水库鱼类资源和提高水库生态效益的初步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为强化新的絮团形成菌伪杜擀氏菌YN12(Pseudoduganella eburnea YN12, YN)利用养殖尾水生成生物絮团效果,并将絮团制成饲料,探讨在胡子鲶(Claris fuscus)饲养上的可行性。在生物絮团系统中,接种活性污泥(Activated sludge, AS)、伪杜擀氏菌YN12和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BS)并配制成7组(AS、YN、BS、AS+YN、AS+BS、YN+BS和AS+YN+BS),分析絮团形态结构差异,评估出对模拟养殖尾水氮去除效果及微生物群落结构优势的最佳组合,最终收集最佳组合絮团烘干研磨成粉末添加到商业饲料制粒,分成对照组和絮团组两组,探讨对胡子鲶的生长性能、饲料利用率、肌肉营养成分及肝脏的消化酶和免疫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YN+BS组水质净化效果稳定,总氮去除效果(89.6%)良好,氨氮、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积累低,具有良好的絮团生成量(9.0 ml/L)及占据优势(47.5%)的反硝化菌群(包括Hydrogenophaga、Flavobacterium、Pseudoxanthomonas、Burkholderi...  相似文献   

11.
鳙鱼同工酶发育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采用淀粉或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析鳙鱼早期发育阶段(从未受精卵到卵黄吸尽期)及成体不同组织(脑、眼、心、肌、肾、肝)中六种同工酶(LDH,MDH,IDH,ADH,SDH,EST)的分化表达模式。鳙鱼同工酶基因的表达具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早期发育阶段,ADH和SDH均无染色活性;LDH、MDH和IDH具有不同的发育变化谱式,而EST酶谱在整个早期发育阶段均无明显变化。与鲢、草鱼相比,鳙鱼早期发育过程中胚胎Ldh-A基因激活的时间被推迟。上述结果可为鳙鱼种群的生化遗传结构分析以及鳙鱼的人工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2.
鳙Sox基因克隆及序列进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简并引物SoxN和Sox9在鳙基因组DNA中进行PCR扩增和产物克隆测序,并对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鉴定出鳙15个Sox基因HMG盒序列,分别属于SoxB、SoxC和SoxE组,依据斑马鱼同源基因将其分别命名为Sox1a、Sox1b、Sox2、Sox3、Sox4a、Sox4b、Sox9a、Sox9b、Sox10、Sox11b、Sox12、Sox14a、Sox14b、Sox19和Sox21a。基于鳙和斑马鱼 Sox1、Sox4和Sox9 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显示这3个Sox基因的复制时间发生在鳙和斑马鱼的分化之前,结果支持了鱼类特异的基因组复制假说。以Sox1a、Sox1b和Sox4基因为分子钟标记构建系统进化树探讨鳙和斑马鱼的分化时间,结果显示,同属于鲤科鱼类的鳙(鲤亚科)和斑马鱼(鱼丹亚科)在原始的鱼丹亚科鱼类中存在一个共同祖先,大约出现在63.7百万年前。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鱼类Sox基因复制和基因组进化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热休克诱导鳙鱼四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洪云汉 《动物学报》1990,36(1):70-75
采用热休克法研究了诱导鳙鱼四倍体的可能性和处理条件。结果表明:1)恰好在卵子开始第一次卵裂前用39—42℃水浴处理1—3分钟,可获得较高频率的四倍体;2)开始处理的时间至关重要,提前或推迟处理导致几乎全部死亡或四倍体频率大大下阵;3)热休克组的孵化率显著下降,畸形率明显升高;4)含高频率四倍体的热休克组的细胞分裂和胚胎发育延迟。  相似文献   

14.
鳙(花鲢)在自然环境中分布于中国南部流域至阿穆尔河,是重要的经济性鱼类,具江湖生殖洄游特性。大坝建设阻碍了其洄游产卵繁殖通道,导致自然环境中其繁殖力的下降,需要有效的过鱼设施帮助鳙通过大坝等水流屏障。为了设计高效的鱼道引导鳙通过,本文通过自制密封的鱼类游泳实验装置,研究了鳙幼鱼游泳能力。测定了5个温度(5、10、15、20和25℃)下鳙幼鱼的临界游泳速度。通过测定不同温度下,疲劳前后血清总蛋白(TP)、血糖(GLU)和甘油三酯(TG)含量,评价疲劳运动引起的生理胁迫。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临界游泳速度显著提高(P0.05)。25℃时临界游泳速度最大,为7.01 BL/s(1.19 m/s)。在疲劳运动后,血清总蛋白、血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P0.05)。水温低于15℃与高于15℃相比,鳙疲劳运动后血清总蛋白、血糖和甘油三酯含量显著升高。以鳙幼鱼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非适宜温度环境和疲劳运动胁迫下鱼类的生理反应。以期为鱼类生理学研究和渔业保护管理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为制定有效的鱼道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5.
鲤鱼种和鲢鳙对池塘浮游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赵玉宝 《生态学报》1993,13(4):348-355
本文根据1990年-9月对9个鱼池的研究,报道鲤鱼种和鲢鳙对浮游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鲤鱼种使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生物量增加,浮游植物大型化,浮游动物小型化,并使浮游植物多样性增加,浮游动物多样性下降;鲢鳙密度增加,浮生物小型明显,微型藻类和超微在在浮植物中所占比重显著增加,小型浮游动物(原生动物和轮虫)在浮游动物中比重也明显增;鲢鳙密度对浮游生物多样性和浮游生物量的影响具有阶段性,当鲢鳙密度低时,  相似文献   

16.
《遗传》1975,2(2):144-152
我们自工,68-1974年对嵘宁x(鲡罕x赃少)少回交鱼进行受精过程、胚胎、形态、食性和生长等一系列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阅明了下列两个问题:1鳙. 杂交后代与亲本鳙鱼回交,所得到的回交鱼出现杂交优势— 回交鱼的(鳃耙排列整齐者)生长速度,无论在鱼种阶段或成鱼阶段都比祖传的良种‘鱼较快;有常规的受精细学程序,受精卵在水温22-24C'的条件下,经26.5小时左右胚胎以头部破膜孵出,畸形率低,从卵球受精开始到成色各发育阶段发育良好;形态结构为鳙、鲢的中间型,更似鳙鱼,但头比鳙鱼小些,且鳃耙有排列整齐和不整齐两种个体类型;食性与鳙鱼相近,但比鳙、鲢都广,食浮游动物及较大型的浮游植物,偏重食浮游动物,摄食强度也较鳙鱼强。2 试验证明,鳙,鲢不但可以相互杂交,而民子代具有能育性;与缩亲本回交,也能成功地得到回交鱼。从细胞学和胚胎学的研究来看,回交鱼与亲本间亦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认为鳙、鲢鱼间的亲缘关系,是否达到属间差异的地步,似乎还有考虑的余地。回交鱼所表现的性状,既充分反映了结构与机能的统一,也反映出与遗传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二龄鲢和鳙血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1,自引:5,他引:41  
以115尾二龄链和91尾二龄鳙为材料,测定了血液中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值、红细胞脆性植、比积及比重,红细胞沉降率,白细胞分数计数值及各型血细胞大小等正常值。结果显示:红细胞和白细胞值,比积值及淋巴细胞所占百分比值均是鲢高于鳙,而红细胞沉降率和中性粒细胞却是鳙高于链,在鲢上,其血液指标植也存在雌雄差异,上述血液指标值也存在周年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鳙(Aristichthys nobilis)两种鱼食物组成的空间变化,分析了2010年7月至2011年10月在洱海古生和北部两采样点逐月采集或收集的共93尾鲢和71尾鳙的肠道内含物,对其食物组成的季节变化、空间变化及与太湖新银鱼(Neosalanx taihuensis)的食物重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鲢、鳙全年摄食的饵料生物数分别为75 属和 64属。根据相对重要性指数(IRI%),微囊藻(Microcystis)和象鼻溞(Bosmina)为两种鱼的主要饵料类群。鲢、鳙的食物组成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这与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化密切相关。在空间上,两种鱼在古生摄食的浮游植物比例大于北部,这是由不同区域饵料生物组成差异导致的结果。Schoener重叠指数显示鲢、鳙与太湖新银鱼之间的食性重叠不显著(E0.6)。    相似文献   

19.
中国对虾和日本沼虾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鉴别与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甲壳动物的蜕皮、繁殖、神经活动、色素活动、心跳、渗透压以及血糖调节等各项生命活动均受内分泌激素的调控[1]。在脊椎动物中的研究表明,胃肠激素具有调节消化吸收过程、保护胃肠黏膜和控制动物摄食行为等多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