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2.
目的:探讨湖南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ICU208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结果:共分离出420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293株,占69.7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98株居首位;革兰阳性菌105株,占25.2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7株为最多;真菌占22株,占5.23%。分离出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菌8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4株。所分离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为多重耐药。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3.
贺安勇谢俊琴甘燕青谢丹杨卫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7):3329-3333
目的:探讨湖南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及其耐药性,为临床经验性用药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ICU 208例气管切开术后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痰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结果:共分离出420株致病菌,革兰阴性菌293株,占69.76%,其中铜绿假单胞菌98株居首位;革兰阳性菌105株,占25.24%,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47株为最多;真菌占22株,占5.23%。分离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8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4株。所分离致病菌对常用抗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且为多重耐药。结论:ICU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耐药率高,临床应加强病原学监测,重视细菌的种类分布和耐药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昏迷患者96例,分析脑卒中昏迷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及病原菌分布情况,同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从而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结果:96例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48.96%(47/96);共分离培养病原菌104株,包括革兰阴性菌69株(66.35%)、革兰阳性菌20株(19.23%)和真菌15株(14.4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与年龄、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时间、卧床时间、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吸烟史、人工气道、吸痰次数及雾化吸入次数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性别、体重、脑卒中类型无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合并患有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时间5 d、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吸烟史及建立人工气道均为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结果为:气管切开时间的临界点(阈值C)是4.3天,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将分别为0.851和0.918。结论: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后并发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年龄45岁、合并患有基础疾病、气管切开时间5 d、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吸烟史及建立人工气道能够导致脑卒中昏迷患者气管切开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并且气管切开时间超过4.3天,脑卒中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应根据病原学特征及其危险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行早期气管切开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气管切开患者120例,按照患者术后气管切开时间分成两组,每组各60例。根据临床医师的诊断结果,对照组患者气管切开时间在术后24h,实验组患者术后24h内进行气管切开。治疗一段时间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肺部感染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感染、死亡人数明显比对照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肺部感染获得有效控制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实验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行早期气管切开可有效降低肺部感染率,提高肺部感染控制率,缩短感染控制时间,避免患者由于缺氧导致的继发性脑损伤,有效防止肺部感染,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IC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ICU收治的63例60岁以上的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C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危重,免疫功能低下,基础疾病多,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结论 ICU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的症状不典型,应重视肺部感染的早期诊断,积极治疗肺部感染的同时,应加强基础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背驼式肝移植手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总结我院开展的59例背驼式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肺部感染的12例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59例背驼式肝移植患者术后早期12例发生肺部感染,感染率20.33%;9例患者治愈,治愈率75%;3例死亡,死亡率25%.结论:对背驼式肝移植术后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术后早期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经过标准化吸痰护理培训的陪护人员自行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浅部吸痰护理的安全性、实用性及可行性.方法:选取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外科2007年3月~2011年12月预计气管切开可能达到4周以上的脑卒中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护士吸痰组、经标准化培训的陪护人员吸痰组和简单培训的培训人员吸痰组,每组40例.对标准化培训吸痰组陪护人员按照既定的标准化培训方案进行培训,提高陪护人员吸痰护理技能,让陪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浅层吸痰,与经简单培训的患者陪护人员及专业护士吸痰进行对比,比较三组的吸痰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家属满意度.结果:经过统一标准化培训后陪护人员的吸痰技能较经简单培训的陪护人员显著提高,患者低氧血症、气道粘膜损伤、呛咳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吸痰效果及家属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其浅部吸痰技能接近于专业护士水平,标准化培训吸痰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治愈率及治疗时间均较护士吸痰组下降.结论:经过标准化吸痰护理培训的陪护人员自行为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浅部吸痰护理安全可靠、实用性强,是一种理想的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护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通过60例住院老年人肺部感染的观察,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采用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病因,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给予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做好合理化护理是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60例住院老年人肺部感染的观察,根据病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采用对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分析病因,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给予科学有效的健康指导,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论:做好合理化护理是改善患预后,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气管切开术在临床抢救过程中经常用到 ,对气管切开术的患者行心理护理对抢救成功与否起关键性的影响作用。现将本院对 2例气管切开术患者行心理护理的情况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病例 1 :患者 ,男 ,48岁 ,因鼻塞 ,抽吸性血痰 ,颈部肿块 2月余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正常 ,右侧颈部可扪及约 3 .5 cm× 1 .5 cm肿物 ,心脏正常 ,X线胸片肺脏未见异常 ,气管左偏伴狭窄 ,提示气管明显受压。咽部组织活检 ,诊断为鼻咽癌。住院第五天 ,患者室内活动时 ,突然晕厥 ,呼吸骤停 ,全身紫绀 ,瞳孔散大 6 mm,对光反射消失。无呕吐 ,抽搐 ,口吐白沫现象。…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定植菌(lower airway bacterial colonization,LABC)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谱,为临床诊断LABC提供参考依据,防止定植菌转变为致病菌提供临床防治方法。方法入选2008年10月至2011年6月入住ICU气管切开患者下呼吸道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并对灌洗液进行细菌定量培养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 180例气管切开患者LABC检出率高达85.2%,培养出定植菌232株,以革兰阴性菌(G-)为主,占78.8%,其中铜绿假单胞菌62株,居首位占26.7%;肺炎克雷伯杆菌36株,居第2占15.5%;其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占12.1%)、大肠埃希菌(占8.2%)、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占4.3%)和嗜麦牙寡养单胞菌(占3.4%)。革兰阳性菌(G+)占14.7%,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占6.5%,主要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属。耐药监测结果显示,革兰阴性菌均出现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加强对气管切开患者LABC的监测与控制,加强肺部综合护理才能防止定植菌转变为致病菌,减少再次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黄维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15,(12)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特点,探讨加强抗感染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绍兴市立医院进行心胸外科手术治疗的4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及病原菌的分布类型。从中随机抽取120例患者,根据护理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和干预组58例,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基础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加强抗感染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呼吸功能的改善情况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468例患者术后共发生肺部感染42例(8.97%),共培养出病原菌42株。铜绿假单胞菌所占的比例最高(30.95%),白色假丝酵母菌所占的比例最低(2.38%);干预组患者术后动脉氧分压[(98.27±24.57)mmHg]、呼吸频率[(16.19±4.05)次/min]、最大通气量[(71.37±17.84)L]、时间通气量[(2.95±0.74)L/h]及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37±0.35)L]明显好于对照组[(89.36±22.34)mmHg,(13.26±3.32)次/min,(52.18±13.05)L,(2.43±0.61)L/h,(1.09±0.28)L];干预组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2.00%)、肺不张发生率(2.00%)明显少于对照组(12.00%,1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胸外科手术后肺部感染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根据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药敏试验给予合理的抗菌药物治疗并加强抗感染的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的呼吸功能,降低肺部感染率的发生,提高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6.
范文慧宋淑平刘颖范文静吴非白亦辉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8):3540-3543
目的:确定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调查的2091名患者中,肺部感染例数为41例,发生率为1.96%。内源性因素包括:年龄,意识障碍,瘫痪,卧床,严重的基础疾病;外源性因素包括:住院日,侵入性检查、人工气道与人工机械通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误吸。结论:外源性的感染,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及早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影响神经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控制住院患者肺部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住院患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案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调查的2091名患者中,肺部感染例数为41例,发生率为1.96%。内源性因素包括:年龄,意识障碍,瘫痪,卧床,严重的基础疾病;外源性因素包括:住院日,侵入性检查、人工气道与人工机械通气,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误吸。结论:外源性的感染,通过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在临床上及早进行预防性的护理干预,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干预对预防患者ICU谵妄的效果,为减少危重病人ICU谵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与回顾性调查相结合的方法 ,选择我院EICU 2011年1月1日~2013年5月31日收治的内、外科危重症患者320例,按入住EICU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即强化护理干预组(B组,n=160例)和常规护理组(A组,n=160例)。两组均采用重症监护患者谵妄筛查量表(ICDSC)于患者入院当日12h内,24、48、72、96h进行ICU谵妄状态测评,并比较两组ICU谵妄发生率,以评价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患者ICU谵妄的效果。结果 A组患者发生ICU谵妄51例,B组患者发生ICU谵妄25例,两组比较具有差异性。结论强化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患者ICU谵妄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导致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为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9例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4.2%,原因主要是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医源性原因。影响因素依次为插管不耐受、患者气道梗阻、医护操作不当、插管方式错误、缺少有效的固定与约束及缺少有效镇静。结论:针对影响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切实的降低I(=U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于波汤淼孔晓梅关金凤张臻张丽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19):3724-3727
目的:了解导致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探讨出科学有效的护理对策,为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29例发生非计划拔管的患者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及影响因素,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结果: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ICU患者非计划拔管率为4.2%,原因主要是患者自身的因素和医源性原因。影响因素依次为插管不耐受、患者气道梗阻、医护操作不当、插管方式错误、缺少有效的固定与约束及缺少有效镇静。结论:针对影响ICU患者发生非计划拔管的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切实的降低ICU患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