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牙形石”是一类绝灭动物的化石。关于这类动物的完整体形、分类地位等,长期以来都不清楚。远在1856年,在欧洲北部早古生代(奥陶纪)地层中,第一次找到“牙形石”。这是一些形状象笔架、梳子或锯条状的小骨片,大小一般不超过二毫米,在颌状的骨片上有尖锥形的“牙齿”,所以称为“牙形石”(图1)。化石通常都是几种不同的类型(代表几个“形态属”)同时在一起发现,成为“牙形石组合”。化石广泛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古生代海相地层中,时代从寒武纪到三迭纪,主要发现于黑色片状页岩中,很少与其他海生无脊椎动物化石共生。在某些石油和天然气田地下地层对比研究上,牙形石是一类重要的微体  相似文献   

2.
试论寒武纪牙形石演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牙形石的演化历史中,寒武纪主要是副牙形石的演化时代。中寒武统Taitzuia-Poshania带的牙形石已表现出较大的分异度。副牙形石起源是多源的,但不同时。副牙形石有Laiwugnathus→Westengaardodina谱系和单锥牙形石谱系,后者可分为Dolabrodus→Furnishina谱系和Prooneotodus谱系。Laiwugnathus演化为Westergaardodina的中间环节是三齿型的Westergaardodina。Westergaardodina不同种来源是多源的;真牙形石各属种来源也是多源的,但主要由Prooneotodus演化而来。寒武纪牙形石以Laiwugnathus等原始副牙形石出现为界,其前为原牙形石演化阶段,其后为副牙形石演化阶段。凤山期为真牙形石演化阶段,这个阶段一直持续到三叠纪末。崮山期与长山期之交副牙形石有重要变化。描述牙形石1新属19新种3新亚种。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磁县虎皮脑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剖面发现晚寒武世和早奥陶世牙形石。晚寒武世牙形石包括Hirsutodontus rarus, Teridontus nakamurai,属于华北地区上寒武统凤山阶Proconodontus-Rotundoconus带牙形石。早奥陶世牙形石主要有Paraserratognathus partodiformis, P. problematicus, P. obesus, Scolopodus mancordatus, S.rexhuolianzhaiensis,Drepanodussubarcuatus,属于华北地区下奥陶统亮甲山组上部Paraserratognathus带牙形石。本文描述牙形石6属13种,其中包括l新种, 1亲近种。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介绍对采自湘西、辽东和鲁西的寒武纪牙形石进行组织学和比较组织学研究成果中尚未发表的内容。以前认为是原牙形石的属Huyuanodontus的组织学构造与原牙形石、副牙形石以及真牙形石均不相同,而且与任何已知化石类群的组织学构造亦不相同。副牙形石Prooneotodus rotendatus和Prooneotodus gallatini中的一些分子具有厚薄不同的齿冠,应属于真牙形石。在已采集到的副牙形石属Laiwugnathus的所有标本中,既未发现副牙形石生长层构造,也未发现牙本质。在具有典型的副牙形石生长层构造的标本中发现了令人信服的牙本质。在最早的真牙形石Proconodontus muelleri中发现了较复杂的管状牙本质。组织学研究证实Coelocerodontus bicostatus为真牙形石。上述成果以及我国寒武纪牙形石组织学和比较组织学已经发表的成果(如:Dong,2004;Dongetal.,2005等)说明研究寒武纪牙形石必需研究牙形石组织学。目前,正在进行的寒武纪牙形石研究的两项主要工作《厘定寒武纪牙形石的分类》以及《副牙形石和早期真牙形石的谱系分析》,均是以组织学的研究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5.
以三叠纪为例论牙形石的器官再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牙形石采用形态分类还是器官分类并不仅是分类学本身的纠纷,它关系到一系列相关学科研究结果的可靠程度。对分散保存的牙形石分子进行器官再造是一项摆在我们面前的非常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三叠纪牙形石器官研究十分薄弱这一国际、国内的共性问题,对国内、外牙形石器官再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阐述了在缺乏自然集群作为可靠依据的情况下,对分散保存的牙形石分子进行器官再造的重要意义;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并完善了对分散保存的牙形石分子进行器官再造的三种方法:1)逻辑推理方法;2)数理统计方法;3)组织学和微细形态学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采自贵州沿河土地坳下奥陶统的牙形石,计有25属39种,根据牙形石组合特片分析,认为其与黔北其它地区下奥陶统牙形石组合面貌基本一致,属北大西洋牙形石动物地理区。  相似文献   

7.
牙形石生物地层学研究表明,拉萨地块发育海相下三叠统沉积,根据岩性可分为白云岩和灰岩.白云岩中的牙形石齿体粗壮,属种单一,属于Pach ycladina-Hadrodontina序列;而灰岩中的牙形石属种分异度大,以齿片型牙形石为主,属于Neos pathodus-Novis pathodus序列.Neos pathod...  相似文献   

8.
关于牙形石和早期脊椎动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脊椎动物的起源是古生物学界长期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近年来,地牙形石这类已经灭绝的、神秘动物的详尽研究,使这个古老的问题有一缕新的光明。相当数量的、保存有软体组织的牙形动物化石的不断发现,地这些化民得到的牙形动物软体解剖学、硬体(牙形石分子)组织学和牙形石器官功能形态学诸多方面的证据、揭示了最早出现在五亿多年前晚寒武世海海关占的牙形动物脊椎动物大家族中的成员。这些研究成果将脊椎动物的起源追溯到了寒。  相似文献   

9.
赵汉雄 《化石》2002,(4):38
鸟类无齿是拙文 (《化石》2001年1期 )为缺失成种举证。我从鸟类无齿的事实中看出三条 :1有成种事件 ;2有染色体段缺失 :3不是自然选择所为。今读者有疑 ,编辑部容再申述 ,谢谢。成种是个过程 ,总有一块最后落下的“拱顶石” ,从此新种与母种断交。假如恰有某个性状在此关门落闩时发生 ,那这个性状就限定在本物种及其后裔中传播 ,此称“近裔共性”。近裔共性能指示单系类群。挑选“近裔共性”是严格的 :1必须不是适应性状 ;2性状明晰可辨 ;3全群都有。鸟类的无齿性状最能中规中矩 :1鸟类无齿 ,蝙蝠有牙 ,但都适应飞翔 ,可证牙齿…  相似文献   

10.
牙形石Parapachycladina peculiaris的表面微细构造研究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arapachycladina peculiaris表面微细构造最初是以分散保存的牙形石分子为研究对象,作者应用逻辑推理和数理统计方法重塑的器官,在分类上应属Prioniodinida目Ellisonidae科。该牙形石器官中的六种分子均具有一致的口面和反口面表面微细构造,这种一致的口面和反口面表面微细构造的发现,为重塑该器官提供了更加可信的、来自牙形石本身的生物学证据,同时表明牙形石的表面微细  相似文献   

11.
口腔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它有咀嚼食物、发音、讲话、面部表情等重要功能。口腔疾病常给人很大的痛苦,影响全身健康。现就常见的十二种口腔疾病及其防治做简要介绍。牙颌畸形人的牙齿正常时都有一定的位置和排列次序,如果出现排列异常时就叫做牙颌畸形。这种病一般发生在恒牙列,多属先天性。排列异常情况可千变万化,例如下牙可以在上牙齿牙列之外,就是通常所说的“地包天”,上下牙可以长得里出外进、歪七扭八,参差不齐等。此外,有时牙齿数目也有差异;可以多生或先天缺失,这些异常都会妨碍正常的咀嚼。为了使青少年的牙齿健康发育,如果发现牙颌畸形,则应及  相似文献   

12.
试论二叠纪牙形石古地理分区、演化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二叠纪6个时期牙形石的分布及其古地理分区的划分和演变,探讨牙形石古地区分区的主控因素及其与古气候演变的关系,应用上述古地理分区模式恢复科迪勒拉山脉有关地体牙形石群落的古地理。  相似文献   

13.
湘西北晚二叠世-早三叠世早期牙形石古生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树刚 《古生物学报》1993,32(3):332-345
通过对牙形石器官的对称性、相分布和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探讨湘西北晚二叠世至三叠纪初牙形动物的生态分布.按器官所包括不同对称型分子的比例,牙形动物器官的对称性可分为4级,器官的对称性越高,动物运动能力越强.湘西北晚二叠世一三叠纪初地层可分为6种沉积相,即盆地相、盆缘-台坡相、开阔台地相、边缘浅滩相、局限台地相和泥坪相.具不同对称级器官的属种在6种沉积相中的差异分布,反映了牙形动物的3种生态类型:自由游泳型、浮游型和底栖型.牙形石地球化学组分的变化与当时环境演变相吻合.随水深增加,化石中的P含量升高,而Ca、s、sr的含量降低;Al、Fe和Ba在近岸浅水环境的牙形石中富集;而Mg的富集指示高盐环境.基于上述研究,划分了4个牙形石相,建立了一个组合横向替代的牙形动物生态分布模式.  相似文献   

14.
<正>不要误会,我不是牙医,我也没有牙齿收集癖,我只是个牙齿科普爱好者。2017年9月20日是我国第27个全国爱牙日,趁此机会,我看了许多动物的牙,简直让人大开眼界。我保证,只要你跟动物们聊上一圈,你马上就能晋身牙齿小专家。不信的话,就请跟我来吧——  相似文献   

15.
化石自动鉴定研究是古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前沿方向。数字图像的采集与处理是化石自动鉴定的基础,处理后的图像质量直接影响了计算机识别的效果。文中以牙形石为例,通过对化石数字图像采集方法的研究,获得了光学显微图像和扫描图像两类牙形石数字图像。详细介绍了灰度变换、均值滤波、中值滤波和微分算子等图像增强方法,通过实验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改善牙形石数字图像质量。选择合适的图像增强方法能够突出牙形石的细节,有利于牙形石的特征观察和进一步的分析,为后续的牙形石自动鉴定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罗平生物群产出于关岭组二段,该段大凹子精细剖面细致的沉积学描述记录显示,剖面岩性变化趋势为:从生物扰动灰岩到含硅质结核的条带泥晶灰岩(钙屑浊积岩)向白云岩演化.剖面详细的牙形石生物地层研究表明,牙形石带属于Nicoraella kockeli带,同时该带可分两个亚带,即Nicoraella kockeli type 1亚带和Nicoraella kocke-li type 2亚带.牙形石生物地层年代确定在Anisian期的Pelsonian亚期.通过大凹子剖面含牙形石段产出环境分析表明:深灰色具脉状层理含泥质灰岩的开阔台地相沉积环境牙形石产出较少且保存一般,而深黑色纹层状泥晶灰岩段台间盆地相沉积环境中牙形石产出丰富且保持完好.大凹子剖面沉积构造研究表明:罗平生物群产出于台间盆地相钙屑浊流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17.
作者描述了产自塔里木盆地的HistiodellaHass的四个种,并探讨了它们与中国北方和北美中大陆暖水型牙形石及中国南方和北大西洋冷水型牙形石的对比关系。认为Histiodellasinuosa带对比北美中大陆牙形石动物群3的下部、中国南方Amorphognathusvariabilis带下部和中国北方Aurilobodusleptosomatus-Loxodusdissectus带下部。Histiodellaholodentata带下部相当于中国北方Aurilobodusleptosomatus-Loxodusdissectus带中部或中国南方的Amorphognathusvariabilis带至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的下部。Histiodellakristinae带对比北大西洋区的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中上部和中国北方的Tangshanodustangshanensis带。Histiodellabellburnensis带对比北大西洋区的Eoplacognathussuecicus带的上部到Eoplacognathusfoliaceus带下部。HistiodellaHass与北大西洋区和中国北方区典型牙形石的共同出现可以作为一个桥梁,建立起北美中大陆、北大西洋、塔里木盆地及华北地区牙形石的对比关系。  相似文献   

18.
提到鸡长牙齿,你可能会感到稀奇。只知道侏罗纪的始祖鸟长有牙齿,在化石或现代鸟类中还没见过有长了牙的。早在四十年前,有人发现鸡胚在早期形成了供牙齿生长的下颌,后来又消失了。1970年,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的科勒教授发现,鸡胚组织中可产生一种“釉质器官样排列”,这说明鸡胚中有“长牙基因”。他与费希尔合作,居然使鸡长出了四颗牙齿,并在1980年的一次学术会议上向与会者展示了这几颗牙齿。它是用组织移植技术,从鸡胚组织中诱导生成的。这些鸡牙和爬行类的牙齿十分相似。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道了在桂东仁义剖面中上泥盆统巴漆组中一段八十余米厚地层中发现的牙形石3属10种(包括亚种)和腕足动物16属17种(包括属种未定类型).根据牙形石的组合分布,识别出Schmidtognathus hermanni带、Polygnathus cristatus带和Klapperina disparilis带上亚带,表...  相似文献   

20.
湖南花垣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早期牙形石动物群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文描述了湖南花垣排碧剖面中寒武世晚期至晚寒武世早期牙形石动物群的2个新属8个新种。论述了在中国南部首次建立的湖南花垣中-上寒武统牙形石带与华北和东北南部相应牙形石带的对比依据,概述了中国寒武纪牙石研究的简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