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CP)管理在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肾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及变异分析。 方法 180例符合CP管理入径标准者,按既定肾结石CP管理流程进行诊疗操作(CP组)。将此前196例非CP管理患者作为对照组, 对比2组间平均住院日、术后无石率、平均住院花费以及其中药品费用所占的百分比、患者出院满意度评分等量化指标的差异,并对其中变异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CP组入径率41.67%,变异率达58.33%,导致变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医、患对CP管理流程的认识偏差;CP组在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花费及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无石率、平均住院费用、药品所占住院费用百分比2组未见统计学差异。 结论 CP管理可有效缩短PCNL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加强CP管理的医患教育是推行CP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某综合性三甲医院2010—2011年普通外科7个住院病种为研究对象,探讨临床路径管理应用系统对医院运营效率的影响。 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结果 (1) 研究组住院日中位数为1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住院日中位数(P<0.05);(2) 研究组平均住院费用为30 826.90元,对照组平均住院费用与研究组平均住院费用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医院临床路径管理系统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住院天数,对于控制住院费用有间接控制作用,但没有直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回顾调查了解影响肺癌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为有效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提供政策依据。方法 抽样调查住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病例190例,对2家医院住院费用、患者年龄、性别、付费方式、住院次数、入院合并症、术后抗生素使用、抢救、转归、分期、手术时间、术前住院天数以及住院天数等可能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 2家医院间自费患者、住院次数、手术时间、术前住院天数和住院天数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影响住院费用的因素主要有病例来源、术前住院天数、住院次数和住院天数。住院费用中西药费的比例偏大,而体现手术技术含量的项目收费偏低。结论 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积极实施临床路径,健全早诊早治机制,是有效控制住院费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对DRGs付费IE15组费用的影响。方法 对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2012年DRGs试点IE15组146例病历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分析其平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的情况,并与2011年166例病历未实行临床路径管理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某三级甲等医院骨关节科IE15组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后的平均住院费用(10 463.65元)和平均住院日(4.03天)明显低于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前的平均住院费用(11 373.27元)和平均住院日(4.90天)(分别有P<0.05和P<0.000 1)。结论 临床路径可以降低DRGs的费用和住院日。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DRGs入组患者中住院时间过长的原因。方法 提取2012年1—6月出院的5105例DRGs入组患者的病案资料,筛选出住院日超过标准平均住院日50%以上的病例,整理后得到有效数据146例,采用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SPSS 13.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导致患者住院日过高的原因主要是手术及操作禁忌、完善术前检查、术后并发症、患者高龄和并发症多。结论 提高医院各科室的工作效率和协调能力,预防院内感染,从而缩短患者的住院日,降低医疗费用,增加床位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在某三甲医院住院手术治疗的3 758 例老年性白内障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研究,经患者同意,将其分为对照组(1 995例)和观察组(1 764例),比较两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西药费用、辅助诊断费、患者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结果 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西药费用、辅助诊断费、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 <0.000 1), 患者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可以缩短住院天数,降低医疗费用及辅助诊断费,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单孔和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期间施行单孔(单孔组)和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四孔组)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腹腔引流管留置率、手术方案转变率、手术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率(胆漏、出血、伤口感染)、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24 h镇痛药物使用率和术后满意度等。结果:单孔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四孔组[(42.48±6.66)min Vs (32.18±7.08)min],单孔组腹腔引流管留置率显著低于四孔组(1.67% Vs 2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四孔组[(2.22±0.65)天 Vs (2.71±0.57)天],单孔组住院费用高于四孔组[(2.19±0.17)万元Vs (1.81±0.14)万元],单孔组术后24 h镇痛药物使用率低于四孔组(4.17% Vs 16.67%),术后满意度评分单孔组较四孔组更高[(4.68±0.64)分 Vs (4.47±0.6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方案转变率以及术后并发症与四孔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安全性与传统四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相比无明显差异,同时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满意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实施当日出院制度对缩短平均住院日指标的效果,分析其作用和意义。方法 收集医院2013年度医疗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学方法和线性回归当日出院和平均住院日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1月—2013年10月,全院平均住院日呈逐月下降趋势;同时住院患者当日出院比例增长明显。平均住院日和当日出院比例散点图显示相关性,线性回归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两者呈高度负相关(r=-0.739,P=0.006)。结论 住院患者当日出院比例对平均住院日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缩短平均住院日,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采取优化流程,加快出院结算,放开住院病患当日出院服务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索开展日间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开展日间手术前后相关学科和主要病种平均住院日、例均费用的变化。结果 日间手术使全院和相关科室、相应病种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缩短,例均住院费用明显下降。结论 开展日间手术可明显缩短人均住院天数、减少人均住院费用,是解决当前“看病难、看病贵”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以剖宫产为例研究病种管理方式,探讨病种纳入标准。方法 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不同指征剖宫产按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组,并对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组不同指征剖宫产数据根据住院费用指标可分为3组,按照住院天数指标分类则可归纳为2组,并且经分析发现,影响不同指征剖宫产术住院总费用的因素主要为药费、住院天数。结论 可以依据医疗资源消耗的相似性制定病种纳入标准,扩大病种质量控制体系范围;此外,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加强病种质量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基于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研究住院分娩费用标准,为医保按病种付费改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3—2016年60 954例住院分娩病例病案首页,利用非参数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住院分娩费用影响因素,通过CHAID决策树模型进行病例组合分组,计算标准费用和费用上限。结果 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是否伴随其他妇科手术3个因素作为分组变量,形成12个住院分娩费用DRGs,标准费用对实际费用的解释比例达93.70%。结论 科学合理选择分组变量,构建更加符合实际的病例组合和费用标准,有助于推动医保按病种付费方式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住院医疗费用的结构构成,分析不同付费方式下影响费用结构变动的趋势与特征,为控制住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采用结构变动度、结构变动值和结构变动贡献率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医疗费用结构变动度达7.84%,以2012—2013年变动振幅较大;药品费、治疗费、化验费是引起结构变动的主要项目,三者累计贡献率为78.38%;其中化验费和治疗费呈持续正向变动,药品费呈持续负向变动。结论 控制住院医疗费用应结合不同付费方式分类制宜,药品费和检查化验费比重过高,而体现医护人员医疗服务价值的诊疗手术费等过低,费用结构有待优化,医疗服务价格与支付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了100例胫骨骨折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交锁髓内钉,观察组(52例)给予经皮锁定钢板治疗。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围手术期指标及随访3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评价交锁髓内钉与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结果:采用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和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两种手术方法所需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短(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期间,观察组并发症5例,发生率9.6%,对照组并发症12例,发生率2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锁定钢板对胫骨骨折具有较好的疗效,手术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能促进骨折愈合,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 目的 通过对高额住院费用病例的费用构成及基本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探询高额费用发生的主要原因,为控制成本、遏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1年单个病人1次住院费用10万元以上的病例297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7例高额住院费用病例主要以损伤类疾病为主;药品、材料构成主要费用;不同住院天数对医疗费用具有明显影响。结论 对常见高额住院费用病例实施重点监控,控制药品、高值耗材及高新技术准入,缩短平均住院日是控制高额医疗费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JL-DRGs在综合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对2012年和2013年运行JL-DRGs管理前后的全部出院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年开始全面运行JL-DRGs后平均住院日下降17.74%,均次费用下降13.49%,医保超支年度累计减少1 866万元,平均每月医保超支额度下降39.23%,医疗质量、效率均显著提升。结论 JL-DRGs在大型综合医院管理中应用效果好,可以积极促进医院提质升效并降低运营成本。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60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2例)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28例)采用开胸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QMG评分及随访6个月期间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围手术期间,两组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切口长度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QMG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QMG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QMG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期间,观察组并发症7例,对照组并发症17例,主要并发症为肺部感染,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具有手术切口小、患者术后恢复快,手术安全性较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子宫肌瘤剜除术联合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2017年6月~2019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n=150)。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73例)和B组(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联合子宫肌瘤剜除术治疗,77例),对比两组术中、内分泌激素、术后恢复指标、妊娠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下床活动时间短于A组(P<0.05)。A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黄体生成素(LH) 、卵泡刺激素(FSH) 、雌二醇(E2) 水平组内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B组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E2水平呈降低后升高趋势,LH、FSH水平呈升高后降低趋势(P<0.05)。B组术后3个月LH、FSH水平高于A组,E2水平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组间对比有差异(P<0.05)。B组的妊娠率高于A组,子宫肌瘤复发率低于A组(P<0.05)。两组流产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子宫肌瘤剜除术相比,结合腹腔镜下子宫血管阻断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虽然其对卵巢功能有轻微、短暂性影响,但可逐步恢复,且有利于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大额费用病人的费用情况,以探讨对病人的费用控制。方法 分析比较2008年心内科大额费用病人、非大额费用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日、病种结构以及费用构成。结果 扣除大额费用病人使心内科全年病人的平均住院费用有所下降。结论 通过加强对大额费用病人的管理可控制平均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评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MRCP)是否可以成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T管造影的替代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自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共收集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T管引流术患者263例,将其中拔除T管前行MRCP者54例定为MRCP组,连续选取拔除T管前行T管造影者54例为T管造影组。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比例、检查至拔T管时间、抗生素使用率、相关医疗费用等指标进行记录并分析。结果:T管造影组与MRCP组诊断胆总管残余结石的阳性率、假阳性率和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T管造影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治疗比例、检查至拔T管时间、抗生素使用率和相关医疗费用均显著高于MRCP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CP可替代T管造影作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拔除T管前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