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单纯癌疹病毒(HSV)形态发育的电镜研究,发现了HSV胞质起始发育现象。HSV细胞质形态发生方式的过程可分为:(1)胞质致密区的形成,(2)豹斑形成,(3)核心形成,(4)核壳体的装配,(5)校壳体的进一步发育。这一过程与人们熟知的核内形态发生方  相似文献   

2.
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蛋白,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内,在核内参与核小体的构建与稳定以及基因的转录,核外参与介导炎症反应。近年多项研究表明,HMGB1参与了多种病毒(SARS、HIV、HPV、HSV等)感染的致病过程,本文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单纯疱疹病毒致病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小白鼠致病特点进行了观察。小白鼠感染HSV第4天后开始发病,感染后2h血液内可分离出病毒,第48小时病毒血症水平和病毒检出率较高。不同组织病毒分布不同,脑、神经节在感染后第72小时病毒滴度较高,心、肝组织在第5天达到高峰。结果说明所建立的HSV致病模型可用于评价抗HSV药物。  相似文献   

4.
单纯疱疹病毒1型(Herpes simplex virus 1,HSV-1)感染细胞蛋白22(Infected Cell Protein 22,ICP22)是Us1基因编码的一种翻译后修饰多功能蛋白,为HSV-1的五种立即早期蛋白之一。HSV-1 ICP22能与不同的细胞和病毒成分相互作用来执行不同的功能,包括改变RNA聚合酶Ⅱ(RNA polymeraseⅡ,RNAPⅡ/PolⅡ)的磷酸化状态、参与抵抗细胞对病毒复制的消极作用、引起细胞周期蛋白A和B水平降低、介导修饰拓扑异构酶Ⅱα、参与胞核内病毒诱导的分子伴侣富集(Virus-induced chaperone-enriched,VICE)区域的形成及促进病毒新生核衣壳的初次包装。这些作用大多与调节病毒在胞核中有效复制相关。此外,HSV-1 ICP22还在限制细胞中的病毒复制、病毒致病力和潜伏感染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ICP22发挥这些作用的机制尚未知。本文就上述目前国内外对HSV ICP22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单纯疱疹病毒:疱疹病毒作为许多种动物重要的病原体,开发疫苗和其它控制方法显得非常迫切。目前,已知至少有7种疱疹病毒感染人,单纯疱疹病毒Ⅰ型(HSV-1)和Ⅱ型( HSV-2)是最常见的病因。HSV感染引起一种共同的疾病是对病毒抗原表现出免疫病理应答。HSV引起急性感染的致病机理是,病毒除在身体表面的细胞中如朗汉斯细胞或上皮细胞增殖并引起细胞破坏外,还可进入感觉神经末梢,沿神经轴索上行到达受神经支配的神经节,HIy-1通常是沿三叉神经而行。病毒在神经节内可能引起两种结果,其一是病毒发生复制并破坏神经元,另一种结果可能更为普遍,病毒建立起潜伏状态,基因表达受到限制,有利于神经元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以下简称ILT病毒)在鸡胚肾细胞内的形态与发生过程的某些特征,重点描述了病毒毒浆结构,核内特异的管状结构及其与病毒核壳体装配的关系。描述了细晦质内产生的一种管状结构和一种包含体结构,并讨论了它们形成的可能机制与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7.
单纯疱疹病毒(HSV I)对宿主细胞转录及mRNA修饰翻译通路的调控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体系,探索其具体机制将有助于了解病毒复制过程及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2-DE分析,人正常肝细胞L-02细胞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2(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H2,hnRNP H2)在感染HSV I前后存在表达差异,通过 Western blot,Northernblot等技术方法验证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不同时段对其表达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RAPD)联合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 PCR)高敏定量检测单纯疱疹病毒(HSV)、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的新方法。方法:根据文献筛选出数十条随机引物,分别对三种疱疹病毒进行随机扩增,产物经2%琼脂糖凝胶电泳,选取稳定清晰条带进行分离、纯化及克隆测序,应用blast-nr比对genebank现有病毒序列,选取高于99%匹配度的基因序列作为目的片段,并在其内部用primer3.0设计特异性内引物。经过引物筛选及条件优化后建立RAPD联合q PCR检测新方法,分别检测三种疱疹病毒。结果:经过筛选,确定了HSV、HCMV、VZV扩增灵敏性及特异性最好一组引物,建立的RAPD-q PCR可分别检测出1:10~6 HSV、1:10~5 HCMV和1:10~5 VZVDNA,而单一q PCR仅能检测1:10~3 HSV、1:10~2HCMV和1:103 VZVDNA。RAPD-q PCR相比于单一q PCR灵敏性提高100-1000倍,RAPD-q PCR扩增大于1:10~5病毒DNA得到的CT值均小于22.96±0.81,与10~2 copies/μL的标准线相距远,易于区分阴性和阳性。此外,用乙型肝炎病毒及疱疹病毒互为对照未见非特异扩增,特异性好。结论:随机扩增多态性技术联合荧光定量是一种检测三种病毒高度灵敏及特异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单纯疱疹病毒(Herpes simplex virus,HSV)包括1型和2型,属于人类疱疹病毒家族的α亚族,也是人类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感染可导致多种疱疹性疾病,包括疱疹性眼炎及可引起失明的疱疹性角膜炎。HSV的致病机制与病毒和宿主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涉及到病毒逃逸干扰素反应,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以及病毒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等多个环节。本文就近年来单纯疱疹病毒与天然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为了得到一种可以包装AAV2/5和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设计并构建了一个由AAV2rep基因和AAV5cap基因嵌合而成的rep2cap5基因,然后,利用一套携带HSV1基因组的粘粒系统(cos6、cos28、cos14、cos56、cos48),将rep2cap5基因插入cos6粘粒上HSV1基因组片段的UL2基因中,而将EGFP的表达单位插入cos56粘粒上HSV1基因组片段的UL44基因中,用这2个重组粘粒与其它3个粘粒(cos14、cos28、cos48)共转染BHK-21细胞获得了重组病毒HSV1-r2c5-EGFP并进行了空斑纯化。HSV1-r2c5-EGFP病毒能够在BHK-21细胞连续传代,并且可以观察到几乎所有的感染细胞都能产生绿色荧光。用PCR方法以及Southern杂交方法表明所获得的HSV1-r2c5-EGFP中携带有rep2cap5基因,用HSV1-r2c5-EGFP感染携带报告基因LacZ的AAV载体细胞株,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重组AAV2/5-LacZ。结果表明,所获得的重组单纯疱疹病毒HSV1-r2c5-EGFP可提供AAV2/5载体包装所需的全部辅助功能,是一种能简便、高效制备重组AAV2/5病毒的通用性辅助病毒。  相似文献   

11.
单纯疱疹病毒II型吴株(HSV一2W)经圆盘式紫外灯(平均剂量39.9尔格/mm2/秒)照射2分钟,接种感染原代兔婴肾单层细胞,其TcIDso和Pfu值,分别由照射前的10^,/0..[ml和l·6×10’/mI变为10-2.3/0.1mI和3.0×10’/m1,其cPE也由照射前的“重度”或“中度”减为“轻度”,但仍有多核巨细胞形成。电镜下感染细胞内见有少量线粒体肿胀变性和内质网扩张等改变,在细胞间隙内和细胞质的变性细胞器之间和溶酶体内,均有少量完整的病毒颗粒,而胞核内均未见子代核壳体的形成。照射4分钟,则测不出TcIDj。,也不形成空斑,而感染后的大白鼠胚肺细胞尚可继续传代,电镜下所见病毒颗粒同前,但细胞器的损伤均不严重,且微丝含量明显增加。照射后6分钟已见不到cPE,细胞质内也未见到病毒颗粒,但免疫酶标记法 证实仍存在少量的病毒特异性抗原。由此说明,HSV一2W的Pfu值为10'/ml时,经上述剂量紫外线照射4—6分钟,可使该培养细胞的增殖性感染转变为非增殖性感染。  相似文献   

12.
单纯疱疹病毒(HSVⅠ)对宿主细胞转录及mRNA修饰翻译通路的调控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体系,探索其具体机制将有助于了解病毒复制过程及与宿主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2-DE分析,人胎肝细胞 L-02细胞核不均一性核糖核蛋白H2(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 H2,hnRNP H2)在感染HSVⅠ前后存在表达差异,通过Western blot ,Northern blot等技术方法验证其在病毒复制过程中不同时段对其表达影响。  相似文献   

13.
溶瘤单纯疱疹病毒(oncolytic HSV)是一种重要的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病毒,但是该病毒的感染缺乏肿瘤细胞靶向性,因而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首先把特异结合肿瘤细胞表面叶酸受体的叶酸(FA)与聚乙二醇(PEG)进行化学交联,然后用PEG化的叶酸对溶瘤单纯疱疹病毒G207进行共价表面化学修饰,并检测修饰后的病毒FA-PEG-HSV和PEG-HSV的物理和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FA-PEG-HSV和PEG-HSV的稳定性较未修饰的HSV有所提高,但病毒活力则分别下降为未修饰HSV的22.5%和27.5%,而FA-PEG-HSV对叶酸受体过表达的肿瘤细胞KB的感染效率则比叶酸受体低表达A549细胞提高了300%。以上结果表明,FA-PEG-HSV是一种成功的叶酸受体靶向性溶瘤病毒复合体。  相似文献   

14.
我们用 SDS—PAGE 测定四株 HSV 感染 HEp—2细胞、HeLa 细胞、人胚肺细胞、鸡胚细胞多肽与未感染细胞多肽的电泳图结果表明:四小时感染细胞多肽与未感染细胞多肽相比未见有区别,二十四小时的感染细胞多肽与未感染细胞多肽的电泳带显示有所区别。其中感染 HSV—1和 HSV—2型的鸡胚细胞多肽电泳带亦显示有所区别。说明鸡胚细胞对 HSV—1型和 HSV—2型的敏感性差异,亦可以从电泳带反映出来,说明电泳带可作为 HSV 分型的又一方法。经蔗糖梯度超离心纯化的未标记同位素的地方株 HSV—1CC21株和 HSV—2W 株病毒颗粒用 SDS 裂解,并进行 SDS—PAGE 表明这两株病毒的结构多肽分别为12和15种,显示型的区别。本文还就关于在制备疫苗时以选择何种细胞为宜的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分离株核衣壳的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用超萍切片电镜技术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分离株J1的核衣壳进行了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在病毒感染后5小时即可观察到细胞核内大量的病毒核心相关颗粒和少量核衣壳。在细胞核内和细胞浆内均可见到病毒基质或毒浆结构。VZVJ1株具有三种类型的核衣壳,命名为A型、B型、C型核衣壳。A型具有电子致密核心,B型的核心呈颗粒状,C型具有电子透明核心。三种核衣壳大小一致,直径75-100nm,核心为35-55nm。将VZV的核衣壳与疱疹病毒科其它成员作了比较分析,并对各种核衣壳在病毒成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告了用7份水痘或带状疱疹病人的皮肤病变水泡液,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2BS)中培养传代,分离到7株病毒分离物,第一株是由带状疱疹病例分离到的,经细胞病变、核内包涵体和电镜形态学观察,认为此分离物属于疱疹病毒科成员;经血清学鉴定,证实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其宿主范围与疱疹病毒(HSV)不同,余6株分离物经ELISA、IFA及CF血清学试验鉴定均为VZV。  相似文献   

17.
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 (Spodopteralitura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SpltNPV)属于杆状病毒科核多角体属的单核衣壳核多角体病毒亚属。它是一种能引起斜纹夜蛾幼虫病理性死亡并导致病毒病流行的双链DNA病毒。SpltNPV主要通过垂直传播方式在斜纹夜蛾世代间传播 ,但目前尚未明确SpltNPV是通过卵表或者卵内进行传播。为了检测染毒亲代所产的卵内是否存在SpltNPV ,首先要消除卵表核多角体病毒的污染。本实验使用高灵敏度的PCR法检测卵表所带有的核多角体 ,只需有 3~ 4个…  相似文献   

18.
兔病毒性出血症是一种致死性急性传染病,取体温41℃但尚未死亡的病兔的肝组织,经电镜超薄切片研究,在肝细胞核内可见大量成熟的,直径约36nm的球状无膜病毒颗粒,还可看到细胞核的严重病变,细胞质内的细胞器,包括线粒体,内质网系统也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这一类病毒在细胞核内复制和装配,这提示该病毒可能是一种DNA病毒。  相似文献   

19.
核型多角体病毒有单核衣壳包埋型和多核衣壳包埋型之分,单核衣壳包埋型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只包含一个核衣壳,而多核衣壳包埋型的特点是在一个病毒囊膜内包含有2个以上的核衣壳,由于多个核衣壳成束地被包装在同一个病毒囊膜内,又称病毒束[1,2]。Hunter等表明在干果斑螟核型多角体病毒中,病毒囊膜内包含2~23个核衣壳[3]。Fraser将苜蓿丫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接种于秋粘虫细胞系,超薄切片电镜观察,病毒囊膜内包含的核衣壳数变动于2~17粒,但未研究其核衣壳在病毒囊膜内的排列结构[4]。本研究用苜蓿丫纹…  相似文献   

20.
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和病毒血清型鉴定、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均有重要意义。HSV与疱疹病毒科的巨细胞病毒、EB病毒、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间均有一定交叉反应,而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Ⅱ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两个血清型间交叉反应更为严重,所以HSV的血清型鉴定是个棘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