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疆尼勒克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叶肢介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报道新疆伊宁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叶肢介化石1新属2新种。其装饰特征与已知侏罗纪早、中期的类型有一定的相似性。据叶肢介在地层中分布特点及保存状况,认为其生活在浅水的湖沼环境并属于原地埋藏。  相似文献   

2.
鉴定了产自湖南新化地区早石炭世碳酸岩沉积中的遗迹化石6属(Zoophycus, Chondrites, Phycodes, Planolites, Palaeophycus, Skolithos)16种.并根据岩性实体与遗迹化石以及沉积构造等特征,划分为2个沉积亚相、21个微相、19个遗迹相.  相似文献   

3.
首次报道新疆伊宁地区下侏罗统八道湾组叶肢介化石1新属2新种(Iliestherianilkaensisgen.etsp.nov.;I.xinjiangensisgen.etsp.nov.)。其装饰特征与已知侏罗纪早、中期的类型有一定的相似性。据叶肢介在地层中分布特点及保存状况,认为其生活在浅水的湖沼环境并属于原地埋藏。  相似文献   

4.
头足类早期生长阶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正之 《动物学研究》1992,13(3):209-216
本文首次系统描述了乌贼科、枪乌贼科、微鳍乌贼科和蛸科(章鱼科)浅海性种类早期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并与成体的形态特征相比较。对比了浅海性头足类与大洋性头足类的早期生长阶段。发现浅海性头足类在早期生长阶段中的形态变化较小,而大洋性的头足类在早期生长阶段中的形态变化较大。表明在系统演化中,浅海性头足类已走在大洋性头足类的前面。  相似文献   

5.
华南上石炭统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界线附近的牙形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详细描述了华南上石炭统莫斯科阶-卡西莫夫阶界线附近的牙形刺序列,由上而下可划分为:Streptog-nathodus gracilis,St.cancellosus,Idiognathodus sagittalis,Swadelina makhlinae-Sw.nodocarinata,Sw.subexcelsa和Idiognathodus podolskensis带,并对这些牙形刺带进行了国际对比。同时认为,以Idiognathodus sagittalis的首次出现为卡西莫夫阶的底界是最好的选择。另外,文中的Idiognathodus sagittalis,Swadelina makhlinae和Sw.subexcelsa都是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安徽贵池早奥陶世晚期及中奥陶世的头足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中锷 《古生物学报》1989,28(5):617-633
一、前言安徽贵池一带的奥陶系发育良好,含丰富的头足类化石。1984年夏,笔者等在贵池百安的方村剖面采获不少头足类化石,其中以下奥陶统的紫台组、牯牛潭组及中奥陶统的大田坝组、宝塔组所产的头足类最为丰富。这批化石经研究共有33种(其中10新种),分属15属8科。另有2未定属种。这些化石的发现增加了我国奥陶纪头足类的新材料,并对这个地区奥陶纪地层的划分以及与国内外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中国科学院南京  相似文献   

7.
云南保山早石炭世头足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一、前言滇西保山地区早石炭世沉积是以地台型碳酸盐岩为特征,分布广泛,化石较丰富,但本区石炭纪头足类尚未被报道.近年中国科学院横断山科考队及成都地质学院在保山地区进行地质调查时,先后于保山板桥东北蒋家湾清水沟早石炭世地层中采获一些头足类化石.经研究有鹦鹉螺: Michelinoceras, Mooreoccras, Pseudocyrtoceras, Aphelaeceras, Thrincoceras; 菊石: Merocanites(Michiganites), Imitoceras, Bollandites,Dzhaprakoceras, Girtyoceras. 这些头足类化石为早石炭世维宪期早期的产物,大多数种属在我国属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8.
上奥陶统宝塔组(桑比阶–凯迪阶)是华南分布广泛的标志性地层单元, 以发育特殊的网纹状灰岩并产出大量头足类化石为特征。黔北桐梓县尧龙山地区的宝塔组厚度较大, 出露极好, 产出数量丰富、保存精美和特征典型的头足类化石。本文在研究区酒店垭、集镇采坑和天域极地3个宝塔组剖面采集到大量原域埋藏的头足类化石, 共8属11种及少量属种未定类型, 以直形壳或盘形壳、体管很小且适合远洋深水游泳的类型为主, 整体上符合扬子台地深水陆棚Sinoceras–Michelinoceras–Disoceras生物相特征。基于壳体扩大率、壳径与体管直径比、气室高与隔壁颈长比、隔壁下凹度、壳径与气室高比等参数变量的主成分分析表明, 在外部特征不显著的情况下, Sinoceras和Michelinoceras的直观差别是壳体扩大率, 而Michelinoceras属不同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气室高与隔壁颈长之比, 其他特征的区分度并不明显。层面上单位面积的化石定量统计显示, 尧龙山地区宝塔组中头足类的多样性较高, 并以Sinoceras和Michelinoceras具有极高的个体丰度为特征。扬子板块在奥陶纪桑比期–凯迪期之交处于高水位的陆表海环境, 栖息环境均一化和生态系统复杂化可能是促进该时期头足类动物的复苏和多样性演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板块西南英吉莎县依格孜牙出露上泥盆统—下石炭统序列。克里塔格组下段以法门阶牙行刺Icriodus alternatus alternatus为特征,中段的Spathognathodus aciedentatus和Polygnathus inornatus属杜内阶上部,上段的Scaphignathus sp.大致相当于维宪阶,可能还包括部分谢尔普霍夫阶。岩相序列表明,从奇自拉夫组紫红色石英砂岩、含砾石英砂岩相变为克里塔格组台地浅海相碳酸盐岩指示一次海进过程,克里塔格组礁灰岩可视为大灭绝事件之后全球最早的珊瑚礁群落复苏代表实例之一。  相似文献   

10.
黔西、桂北上石炭统马平组皱纹珊瑚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黔西、桂北位于东经104°—109°,北纬24°—27°之间。区内晚石炭世浅海碳酸盐相地层分布广泛,露头连续,且化石丰富。1914—1979年曾有许多地质学者涉足本区,为晚石炭世地层的划分及古生物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多数学者侧重于(竹蜓)类的研究,而对珊瑚化石的研究较少。笔者于1979至1980年,在贵州境内的水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福建宁化县泉下镇石灰窑下村上石炭统达拉阶筵类的系统研究,共描述筵类10属35种,包括3个未定种。根据筵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两个筵带、三个亚带:Ⅱ.Fusulina-Fusulinella带,3)Fusulina quasicylindrica亚带,2)Beedeina mayiensis亚带和1)Fusulinella helenae-Pseudostaffella paradoxa亚带,Ⅰ.Pseudoendothyra ninghuaensis带。为该区以及我国石炭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2.
青海柴达木盆地西南缘祁曼塔格山一带的上石炭统分下部缔敖苏组和上部四角羊沟组,该组的珊瑚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两组合:1)Bradyphyllum stereomarginatum-Cystophorastraea molli-Skolekophyllum bullitabulatum组合,2)Amygdalophylloides mangnaiense-Neokoninckophyllum petilu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福建宁化县泉下镇石灰窑下村上石炭统达拉阶类的系统研究,共描述类10属35种,包括3个未定种。根据类化石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垂向变化规律,自上而下建立两个带、三个亚带:II.Fusulina Fusu linella带,3)Fusulinaquasicylindrica亚带,2)Beedeinamayiensis亚带和1)Fusulinellahelenae Pseudostaffella paradoxa亚带,I.Pseudoendothyraninghuaensis带。为该区以及我国石炭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提供重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4.
本文详细研究了贵州盘县滑石板村滑石板阶层型剖面的蜓?C0喽锶海?属26种及亚种,其中1未定种。滑石板阶包含2个蜓?B4籔seudostaffella antiqua-P.antiqua posterior带及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P.paracompressa带。滑石板阶底界以蜓?BB疎ostaffellina protvae—Pseudostaffella antiqua演化系列中Pseudostaffella antiqua首次出现为标志,具体位置在层型剖面的层1,层型点置于层1之底AAK56点上;顶界止于筵化石Profuslinella priscoidea带之底。滑石板阶的Pseudostaffella antiqua-P.antiqua posterior带可以和俄罗斯下巴什基尔阶Severoketmensky层的Pseudostaffella antiqua带对比;滑石板阶的Pseudostaffella composita—P.paracompressa带大致与俄罗斯下巴什基尔阶Prikamsky层的Pseudostaffella praegorski—Profusulinella staffellaeformis带的一部分对比。滑石板阶大致相当于国际地层表中的巴什基尔阶(Bashkirian)中部。  相似文献   

15.
藏北申扎地区下石炭统永珠组下部孢子组合的特征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藏北申扎永珠区德日昂玛—下拉剖面的永珠组孢子组合,发现孢子43属,70余种(包括未定种)。组合特征如下:1)缺乏欧美植物地理区早石炭世典型的石松类植物的小孢子Lycospora属及早石炭世晚期(维宪期)重要孢子属;2)出现较多早石炭世早期(杜内期),甚至泥盆纪晚期分子。呈现出新老化石的混合现象;3)北半球和南半球孢子的混合组合,同时也是冷、暖微古植物群混合,既有相当于中国早石炭世晚期大塘期以及西欧维宪期典型属种,又有南半球澳大利亚(包括巴西和非洲大陆)的维宪期的典型种。从孢子化石混合现象看,永珠组应为近岸浅水或滨海条件下的沉积,下伏地层的孢子化石再沉积现象说明当时有一次很大的海平面下降,在邻近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剥蚀区。说明杜内期末期—维宪期初期,申扎地区出现一次由冈瓦纳大陆冰川发育造成海平面相对下降。形成区域上不整合界面———洛工组或“巴日阿朗寨段”底部的不整合界面。混合孢子组合中的寒冷气候条件下的孢子化石的发现,印证了杨式溥、范影年和林宝玉推断的冈瓦纳冰川自早石炭世维宪期(大塘期)开始就影响到西藏申扎的推论。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导了来自广西隆安石炭系杜内阶上部的一种微型小嘴贝类Lambdarinoidea超科的腕足动物, 即 Lambdarina cf. sinensis。基于新发现标本和前人记述的lambdarinoids类腕足动物化石记录, 本文讨论了这类腕足动物的迁移扩散演化历史, 认为这一类群的早期分子在法门期出现于欧洲中部, 于早石炭世杜内期在古特提斯洋东部的华南板块经历了多样性快速辐射, 而后在杜内期晚期至维宪期迁移扩散至古特提斯洋西部的欧洲地区和冈瓦纳大陆东北缘的澳大利亚, 并在壳体轮廓和隆槽等特征上体现出两种不同的演化分支。根据所有已报导的lambdarinoids化石记录可以推断, lambdarinoids喜居于低纬度温暖的静水环境。  相似文献   

17.
宁夏横山堡中、上石炭统孢粉组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蕙 《古生物学报》1984,(1):91-106
陕甘宁盆地西缘中、上石炭统,分布于桌子山、贺兰山、牛首山、烟突山一带,是一套海陆交互相的含煤建造。笔者对宁夏银川市东南横山堡横5井、横3井,灵盐地区灵6井和灵2井的中、上石炭统岩心标本进行了孢粉分析研究,其  相似文献   

18.
新疆博格达山上二叠统非海相网状遗迹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博格达山上二叠统乌拉泊组和井井子沟组为一套厚逾1000-2400m的湖泊-河流相沉积。在凝灰质砂岩、泥岩和沉凝灰岩中产生丰富的网状类遗化石,主要类别包括Tahlassinoides?teichforimis ichnosp.nov.,T.?cf.teichformis ichnosp.nov.,Paradidymaulichnus reticu-laris ichnosp.nov.和节肢动物拖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新疆准噶尔盆地克拉美丽地区滴水泉剖面滴水泉组化石孢粉,共11属17种;在孢粉组合中以鳞木类植物孢子占主导地位,其地质时代为早石炭世;本文还根据孢粉植物群讨论了古气候,推测当时当地气候可能是潮湿的。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部石炭纪—二叠纪孢粉植物群总体上属亚安加拉区,但其形成、发展经历了若干阶段,即由 C_1(Tournaisian-Visean)的泛世界性+欧美型+安加拉土著分子→C_2早期(Bashkirian早期)安加拉型为主+欧美型成分→亚安加拉区形成(Bashkirian晚期—Moscovian)、扩张(Stephani-an—P_1)→P_2—T_1欧美色彩成分和泛世界性成分增加的过程。从巴什基尔晚期起混生有冈瓦纳色彩成分,但目前难以找到合理的解释;与华夏植物群关系微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