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样品包埋脱水法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包埋脱水法是植物材料超低温保存的新技术, 从1990 年至今, 已有30 多篇文献报道。本文介绍了包埋脱水法的研究历史、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2.
包埋脱水法是植物材料超低温保存的新技术,从1990年至今,已有30多篇文献报道。本文介绍了包埋脱水法的研究历史、技术要点和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3.
吴雪梅  汤浩茹 《植物学报》2005,22(2):238-245
包埋玻璃化法是在玻璃化法和包埋脱水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的新技术。它具有能同时处理大量材料,处理后恢复生长快,对材料的毒害作用较小及成芽率高等优点,已成功地用于辣根、山嵛菜等20余种植物,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上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包埋玻璃化法产生的背景及其优点, 阐述了包埋玻璃化法的基本方法和预培养、包埋、脱水、化冻及恢复培养等过程,比较了该法冻存后的效果和冻存后所形成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包埋玻璃化法是在玻璃化法和包埋脱水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超低温保存植物种质的新技术.它具有能同时处理大量材料,处理后恢复生长快,对材料的毒害作用较小及成芽率高等优点,已成功地用于辣根、山嵛菜等20余种植物,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上显示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介绍了包埋玻璃化法产生的背景及其优点,阐述了包埋玻璃化法的基本方法和预培养、包埋、脱水、化冻及恢复培养等过程,比较了该法冻存后的效果和冻存后所形成植株的遗传稳定性,同时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包埋-玻璃化法冷冻保存湛江等鞭金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冷冻保存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 zhanjiangensis),探讨了装载液成分和浓度、装载时间、脱水时间、洗涤液浓度及洗涤时间对超低温保存后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0℃50%PVS(PVS:30%甘油(GLY) 20%乙二醇(EG) 10%二甲基亚砜(DMSO),用f/2培养基定容)装载4.5h,0℃100%PVS脱水50min,冻存24h后取出冻存管并迅速投入40℃恒温水浴中快速化冻约3min,1.0mol/L山梨醇洗涤40min条件下,湛江等鞭金藻的存活率最高,为54%。与常规的两步法和包埋脱水法相比,包埋-玻璃化法简单、快速且存活率高,在藻类种质保存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包埋脱水法冷冻保存水稻胚性悬浮细胞。整个过程包括:胚性悬浮细胞预培养、细胞包埋、二次预培养、包埋细胞脱水、液氮冰冻,细胞解冻和冷冻细胞恢复培养。结果表明,在细胞水分含量为25.17%和蔗糖浓度依次递增以及第2次预培养34d的存活率最好。在培养基中加2.5g·L^-1活性炭有利于细胞的恢复生长。细胞恢复培养后,能再产生愈伤组织,但生长变慢,有约5d的滞后期。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通过对脱水时间和化冻温度的探索,检验了包埋玻璃化法在超低温保存湿润生境中苔藓的可能性。结果表明:卵叶泥炭藓无菌苗在4℃条件下预培养3d后,在0℃用60% PVS_2装载30min,PVS_2脱水60min后迅速投入液氮保存,24h后用40℃水浴快速化冻2min再培养,成活率可达42.41%,且再生植株与常温状态下的植株形态指标没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湿润环境中生长的苔藓植物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包埋-玻璃化法对小新月菱形藻进行冰冻保存,探讨玻璃化溶液(PVS)配方、装载液浓度和装载时间、脱水时间以及洗涤方法对冰冻保存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0℃预冷后50%PVS2装载60min,100%PVS2脱水60min,1mol·L-1蔗糖梯度洗涤30min的条件下存活率最高,为74.1%。包埋-玻璃化法不需要特殊的冷冻设备,冰冻程序操作简单,在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中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用包埋.脱水法在常温和低温下保存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la closterium f.minutissima),探讨了温度、光(暗)、含水量,密封袋内空间体积和密封袋外膜材质等因素对保存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新月菱形藻在4℃下暗保存6个月后的最高存活率达到80.4%.而且,保存后的藻细胞经过恢复培养后,其生长力可达到保存前的水平.包埋.脱水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在藻类种质保存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包埋-脱水法常温和低温保存绿色巴夫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包埋-脱水法在常温和低温下保存绿色巴夫藻(Pavlova virdis),探讨了温度、光(暗)和含水量等因素对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含水量、控制光(暗)条件以及使用甘油保护剂等措施,绿色巴夫藻在常温和低温下都可以保存6个月并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中4℃(暗)保存的最高存活率高达77.6%,而且保存后的藻细胞经过适当的恢复培养后,其生长力可以达到保存前的水平.包埋-脱水法操作简单,无需贵重设备,在藻类种质保存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一种冰冻切片漂片法免疫反应后再用石蜡切片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组织冰冻切片50μm进行双重标记的免疫组织化学漂片染色后,将其贴在塑料包埋盒内,脱水,经石蜡包埋切为1-3μm的薄片贴于载玻片上,干燥后脱水透明封片,最后进行切片观察,免疫阳性产物被准确定位于所观察的细胞或纤维上,得到满意的结果。为免疫组织化学形态学研究工作提供了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2.
该文比较研究了振动切片法与冰冻切片法制作的脑组织切片的质量及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的效果。振动切片法通过灌流固定、取小鼠脑、琼脂糖包埋后利用振动切片机连续冠状切片。冰冻切片法通过蔗糖脱水、OCT包埋液氮骤冷后利用冰冻切片机连续冠状切片。制备的脑组织切片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成像效果。结果表明,与冰冻切片相比,振动切片法简单快速,且制片质量较高,脑组织切片无冰晶形成,抗原免遭破坏,组织结构较完整,更适用于脑组织样品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成像观察。  相似文献   

13.
冷冻超薄切片法比常规超薄切片法步骤少、速度快,它不需接触到剧烈的化学试剂及脱水、包埋等,并能良好地保存细胞中的一些水溶性物质,在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结构更接近于自然状态。因此,它比较适合于形态学、电镜细胞化学和元素的X-射线微区分析等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4.
国内曾有人以二次包埋法用于补救由于脱水不完全的透射电镜样品的报道1。寄生于鱼类鳃、皮肤、肌肉、肾脏等组织中的孢子虫,有较厚的孢囊,坚固的孢壁和电子致密的结构等,在制备这类透射电镜样品的过程中不易脱干水分,树脂浸透不良是制备电镜样品失败的主要原因。作者在工作中摸索出用两次甚至三次重浸透包埋法,基本解决了孢子虫类样品制备中浸透不良现象,获得了较好的观察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冰冻切片技术中几种防冰晶方法对切片保存效果的影响。方法 分别使用液氮骤冷组织、高渗透压脱水法、单纯OCT胶包埋等几种方法后行冰冻切片、HE染色后,分别于当天、1、3、6个月后比较其染色效果,选出最佳保存方法。结果 单纯OCT包埋法在1个月后染色明显变浅,冰晶数量最多,而在3、6个月后染色基本接近背底色,冰晶面积已占据近半个视野,组织结构破坏极其严重;高渗透压脱水法在1个月后染色深度及冰晶数量上无明显变化,但3、6个月后则明显变浅,冰晶数量明显增加;而低温骤冷法在染色后的几个月,染色深度及冰晶的数量均无明显的变化,结构基本维持染色当天的状态。结论 低温骤冷法是这三种防冰晶法中最利于保存切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生物标本石蜡包埋保存法其制作过程基本同显微镜永久玻片标本制片方法相似。新鲜的生物整体材料如植物柔软的果实、花、蕈类、小型哺乳动物、鱼类、两栖动物以及动物的局部器官和组织,经固定、脱水、石蜡渗透等步骤处理,可以制成干制本标。由  相似文献   

17.
藻类种质超低温保存研究概况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对数千种、株的淡水和海水藻类进行过超低温保存。其中 ,绝大多数藻类是采用两步冰冻法保存。影响藻类存活率的主要因素是两步法冰冻保存程序和藻类自身的抗冻性。鉴定存活率是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两步法保存技术的局限性 ,玻璃化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在某些藻类的种质保存中可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8.
藻类种质的超低温保存技术已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已对数千种、株的淡水和海水藻类进行过超低温保存。其中,绝大多数藻类是采用两步冰冻法保存。影响藻类存活的主要因素是两步法冰冻保存程序和藻类自身的抗冻性。鉴定存活率是超低温保存技术中的重要环节。由于两步法保存技术的局限性,玻璃化和包埋脱水法等新技术在某些藻类的种质保存中可能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近10年来有关植物种质包埋脱水超低温保存的研究进展,并对这一方法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为找出一条黄芪种质长期包埋脱水法保存和包埋玻璃化法保存的程序,以来源于黄芪离体生长腋芽的黄芪茎尖并包埋成海藻酸钙珠。随后,在MS+0.75 mol·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25℃下预培养5 d后,放于干硅胶上无菌干燥5 h,直至含水量达23.1%(以鲜重为基础)时将材料投入液氮保存。保存1 d后,茎尖在40℃水浴中化冻2~3 min并转入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再生培养,2周后大约50%的茎尖可再生出芽。黄芪茎尖包埋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程序也被优化,同样包埋成海藻酸钙凝胶珠的茎尖在MS+1 mg·L~(-1)6-BA+0.05 mg·L~(-1)NAA+0.75 mol·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中25℃预培养3 d,用2 mol·L~(-1)甘油+0.4 mol·L~(-1)蔗糖装载液25℃装载90 min并再用PVS2在0℃下处理120 min后直接投入液氮。保存1 d后,取出材料在37℃水浴中化冻2~3 min,并用MS+1 mg·L~(-1)6-BA+0.05 mg·L~(-1)NAA+1.2 mol·L~(-1)蔗糖的液体培养基进行10 min的洗涤后转入MS+1 mg·L~(-1)6-BA+0.05 mg·L~(-1)NAA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再生培养。茎尖的再生率接近80%。以上两种超低温保存方式均未造成再生植株形态学上的变化。因此,包埋脱水法和包埋玻璃化法两种常规方法对于黄芪茎尖超低温保存来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